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三峽校區 23741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為台灣最早成立的社會學系,師資陣容堅強。本系提供數據分析與質性研究的專業訓練,培養學生數據處理、數據解讀與報告撰寫的能力,透過一系列課程訓練,可考取社會調查師。透過實作與在地連結等課程安排,本系的教學強化學生的跨領域能力,同時形塑學生作為現代公民需具備之思考批判能力與多元開闊的視野。畢業後,學生可進入學術研究相關產業、民調與市場研究相關的工作、新聞傳播與市場行銷產業與人資、行政管理等專業工作。 下載詳細資料 |
臺灣大學社會系提供完整、多元、跨域、創新的社會學教育,課程兼顧社會學傳統與新興主題,教學目標在培育具有社會學知識且能夠溝通領導、批判思考、主動學習、合作共榮的頂尖人才。在研究方面,本系教師關注多種貼近台臺灣及東亞社會發展的社會學課題,推動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以嚴謹的學術發現作為政策制訂與促進公共利益為努力的目標。 |
學科意涵 |
「社會學」意指透過嚴謹的科學程序蒐集研究資料,以理解社會現象。「社會學」形成了特殊的研究視角去觀察社會世界,企圖尋找出看似混亂世界中的規則與模式,並經常能夠針對行動者自身所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提出一套精闢的解釋。 |
社會學是用科學方法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一門社會科學,試圖找尋社會關係、人際互動,以及文化的模式。透過社會學的視角,我們在認識自身及他人的處境時,能在「比自己更大」的社會脈絡中來理解,進而找出更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 |
學習方法 |
整體說明:本系常用教學方式十分多元,且重視實作及自主學習能力。除了一般課堂講授外,尚包括:課堂討論、課堂主題報告、調研實作、數據分析實作、任務導向作業、影片設計、社會實踐、工作單位實地參訪、業師演講分享經驗、職場實習等。 圖解:《研究方法》課堂-教授與學生討論過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調研實作:本系提供扎實的社會調查訓練及實作課程,以必修課《研究方法》為例,學生以自身對社會現象的關懷出發,並透過親自進行深度訪談、設計、發放問卷等方式完成對三鶯地區的議題研究。而進階選修課《研究設計》教授更多元的質化、量化研究方法,學生得以透過與指導老師的討論與反饋,培養獨立完成學術研究的能力。 圖解:學生實際發放問卷過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數據分析實作:本系必修課《社會統計》讓學生以量化方法進行主題式社會議題相關研究。教授原理之外,同時搭配實作課程教授統計軟體操作與數據分析實戰技巧。此外,亦與經濟系共同規劃數據分析學程,提供《民意與市場調查技術》、《社會學資料處理》等選修課程,鼓勵學生學習業界慣用的資料處理軟體,鍛鍊實務能力。 圖解:統計軟體實作課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任務導向作業:作業的設計原則為task-oriented(來自職場各領域的畢業生們所分享的實際工作任務),種類包括:新聞編譯、雜誌文章撰寫、數據資料分析、創意企劃案撰寫、教案設計、編劇企劃案前置作業等等。 圖解:社會實習分享會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業師提供實戰作業:為了讓學生更能瞭解職場經常面臨的工作挑戰及所需基本能力,除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來演講,分享職場經驗之外,也請業師直接提供職場實際任務作為課堂作業,並請業師一起評估講解作業優劣。 圖解:企業參訪-實地走訪企業與其他組織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
未上傳圖片 文本閱讀與課堂討論:本系課程需要閱讀大量書籍和文章,並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使學生充分理解課程內容,並做批判性的思考。 未上傳圖片 小組討論:將學生分組,由碩博士班研究生帶領,針對每週課程內容和閱讀教材,進行討論,使學生對於閱讀的文本、課程的內容,相關的概念和理論,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在頻繁的討論中培養批判思考、溝通和表達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研究報告:本系許多課程要求學生進行期中獲期末報告,學生以分組或獨立研究的方式,使用理論概念,使用多元的方法,去蒐集資料,分析與詮釋社會現象,增強學生進行社會考察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實作:學習活動與社會實務接軌,透過田野考察、方案設計、公民參與和深度報導等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公共溝通、解決問題和改造社會的實踐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高中階段,有些學校課程會引導學生進行個人的或團體的社會科學研究、論文撰寫等,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培養基礎的社會科學研究過程與方法,包含研究主題的設定、研究方法的選擇與應用、數據資料或質性資料的收集分析與解讀、對研究結果的報告彙整等,這些訓練對社會學學習都很有幫助。 |
閱讀深度新聞報導,或社會學導論相關書籍,參與社會議題的公民團體活動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社會學與經濟學、政治學同屬基礎社會科學,經濟學著重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政治學關切政治活動,社會學研究則廣泛地包含社會整體的運作及社會變遷。這幾個基礎社會科學領域,一方面與許多實務導向的學科(如社會工作、教育學、商業管理、傳播媒體、公共行政)有緊密的關連,另一方面,在理論及方法上可提供更基礎的訓練。
|
人類學所關心的文化與社群,經濟學所關心的市場結構與交易行為,政治學所關心的公共政策與國際關係,也是社會學研究的主題。社會學不會把文化、經濟與政治當作孤立的現象來研究,而是把它們看做整體系統中相互依賴的部份,分析它們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在一個互賴日深的全球化世界中,社會學寬廣的視野,能夠幫助我們更適切地瞭解快速變動的社會現象。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常認為「念社會系是不是以後很難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薪資也絕對不高?」。其實社會學的訓練讓本系的畢業學生具備邏輯思考、文字表達、調查分析等高度競爭力,畢業後的生涯出路極為多元。近年本校畢業生調查結果顯示,本系畢業生不但得以進入諸多不同的專業領域,在平均月薪上也絲毫不遜於其他科系畢業生。 |
社會學學的,並不是「沒有用」的知識。本系向來以提供嚴格的理論和方法的訓練著稱,培養學生抽象思考、綜合觀念與研究分析的能力,無論繼續深造或就業都受益良多。除了專業知識之外,社會學也培養批判思考、溝通領等、人文關懷和跨文化比較的能力,使畢業生多元的職涯選擇,且都有優秀的表現。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有兩點常見誤解:一、「社會系是不是都在搞社會運動?」非也!社會運動只是其中一種被研究的社會現象。二、「社會系是不是沒啥專業?」大誤!舉例:調研訓練及數據分析是企業資料分析、市場研究及民調的專業基礎。
|
社會學學的,不是中小學「社會科」內容的綜合,是用科學方法系統性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一門社會科學。「社會學」和「社會工作」是完全不同的知識領域,而不是一個重「理論」,一個重「實務」。社會學使用嚴謹的方法來研究社會,不是「不科學的」。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的訓練強調均衡與務實兩大原則。在專業能力的訓練上,除了質性訪談與量性調查的訓練兼具外;也強調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的並重。因此我們鼓勵學生除了在課堂上接受扎實的訓練外,也應走出課堂去接觸真實的社會世界。且除了開授多元的課程外,在課程安排上也具備彈性,更鼓勵學生選修輔系或雙主修,以拓展視野、培養更多專業。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嚴謹的學術訓練之外,亦提早對於未來的職場接軌力做準備的務實考量。 |
無 |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障礙研究障礙者的處境經常在社會中不受重視、甚至是消音和遺忘。障礙研究的課程兼具理論與實證意涵,帶領學生認識此議題的重要性。更屬國內社會學系罕見的課程。 圖解:社會共融 版權:台北大學人社標竿計畫 性別研究儘管性別議題的重要性近年已獲得重視,但本系數位老師所開設的性別研究課程均受到學生的歡迎。課程中引導學生看見既有社會世界中的性別差異和不平等,更拆解父權主義所帶來的壓迫。 圖解:性別研究課程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研究方法為本系必修課程,這門課程除了講授如何透過質性訪談與量性統計調查的方式蒐集研究資料,並要求學生實際規劃與進行調查,完成一份研究報告。由於這門課程鼓勵學生實際走入關心的社會場域與其他行動者互動、蒐集資料、解答研究提問,往往讓學生在嚴謹的學術訓練之外,也更厚實對於社會的關懷與認識。 圖解:學生們在三鶯研究成果發表會中發表研究結果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這門課程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針對自身感興趣的議題,設計和規劃出一套研究企劃。由於修課學生近年感受到這門課程的確有助於獨立思考、邏輯推演、文字掌握等能力的提升,因此亦趨受到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學生近年申請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成績斐然,正是因為這門課程所帶動之效應。 圖解:106學年度榮獲科技部大專生計畫補助 版權:台北大學社會系 未上傳圖片 集體記憶與認同儘管我們經常以為記憶是極為個人之事,但社會學者主張記憶有其集體與社會的面向,並進而與人們的社會認同息息相關。這門課程從記憶研究的角度出發,討論記憶儲藏之處、記憶技術、記憶競逐、記憶與遺忘、轉型正義等議題,並鼓勵學生將所學實際應用至不同的社會領域。 |
未上傳圖片 社會學甲這門課是介紹與討論社會學基本概念與理論的課程,選定的教材是以代表性的臺灣當代社會學者對於不同社會學主題的研究成果為主,藉此去了解社會學者是如何分析社會現象。上課所選讀的研究論文知識深度比起一般社會學教科書的內容要高,對於同學的要求不在於全部理解論文的理論或是研究方法,而是期望同學能夠掌握論文主要的論 未上傳圖片 科技與社會研究當科學家研究所得到的結果與社會利益有衝突時,科學家該要堅持己見嗎?我們心中理想中的「好」科學家是真的是好嗎?如果從事「純科學」的研究人員,不知道所獲得的結果如何與社會連結,而社會人文領域背景的人們,不了解科學家所從事的活動內容,這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未上傳圖片 政治社會學本課程主要的目標,是要帶領學生探索國家社會關係,以及民主體制的政治過程,,並由此來反省、討論台灣當前所面對的政治問題。期待學生修完這門課之後,對於公民如何參與政策決定,以及如何實踐平等公民權利,有更大的知識想像,和更強的實踐能力。 未上傳圖片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我們生活在一個跨國遷移日漸頻繁的世界,台灣的族群地景在九零年代後也因為勞動與婚姻移民數量的成長而有顯著的變化。本課程將運用社會學文獻以及紀錄片影像資料,配合訪談、田野、研究等實作,來了解與分析國內外的遷移現象與經驗,以促進學生對於移民人權與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實踐。 未上傳圖片 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審議民主不僅是當前民主理論一股重要的思潮,也在民主實踐場域逐漸蔚為嶄新的公民參與模式。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將結合審議民及社區參與的在地實踐,在帶領學生探索如何將審議民主的創新實踐,運用到社區參與。 |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邱宇翔-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邱系友對於系上開設的社會統計、高等統計或同性戀研究特別有興趣。除了在大學部在學期間培養專業統計能力外,對於多元的平權意識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與意見。透過與同學溝通交流,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與思辯能力。 目前任職於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內容為專案調查的研究與執行,經過本系所開設的社會研究方法以及統計的訓練,工作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即使偶爾碰到較冷僻的產業,也時常利用所學的去思考,整合多元面向,讓其在工作上的表現十分優異。 未上傳圖片
簡士耕-電視電影編劇簡編劇在本系在學期間,其培養觀察基本權力結構分層的能力,能看到社會上更多不同事物的樣貌。他認為從社會學中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是,即便是個人創作也需要和外部資源結合,需要外部資源配合。且必須找到切入點、以及找到自己適合做什麼角色的能力。 作為一名編劇,當在選擇題材時,通常都會做民意調查去了解目前社會大眾的偏好,例如主流觀眾最害怕嬰靈,雖然害怕但大家還是會結伴一起去看。但這當中,有持續剝削相同議題的知識份子及有利可圖不用白不用的商人兩大群體。但是當受過一些社會學訓練之後,其實可以看清楚題材和議題間的良心尺度和平衡在哪裡。 未上傳圖片
賴樹盛-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插班考上台北大學社會系夜間部的賴樹盛,長期待在海外的非營利組織,是此領域少數兼具專精社會學學歷與國際經驗的工作者。其認為在社會系就學期間,社會學理論該堂課對於他來說收穫非常多。課堂中透過與理論對話以及實際案例探討,激發其對於事物的觀察力以及批判能力。 現任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已於泰緬邊境洽談數處可租用種植有機棉的農地,並組成執行團隊。同時收購偏遠山區部落村民的有機棉織布,鼓勵山區克倫族部落栽種有機棉樹,再運用克倫族的手工藝增加織布成品種類。曾在台北市的學校咖啡館舉辦義賣,使台灣民眾對於泰緬邊境狀況有所認識,同時銷售推廣織布藝品,將收益回饋於克倫族青年培訓與緬甸孩童教育。 未上傳圖片
曹新南-1111人力銀行人資長曹系友長期在人力資源領域,並深耕勞資議題。從勞資雙方的橋梁角色,並由社會學的角度,看到許多不同的觀點與面向。在社會系的在期間,社會學系的訓練讓學生有更強的思考能力,在各方領域都可以快速適應且能得心應手。 現任1111人力銀行人資長。社會系背景讓他獲得執行青年發展相關政府標案的機會。以此為出發點,在人力銀行中,曾修習勞工議題相關課程的背景也讓他更深入涉略勞基法令,關心勞工政策。因社會系的訓練,讓能夠看到跟別人不同的角度,加上專業訓練,搭配自我行銷及包裝,在人力資源領域有很好的表現。 未上傳圖片
鍾欣諭-民主進步黨民調中心副研究員鍾系友對於社會系課程給予高度肯定,其表示教授們將課程與實務結合,能夠更快速與社會接軌。尤其是北大在SPSS操作上注重語法,基本功相當紮實,在職業發展上有高人一等的優勢。 曾任TVBS民調中心研究員。民調產業與社會系訓練可學用合一,除了須快速擬定主題及蒐集資料算出報表外,還要懂得使用親民的語言撰寫新聞稿或與客戶溝通。社會系在學期間,培養了良好的訪調基礎,因此在工作上相較於他人適應力更強。 |
未上傳圖片
鄭文燦學歷:臺大社會系學士,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曾任行政院副院長。就讀台大社會系期間,為學運領袖,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後來步入政壇,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行政院發言人、海基會副秘書長、民進黨中常委、民進黨中執委、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桃園縣議員。2014年,當選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的首任桃園市市長 。2018年,順利連任桃園市長。 未上傳圖片
蕭新煌臺大社會系學士,美紐約大學水牛城校區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蕭新煌長期在臺大社會系任教,並曾擔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東南亞學會理事長、國策顧問、傑出人才基金會執行長、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等職務。 蕭新煌是臺灣社會學許多領域的開創者或先行者之一,像發展社會學、環境社會學、社會運動、民間社會與民主,以及中產階級研究。他在戒嚴時期即積極參與民間社會組織,致力於推動活躍的公民社會。他也長期擔任政府部門的諮詢工作,在教學、研究和服務方面都有傑出貢獻。 未上傳圖片
何榮幸現任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創辦人、執行長及《報導者》總編輯,以及台大社會系兼任副教授。本系畢業後,投入新聞工作,累積近三十年的新聞工作經驗。曾任《自由時報》市政組組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政治組主任、副總編輯兼調查採訪室主任,還有《天下雜誌》總主筆及「獨立評論@天下」網站執行主編。 就讀臺大社會系及間及擔任校園刊物總編輯。在記者生涯中,曾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推動「黨政軍退出三臺」。1995年,擔任臺灣新聞記者協會創會會長。何榮幸以調查採訪和深度報導見長,享有盛名,曾獲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金鼎獎雜誌專題獎、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新聞大獎。出版諸多著作。2015年創辦網路新媒體「報導者」,提供優質的深度調查報導。 未上傳圖片
陳惠萍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從小對於傳統體制及主流霸權過敏,因此一路栽進社會學。碩士研究「常體之外」,博士時期的興趣則轉向替代能源,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喜歡走非正統路線。 自詡為一位從社會學領域進入綠色產業的社會企業家。相信在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自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後,便投身創業並持續倡議公民電廠、綠能公益之理念。期許自己成為改變的力量,並捲動更多企業與民眾同行,一起用綠能讓世界更美好。 |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