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影像放射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檢驗學類 |
所在校區 |
中央校區 970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
中央校區 970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
學系特色 |
|
本系成立於民國83年慈濟醫學院創校之初,旨在培養品學兼優的醫學檢驗與生物技術人才。課程除了教導臨床檢驗的專業知識外,並著重生物技術的教學及分子生物檢驗技術。本系的特色在發展藥物檢驗課程及藥物相關的檢驗技術、加強先進檢驗技術的教學與實驗,並藉由「專題研究」課程,引領同學參與研究而得到更多的實作技巧,乃至更全面完整的實驗設計的邏輯思考訓練。日後朝向於生物技術及醫學檢驗並重的方向發展。 |
學科意涵 |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名,旨在將放射科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應用於醫學影像診斷及疾病治療,涵蓋放射診斷、核子醫學、放射治療等學門,為現今醫學中不可或缺之重要領域。 |
本系是結合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及生物技術等專業知識,並藉由實驗操作來反覆驗證前述知識所描述之現象,期許可以依據具體問題,採用相對應的工具,執行生物技術及醫學檢驗的臨床應用。 |
學習方法 |
![]() 本系在一年級與二年級設有基礎專業課程,學習方式以課堂講授為主,強調基礎理論知識的鞏固。進入三年級,學生將學習本系核心專業課程,內容涵蓋放射診斷、核子醫學與放射治療的原理、儀器設備及其臨床技術。課堂教學方式除了理論講授外,亦會配合對應的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自操作相關儀器,培養實務操作技能。 ![]() 三年級暑假至四年級上學期為臨床實習階段,學生將在全台各醫學中心的影像醫學、放射治療及核子醫學等部門進行為期28週的醫事放射師實習。實習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學生將實地在醫院中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並且學習醫療人員與病患間的互動關係。四年級下學期,有效率的課程設計複習醫事放射師國考題,使學生考取執照。 ![]() 本系提供多元國際交流機會,學生能前往日本、新加坡、澳門等地的醫院進行短期海外研修。此外,學生亦可依自身興趣選擇研究實驗室,參與專題與論文研究,在老師的指導下深入學習放射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議題,培養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有機會出國參加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與頂尖學者交流,拓展國際視野。 |
課堂講授:由教師利用課程設計及多元教學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範例,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圖解:醫技系_課堂講授 版權:TZU_LMBT 團隊學習:讓同學有多次的分組合作機會,進而學習與人合作的模式。 圖解:醫技系_團隊學習 版權:TZU_LMBT 實驗實作:教師及助教協助同學透過實際操作實驗,讓同學瞭解檢體處理及判讀解析實驗數據之能力。 圖解:醫技系_實驗實作 版權:TZU_LMBT 醫院實習:將學校所學知識及實驗操作,應用於醫院臨床檢驗上。 圖解:醫技系_醫院實習 版權:TZU_LMBT ![]() 線上學習:配合最新教學軟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圖解:醫技系_線上課程 版權:TZU_LMBT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學習自然科學領域相關科目,具備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其在放射科學中的應用。 |
我們建議對醫學檢驗及生物技術有興趣的同學,於高中期間可以參加實驗的實際操作,或是選定1個醫學相關主題,進行瞭解及探討。舉例說明:學生對新冠病毒有興趣,可以瞭解病毒的來源,也可以瞭解病毒的傳染途徑,也可以搜尋疫苗開發的情形等等,但請記得要把有興趣的過程寫清楚,並說明是透過什麼樣的方法或活動來瞭解這個主題,最好是有些提問及自我回答,這樣就能具體的呈現你的樣貌。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畢業生於醫院中的專業職位為醫事人員中的「醫事放射師」。醫師、中醫師、藥師、物理治療師、醫事檢驗師、護理師等同屬醫事人員,皆須通過國家考試取得專業證照,在大學期間分屬不同學系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非相關科系者無法參加相應的醫事人員國家考試,畢業後於醫院的執業工作分屬不同專業性,本系畢業生亦可進一步攻讀碩士學位,未來可於醫院中擔任「醫學物理師」之職務。 |
本系與其他相關科系之相同處為透過實驗的操作瞭解相關知識,但不同處為其他相關科系偏理論,而且範圍較廣,包含了動物、植物等等,本系的檢體來源為人體,並且需學習很多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不僅可至各醫療院所擔任醫事放射師與醫學物理師,亦可參加輻射類科公務人員考試,進入政府機關擔任公職人員,亦或進入醫學影像與放射治療相關設備與儀器公司擔任產品經理、教學專員等職務。 |
只有本系的畢業生才有資格參加醫檢師國考,通過後方可擔任醫檢師。然而除了醫檢師的工作之外,所有生物技術相關之工作,本系畢業生皆可從事。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學生誤以為醫事放射師的工作會接觸輻射線並帶來健康風險,實則不然。我們生活環境中處處有輻射,重點在於輻射安全,醫事放射師的工作環境具備良好的防護與屏蔽設施,無健康危害之虞。 |
本系學習內容涵蓋生物醫學、檢驗技術與生物技術多個面向,而非只有單一注重醫檢師之養成教育。學習方法除了課堂授課外,尚有實習課程,並特重實作與團隊合作能力之培養。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歡迎至下面網站,觀看更多相關資訊 |
本系特別重視培養生物和醫學相關的能力,實作與實驗的課程也非常多,一定要喜歡動手實作。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放射診斷領域放射診斷領域主要透過各種醫學影像技術來協助疾病的診斷與評估,常見技術包括X光攝影、心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以及超音波等。這些影像技術可清晰呈現體內結構與病變,幫助醫師精確判斷病情。 ![]() 放射治療領域放射治療透過高能量輻射線治療癌症及特定疾病,以精確輻射劑量破壞腫瘤細胞,抑制其生長並降低對健康組織的損害,主要技術包括體外放射治療(如直線加速器、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與近接治療(將放射性射源置放於腫瘤區域)。 ![]() 核子醫學領域核子醫學運用放射性藥物來進行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診斷方面,透過放射性藥物進入體內,利用伽瑪攝影機或正子斷層掃描顯示人體的生理功能與病變位置,例如:氟-18去氧葡萄糖用做癌症的分期。治療方面,以放射性物質在體內釋出的輻射線治療疾病,例:如碘-131治療甲狀腺疾病。 ![]() 臨床實習課程醫事放射師臨床實習,學生將實際在醫療機構中學習放射診斷、放射治療及核子醫學等診療技術,在真實的臨床環境中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並且學習醫療人員與病患間的互動,培養臨床經驗和職場溝通能力,幫助學生順利銜接職場需求。 |
醫學分子檢驗學
醫學分子檢驗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涵蓋的範圍廣泛,藉由課程熟悉醫學分子檢驗的基本原理、檢驗方法,並了解檢體處理作業流程、品質管理等,以期能將新技術及新觀念應用於未來臨床醫學領域。 圖解:醫技系_醫學分子檢驗學 版權:TZU_LMBT ![]() 磨課師線上課程本系已有多門課程結合線上教學,透過更多元及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透過網路教學平台學習,期許能帶動學生自我學習及自主學習。 圖解:醫技系_線上課程相見歡 版權:TZU_LMBT 生物技術
本課程介紹了現代生物技術的概念,原理,研究方法,發展方向及其應用領域。內容涉及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以及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醫藥等領域之應用。使生物技術成為學生必備知識,強化學生從事生物醫學相關工作之基本能力。 圖解:醫技系_生物技術 版權:TZU_LMBT 臨床檢驗相關課程包含微生物學、微生物學實驗、血液學(含實驗)、臨床鏡檢學(含實驗) 、血庫學、臨床生理學(含實驗)、臨床血液學(含實驗)、臨床病毒學(含實驗)、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微生物學實驗、臨床生化學(含實驗)、臨床血清免疫學(含實驗),使學生具備醫學檢驗的知識與技能。 圖解:醫技系_血液學實驗 版權:TZU_LMBT 藥物檢驗相關課程包含藥物檢測導論與職涯規畫、基因改造生物與檢驗、食品安全與檢驗、毒物分析、藥理學、藥物檢測實習等,擴展學生第二專業的能力。 圖解:藥物檢測實習成果發表 版權:TZU_LMBT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台大雲林分院腫瘤醫學部醫學物理師
黃士庭剛進大學時候對於專題研究有興趣,所以先去各個實驗室參觀,了解一下各個實驗室研究的方向,確立日後的研究方向。在學期間,系上有許多業界的學長姐回來分享工作內容與職涯發展,深思後決定畢業後繼續升學。研究所除了學習到更深入的放射專業外,參加各大研討會、國外見習幫助自己確立未來方向。 畢業後選擇放射治療這項專業,目前於台大雲林分院放射腫瘤科擔任醫學物理師。主要負責放射治療的治療計畫設計、病患及機器品質保證等工作,致力將專業結合臨床提升臨床治療的安全性與準確性。 ![]() 圖解: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技術組長
周嘉豪就讀慈濟大學醫放系,未來放射師的生涯進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成長機會。作為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的技術組長,我結合臨床實務和學術知識,也在慈濟大學擔任講師,將所學傳授給新一代的專業人才。 我從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碩士畢業,專長於影像處理、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和臨床放射技術。放射科學在醫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能夠透過精確的影像技術協助疾病診斷與治療。我希望透過分享我的經驗,讓未來的放射師了解這項專業的意義與潛力,並鼓勵更多人投入影像醫學的行列,共同提升醫療品質。 ![]() 圖解: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課員
李紹宇在大學期間,因緣際會得知本系還有從事海關工作的選擇。由於當時對海關業務較為陌生,加上正專注於準備放射師證照考試,因此暫時擱置了這一想法。後來在本校攻讀研究所期間,經過多方了解,逐漸堅定了報考「關務特考」的決心,並利用研究空檔開始準備。很幸運地一畢業便無縫銜接,順利展開了海關的職涯。 目前,我在臺北關擔任儀檢員,我們的工作就像貨物版的放射師或放射科醫師,運用X光機來檢測貨物內是否存在毒品、菸酒或槍械等「病灶」,並進行適當的後續處理。由於違禁品種類繁多,這項工作充滿挑戰和驚奇,未來,我將繼續在這條路上前行,為國門安全盡一份微薄之力。 |
![]() 圖解:劉技謀職涯分享 版權:TZU_LMBT
劉技謀慈濟大學醫事檢驗技術學系,時光點滴研發人,曾任寰宇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 技謀畢業後,都在產業界進行服務,技謀曾擔任核能研究所副研發師,之後在醫美及生醫領域擔任協理的工作,在不斷接觸產業界的過程中,亦增加自己在生物科技領域上的知識及學識。現在為生技公司經理。在就業的過程中,建議大家應該擁有自己的ATM:Attitude+ Technique + Motivation。 ![]() 圖解:林惠茹課堂教學 版權:TZU_LMBT
林惠茹(柯南老師)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現為大學教師。惠茹畢業後,於藥檢中心擔任研發技術員,協助藥物檢驗方法的開發與樣品的檢驗。在工作中,難忘對研究的喜愛,申請就讀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期間,爭取到國家計畫,至瑞士進行研究人員出國研究計畫。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中央研究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爾後被延聘至慈濟大學。 返回母系擔任教師,在研究上發表多篇國際肯定的分析研究文章,在教學上,榮獲校級101、104學年教學優良教師。104學年起投入線上開放課程的製作與經營,現代柯南系列課程深獲學員喜愛,網路學員稱柯南老師,課程更榮獲教育部標竿課程獎的肯定。在檢驗領域上的研究與教學能量,亦透過社會服務、大學社會責任等回饋社會。 ![]() 圖解:張淳淳醫事檢驗師 版權:TZU_LMBT
張淳淳慈濟大學醫事檢驗技術學系/慈濟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現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檢驗醫學科主任。淳淳在大學就學期間即樂於參與許多花東當地貧戶訪視與原住民學童的課業輔導等志工活動,在辦活動中的人事協調與規劃奠定了畢業後在職場上和同事與主管間團隊溝通與協調的相關能力。 畢業後擔任了骨髓中心技術員,任職期間同時進修生化研究所,在研究所訓練中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因熱愛第一線即時面對與幫助病患的工作,到花蓮慈濟醫院檢驗科任職醫檢師至今,期間除學習臨床檢驗實驗亦參與許多品質品管的訓練,並完成博士學位。在學期間的專業與養成使他成為持續學習與付出的醫檢師。 ![]() 圖解:林子捷藥檢技術員 版權:TZU_LMBT
林子捷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醫學生物技術碩士班,曾為藥物檢驗中心技術員。 醫技系的出路非常遼闊,大學學習的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等專業課程,讓我畢業後順利進入藥物檢驗的領域,也因為持有醫檢師執照,更能勝任臨床工作;從業兩年後,決定在職進修研究所,精進職場專業知識如質譜學等,現已執業10多年,以醫技系為起點,獲益良多。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3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