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文學創作組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三峽校區 23741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
校本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經典詮釋」、「文學寫作」和「數位人文」為發展重點。課程規劃分「文學」、「思想」、「致用」三學群。旨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落實全人教育、培育中國語文研究暨應用、語文教學及創作、文化與傳播等人才。詳細資訊請參閱官網:http://www.cl.ntpu.edu.tw/ |
本系之前身為「語文教育學系」, 95年因師範學院升格為教育大學,轉型為「語文與創作學系」,設「語文師資組」與「文學創作組」各一班。本系旨在培育全方位的文學創作、國小語文教育專業人才,使其具備多元文化之豐富內涵,並在教學、創作上獲致全面發展。本系教師實務經驗豐富、背景多元,有文學創作、哲學思想、出版編輯、小學教育、華語教學等,為同學開拓視野。 |
學科意涵 |
本系系名「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為隸屬於文學院下的科系,主要培養中國文學應用、創作、研究和教育等人才。所涵蓋的學科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史、子、集四大類,及現代文學中臺灣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亞太華文文學等。本系強調文學致用,而有數位人文與華語教學,並支援本校師培中心開設中學國文教材教法等課程。 |
相較於「中文系」、「中國語文學系」、「華語文教學系」,本系則更為多元。開課內容包括傳統中文系的古典課程、現代文學的創作課程、小學教育學程、編輯採訪學程、華語文教學學程等。學生可以根據性向、發展願景,規劃個人的學習計劃。 |
學習方法 |
文本分析法:分析文學作品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 圖解:中文系迴廊 歸納法:歸納文學作品之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之要點,使能舉一反三。 圖解:中文系數位人文多功能教室(7F01) 比較法:比較各文本之異同,以凸顯各自的特點與菁華。 圖解:中文系數位人文多功能教室(7F01) 背誦法:背誦優美詞句及重要論點,以增進自我應用、創作之能力。 圖解:中文系研討室(7F11) 理解與應用:理解文學作品之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並應用於數位人文、創作、研究、教學上。 圖解:中文系開放讀書空間 |
主動探究:本系培育學生擁有語文或教育相關涵養,學生能針對文學或教育議題進行反思,養成學生夠深入思考問題,並能進一步對自己感興趣的議題進行主動探究之能力。 圖解:智慧翻轉語文之數位多媒體語文教學工作坊 版權:語創系 合作學習:在未來工作場中需要的是互助合作,在學期間,學生需有機會經由互動獲取知識、完成任務,且在過程中積極發展溝通、協調的能力。 圖解:同學課堂分組討論 版權:語創系 批判思考與分析:在資訊氾濫的今日,為解讀分辨訊息,了解人際互動的真意,分析批判與邏輯思考的能力必不可缺。學習中教師將引導學習者經由文本賞析判讀、語料分析、資料比對,抽絲剝繭探究真相,能夠針對相關議題提出創見或建議。 圖解:教師將引導學生分享意見 版權: 語創系 實務應用:本系兩組課程均能和產業連結,學生在本系就讀期間有機會進入出版業、補教業或教育領域中實習,讓學生能熟悉外來就業場域,並能學以致用,降低學用落差,將所學理論和實務結合,應用在實際就業場域中。另外,學生於本系接受語文表達與書寫等訓練,能將此能力應用到一般業界所需之基本文書處理上,具備就業基 圖解:產業實習講座 版權: 語創系 創新思考與創造力:本系課程透過訓練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對文章之批判賞析,讓學生能對議題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也鼓勵學生不侷限既有想法,主動提出不同角度之思考,使用創新創意思考能力開發教材或進行創作。 版權: 語創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希望同學能更廣泛地閱讀各類文史哲相關的優良讀物、經典作品,在閱讀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嘗試提問:不論是對作者創作動機與歷程的好奇,或是對書中人物、情節發展或結局的反複思索,或是比較各個作品的特色、異同及其優缺點……等等皆可;進一步亦可嘗試解答:不論是蒐集閱讀更多資料,或是向師友請教討論,或是將自身看法作一書寫紀錄等等,皆是一種自我訓練與自我提升的方法。若能夠從閱讀、欣賞、探索、思考這些文史哲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充實與趣味;也喜歡用文字或語言,紀錄、分享這些感受與心得;更喜歡在完成文章作品後獲得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對於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以及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自我期許……那麼,來唸中文系,會是一件快樂的事。 |
本系課程著重語文創作,建議欲修讀本科系同學能保持寫作之習慣,通過創作各類文體或撰寫小論文來展現自己在語文運用上所積累之能力,並嘗試投稿各類文學獎、刊物。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的相關科系有中國語文學系、應用中國文學系、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系、華語文教學系等。相同點在於均以文學為基石,以增進語文之感悟力、分析力與創作力等。不同的是各自有其強調的特點,以上所列分別強調語文、應用、國文教學、臺灣文學、華語教學。本系「中國文學系」所涵蓋之範疇較廣,結合以上各類之特長,將課程分為文學、思想及致用三大學群,以滿足同學各方之需求。 |
本系分為「文學創作」、「語文師資」兩組,相濟互成,是國內獨具特色的語文科系。就系所總體而言,有別於中文系或應用華語文學系,因為本系包含文學創作、培育國小及華語教學師資等兩大主軸,系所座標與指向明確。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多誤以為中文系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事實上,經過四年的中文系教育涵養,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語文能力,且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質,能與人作良性的溝通;具有高EQ,面對各種的困難挑戰,再接再厲;且具有藝術的創新與美感,增添學習與執行的效率等等。故反倒能從事更多元的工作類型,生涯發展有各種的潛力與可能性。 |
文學創作組畢業生,除專攻文字工作,如作家、文案撰寫人外,尚有許多不同的生涯發展可能,如學術研究、出版編輯、華語教學、作文補教、新聞廣告或網路媒體相關從業人員;此外,亦可在四年就讀期間考取教育學程,從事小學教育。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誤以為學習內容與現實社會脫節 |
文學創作不僅只是以筆書懷,除了個人的創作之外,亦包含閱讀、教學、出版、編輯、採訪、傳播等不同面向,所涉獵範圍更廣及中西古今。故本系課程兼顧理論與應用、古典與新創、思辨與感悟、學術與創作,為文學創作設定出21世紀的新座標。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為使課程能與社會實務連結,使同學厚實出社會的基本能力,分設文學、思想、致用三學群。文學學群多規劃有習作課,增進同學創作、書寫的能力。思想學群包括儒、釋、道三教,全面提升同學的思辨力,及當代的詮釋力。致用學群包括語言類、華語文教學、編輯與出版、簡報展演與設計及資訊科技、數位人文等課程,並於高年級設有專業實習,安排學生於出版社、雜誌社、公關公司實習,讓學生能早一步與社會接軌。 |
除了課程設置外,系上亦提供產業或國內外教育實習機會,可先行瞭解職場,也舉辦各項能力檢定,測驗學生國語文能力及板書能力,使學生能增加對文學的理解及教學上板書書寫能力;系上不定期舉辦各類講座及研習,邀請各界專家分享經驗,包括文學創作、出版社實務、教學研習、經典文學講座等。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文學創作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書法藉由課程瞭解書法的意義、源流、工具、價值、各書體的特色及書寫的技巧,並具有參展與鑑賞楷書的能力,利用認知以提高手藝,理論與實作並重。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提升文化水準。另設計有進階課程,讓學生有行、草、篆、隸的認知與寫作本領,以便將來書法教學或創作之需。 圖解:期末成果展 專業實習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於校外適當場所,透過實務作業印證所學專長,培養運用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品與服務體驗,透過集結協力設計、在地生產、協力銷售三種外部專業資源,導入各場域聚落,以提高在地傳統觀光旅遊產業的競爭力,讓在地的創新服務或者創新產品能夠發掘出更大的市場。 圖解:成果發表會 數位內容導論與數位出版透過課程,期望提升學生就業力和職場軟實力,重視學用合一,提早了解業界需求和現況,並在大學時期具備進入文創,數位媒體、出版、行銷產業的基本能力。與業界優秀的實務專家合作開設課程,業師分別來自三個領域:數位行銷企劃、數位出版及電子書製作、智慧財產權等。 圖解:業師授課 亞太華文文學課程內容以西藏文學和馬華文學為主,這是中原文化圈以外最富有在地色彩的兩個文學板塊。西藏文學所蘊含的神秘感和宗教元素,以及現代化進行中面臨的問題,都很值得探討;馬華文學則體現了南洋化的閩粵文化特質,以及華文文學在多元種族社會中所產生的磨擦與磨合,皆構成學術討論的焦點。 圖解:臺馬華文文學論壇 中國詮釋學導論學習西方詮釋學的歷史與基本課題,研讀當代哲學家對於中國哲學與詮釋學的比較研究之成果,探討中國哲學的當代詮釋的未來開展。 圖解:古籍數位掃描 |
現代詩創作現代詩創作為文學創作組大一必修課程,上、下學期分別不同詩人開課。引導學生具備賞析現代詩之基本能力、認識現代詩創作的要領,進而試寫現代詩,建立基本的創作素養。 小說創作小說創作為文學創作組大二必修課程,上、下學期分別由不同小說家開課。課程以小說敘事美學為討論主題,從作品閱讀賞析、檢視近代小說發展,進而到實務創作之過程中,引導同學深入探索虛構與真實的互為表裏,進階提昇對小說敘述多樣性之理解,從中探究小說創作的各種形式與可能,建立對小說藝術更完整的認識,並針對同學作品 採訪與寫作採訪與寫作為編輯採訪學分學程中的選修課程。由業界禮聘教師開課,特別針對本系學生設計新聞採訪與寫作課程,除平面媒體外同時加上網路新聞寫作,以全面提升同學對新聞的深度認識,並強化思辨能力與寫作技巧。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文學創作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邱璟綾/ 壹週刊人物組記者在學期間知道自己喜歡聽故事、寫故事,系上小說、散文課程讓我對敘事架構更有概念,而古典文學則讓行文風格更含蓄優美。和其他科系相比,中文系有「內化」的功能,是離開校園後很重要的「精神力」,面對人生各種充滿悲喜關卡,以古人為師,這也是其他科系難以取代的優點。 喜歡聽故事的我畢業後成為一名記者,非本科系出身,初入媒體界仍有一段適應期,但我至今仍以中文系畢業感到光榮。記者的身分不只是訊息的傳遞者,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者,中文系四年的課程中,其實我們所學都是各種「人」的故事,他們的喜與淚都成為內化在心裡的力量,讓我更能從關懷的角度面對每一位受訪者,而這也是踏入職場後,我覺得最重要的能力。
王詩評/ 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系上課程設計豐富多元,規劃廣告文案、華語教學、編輯採訪等課程,我從設計轉文學專業,就是希望可以結合兩項專長,未來從事廣告文案的工作。當時系上的專業師資年輕化,加上系上學生人數不多,因此可以和師長有良好、密切的互動,除了專業知識以外,課餘間的師生互動,亦深刻地影響我未來的人生觀。 中文系所學內容博大精深,出路也很廣,一技之長的觀念早已落伍,培養多技之長才是能否立足於社會的關鍵,但重點是自己是否有做好人生規劃。可以結合個人的中文專業跨域發展,即便我後來選擇的職業是大學教師,在畢業後這十年間也不斷地增進其他領域的素養,不自恃己長,勇於接受職涯的不同挑戰,更能謙遜地接受其他專業的刺激與指導。
林若寧/ Cheers雜誌編輯部記者文學的意義是什麼呢?課堂中背誦詩詞曲與聲韻訓詁的種種,我多半在畢業後已經記不真切。但老師上課時的姿態,待人的溫厚,對待知識與文字那份深摯的敬重,每每成為我多年後迷惘「該成為怎樣的大人」時最堅實的養份。我多年後明白,也許文學所涵養的美好事物,正是文學最珍貴的力量。 從電視記者,雜誌記者,廣告文案到活動主持,畢業後我一路跌撞,靠著打磨詞句來養活自己,以往視為信仰的文字成為了生活的技藝。與其說北大中文是奠定知識的殿堂,我在這裡所汲取的一切,更像陽光空氣水一類,讓植栽般膽怯的我,終於找到灌溉自己,安穩成長的途徑,成為一個不畏懼世界的人。謝謝北大中文:) |
圖解:公司機器人形象廣告拍攝 版權:曾倚華同學
曾倚華(睿智通機器人行銷,103級畢業)我一直都對語言與創作相當有興趣,小學時代便嘗試進行小說創作,高中幸運獲得商業出版的機會。除了中文創作之外,也對翻譯文學愛不釋手,從國小時代就喜歡看翻譯小說,上了大學之後終於開始往原文書發展,奮發自學英文。因為對於文學的熱愛,大學時選擇唸了語創系,碩士又為了英文出國唸了英語教學。 出國前就有幸得到第一份短篇翻譯工作,後與高寶書版合作翻譯長篇小說與非文學書籍。在國外唸書的兩年期間,翻譯也從沒停過。雖然畢業的科系是英語教育,我的興趣還是在創作與語言本身。因此回國後找的工作方向也從語言開始。有幸進入科技業的新創公司,後來又因語創背景轉入行銷部門。現在工作之餘,仍繼續進行接案翻譯。 圖解:許勝洲老師 版權:許勝洲老師
許勝洲(國小老師,104級畢業)高三細讀「古文四十」開啟自己與文學的連結;茫茫中文系海有幸進入語文與創作學系,開拓了文學的眼界;在閱讀與創作之間磨練,大量實作經驗讓我能明確掌握文字間幽微的變化。即便讀了文學創作組,對於教育工作仍懷抱濃厚興趣,在系上的華語文教學學程以及校內國民小學教育學程,都是開啟我達成夢想之路的一把鑰匙。 實習結束後即考取桃園教師甄試,進入青溪國小創造力資優班。初任教師需要勇往直前;也必須時時回首向來,如此才能快速釐清自己的足與不足。教學更需要獨到眼光,才能將教學材料處理得有聲有色,並再次創作表達出來。大家常說:語文接觸世界重要的工具,過去系上語文訓練磨出來的邏輯能力與表達能力都是我現在最強大的武器 版權:陳繁齊提供
陳繁齊(寫作,104級畢業)中和高中畢業,因高中加入吉他社,對於藝文與創作的領域抱有更大的好奇;同時專注於經營網誌,進而培養了寫作習慣。進了國北教語創後參與編輯與採訪學程,奠定對出版業與傳媒的基本認知,自己亦自學其他領域的入門學識,以及Adobe系列的操作。並因大學友人而接觸諸多文創活動,花了更多時間去觀展、實作。 2015年入伍前後寫作在網路上獲得肯定,服役一年間專心經營個人社群頁面,而在2016年11月退伍後順利由時報出版第一本詩集。隨後接洽到諸多合作,且戰且走地成為自由工作者。慶幸自己大學四年浸染在語創系中,對文字擁有一定的敏銳度,能夠順利達成各式案件中的條件。也因學過編採,免除諸多可能受挫的陷阱。 版權:陸怡臻提供
陸怡臻(作文教室創辦人,105級畢業)2016年6月大學畢業。高中時獲得時報文學獎以後更堅定喜歡文學和創作的決心,因此在學測以後推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幸運地獲得當屆榜首。大學時期持續創作並參加各類文學獎比賽和相關演講,並在大學畢業時決定繼續就讀研究所,增進對於文學創作的理論知識和創作厚度。 大一時成為知名補習班老師教學助理,並於2013年經營「縱橫國文教學中心」展開教學實務和行政管理經驗,而後成為知名國文教學工作室「翻滾海貍工作室」創始團隊成員之一,負責寫作教學區域的編纂與教學。2017年首先於台北大安區創立「遊牧作文教室」,2018年6 月遷移至桃園藝文特區正式開幕,實踐理想的閱讀寫作教育。
林纓(寫作出版 繪圖委託,106級畢業)2013年中山女高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畢業,2017年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畢業,現就讀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 大學期間出版了三本書,並於國際繪圖平台接取歐美客群的繪圖委託。但實際體會後了解出版並非我創作的目標,因此終止其他出版計畫專心創作。理解了出版界的現況之後,體會到目前市面出版社難以讓作品的呈現達到我心目中的標準,期望文字出版能與音樂、繪畫、影視等多元市場作出更密切的連結,因而開展了自己的出版計畫。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文學創作組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4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