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從小就刷牙,長大不缺牙。高中肯努力,大學快樂畢

2025/8/1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 黃紫芸同學

從小就刷牙,長大不缺牙。高中肯努力,大學快樂畢

口腔方面的問題,是現在普遍的疾病

  當初在進行科系選擇時,因為注意到現代人開始注重牙齒整潔以及美觀度,同時也很願意在口腔方面投資自己,因此思考如果自己選擇相關科系,未來的發展性應該很多,例如畢業後可以選擇臨床或是診所跟診,除了當口腔衛生師,還可以往牙科材料、牙科醫務管理等領域就業。最終,我選擇了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就讀。

  而當時的我在接觸口腔衛生學系時,第一直覺是聯想到這個科系可能在學習口腔方面的相關知識,以及實際操作治療口腔疾病的課程。在入學以後,發現也跟我原先想像的差異不多,基本上課程都是跟著口腔相關知識在走,不太會有偏離科系的課程。

 

牙體型態學、口腔解剖學、口腔放射學、臨床口腔衛生學······

  口腔衛生學系的課程以口腔專業知識為主軸,囊括生物統計學、基礎營養學、口腔衛生政策學、生理學、流行病學、牙體型態學、口腔解剖學、口腔放射學、臨床口腔衛生學、口腔胚胎組織學等,都是本系的必修課程,課名如其名,課程名稱本身就呈現學習的重點。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口腔解剖學」。這門課程是在學習頭顱部分英文的骨頭名稱,人類的頭顱被分成很多塊骨頭,並且每個骨頭有不一樣的功能以及名稱。儘管需要熟記的內容很多,但全數記憶後十分有成就感。而我最喜歡的課程是「臨床口腔衛生學實驗」,這門課是「臨床口腔衛生學」的延伸課程,讓我們將課程的知識應用在實作上。課程中,我們會實際接觸病人的口腔,進行簡易的處置,例如檢查病患的齲齒和塗抹牙菌斑顯示劑等,我們同時也需要熟記每個器材的名稱和功能,每次上這堂課,我都覺得收穫到比書本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相對有餘裕的大學生活步調

  在高雄醫學大學中,幾乎每個人都是念書很強、學習效率高的醫學生。我所觀察到的大家,在交流或是聊天時都無時無刻地探討學業上以及未來發展,一刻也不懈怠,努力朝向自己目標前進。也因此,學校整體氛圍相對沉穩,不太會有一般大學生常見的夜衝、夜唱、夜遊等活動,我身邊的同學也大多過著教室、宿舍,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

  但值得慶幸的是,口腔衛生學系的課程壓力相對較小,讓我能抽出時間參與社團活動並且擔任幹部,也讓我在課餘時間能夠發掘更多興趣、以及探索高雄的美食,為平凡的大學生活增添許多豐富色彩。

 

大學生涯給我的禮物——學會「堅持」

  在高中時期,我對於大學的想像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實與理想有難免有些落差。上大學後,我時常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人生,質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科系?想像自己一直重複同一件工作而不會失去熱情嗎?我未來想往哪個方向發展呢?在不斷的思考與探索中,我學會權衡利弊,也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回顧過去,我曾經掙扎、迷惘過,甚至懷疑這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未來。後來我認知,即使得犧牲很多娛樂的時間,我仍然願意為了自己的前程努力堅持。這是我在大學裡得到最棒的一份禮物——我學會了「堅持」。大學四年是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也是一個人成長最快速的時期,我們離開家庭的庇護,成為自己的大人。很多時候都很無助,但是又必須咬著牙堅持下去。但,每一次堅持,都是我們邁向更成熟的一步。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