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音樂跨域設計與藝術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藝術跨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學系特色 |
本學程以「跨領域融合與實務操作」為核心,致力於培養兼具藝術創意、數位科技應用及文化產業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不同於傳統音樂或藝術科系,我們提供結合音樂、舞蹈、數位設計、策展規劃與藝術管理的全方位課程,幫助學生在創作力與管理力上同步成長,打造未來文化產業所需的跨界專才。 |
音樂學系以「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社會關懷暨研古創新與主動學習、學用合一之音樂人才」為教育目標,強調啟發學生自發性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進而達到全方位教育的目的。 |
學科意涵 |
跨界整合模組 |
本系自114學年度與國樂系整併,自創立以來,本系秉持「研古創新」的精神,積極配合社會發展與市場需求,開設涵蓋中西音樂的教育課程,致力於推動中西音樂融合與應用音樂的創新發展,培育具有國際視野與多元專業能力的音樂人才。 |
學習方法 |
![]() •參與專案製作,從策劃到執行,累積真實經驗。•透過USR計畫與在地文化行動,學習如何結合藝術與社會實踐。•安排產學合作、校外實習與國際交流,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接觸專業現場。 圖解:跨界整合音樂舞蹈和策展演出 版權: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 ![]() 舞蹈多元學習,社會應用 ![]() 跨界流行多元整合 ![]() 劇場燈光實作 |
未上傳圖片 重視主修項目。本系學生均有一樣主修,唯有透過反覆練習,量變產生質變,提升自身主修項目專業展演能力。 未上傳圖片 強化音樂基礎,提升專業應用能力。 ![]() 積極參與本系各項活動。本系每學期皆會辦理各項展演、講座、大師班等活動,除了有助於強化同學專業展演能力,講座與大師班亦會邀請國內外知名業師、演奏家擔任講師,對於同學在音樂專業領域有很大的啟發與理解。 未上傳圖片 自主學習與自律。大學生基本上已經是半出社會的狀態,除了上課之外其他時間都是自己安排,校園系館內更是半開放的公共空間,同學的對於公共空間、系上公共事務的關注直接影響同學在本系四年的學習生活狀態。 未上傳圖片 為未來做準備。本系有學士班修習碩士班課程,大三下時申請,大四時可先修碩一的課,第五年修碩二課程並完成論文及術科畢業考即可拿到碩士學位。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多元接觸及探索藝術活動的表演形式,親自參與事前策畫與展演過程。 |
主修部分需要每天固定練習,基本功很重要,可以多聆聽現場音樂會或大師演出、接受或旁聽大師指導。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程以「跨領域融合與實務操作」為核心,致力於培養兼具藝術創意、數位科技應用及文化產業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不同於傳統音樂或藝術科系,我們提供結合音樂、舞蹈、數位設計、策展規劃與藝術管理的全方位課程,幫助學生在創作力與管理力上同步成長,打造未來文化產業所需的跨界專才。 |
位於風景優美的陽明山半山腰,亦為國內系所最多的綜合大學,擁有最豐富的多領域教學資源。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音樂系和舞蹈系就業市場較單一,本學程在生涯發展較寬廣多元,與社會脈動結合,擴及下列三領域 |
音樂系畢業後,不會僅限於只能當老師,本系的畢業生,除了教學工作(在國中、國小擔任教師、個人工作室、音樂教室)之外,還有從事音樂編曲工作、樂團團員、歌手、藝術行政等工作。建議學生在校四年,可以多方學習,培養能力,為未來生涯發展預做準備。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音樂系或舞蹈系重視單一主修技能專精,大量時間投入練習,目標朝一單一專業舞台表演職位,本學程強調跨域整合,並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社會,從策劃到執行,累積真實經驗。透過USR計畫與在地文化行動,學習如何結合藝術與社會實踐。安排產學合作、校外實習與國際交流,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接觸專業現場。 |
音樂學系不是只有學習主修樂器項目,還有專業理論方面的課程需要學習,如和聲學、西洋音樂史、曲式及分析等。尤其現在多元社會,學生的學習面向應該要更多元更廣,不只局限於音樂方面,除了專業方面的學習,還會有跨領域課程需要修習。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學程每年規劃兩次海外學習,深化專業能力,並與社會文化結合應用,為將來進入職場建立完善社會網絡和實務經驗,並提供大量獎學金,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與海外姐妹校進行學期交換生,目前已有多位音樂、舞蹈學生至南京藝術學院、鄭州大學進行學期交換生學習。 |
無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音樂跨域設計與藝術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舞蹈表演技法課堂探索各式舞蹈技法,整合表演和編創舞蹈能力 ![]() 藝術管理專題實踐與展演創作組同學並同協作,擔任幕後所有工作規劃、策畫和執行,並實際進行展演場所執行。 ![]() 流行樂合奏課堂整合多元元素,展演和編創實踐流行音樂的多元面向 ![]() 合奏合奏課程 |
未上傳圖片 YAMAHA教學實務
一、理論:(一)YAMAHA教學理念、(二) 未上傳圖片 舞台動作本課程藉由欣賞經典作品,使學生認識多元文化、提供各種藝術經驗、美感與創意等體驗,引領學生從欣賞-模仿-創作開發舞台動作之相關知能。透過舞台動作的學習提升音樂展演時之台風、動作美感、即席演出之能力,並增進運動傷害之相關知能, 未上傳圖片 音樂編曲與實務本課程要帶領大家瞭解唱片工業製程中「編曲」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並剖析不同時期流行音樂的編曲手法與風格演變。指導學生運用電腦上的數位編曲軟體(DAW),來學習音樂編曲為主要課程軸心,並搭配流行創作思維、配樂與音效設計、聲學、錄音、混音等概念來製作更高品質的多媒體音樂作品。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音樂跨域設計與藝術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未上傳圖片
蔡興國台灣著名音樂家,畢業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隨劉廷宏學習雙簧管,是實力創作音樂家。榮獲第七屆金曲獎最佳演奏及最佳演奏製作人獎。 曾任國家樂團雙簧管並兼英國管,被前國家樂團指揮艾克卡譽為「最優美的英國管家」。出版張音樂專輯。活耀於舞台,經常與各樂團合作演出。近年接任各地藝術節藝術總監並致力於烏克麗麗的推廣。 未上傳圖片
劉柏宏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時期師事陳藍谷院長,畢業後轉攻藝術行政,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1996年受訓成為國際鈴木教學法師資後也投身教學生涯,其熱情、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曾任教於多所學校及藝術單位。 近年更致力推廣古典音樂,於各地舉辦音樂導聆講座,為MUZIK謬思客古典音樂雜誌、「聽說樂」藝術平台之特約講師、Needs Radio 全球華人廣播網 《什麼!古典樂》節目製作主持人,更組織了「魅力樂集」演出團體,以多樣化方式讓音樂及演出輕易的方式進入社區,與大眾分享音樂。 未上傳圖片
吳貞儀4歲學鋼琴,於2001年應屆錄取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鋼琴組,2003年轉組主修理論作曲,師事呂文慈教授,2007年畢業;同年9月進入流行音樂製作公司「河岸音樂」於黃中岳老師氅下擔任製作助理、職業樂手培訓計畫D POWER鍵盤手、演唱會鍵盤手、流行音樂編曲至2010年止,轉為獨立接案工作者。 2007年至今,曾經歷2011年於建國百年國慶音樂劇「夢想家」音樂設計及現場演出、春天藝術節2010至今連續8年KSO草地音樂會演出、公視「含苞欲墜的每一天」戲劇配樂……等多種工作內容。曾與戴佩妮、FIR飛兒樂團、許茹芸、1976樂團、張惠妹、陳粒、楊乃文、A-Lin、陳綺貞、郭修彧、KSO、仁信合作社劇團……等合作。現【佛跳牆樂團】鍵盤手、演唱會樂手、製作、編曲、配樂創作、教學。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音樂跨域設計與藝術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2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3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3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性格特質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