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哲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水源校區 100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在各個領域均有所發展,為全國最早成立的中文系,具備學科綜合、領域完整的特色。 |
本系設立宗旨在於培養品學兼備的哲學專業人才,使學生能掌握普遍價值,建立適切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多元化且國際化的社會中具備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的能力,進而關懷他人與服務社會。 |
學科意涵 |
本系名為「中國文學系」,「文學」一詞係採廣義,包括一切傳統至當代之經典文獻及其相關文化與價值體系的文學內容。 |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系:現代社會中,自然環境、科技及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中,世界充滿著許多未解的疑惑,不論是關於自然或人事,我們不免感到驚奇而發問。 在追求理解的過程中,若不以眾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為滿足,而能追根究底問下去並且提出進一步的批判與反省,此時的提問與求知便構成了哲學的思考活動。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語文分析能力 未上傳圖片 溝通表達與創造能力 未上傳圖片 文學和文獻解讀與研究能力 未上傳圖片 鑑賞與思考能力 |
邏輯與批判思考及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推理思考能力,根據推理規則增加推理的的速度與正確性,同時培養抽象思考及思辨的能力。 對倫理議題進行平衡判斷的思辨能力:探討道德的本質與特性,並建構道德規範與道德判斷的方法理論。探討各個實踐範疇中之道德課題,並以系統的方式建構特定實踐範疇的道德原則。 跨科際整合思考的能力:將哲學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從哲學理論的角度探討及思考其他學科之理論與議題,尋找創新與發展的可能。 應用哲學知識於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讓學生思考及練習哲學具體實作的方法。在哲學中尋找相關實務應用的理論資源及施行方法。 哲學英文表達及論證的能力:培養理解哲學文本、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英文哲學寫作的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一、練習以口語或文字,整理、歸納各種文字影視閱讀文本的問題意識、結構安排與主要論點,並進行優、缺點之評論。 |
加強語文能力、多練習書寫及口頭表達;同時可以多關心時事議題,綜合背景知識及所具有的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練習對於問題的批判思考。可參考哲學普及相關的叢書或網路資訊,了解哲學基本討論的議題為何,可輔助練習思考。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對於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深厚之認知與研究能力。基於此項教學目標,本系開設之課程採多元化設計,基礎與進階並重,重視古典之外亦不忽略現代,各領域皆開設課程多門,以求均衡。 |
與中文系及歷史系研究材料相近,但不同在於哲學系閱讀探討傳統經典並了解東、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主要是使用哲學思辨的方式對於傳統經典進行理論系統的理解並建構其哲學體系,並且基於哲學理論發展的歷史去探討哲學理論之間異同的產生背景。了解哲學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的演進,培養批判研讀經典思想文獻的能力。探討在不同文化和社會中,哲學理論能否放諸四海皆準的可能。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認為中文系畢業多擔任教師或作家。教學及文字工作的確為本系畢業生主要出路,但並不以此為侷限。語文能力適切而靈活地掌握運用、細膩而深刻的人文關懷、豐富且生意盎然的文化涵養正是就讀中文系的同學所擁有的優點,也能以此作為切入點在各行各業取得優勢。 |
社會上常認為學習哲學無法賺取金錢,就業上的想像通常只有教書或是成為哲學家。但是事實上哲學訓練之能力可以搭配各種技能、專長在各種領域中就業。個人所具有興趣之職業在具有基礎專業能力後,加上哲學思辨能力的運用可以提升相關成效。實際上本系畢業生並不只局限於文化教育產業,也包含行銷、管理、傳播與藝術等領域。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易認為讀中文系需大量背誦相關文本,寫作文章。其實本系更重視語文分析、表達創作、文獻解讀及獨立研究思考之能力。 |
思考過去哲學學說理論容易被誤以為是空想,學習傳統經典中的理論也容易被誤解為如玄學等神秘事務。實際上思考哲學理論是精密的思辨,以縝密的邏輯思維與批判、創造等能力的運用理解與釐清哲學學說理論,並應用語言的閱讀理解能力仔細地釐清經典文義後進行理論建構。用以對應於社會現象與問題,回應與解決時代問題。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師資及課程方面皆朝多元而均衡之方向發展,專兼任教師的學術專長涵括甚廣,從經學、思想、古典文獻學、音韻文字、古典詩歌、戲曲小說、現代文學、民間文化、臺灣文學、華語文教學等各方面皆有專精人才,所開課程亦為全臺中文系罕見之齊全。 |
在本系課程的學習中,主要重視中(文言、白話)、英文基本語文能力的培養、歷史與文化知識的掌握以及社會、政治理論的理解,並且進一步的觀察並思考現代社會現象、人生情況等等。在課程中也包含助教帶領的討論課,對於每週課程內容進行討論,也會對於課程中相關問題進行回應與說明。此外,本系同時強調從跨領域來學習哲學,訓練同學將哲學與不同領域知識進行跨域對話,讓同學能將哲學思考運用在不同領域中。 |
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中國文學史引導同學認識中國文學的發展,包含重要作家、作品、文學現象等,依據主題單元的講授、課堂討論、課後作業,共同探討文學史的課題。 未上傳圖片 現代漢語語法這門課藉由老師講授、課堂討論與報告撰寫,希望培養學生基本的語法觀念與分析能力,學習採用不同方法或觀點分析各種漢語語法現象,並認識各分析法與各學派的專擅及不足之處,深受學生歡迎。 未上傳圖片 東坡詞本課程旨在帶領同學賞讀東坡詞,兼顧體性與時序、情感與形式等多重詮釋面向,讓同學更了解東坡為詞的文學與人生意義,進而深入體察東坡的情意世界及其詞的美感特質。 |
莊子與當代倫理學本課程將從當代倫理學的視角,探討《莊子》的倫理思維。將透過研讀《莊子》中具有倫理反思的文本,探討《莊子》倫理思想的內涵及特質;同時也透過研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倫理學著作,將當代倫理學的相關論題及理論,與《莊子》的倫理思想進行比較,藉此將《莊子》的倫理思想引入當代倫理論題的討論中,以探索其中可能的意義。 中國與希臘羅馬的實踐哲學本課程將探索中國哲學以及古希臘—羅馬思想中,對於重要實踐哲學議題的反省。進行方式將以文本分析為基礎,期望尋求雙方激發哲學對話的可能性。討論的問題將包括:論述與思辯對於追求理想人生的重要性為何?「樂」與 hᄽonU+113 是一樣的概念嗎? 兩者在兩個傳統的倫理思想中又有什麼樣的地位? 批判理論批判理論(也稱法蘭克福學派),關心的問題是,我們所身處的社會,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更自由的、更理性的社會?而我們是否能藉由社會批判促成社會進步?批判理論在至今將近一世紀的發展中,持續以不同的角度,分析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病態的社會現象、及其對我們每日生活的影響。而晚近的當代法蘭克福學派,更進一步探問人類社會 意識哲學導論意識哲學是涉及哲學、認知科學與腦神經科學,並且常常由哲學家與科學家共同研究的一門前衛的學問。 本課程是意識哲學的導論,分為前後兩部份。前半部份由課程導師主講,後半部份則由課程導師及意識研究中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授課。 前半部份將探討有關「第一人稱觀點」的問題,例如「甚麼是第一人稱觀點?」、「第一人稱觀 時間經驗與時間形上學什麼是時間經驗?怎樣才算是將某個東西經驗為現在?怎樣才算是經驗時間流動?我們真的有時間彷彿流動的經驗嗎?如果有,這樣的經驗有什麼時間形上學的意涵嗎?如果有,如何能有;如果沒有,那如此的經驗又該如何解釋?在這門課裡,我們將探討當代分析哲學在上述議題的各種看法。 |
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曾永義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1971年留系任副教授,2000年為講座教授,2004年退休轉任世新大學。4度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特約研究員獎、教育部學術獎及國家講座;2014年膺中研院院士,2016年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治學以戲曲為主體,韻文學、俗文學和民俗藝術為羽翼,並以創作為娛,參與文化工作。戲曲研究諸多創見蜚聲國際,講學兩岸及歐美。開啟俗文學資料之整編與研究,引領臺灣鄉土傳統藝術之調查研究,以民族藝術做文化輸出。著有學術專書十二種,期刊論文一百五十數篇;另有戲曲劇本創作二十種、散文集七種和舊詩存稿一千數百首。 未上傳圖片
林文月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史丹福大學、柏克萊大學,捷克查理斯大學客座教授,現為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於國立臺灣大學取得中文系學士、碩士學位,並在就讀碩士班期間開始在台大任教。後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就讀。1993年從台大退休後,移居美國。精於六朝文學研究、散文創作及日本古典文學翻譯。 未上傳圖片
陳怡蓁臺大中文系畢,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文化長、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曾任天下雜誌社編輯。1988年與先生張明正共同創辦趨勢科技,掌管全球行銷與人事,帶領趨勢科技四連霸台灣十大國際品牌。2005年轉任文化長,為全球業界第一位文化長。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與文化藝術教育的推廣。同時出任天下文化出版社「文化趨勢」書系總編輯、人間福報專欄作家、中廣藝文Fun 輕鬆節目主持人。 |
未上傳圖片
傅佩榮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宗教系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哲學與文化》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哲學》雜誌總編輯等。 著作甚豐,曾出版中西哲學普及讀物、散文百餘種,擅於將傳統思想轉換為現代的人生哲學,並經常於各大場合公開演講,其關於儒家思想的主張為人性向善論。並在央視《百家講壇》及鳳凰衛視、山東電視台、東方衛視等電視台節目開講。2008年成為《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的風雲人物。 未上傳圖片
鄭麗君1992年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1995年取得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畢業,先後就讀於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明碩士班」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制度經濟學碩士班,1997年就讀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班。 2001年至2003年擔任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講師,2001年至2004年擔任財團法人臺灣智庫辦公室主任。2004年5月20日,就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012年2月1日至2016年5月20日,擔任中華民國第八、九屆不分區立法委員。曾任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部部長、曾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第14任主任委員 未上傳圖片
丁曉菁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 現任友松娛樂董事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曾任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文化部政務次長。之前曾擔任公視節目部經理、公視新聞部【紀錄觀點】紀錄片導演/製作人、公視【獨立特派員】主持人、壹傳媒大陸組、人物組記者、香港珠海中天傳播北京辦公室企劃部主任/製作人、公視新聞部採訪組副組長/教科文組召集人/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民視異言堂專題記者、環球電視台新聞節目組 未上傳圖片
陳宏一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 從事實驗影片、劇場影像、Video Art等創作,現任紅色製作所負責人,專職擔任TVC、MV、頻道包裝導演。代表作有《開喜烏龍茶新人類系列》《花吃了那女孩》《消失打看》。 未上傳圖片
廖仁義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 曾任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藝術事務資歷:1.現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2. 財團法人世安文教基金會美學研究總監 3.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董事 4.財團法人忠泰建築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 5.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2006-2008) 6.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 |
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