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真理大學 音樂應用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251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學系特色 |
(1)分組授課,雙倍選擇 |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以音樂為軸,學習三大核心領域:音樂編創、聲音設計、錄音製作,並透過跨域實作,進行整合呈現。實務課程涵蓋樂曲編創、影視配樂、製作出版、錄音技術、聲音科技工程、展演活動、媒體行銷等內容,以議題導向啟發創新思考與自主學習,透過田野踏查,創造具備在地特色、人文關懷的國際共製實作專案。以培育新時代具備全球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影音製作和跨藝整合能力的人才為目標。 |
學科意涵 |
旨在培育「音樂相關應用」專業人才。涵蓋音樂表演創作、音樂療育、藝術行政與流行音樂等領域。除主副修外,學生可依興趣選課,培養表演與創作能力並奠定教學基礎;在跨域應用方面,透過企劃、管理及與展演團體合作實習,累積產業實務經驗;音樂療育模組著重理論與實務並行,培養長期照顧與心理輔助的專業能力;另開設流行音樂創作、AI應用、混音後製及電。 |
本學程以音樂為軸,學習三大核心領域:音樂編創、聲音設計、錄音製作,並透過跨域實作,進行整合呈現。 |
學習方法 |
實務課程:透過理論講解並搭配實務操作,幫助同學了解基礎知識,並啟發學習興趣。 圖解:木管樂器維修課程上課情形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舉行各類講座:舉辦系列講座,邀請各領域專家演講及現場指導,增加學習廣度。 圖解:亞歷山大技巧在音樂演奏中的應用與實踐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實務實習:至幼稚園與幼兒互動或至小學進行樂器教學,實踐課堂學習成果。 圖解:幼稚園幼兒音樂教學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 音樂會演出:每學年透過音樂會的展演,磨練演出技巧,以及藝術行政實務執行。 圖解: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
![]() 核心領域探索階段各核心主修以簡易數位化實作課程引導、激發學習動力,並在適合時間點回歸紮實理論學習。 ![]() 核心主修間跨領域專題實作結合系外之既存或新創之影像或多媒體素材,讓音樂編創、聲音設計與錄音製作三門主修學生,透過系上媒合完成專題製作實戰。 ![]() 產學合作媒合以最頂尖的音樂製作師資及畢業校友,讓學生在畢業前即能與產業接軌,以盡早的時間接觸國內外頂尖製作鍊,並透過國際產學媒合實作,讓學生反思並修改學習方針。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我們建議對於音樂表演與創作以及藝術行政與經紀有興趣的同學: |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希望看到學生們,無論在相關課程、社團活動中參與的 或 自行規劃舉辦 的各種 未來可連結至本學程專業的能力和成果表現證明。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是全台唯一以「音樂表演與創作」、「藝術行政與經紀」兩類專長分組招生、分流授課的音樂系。【音樂表演與創作】與一般音樂學系較為相似,主要以古典音樂為修習基礎,例如和聲、曲式、樂器學習、各式教學法等課程。【藝術行政與經紀】則以藝術行政管理與製作為方向,課程包括音樂行銷學、媒體關係與策略、節目企劃與製作等。本系課程涵括表演藝術幕前及幕後之基礎,重視實務實習與應用,期以多元課程培育全方位之音樂人才。 |
本學程結合古典、傳統與跨界的音樂課程,以及視覺藝術類之新媒體、電影、動畫與美術等跨域合作、豐富多元的各項專業課程設計。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音樂應用學系學生的畢業出路的頗為多元。例如:樂曲創作、節目企劃、數位影音製作、藝術行政人員、藝術管理者、兒童音樂教學、舞台演出、經紀展演等。 |
新時代所面臨的國際產業及就業趨勢,並非只有過去專精樂器演奏人才發展,還包括與多媒體影音科技的跨界合作。透過本學程最前瞻的音樂編創、聲音設計及錄音製作等課程規劃,為二十一世紀的影音產業,培育具備多元跨域整合能力的新時代領袖與人才。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若無古典音樂基礎或不會演奏樂器,可否就讀音樂系?本系歡迎同學報考藝術行政與經紀組,歡迎對音樂有興趣,對節目規劃,參與展演幕後工作,或對各藝文機構行政事務想深入瞭解的同學們.本系音樂基礎課程,會因應程度,給予不同的授課內容,樂器的學習,亦採個別授課. 大二至大四則循序漸進安排專業課程. |
臺灣專業音樂教育學習內容,以古典音樂和傳統音樂的演奏和教習居多,而結合現代影視音配樂、聲音設計、科技流行及跨界創新的傳播應用整合內容比例較少。本學程正視二十一世紀科技帶來的全球影音內容革命,以培育新時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影音製作與科技跨藝人才為目標。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無 |
1.學士學位學程與一般學系相同。 |
我的學系 |
真理大學 音樂應用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鋼琴調音本系聘請KAWAI河合鋼琴資深鋼琴調音技師,至系上介紹鋼琴的製造過程與鋼琴調音基礎,不定期安排至鋼琴工廠參觀,並讓同學們實際練習調音與簡易故障排除與維修,同學們可以深入瞭解鋼琴的內部構造,並進行簡易的維護保養,這是一門非常有趣且實用的課程。 圖解:鋼琴調音與簡易維修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 管風琴概論管風琴為本系特色課程之一,學生可主/副修管風琴術科課。本系備有電子管風琴一台,校內並擁有全台第三大管風琴,1997年興建「真理大學大禮拜堂」,委請荷蘭大廠手工打造哥德式管風琴,高度達4層樓,除音樂會演出外,亦提供選修管風琴的學生練習。 圖解:管風琴教學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 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課程,培育學生跨域能力與實務經驗。除了在課堂講授,亦會安排參與展覽等活動,從社群文章發想,參與製作產品,或是展覽道具的陳列佈置,與消費者接觸,宣傳銷售產品,使學生參與不同階段的實習。 圖解:參與 2018 亞洲手創展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 特色計畫—認識表演藝術產業特質與行銷宣傳現階段台灣藝文環境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培育更多藝術推廣的人才,使其成為藝術專業與普羅民眾之間溝通、循環互動,甚至形成良性消費市場的推動者。透過本計劃,讓同學們有機會接觸表演藝術產業中最具指標的兩大龍頭單位-雲門舞集、國家兩廳院,實際感受校園學習與產業運作的差距,可做為日後進入職場前的思考。 圖解:參訪雲門舞集 版權: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 |
![]() 音樂創作實務多元風格音樂創作與編曲,包含流行、搖滾、民謠、爵士、電音、嘻哈、台灣原創…等。 ![]() 合成器導論介紹各式電子合成器的發展史與應用,學習合成器的基本概念與邏輯,透過學習過程強化學生對於聲音設計與音色運用之敏銳度,過程中將實際操作並且應用於現代音樂製作。 ![]() 混音實務多元風格之音樂混音技巧學習,涵蓋國內外跨域風格音樂、電視劇、電影、電子音樂、電玩音樂…等混音製作。 ![]() 錄音製作導論本課程旨讓修課學生有基礎錄音、剪輯、混音等能力,並對聲音訊號有基礎的認識,具備基礎的數位聲音製作、操作能力。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真理大學 音樂應用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吳昱昀第一次踏進系上的記憶仍猶新,和老師同學們的相處彷彿昨日還進行著。真理音樂系的四年,我喜歡這溫馨平和的環境,喜歡老師同學們,喜歡多元豐富的課程,也喜歡課後的練琴時刻。這四年是我求學過程中最快樂、最充實的階段,它帶給我滿滿的回憶及豐饒的學術知識,即使已離校一段日子,我依然經常想起這裡的點點滴滴。 榮譽/經歷:吳昱昀,基隆人。目前就讀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於2009年進入真理大學就讀音樂應用學系演奏教學組,主修鋼琴師事林瑋祺老師。2010年、2011年、2012年參與真理大學於國家音樂廳舉辦之《3B慶典》、《十年有成 迎向新世界》、《音緣際會》等音樂會之演出,2014年考上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學組。 ![]()
尤道布雅很喜歡學校的環境,學校地理位置在淡水河口旁,有些琴房窗外就能看見台北港,在繁鬧的都市郊外是個清靜的校園。系上設備以及師資都很優良,學生與系上老師相處得也很融洽,選修課程很多樣,還可選修管風琴與大鍵琴這些盛行於巴洛克的樂器,是其他學校音樂系沒有的特色,在我就讀真理大學的這四年裡,學習到很多也很充實。 榮譽/經歷:在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擔任理事長。目前準備報考國外音樂研究所。2013年/協助真理大學英美語文學系「2013戶外戲劇畢業公演」音樂劇作曲。2014年/「崇德雅集」創團音樂會擔任鋼琴伴奏,擔任馬偕醫學院偕櫻合唱團之聲樂指導與指揮。2015年/六月考入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擔任男高音。 ![]()
羅亦辰金山高中畢業,自幼學習鋼琴,高中期間參加管樂社團,對音樂有濃厚興趣,在家裡和學校師長的鼓勵下,以主修聲樂,副修鋼琴報考音樂系。進到真理大學後,除了參與系上及系外的演出,同時也跟隨主修教授,培養出鋼琴伴奏的能力。大四時,由於還想在聲樂領域多琢磨,因此選擇考研究所,進到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就讀。 2012/09,就讀研究所同時,也在台北市藝文推廣處的歌唱班擔任伴奏迄今,另外也有兼家教,教授鋼琴及歌唱,除此之外,也曾於國小音樂班擔任過代理教師。2018進入到音樂童年文教事業,從事幼兒音樂教育工作。在從事音樂教育的路上,受當年大學教授影響很深,無論是音樂的素養及教學態度上,著實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
![]() 圖解: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現場演出 版權:本人提供
曾羽萱高中時讀的是北一女中,當時為大學想做什麼苦惱了很久,突然在簡章看到第一屆覺得很酷,想著可以試著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來讀了。進了系上才開始發現聲音製作的世界比想像中的寬廣許多,加上北藝大的審美養成,每個領域的觸碰都讓我對於藝術與產業的了解更完全,理解如何用最好的方式串連起自己想完成的事。 在學期間老師們就常帶著我們實習,見識業界的實戰經驗與工作機會,北藝大環境也相當良好的促進藝術間的合作,我利用這幾年所學習的專業能力,成功申請了北流、文化部等活動與補助計畫,目前正在精進自己各方面的音樂能力,籌備展演與音樂專輯的製作,同時接一些製作案,希望可以延續運用大學期間所學的技術,在產業中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 圖解:韓國Shared Campus策展成果 版權:本人提供
鍾承典我高中就讀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時,因為參與畢業歌創作,第一次走進專業錄音室錄製單曲,從而了解到音樂製作的完整流程,也因此燃起了對聲音與創作的熱情。進入學程後,不僅能系統性學習錄音製作、音樂編創與聲音設計,更透過創意專案課程實際鍛鍊提案與策展能力。學程同時提供大小舞台,讓我們能在就學期間多方嘗試,將專業學習轉化為舞台經驗。 在就學期間,我獲得教授認可,參與多項商業製作與研究計畫。大三時便以詞曲作者身份,參與國片《夏日的檸檬草》主題曲〈不小心〉與《器子》片尾曲〈默聲〉,並與蕭煌奇、婁峻碩、艾薇等歌手合作。畢業前,我獲選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Open Lab 計畫舉辦專場演出,也通過青年百億圓夢計畫,將赴韓進行策展演出。MIT 學程不只培養我們的專業基礎,更提供實習與業界連結的機會,讓我們畢業後有能力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創作人。 ![]() 圖解:學程第1屆系展於北流演出 版權:本人提供
蕭奕甯在高中畢業以前我一直就讀音樂班,主要接受樂器演奏的訓練,在升大學時,開始意識到自己不一定適合幕前表演,也更想了解音樂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因此透過繁星推薦進入這個跨域科系。入學後,我發現音樂不只能被演奏,還能與影像、戲劇甚至其他創作形式結合。四年間,我學到音樂製作的完整流程,也找到自己對影視配樂與聲音設計的熱情。 在就學期間,我積極參與各類專案。學校提供了大量的資源與合作機會,讓我能與不同科系的學生及師長共同創作。這些經驗讓我獲得與團隊溝通的技能,也逐步累積人脈與實戰能力。畢業後,我也已經開始在業界獨立接案及參與更大的製作,未來希望持續在影視配樂領域深耕,探索更多創作的可能。 |
我的學系 |
真理大學 音樂應用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