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文史哲學群
圖書資訊學類 |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為以培育圖書館與各式資訊服務機構之中堅人才,服務社會人群為目標,為國內第一個體系完整之圖書館學教育機構。 |
本系是臺灣最早設置的大學歷史系,也一直是臺灣最重要的歷史教學與研究機構。 |
學科意涵 |
是以處理資訊流為主要研究範圍,著重探究其性質、載體與內容的分析, |
歷史學,研究古今中外人類文明歷程的學問。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資訊檢索:是從資訊資源集合獲得與資訊需求相關的資訊資源的活動。利用一定設備和方法,從某種媒體上面的文獻、資料或數據中查找所需資訊的一種過程。 未上傳圖片 知識組織:將無序或分散的特定知識,根據一定的原則與方法,進行整理、加工、表示、獲取、和利用,使之有序、集中、定址、以方便知識的提供、利用和傳播。 未上傳圖片 文獻研究: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
1. 歷史資料的整理與收集。2. 歷史資料的重點摘要。3.年表整理、人物大事記、檔案與口述歷史之比對等。 圖解:陳韻如老師:眾裡尋她:繪畫中的女性形貌探 版權:本系自有 2. 摘要與報告撰寫、培養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他人或文本之能力。 圖解:歷史GIS研究提案討論工作坊 版權:本系自有 3. 田野調查:實地走訪研究對象所在地區,釐清官方與地方文獻之間的差異。 圖解:李文良教授與學生赴台南田野調查 版權:本系自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以上學習方法是進入圖資系後會學習的專業能力,同學在高中階段建議可以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磨練基本的文書處理技能,並對學習新事物永遠保有熱情。 |
選擇一個有興趣的小題目,嘗試使用上述的方法撰寫小論文、完成有興趣之學習歷程檔案。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於他校相同科系而言--- |
歷史學與人類學:在研究範圍方面,歷史學專注於理解過去;人類學相對強調當代,在討論歷史時也更在意過去如何影響現在。方法上,歷史學者最主要的功夫在解讀史料;人類學者則做實地田野調查,包含文化人類學的觀察以及考古學的挖掘。另外,人類學的著作往往強調與西方的人文社科理論對話,歷史學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包袱,重視直接從史料來解讀問題。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對圖資系最常見的誤解是「花四年學借還書?」其實圖資系最重要的專業養成在於「扮演需求者跟資訊之間的中介者」,因此各類型資訊組織服務機構都是未來同學可以追求職涯發展的選擇,並不侷限於擔任圖書館員。 |
找不到相關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較容易被誤解為教授圖書館基層業務實作,但實際上本系涵蓋圖書資訊學與資訊科學等跨領域能力,包含資訊檢索、知識組織、科技應用、使用者行為研究等等面向,因此能夠更快速有效率的使用相關資源統合資訊,也因此特性,除圖書資訊學外,也具備跨學科領域的學習,如:教育科技、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等。 |
誤解:學歷史需要會背書,對歷史不熟悉是因為不會背誦?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與本系相關資訊,請詳見本系網頁 https://www.lis.ntu.edu.tw/ |
請參考本系網頁:www.history.ntu.edu.tw |
國立臺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資訊組織資訊組織是藉由描述資訊物件(information objects)之載體與內容,建立代表原件之替代性紀錄(surrogate/representation),再藉由系統化的組織,建置成檢索工具,以幫助使用者依其資訊需求查詢、檢索、辨識、評估、及查知資料所在。 未上傳圖片 資訊資源與服務領域
包含各類型資源與服務、資訊網路資源利用、資訊結構與網站設計、人際溝通與讀者服務、書目療法專題等課程。 未上傳圖片 資訊計量學資訊計量學又稱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已發展成跨學域的研究,研究範圍相當廣泛,也被應用在許多實務工作,包括圖書館館藏發展、使用者資訊尋求、學術評鑑、國家科學政策等。屬量化研究方法,但不純然是量化資料的處理。 未上傳圖片 數位人文概論
1. 認知數位典藏以及數位人文的內涵 未上傳圖片 人機互動以使用者互動經驗為主軸,探索資訊系統、載具、介面與訊息設計、發展與評估方法。瞭解人機互動理論基礎、科技演進及應用趨勢。關注人機互動社會、行為與設計議題,探討人與機器之相互理解與溝通過程,及計算機在圖資服務社會情境下的各種應用。 |
中國史上的人物與世運課程以講演為主。授課教師每週都會以不同的中國史上的人物為中心,講述人物如何面對他的時代。此課程為大學歷史課中,少數仍以人物傳記為主者。教師對其所選人物皆有個人獨到之見解,並且可以聯繫到特定議題。這些議題在當代仍有重要意義,值得現代人省思。授課教師每週會指定人物相關文本,作為同學的思考基礎。 清代臺灣開發史清帝國統治臺灣的二百年期間,是臺灣的漢人移民、土地開發以及族群關係高度發展的一段時期。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大致上也是在清帝國統治的期間形成。本課程希望能藉由清代臺灣開發和歷史的講授,讓學生瞭解今日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的歷史過程。 近代台灣城市史課程可略分為教師導論、同學報告與綜合討論三部分。學期前幾週,授課教師將帶領同學閱讀重要的城市史研究,認識過去研究者之理論框架,開拓同學視野。之後依循主題,每週請修課同學導讀台灣史上的個案研究,並且參與討論。為了確保課程參與,教師會要求同學寫作指定閱讀之摘要。 未上傳圖片 戰後台灣政治史本課程著重戰後1945-1990年代美國政府、中華民國、台灣社會之間互動關係,以主題式方式,帶領學生從檔案史料著手,關照國際冷戰局勢影響下的內外關係,尤其是美國政府政策對台灣政治發展之影響,探討台灣政治發展之重要課題。 未上傳圖片 歷史學與現代社會史學是一門以探究和書寫「過去」的學科,而非是「過去的精準重現」。本課程帶領同學認識歷史學圍繞著「過去」所產生各種思辯和評估的方法與流變。課程目標:一,描述歷史學基本概論與歷史知識運作的基礎方式;二,辨別日常生活中與「歷史/過去」有關的各類議題。三,反省和歸納自己在認識「歷史/過去」應該具備的立場。 |
國立臺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莊芳榮館長專訪 版權:https://www.lis.ntu.edu.tw/?p=4743
莊芳榮學歷: 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文學士、中國文化大學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文學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講師、文建會參事、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長、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主任、國家圖書館館長 莊芳榮為本系第五屆(民國54年入學)系友,大二通過普考,兵役後即考上高考,七十五年又考上甲等特考。服役後的首份工作至經濟部金屬工業研究所服務,後至中壢中原理工學院(今中原大學)擔任圖書館主任,再至行政院研考會任職,同時於臺大圖資系兼課。爾後再前後擔任行政院研考會科長、文建會參事、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主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以及台灣藝術大學副校長。 圖解:劉秋菊學姐專訪 版權:https://www.lis.ntu.edu.tw/?p=4422
劉秋菊學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傳技資訊助理工程師/行銷專員、市場/產品行銷主任、臺灣大學圖書館計畫助理、凌網科技企劃分析師、企劃經理 大學是念臺大中文系、輔修圖資系,就著這兩項特質的結合而找到第一份工作,因此踏入圖資產業,擔任過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的資訊系統客服、系統導入與行銷工作。後再回校攻讀圖資所碩士在職專班。目前於國內資訊公司擔任企劃經理,從前端專業服務人員轉偏向軟體研發、人員管理與市場推廣。 圖解:電獺創辦人謝綸專訪 版權:https://www.lis.ntu.edu.tw/?p=5161
謝綸學歷:台大圖資系學士、政大圖檔所肄業 2012年與夥伴成立「電獺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有社群共創平台「Pastewall」、行動新聞服務「鄉民晚報APP」、及科技部落格「電獺少女」 現職: 電獺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國小寫了第一行html程式碼,國中參賽獲獎上新聞被廣告公司招攬為實習生,高中獲得全台網路比賽第二名,研究圖資領域書籍而至臺大圖資系就讀,在大學中學習:嘗試失敗、人際交流與課業知識。畢業後組了工作室接案試驗能力極限,再與朋友成立研發團隊(昂圖股份有限公司),從而推出flyingV,最後創辦了電獺公司。 |
涂豐恩學歷:臺大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 經歷:故事:http://gushi.tw/ 創辦人 現任:聯經總編輯 http://t.cn/ExHGpJk •「故事」創辦人 http://t.cn/ExHqrz2 •【未來大人物】《故事》創辦人 涂豐恩 未上傳圖片
夏國安學歷:臺大歷史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 現職:鴻海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人資長 https://www.foxconn.com/zh-tw/about/group-profile
黃崇凱一九八一年生,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做過雜誌及出版編輯。著有《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 《文藝春秋》:一個台灣囡仔寫給土地長長的信,收件人是茫然且奮力問過「我是誰?」的島民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018 【書與人】人各有鄉,愁得其所 - 黃崇凱談《文藝春秋》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23802 |
國立臺灣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