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特殊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特殊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和平校區II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
校本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
學系特色 |
特殊教育學系之任務與目標為培育具專業素養之特殊教育人才、深化特殊教育學術研究、引導特殊教育全面發展及促進社會關懷與融合。 |
本系在特殊教育界具開創與推動之地位,師資多元,學有專精,在培育國小特殊教育師資方面具備悠久歷史與豐富之教學經驗。此外,本系亦常舉辦學術與實務研習,順應國際特殊教育潮流,積極開拓特殊教育相關領域進修管道,畢業生可選擇國內升學或出國留學。 |
學科意涵 |
特殊教育學系指「研究提升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等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教育品質與身心潛能適性發展」之學科。內涵包括特殊教育之發展趨勢、法規政策、行政組織運作、支持與支援系統建立、評量與鑑定、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班級經營與輔導以及專業倫理知能等。 |
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是為滿足身心特質顯著地低於或高於常模或平均表現水準的特殊需求學生,而提供特殊教育方案及其他相關服務的獨特需求所特別設計的教育措施。 |
學習方法 |
個案研討與觀察評量:針對個案的個別化特殊需求進行多元評量(包括:觀察、晤談與量化測驗),擬定適性方案,並進行成效評估與後續改進研討。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 合作學習與專題實作:針對特殊教育相關議題以分組討論方式,培養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並透過口語演示或報告形式進行分享。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 實地參訪見習與實習:實際進入行政與教學現場進行觀摩、見習與實務演練,以強化畢業後進入職場之連結。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 媒體融入教學:透過網路、影片、PPT、APP或MOODLE等方式進行活潑多元之互動式教學。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 講述性理論課程:由授課教師講述說明為主之理論知識課程,以強化特殊教育理論基礎。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 |
邏輯推演:泛指從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推移或過渡到另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的邏輯活動與學習。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個案分析或研討:針對國內外實務教學個案,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責任心的能力。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團隊學習:經由分組合作團隊學習,彼此進行知識分享、問題交流、共同解決待答問題,完成共同目標。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所除了專業培育(包含專業評量知能與技術、教學策略、輔具應用等),也鼓勵學生透過教育實踐與省思,關懷特殊需求者,並發展溝通、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等重要專業素養。高中生最好的準備方式,就是實際增加與特教相關的探索經驗,無論透過閱讀書籍、影片觀賞、服務學習等經驗,認識不同的生命故事,增加對特殊教育的認識,培養自己對於與眾不同的人事物有著更多的同理心與關懷體諒之心,發展自己與他人和諧合作及跨領域合作的能力。 |
1.參與校內外志工活動,累積社會服務學習經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其他教育領域學系相比,雖然立基於相似之理論基礎,且均關注教育法規政策、行政組織運作、相關議題之發展趨勢等面向,但更強調關注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支援系統之建立與教學調整(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包括身心障礙九類:生活管理、定向行動、社會技巧、功能性動作訓練、溝通訓練、輔助科技應用、點字、學習策略、職業教育;以及資賦優異五類:情意發展、創造力、領導才能、獨立研究、專長領域等),為最主要之差異。 |
特教系和教育系、幼教系最大的差別在於未來教學對象不同,故課程設計有所差異,以從事教職來說,教育系畢業生是擔任國小普通班老師,但特教系畢業生是擔任國小特教班老師。幼教系畢業生是當幼兒園老師,不過因為特教領域也包含了學齡前兒童,故學生若有修習特殊幼兒學程,畢業後也可至特幼學校、或特殊學校幼兒部任職。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本系畢業生取得的是中等學校教育階段特殊教育類科教師證,如欲任教中等其他學科(如英數等),須另取得該科中等學科教師證。 |
特教系畢業後不僅僅只能成為國小或學前特教老師,還可以成立個人工作室推廣適性教育,以及進入非營利組織、早期療育機構、教育基金會、輔具教材研發產業服務。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只要有愛心、耐心,就可以當特教老師」是本系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的部分。其實要勝任特教老師,必需經過專業培育(包括專業評量知能與技術、教學策略、輔具應用等),且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 |
刻板印象多是特教需要愛心、耐心就好,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專業知識,四年所學並非單純照顧養護小孩,而是培養教學能力。而智能障礙僅是特教13類身心障礙之一,特教領域還包含了資賦優異及普通班基礎概念。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一、特殊教育學系為本校唯一全師培系所,凡透過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錄取之學生,皆為特教師培生,得於課業完成並符合相關規定後,取得特教教師資格。 |
堅持走特教領域的動力:特教孩子或許是一般人眼中「很難教的學生」,但對特教教師而言,能看著孩子因為自己的付出,成績逐漸開始有了起色,甚至在待人處事上變得更開朗有禮貌時,內心的感動是難以言喻的,這也成為了繼續走特教領域的動力。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創造力教育本課程於課程間安排學生設計創造力教育與教學活動,藉以瞭解創造力的功能與應用,並將創造力相關知識運用於教學之實務。此外,課堂間亦會邀請各領域表現優異、獨有創見之對象,於課堂間進行經驗分享,再開放學生相互討論、腦力激盪並進行反思回饋。 圖解:創造力教育作業 版權:修課同學提供 科技在特殊教育之應用透過適當的輔助科技,可以提供更好的坐姿擺位、日常生活活動,如飲食、穿衣、如廁、個人衛生、烹調、旅行及交通工具等自我照顧,提高學業潛能、學習適應、轉銜服務,以及娛樂及休閒活動。 圖解:課堂間操作3D列印機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佘永吉老師提供 行為改變技術您曾經是否有遇過老師、家長或長輩不知道要如何改變他的學生、小孩或家人呢?行為改變技術是本系對於教學能力培養的基石,在符合專業倫理的情形下,設計並操作行為改變計畫。 圖解:行為改變計畫期末互動式海報發表會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王慧婷教授於課堂中拍攝 手語
手語是一種肢體- 視覺性的語言,它和口語有很多的不同。學會這種特別的語言,不僅可以更了解聾人的世界,也可以對人類的語言特質有更新的體會。 圖解:學手語,作聾人與聽人世界的橋樑。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劉秀丹老師 特殊教育教學實習本課程為大學部總整課程,為學生統整過去累積之知識、情意與技能,培養知識整合、規畫行動與表達溝通的綜合性能力。課程進行方式除行政與教學現場實習外,另針對特定特殊教育議題進行專題計畫(如:學障畫展、跨國合作電台節目、宣導身障公約等),藉由規劃、執行與檢討之完整過程,讓學生為未來的就業或升學作試探與準備。 圖解:特殊教育教學實習為本系總整課程,面向廣泛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 |
各類教材教法暨教學實習本系專門課程,每一特教組別均安排4學分的教材教法與實習課程,提供學生在自足式特教班、資源班、普通班(融合)、資優資源班見習與試教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接觸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獲得更多元的教學實務經驗,為日後教學奠定深厚的基礎。 圖解:教學演示現場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服務學習為培育優秀之特教教師或相關領域之專門人才,重視校外服務學習經驗,希望透過服務學習在不同情境中,藉由接觸各種特殊需求的學生,使其對特殊教育有多元的教學實務經驗,能為日後教學或提升就業競爭力奠定深厚的基礎。 圖解:本系學生於校外活動擔任志工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特殊教育學生評量經由熟悉各項測驗評量工具的使用,瞭解並綜合評估特殊學生需求 圖解:學生於課堂中進行報告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陳台瓊老師提供
陳台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學士、碩士 自本系所畢業後,秉持所學,堅守國中特教老師一職達20餘載。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堅信特教老師應有的愛心、耐心,始終來自於特教之專業。並分別於民國105年榮獲教育大愛菁師獎、106獲教育部杏壇芬芳獎、第5屆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 版權:蕭偉智老師提供
蕭偉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國文學系輔系 從本系畢業後,於2007年開始投入特殊教育教學與輔導工作,同時擔任新北市、台北市、花蓮縣數學資優方案授課教師。 長期耕耘獨立研究指導,2018年獲得教育部全國科展優良指導教師獎。 致力推廣資優教育及數學教育,於全台學校教學實務分享超過百場,同時於國語日報、中學生報分別發表教育及科普數學專欄文章。 圖解:於師大伯樂大學堂演講 版權:本校學務處生輔組提供
朱芯儀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主修),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輔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 經歷: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94年聘義務張老師,服務達六百小時,年資五年,服務品質與態度獲「金手獎」肯定 15歲時的腦瘤意外後,帶著重度視障、右耳全聾、右邊肢體不諧調,踏上了重新面對生命、看待自我的內在療癒之路。 碩士畢業後,成為了第一位考取海峽兩岸証照的重度視障諮商心理師。 執業多年,芯儀回歸生命的本質,以人和人的互動出發,迄今提供破400場次的演講、840人次以上的個別諮商、帶領420場以上的團體,並持續創作100篇以上的專欄文章。 版權:許弘憲校長提供
許弘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 大學畢業後,志於特殊教育學校服務,歷任導師、專任教師、教學組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及學務主任、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現為國立彰化和美實驗學校校長 圖解:1998年帶資優班學生參加杜克大學資優營 版權:臺灣師大特教系于曉平老師提供
于曉平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博士 經歷:曾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市西松國中教書,於104年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任教 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學教書並擔任特教組長一職,協助校內設立美術資優班與身心障礙資源班,以利融合教育之推動。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北一女中教書,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科展獲獎,並協助撰寫資優教育白皮書。取得博士學位後進入大學任教,參與科技部、教育部、地方縣市研究、命題與學生教學輔導等工作。 |
圖解:講座「特殊教育實踐方案」現場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曲智鑛本系培育出來的「特教老師」,畢業時輔修心理輔導與諮商學系, 大學開始,陸續陪伴許多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發現特殊教育在學校體制與家庭中間的空缺。平時喜歡記錄與反思自已與孩子的對話。 研究所畢業後創立『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秉持啟發潛能,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理念,希望透過專業的支持與陪伴,成為特殊需求孩子與父母親成長路途上的夥伴!希望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認為只有努力改變孩子是不夠的,要同時影響我們身處的環境,相信人與環境是長期彼此相互馴化的! 版權:邱鴻麟老師
邱鴻麟本系第一屆畢業生 已在資優班教書22年,2015年獲得有教育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Super教師獎,開發出「天賦教育哲學」,對抗現有的教育制度,天賦無上限,學生的天賦像一棵樹,會不斷茁壯長大。理想中的教育應是孩子因著自己的天賦,長成自己的樣子,明白自己的專長與定位,最後能將天賦貢獻於社會。將自己定位在「天賦經紀人」,找到孩子的天賦,陪他們展現天賦,發光發亮。 圖解:本系師生座談會現場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楊廣文因為父親反對就讀教育,而與父親鬧翻,讀公費不花家裡一毛錢,但在考進大學之前,不知道什麼叫特殊教育,但因為公費就讀容許了他在父親面前的任性,而他對於「教育」上了癮,成了對特教上癮的「癮君子」而無法自拔。 熱血教師-「對於特教,我只知道我喜歡,我做了然後我喜歡,我不願意離開它,那比帶一個學生考個100分來得有成就感多了!除了推動校園融合教育方案外,自2014年起,每年暑期為了幫助偏遠山城地區特殊需求兒童生活學習,固定舉辦「瘋特教夏令營」,號召全台不同學區教師進行特教教師課程共備活動,師生共同成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