|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光電工程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食品營養學類 | 
| 所在校區 | 公館校區 臺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88號 | 信義校區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 
| 學系特色 | 本學程為培育光電工程專業人才,包含基礎、專門到多元跨領域課程。擁有光電工程研究所、電機工程學系等相關系所支援師資與教學,這些系所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工程教育認證(EAC),提供教育國際認證品質。學程教師研究領域有四大方向:半導體、光電、生技及綠能,在論文著作、研究計畫、專利與產學研合作等皆有良好成績。為提昇學生就業力,課程規劃產學合作模式,協同業界人才培訓模式,跨領域及實務學習。 | 本系專任教師共19位,其中教授14位、副教授3位(含一位外籍教師)、助理教授2位,另增聘具有豐富教學及臨床經驗之營養師、醫師擔任兼任教職,除此之外,聘任國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結合現有教師研究能量,提昇整體研究質量。 | 
| 學科意涵 | 光電工程是探討「光」(Light/Photon)與「電」(Electrons)相互影響的效應,以及這些效應的應用的領域。在這裡所謂的「光」,除了可見光之外,還包含了不可見光,像是紫外光與紅外光等等。光電是橫跨物理、光學、電子、化學、材料等領域的研究,期能發展出更新、更快、更有效的方法來運用光的特性。 | 保健營養學系傳授人們營養及飲食方面的知識並進行研究,為醫學、健康及廣義生命科學領域。 | 
| 學習方法 |   訓練實驗觀察並具備發現問題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臺師大生醫光電實驗室進行檢測腦部反應觀察 版權:臺師大光電自有圖片   光學基礎實驗,訓練動手實驗操作能力。 圖解:實驗介紹 版權:臺師大光電自有圖片   講述法:講述光電基本原理,現象與技術之應用等,討論光電現況與發展趨勢。 圖解:教師講授光譜 版權:臺師大光電自有圖片 | 【課堂學習】教師於課堂中教授營養及基礎醫學相關知識。 圖解:課堂學習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線上課程】包含I'm@TMU、磨課師、Zuvio及遠距,藉由各線上平台,使學生與教師接觸更容易、頻繁。 圖解:本系教師開設磨課師課程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資訊處   【實作課程】除了基礎學科之實驗外,本系設有供膳實驗室,供學生進行團體膳食、療養膳食及生命期營養之設計及實作。 圖解:實驗課程教學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實習】三年級學生可選修醫院實習課程,經由學系教師安排前往醫院單位進行實習。 圖解:教師赴醫院訪視實習學生、單位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見習】前往相關領域之業界公司見習或學系教師實驗室研究學習。 圖解:研究室學習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學程主要重視學生數理領域基礎知識、具有問題解決及應用能力;著重學科之數學、物理及自然科學等科目相關成績表現及實作成果。 | 
                                                        對本系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透過以下方式,提升自我能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光電相關科系有電機系、機電系等,因光電原本就隸屬於電機領域中的一環,但機電領域焦點於開發符合機械、自動化、運輸、能源資源等產業之關鍵零組件與核心技術之研究。光電則是研究任何與光相關議題,例如光電元件、生醫光電、光纖通訊、綠能資源等等。 | 本系係以「人生之計在保健、保健之計在營養」為名而設立,以維護人體健康為主軸,藉由傳授營養、飲食方面的知識及研究成果,培育「膳食療養」、「營養研究」、「營養教育」、「餐飲管理」及「團體膳食」等之指導與推廣的專業人才,從事專業營養保健工作,促進全民健康。與食品科學系之差異在於本系以保健人體健康為主,食品科學系聚焦於食品科學專業知識。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畢業學生職場選項並不受限於光電產業,在跨領域產業(物理、化學、材料、生醫、通訊、能源、半導體產業等)都有所展才機會。 | 人們多認為營養師僅能於醫院擔任醫療或衛教諮詢角色,而本系系友於各領域皆有非凡表現,若對研究領域有興趣,除可攻讀研究所,亦可擔任研發人員,現今運動休閒領域崛起,人們健康意識抬頭,營養師亦可擔任飲食諮詢專業人員,另亦有校友跨足媒體領域,辦理醫藥相關媒體宣傳活動事宜,可知本系畢業之職涯非常寬廣。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之課程學習規劃為跨領域學習,畢業生可從事職業也相當廣泛,包含半導體、光電、生技、及綠能領域專門知識;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亦培育創新創業能力,有機會擔任光電研發人員、生醫領域的儀器設計與檢測技術工程師等。本校也提供教育學程,培育中等學校教師,可教授物理、電子、電機等相關科目。 | 
                                                        誤解1-營養系只會算熱量或做菜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簽有國外學校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及學生交換合約,提供赴外交換機會; | 
                                                        【醫院實習】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光電電子學光電電子學-從基本的光電子特性與常用光電元件之發展歷史開始說明,進而再切入光學原理、半導體物理的基礎介紹,接著說明各種不同光電元件的工作原理,如液晶顯示器、光纖通訊、有機或無機發光二極體、雷射、光伏元件等等。 圖解:教師解說光學原理 版權:臺師大光電自有圖片   光電系統設計對目前常見的光電系統,從基礎的學理、到各元件、以及最後的系統整合與組裝,有全貌的瞭解。 圖解:教師研究成果展示 版權:臺師大光電自有圖片   幾何光學介紹與建立基礎的光學知識,使學生了解從巨觀下的幾何光學到微觀下的光場電磁波基本概念,並作為未來光學實作與應用之入門工具與知識。 圖解:教師研究成果展示 版權:臺師大光電自有圖片 |   生物技術建立學生對生物技術的基本認識、原理及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到生活領域,以改善人類生活品質、增進健康、預防及治療疾病,並誘導和激發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 圖解:示意圖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衛生行政法規營養師為醫事人員,藉由此課程使學生認識衛生行政組織並瞭解衛生行政相關法規。 圖解:示意圖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營養與老化長照為目前重要課題,瞭解老年人的營養護理並將所學之知識應用於老年人群為此課程目標。 圖解:示意圖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未上傳圖片 團體膳食管理實驗練習菜單設計及標準食譜之修訂,並對所設計出的菜單做成本控制,在課堂中練習大量製備並販售餐盒。 圖解:示意圖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醫學美容與營養結合營養與醫學美容之理論與實務,如營養與防曬美白、體型雕塑、減重、抗衰老及抗疾病、皮膚問題與保養、整形美容外科常見手術間之連結。 圖解:示意圖 版權: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侯○蓉畢業後於台大繼續攻讀碩士班。 繼續在光電相關領域深造學習。 未上傳圖片 
 黃○洋以五年一貫方式完成大學部與碩士班學位,並完成物理科教育學程。 繼續在光電相關領域深造學習完成學位,並完成教育師資相關專長。 未上傳圖片 
 李○洋畢業後於台大重點科技研究學院繼續直接逕讀博士班。 在重點科技與光電相關領域深造學習。 | 未上傳圖片 
 陳佩蓉現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 參考網址:https://www.ntuh.gov.tw/DD/default.aspx 未上傳圖片 
 李國光現為台亞半導體董事長 參考網址:https://www.tascsemi.com/ 未上傳圖片 
 吳大維現為三多士股份有限公司直效行銷部經理 參考網址:https://www.sentosa.com.tw/ 未上傳圖片 
 吳映蓉曾任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 參考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5%90%B3%E6%98%A0%E8%93%89%E5%8D%9A%E5%A3%AB%E7%87%9F%E9%A4%8A%E5%A4%A9%E5%9C%B0-365535727636/ 未上傳圖片 
 李芷薇秒懂營養學創辦人。投入營養知識的傳播,用最簡單的語言與最清楚的圖解,讓學生族群、職場上班族到社區長者都能秒懂營養學。 參考網址:https://www.xn--kpry1v09opmbp64h.com/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