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所在校區 |
三峽校區 23741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
校本部 62102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為台灣最早成立的社會學系,師資陣容堅強。本系提供數據分析與質性研究的專業訓練,培養學生數據處理、數據解讀與報告撰寫的能力,透過一系列課程訓練,可考取社會調查師。透過實作與在地連結等課程安排,本系的教學強化學生的跨領域能力,同時形塑學生作為現代公民需具備之思考批判能力與多元開闊的視野。畢業後,學生可進入學術研究相關產業、民調與市場研究相關的工作、新聞傳播與市場行銷產業與人資、行政管理等專業工作。 下載詳細資料 |
社會福利學系定位在社會、經濟、政治科際整合,以社會福利相關政策之倡議、制訂、評估、實務執行與管理為育才特色,為公私部門人才儲備的搖籃。歷經30年發展,成為學士、碩士及博士三級教學與研究並俱之系所。本系師資組成背景多元,並同步跨接社會福利實證研究與實務應用,從而培養深具創新精神與獨立思維之全方位人才。 |
學科意涵 |
「社會學」意指透過嚴謹的科學程序蒐集研究資料,以理解社會現象。「社會學」形成了特殊的研究視角去觀察社會世界,企圖尋找出看似混亂世界中的規則與模式,並經常能夠針對行動者自身所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提出一套精闢的解釋。 |
社會政策形成與診斷有賴於對社會基礎結構、社會福利體制、社會福利議題趨勢等層面的充分掌握,為此,社會福利學系以跨科際整合為學習取向,涵蓋社會/經濟/政治學、社會政策、社會福利財政、社會工作等學科,關注社會保險與救助、直接間接福利服務、勞動與經濟安全、性別平等、社會不均、健康醫療及家庭照顧等重要議題。 |
學習方法 |
整體說明:本系常用教學方式十分多元,且重視實作及自主學習能力。除了一般課堂講授外,尚包括:課堂討論、課堂主題報告、調研實作、數據分析實作、任務導向作業、影片設計、社會實踐、工作單位實地參訪、業師演講分享經驗、職場實習等。 圖解:《研究方法》課堂-教授與學生討論過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調研實作:本系提供扎實的社會調查訓練及實作課程,以必修課《研究方法》為例,學生以自身對社會現象的關懷出發,並透過親自進行深度訪談、設計、發放問卷等方式完成對三鶯地區的議題研究。而進階選修課《研究設計》教授更多元的質化、量化研究方法,學生得以透過與指導老師的討論與反饋,培養獨立完成學術研究的能力。 圖解:學生實際發放問卷過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數據分析實作:本系必修課《社會統計》讓學生以量化方法進行主題式社會議題相關研究。教授原理之外,同時搭配實作課程教授統計軟體操作與數據分析實戰技巧。此外,亦與經濟系共同規劃數據分析學程,提供《民意與市場調查技術》、《社會學資料處理》等選修課程,鼓勵學生學習業界慣用的資料處理軟體,鍛鍊實務能力。 圖解:統計軟體實作課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任務導向作業:作業的設計原則為task-oriented(來自職場各領域的畢業生們所分享的實際工作任務),種類包括:新聞編譯、雜誌文章撰寫、數據資料分析、創意企劃案撰寫、教案設計、編劇企劃案前置作業等等。 圖解:社會實習分享會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業師提供實戰作業:為了讓學生更能瞭解職場經常面臨的工作挑戰及所需基本能力,除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來演講,分享職場經驗之外,也請業師直接提供職場實際任務作為課堂作業,並請業師一起評估講解作業優劣。 圖解:企業參訪-實地走訪企業與其他組織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
未上傳圖片 1.互動性學習與多向式反饋:針對各類重要社會福利議題進行大量討論與交流,除重視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也強調同學間的反饋學習,藉此訓練即時性、反思性與建設性的論述表達能力。 未上傳圖片 2.議題導向與政策分析能力建構:課程設計或專題演講主題皆切合本國社會議題趨勢,諸如長期照顧、年金改革、勞工權益、健康不平等、性別平權等,不僅提供與校外專家學者交流機會,也透過相應政策的介紹與討論,深化同學在政策理論基礎與政策分析能力。 未上傳圖片 3.社區踏查與訪談觀察:期待透過實地踏查與訪談,促進同學與在地社會的接觸,親身感受社會脈動與異溫層的生活日常,從中學習如何在大量且異質的資訊中盤點與梳理自身論點,更藉此建構同理能力,探索自我核心價值與終極關懷。 未上傳圖片 4.提案設計與實作演練:課程重視撰寫、提出與執行社會福利服務方案的能力,系上設有社會工作實習課程,使同學學習個案的直接服務技巧,並提供社區實踐方案參與機會,透過實際執行行動方案,橋接也相互修正所學與實務。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高中階段,有些學校課程會引導學生進行個人的或團體的社會科學研究、論文撰寫等,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培養基礎的社會科學研究過程與方法,包含研究主題的設定、研究方法的選擇與應用、數據資料或質性資料的收集分析與解讀、對研究結果的報告彙整等,這些訓練對社會學學習都很有幫助。 |
1.關注社會議題:了解國內外社會與社會問題發展趨勢,如長期照顧、年金改革、勞工權益等等,培養社會問題意識以及反思社會問題之潛力,並試著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2.積極社會參與:多參與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從各種服務活動中培養社會參與、社會關懷精神。3.建立團隊觀念:藉由課堂分組活動、社團活動,培養團隊精神、人與人之間良性互動溝通,以及協調的能力。4.培養反思、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對各種事物保持反思、批判精神,並練習將想法表達出來的闡述能力。5.吸收社會福利相關知識:平時多閱讀社會福利相關書籍、文章、新聞,累積基礎社會福利知識。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社會學與經濟學、政治學同屬基礎社會科學,經濟學著重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政治學關切政治活動,社會學研究則廣泛地包含社會整體的運作及社會變遷。這幾個基礎社會科學領域,一方面與許多實務導向的學科(如社會工作、教育學、商業管理、傳播媒體、公共行政)有緊密的關連,另一方面,在理論及方法上可提供更基礎的訓練。
|
本系訓練學生具備「社會結構」、「社會政策」、「福利服務」與「專業方法」的專業知識、分析論述能力與實作知能,擁有學士、碩士、博士班學制,以培養發展社會福利政策、解決社會問題之間接服務人才為目標。本系也開設社工課程,培養第一線直接服務人才,協助個人、家庭、團體及社區恢復與發展其社會功能,促進社會福祉。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常認為「念社會系是不是以後很難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薪資也絕對不高?」。其實社會學的訓練讓本系的畢業學生具備邏輯思考、文字表達、調查分析等高度競爭力,畢業後的生涯出路極為多元。近年本校畢業生調查結果顯示,本系畢業生不但得以進入諸多不同的專業領域,在平均月薪上也絲毫不遜於其他科系畢業生。 |
僅能服務於社福機構是本系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事實上,本系畢業生發展相當多元,除持續升學,政府公共事務部門、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社區發展、醫院或學校社工、企業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使用者分析等均為生涯出路。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有兩點常見誤解:一、「社會系是不是都在搞社會運動?」非也!社會運動只是其中一種被研究的社會現象。二、「社會系是不是沒啥專業?」大誤!舉例:調研訓練及數據分析是企業資料分析、市場研究及民調的專業基礎。
|
1.非以傳授理論知識為單一途徑,相當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動與反饋。2.為提高學生對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的理解,教學過程融入當代社會關注議題,如性別、家庭或長照政策等,培養政策批判與思維能力。3.鼓勵學生進入社區實地踏查與訪談,培養人群關懷能力。4.透過提案設計、實作、實習,累積實戰經驗。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的訓練強調均衡與務實兩大原則。在專業能力的訓練上,除了質性訪談與量性調查的訓練兼具外;也強調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的並重。因此我們鼓勵學生除了在課堂上接受扎實的訓練外,也應走出課堂去接觸真實的社會世界。且除了開授多元的課程外,在課程安排上也具備彈性,更鼓勵學生選修輔系或雙主修,以拓展視野、培養更多專業。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嚴謹的學術訓練之外,亦提早對於未來的職場接軌力做準備的務實考量。 |
本系教學強調社會科學知識之整合與應用,重視多元思考;透過社會福利相關議題的探討,培養學生在制度分析、政策規劃、行政管理、福利服務之深厚知識與專業能力,培育符合台灣社會福利發展所需要的政策規劃以及實踐之專才。 |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障礙研究障礙者的處境經常在社會中不受重視、甚至是消音和遺忘。障礙研究的課程兼具理論與實證意涵,帶領學生認識此議題的重要性。更屬國內社會學系罕見的課程。 圖解:社會共融 版權:台北大學人社標竿計畫 性別研究儘管性別議題的重要性近年已獲得重視,但本系數位老師所開設的性別研究課程均受到學生的歡迎。課程中引導學生看見既有社會世界中的性別差異和不平等,更拆解父權主義所帶來的壓迫。 圖解:性別研究課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研究方法為本系必修課程,這門課程除了講授如何透過質性訪談與量性統計調查的方式蒐集研究資料,並要求學生實際規劃與進行調查,完成一份研究報告。由於這門課程鼓勵學生實際走入關心的社會場域與其他行動者互動、蒐集資料、解答研究提問,往往讓學生在嚴謹的學術訓練之外,也更厚實對於社會的關懷與認識。 圖解:學生們在三鶯研究成果發表會中發表研究結果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這門課程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針對自身感興趣的議題,設計和規劃出一套研究企劃。由於修課學生近年感受到這門課程的確有助於獨立思考、邏輯推演、文字掌握等能力的提升,因此亦趨受到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學生近年申請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成績斐然,正是因為這門課程所帶動之效應。 圖解:106學年度榮獲科技部大專生計畫補助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未上傳圖片 集體記憶與認同儘管我們經常以為記憶是極為個人之事,但社會學者主張記憶有其集體與社會的面向,並進而與人們的社會認同息息相關。這門課程從記憶研究的角度出發,討論記憶儲藏之處、記憶技術、記憶競逐、記憶與遺忘、轉型正義等議題,並鼓勵學生將所學實際應用至不同的社會領域。 |
未上傳圖片 社會福利概論
本課程從當代社會現象、社會制度與社會價值的觀察及討論開始,逐步將社會福利重要觀念、制度、議題、範圍、影響等引入,使學生瞭解社會福利制度、政策與各類問題,以建立學習、分析社會福利相關現象的良好基礎。 未上傳圖片 社會福利財政本課程分兩部分,第一部份是政府財政:政府參與經濟活動原因與相關理論、政府收入面分析等。第二部分針對社會福利財政分析:社會福利財務來源、處理方式與基金運用;社會福利財政重分配效果及非營利組織財政功能。 未上傳圖片 社會學引導學生進入社會學的領域,使學生能從社會學的角度透視社會福利各類相關議題,包括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個人與社會)、社會差異與不平等(階級與階層、性/別、族群關係)、社會制度(家庭、經濟與工作、權力與政治體系)、社會變遷(社會運動、都市發展、空間與文化、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未上傳圖片 倡議, 社會運動與社會政策本課程將聚焦在「台灣」近期與「社會福利政策」相關的社會運動與權益促進議題,探討台灣在性/別平等婦權與同志運動、勞工運動、兒少權益、長照服務提供者權益運動、身心障礙權益保障、環境運動、及醫療體制等面向。 未上傳圖片 人口學人口數量的多寡,一直是大眾所關懷的重點之一。本課程在於介紹人口學的基本觀念、基本方法。也就是探討影響人口數量、人口結構的因素,以及人口數量、人口結構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社會福利體制的影響。 |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邱宇翔-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邱系友對於系上開設的社會統計、高等統計或同性戀研究特別有興趣。除了在大學部在學期間培養專業統計能力外,對於多元的平權意識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與意見。透過與同學溝通交流,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與思辯能力。 目前任職於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內容為專案調查的研究與執行,經過本系所開設的社會研究方法以及統計的訓練,工作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即使偶爾碰到較冷僻的產業,也時常利用所學的去思考,整合多元面向,讓其在工作上的表現十分優異。 未上傳圖片
簡士耕-電視電影編劇簡編劇在本系在學期間,其培養觀察基本權力結構分層的能力,能看到社會上更多不同事物的樣貌。他認為從社會學中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是,即便是個人創作也需要和外部資源結合,需要外部資源配合。且必須找到切入點、以及找到自己適合做什麼角色的能力。 作為一名編劇,當在選擇題材時,通常都會做民意調查去了解目前社會大眾的偏好,例如主流觀眾最害怕嬰靈,雖然害怕但大家還是會結伴一起去看。但這當中,有持續剝削相同議題的知識份子及有利可圖不用白不用的商人兩大群體。但是當受過一些社會學訓練之後,其實可以看清楚題材和議題間的良心尺度和平衡在哪裡。 未上傳圖片
賴樹盛-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插班考上台北大學社會系夜間部的賴樹盛,長期待在海外的非營利組織,是此領域少數兼具專精社會學學歷與國際經驗的工作者。其認為在社會系就學期間,社會學理論該堂課對於他來說收穫非常多。課堂中透過與理論對話以及實際案例探討,激發其對於事物的觀察力以及批判能力。 現任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已於泰緬邊境洽談數處可租用種植有機棉的農地,並組成執行團隊。同時收購偏遠山區部落村民的有機棉織布,鼓勵山區克倫族部落栽種有機棉樹,再運用克倫族的手工藝增加織布成品種類。曾在台北市的學校咖啡館舉辦義賣,使台灣民眾對於泰緬邊境狀況有所認識,同時銷售推廣織布藝品,將收益回饋於克倫族青年培訓與緬甸孩童教育。 未上傳圖片
曹新南-1111人力銀行人資長曹系友長期在人力資源領域,並深耕勞資議題。從勞資雙方的橋梁角色,並由社會學的角度,看到許多不同的觀點與面向。在社會系的在期間,社會學系的訓練讓學生有更強的思考能力,在各方領域都可以快速適應且能得心應手。 現任1111人力銀行人資長。社會系背景讓他獲得執行青年發展相關政府標案的機會。以此為出發點,在人力銀行中,曾修習勞工議題相關課程的背景也讓他更深入涉略勞基法令,關心勞工政策。因社會系的訓練,讓能夠看到跟別人不同的角度,加上專業訓練,搭配自我行銷及包裝,在人力資源領域有很好的表現。 未上傳圖片
鍾欣諭-民主進步黨民調中心副研究員鍾系友對於社會系課程給予高度肯定,其表示教授們將課程與實務結合,能夠更快速與社會接軌。尤其是北大在SPSS操作上注重語法,基本功相當紮實,在職業發展上有高人一等的優勢。 曾任TVBS民調中心研究員。民調產業與社會系訓練可學用合一,除了須快速擬定主題及蒐集資料算出報表外,還要懂得使用親民的語言撰寫新聞稿或與客戶溝通。社會系在學期間,培養了良好的訪調基礎,因此在工作上相較於他人適應力更強。 |
版權:本人提供
王仕圖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博士。 經歷: 1.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2.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務處學務長。 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務處學生諮商中心主任。 4.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 5.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6. 南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我自中正大學社福系取得博士學位後,主要從事大學教職工作,經歷三個學校,最後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長期任教。由於參與學校行政工作,對於大專院校的學生諮商輔導工作以及學生事務工作等有較多接觸的機會,因此被賦予學務長任務。除了學校教育工作,個人也投入相關領域學會,包括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台灣社會政策學會、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等,同時部分學會亦擔任理監事職務。 版權:本人提供
王兆慶學歷:中正社福所博士、台大社會系碩士、政大新聞系學士 經歷: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 服務: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第3、4、6屆民間委員 獎項:第36屆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圖書獎,《崩世代》 補助:臺北市政府補助參與第61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UN NGO CSW) 版權:本人提供
林依瑩2004年擔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期間致力於推動高齡友善社會,推出All in one走動式看護服務。2016年獲林佳龍市長邀請擔任副市長,主責國際非政府組織中心(INGO)等專案,整併長照業務,讓台中長照看的到、找的到、用的到。2018年卸下副市長後,仍心繫長照,尤是偏遠山區,因此選擇在達觀部落,設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繼續投入長照、高齡、社福、非營利組織管理、政策再設計等議題推動。 過去以創新思維成功帶領17位長者勇敢逐夢,完成為期13天騎摩托車環島的壯舉,故事拍攝為「不老騎士」,打破全台最佳紀錄片票房紀錄,成功翻轉國人對老化的觀念。2022年3月為培育All in one照顧模式人才,設立Care For Taiwan 照顧學校,計畫透過「師資培育」、「長照人才培育」和「跨專業團隊」之課程,擴大AIO的影響力,為更多長輩實現返家心願。 版權:本人提供
林家緯1、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 2、 高考社會工作師及格 3、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專員 4、 逗陣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 5、 國立中正大學兼任講師 6、 嘉義市政府社會處處長 林家緯系友在大學時期為雙主修的學生,碩士班攻讀本所碩士,並取得高考社會工作師證照。曾經擔任家扶基金會研究發展室專員,具有國際扶助經驗,亦曾以社會企業創業,目前擔任嘉義市政府社會處處長,職涯經驗相當豐富,也顯示本系畢業之學生未來職涯相當寬廣。 版權:本人提供
彭冠綸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畢業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畢業 現任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館長 【109年、110年教育部全國整體閱讀力績優表現城市】圖書館 【博客來OKAPI閱讀誌】作家 【翻轉教育x 噗浪講堂】講者 【天下雜誌教育論壇】 與談人 【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FB粉專版主 |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