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從探索到選擇:我與公共衛生的相遇與成長之路

2025/8/1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賴玉豐同學

從探索到選擇:我與公共衛生的相遇與成長之路

踏上科學之路——從高中選擇到大學志向的成長故事

  高中時期的我對未來的學習領域充滿好奇,在學習了各種學科後,逐漸發現自己對生物和化學的興趣明顯高於物理。這樣的偏好讓我在高一時期就決定朝三類組發展。三類組的學科涵蓋了生物、化學等對人體與生命科學的探索。既然選擇了三類組,醫學系自然而然成為一個極具挑戰卻也充滿吸引力的目標,不論是否遙不可及,我仍然希望能夠全力以赴,讓自己有機會一探醫學的奧妙。

  高中期間,我參加過北醫的醫學營,這是我初次接觸醫學專業的契機。醫學營的內容相當豐富,透過實作與講座,我深入了解了醫學生的學習日常,並進一步認識到醫學這個領域涵蓋的學科與工作範疇。在醫學營中,我得以一窺醫學生可能要修讀的專業課程,了解這些學科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雖然這些知識還顯得有些陌生,但我能感受到醫學的魅力和對人類健康的重大意義。

  這段經歷讓我逐漸確立了對三類組的興趣,也強化了我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熱情。我不僅了解了醫學系的課程內容,也從營隊老師和學長姐的分享中了解到,學醫不僅需要扎實的知識基礎,還要具備毅力和耐心,這對我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追夢的動力。

 

選擇未來的航向:明星學校還是熱門科系?

  在臺灣的升學過程中,科系與學校的選擇往往令學生迷惘,到底該選擇一所明星學校的非熱門科系,還是一所普通大學的熱門科系?這道選擇題不僅僅是成績,更涉及到對未來職涯規劃、個人興趣探索,甚至是家人、師長以及朋友的建議。種種來自外界的聲音,往往讓人一時之間無從選擇,更增添了這個重要決策的難度。

  我在選擇大學科系時,正值Covid-19疫情快速升溫。此時,社會大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重視也日益提高。在家人、朋友和老師的建議下,公共衛生這門學科成為我候選科系之一。我的家人支持我選擇公共衛生作為專業,並表示如果未來發現不適合,可以再重新考慮其他方向。然而,我並不希望自己在毫無所悉的情況下踏入這個領域。於是,我開始深入研究公共衛生學系,了解其歷史、發展、未來的職業機會和薪資所得,以及其在社會中的定位。

 

面對未知的勇氣——我的公共衛生學習之旅

  對每位學生而言,選擇科系和學校的抉擇都是人生中一個重大關卡。回顧當初,面對家人建議我選擇公共衛生學系,從一開始的一知半解到後續的深入探索,我逐漸對這個領域有了更多的認識與理解,也激起我對這個領域的好奇心。在準備學測面試的過程中,我的自信心逐漸增強,對面試題目的預測精確度甚至達到八成。申請的三所學校面試都順利通過,最終在家人的支持下,我選擇了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翻開了屬於我的大學篇章。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挑戰,並從中得到了許多寶貴的啟發。

  經歷過選系選校的坎坷後,我學到的三大原則:

  一、設想最壞的情境,堅守自己的底線

  二、不要急於拒絕未知事物,勇敢接納新挑戰

  三、從失敗中學習,不因挫折而停止前進

 

用盡全力的選擇——我從個人申請進入公共衛生的心路歷程

  人生沒有回頭路,選擇錯過了便無法重來,這是我在準備選校選系過程中深刻的體悟。回顧高中三年,我也曾因為沒有找到高效率的讀書方法、未能抱持正確的學習心態,以及低估成績對於選校選系的影響,而在抉擇的時候倍感壓力。最後,我僅有兩個選項:一是個人申請,二是指考分發。對於面試比較有信心的我,毅然決然選擇了個人申請這條路,並全力以赴地爭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公共衛生學系。準備過程中,我始終抱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態,為面試付出最大的努力,並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人生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變數,我知道自己無法保證結果一定如願,但我確信,只要全力以赴,至少不會後悔。

  這樣的態度讓我在面對未知的挑戰時能夠保持冷靜,並且把所有不確定性都轉化為行動的動力。在每一次的準備中,我都提醒自己,不要過度仰賴運氣,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未來。即便最終結果無法達到理想,至少已經為目標付出了全力,不會因為懈怠或準備不足而留下遺憾。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