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校本部 220新北市22058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
學系特色 |
臺藝大廣播電視學系是結合美學、藝術與數位影視媒體的系所,擁有藝術大學的影音展演環境,提供豐富內容與多元實作機會,各種專業之展演藝術人才可攜手合作。校內每年300餘場藝術展演可供實習之外,在校級大型活動及慶典等重要場合進行直播實習,與電影、戲劇、圖文傳播、音樂、美術等相關系所合作,培養跨領域能力,是孕育影音藝術創作菁英的搖籃。 |
臺藝大電影學系注重人文扎根與美學素養之文化思辨的養成,藉由電影編導、製作、影像聲音技術、美學理論、影視媒體產業等全面而均衡的課程設計,提供團隊與個人獨立創作機會。並以工作坊、研討會、放映會與小型座談,加上實習等方式,透過與業界的合作、互動,進而提升畢業後投入影視產業的能力。 |
學科意涵 |
擁有廣播、電視金鐘與國際競賽獎項的專業師資群,採取小班制實作教學。課程設計在培養四項核心能力:廣電媒介企編與影音內容產製、傳播產業行銷與媒介管理、傳播產業研究思辨與分析、影音藝術與美學表達等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媒介內容產製與媒介相關研究的專業涵養。 |
臺藝大電影學系是國內最具電影人文與歷史傳承、孕育臺灣當代電影大師的學術機構。電影學系課程兼顧理論領域與創作領域,一方面著重影像文化思辨能⼒的養成,另一方面教學目標更著力於電影創作、⾳像技術、導演實務、影視媒體新科技的學習,以符合當代影視產業的就業所需。 |
學習方法 |
學習使用專業的影音器材與設施 訓練優良文字技能 學習主播/主持表現 學習影音創作與相關研究 |
一、電影理論人才培養方面:透過了解電影發展史、認識類型電影、研究電影敘事,以及分析電影風格,學習在電影理論架構基礎下撰寫電影研究相關論文。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二、電影製作人才培養方面:包含導演、製片、美術等。透過了解劇情片的電影敘事手法與脈絡,學習導演方法並從實際的製作流程中,熟悉各個專業職位。另外透過紀錄片研究與賞析,使同學關注社會議題。學習撰寫企劃書、田野調查後,完成紀錄片的製作流程。 圖解:攝影棚實際拍攝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三、電影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包含燈光、攝影、錄音、後期剪接調光製作等。透過實際的操作與原理的理解,並配合教學認證機制,讓學生能透過實作了解製作流程與方式。 圖解:FOLEY擬音實際操作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四、電影編劇人才培養方面:從了解故事概念、分析劇本文本,及認識劇本結構開始,學習編寫故事大綱、到撰寫短片劇本,至畢業製作能獨立撰寫完整的長片劇本。透過寫作與討論,熟悉劇情類影視作品寫作,進而可向專業編劇寫作生涯繼續發展。 版權:臺藝大電影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高中修課紀錄及學業成績表現狀況。 |
平時可多接觸不同類型、不同時代的電影或影像,尤其是經典電影。除了電影之外,多參與不同領域的藝術活動,如:美術展覽、音樂會、舞台劇等,拓展藝術視野、培養藝術鑑賞能力、激發靈感,若能記錄觀看的心得或啟發更好。閒暇之餘或是課程中若有機會可以嘗試用影像記錄或是實際參與拍攝。電影系非常注重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社團、班級活動學習人際相處與分工等。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臺藝大廣播電視學系擁有完整藝術大學的影音展演環境,提供豐富內容與多元實作機會,各種專業之展演藝術人才可攜手合作。自1975年開始之年度校際「藝美獎」學生競賽,互相切磋、培養自信,激發豐沛的創作實踐。 |
電影學系主要是針對:電影製作、電影理論、電影劇本創作三項為深度的培育方向。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容易誤解畢業出路狹隘,例如只能從事主播、記者等行業。 |
並非只有導演職業可發展,任何影視、媒體產業皆可從事。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鼓勵學生找尋自己的興趣自主學習發展。 |
1. 本系的必修課設有檔修制度,需依序修習並通過各年級的課程。 2. 全中文授課。 3. 本系課程以電影影片創作、電影理論探究、電影劇本創作,三大方向之培育。 4. 製作類課程拍攝影片,系上會提供器材,但拍攝經費與劇組需求(演員、服裝、道具...等)需要自籌,請有意願就讀的學生務必衡量經濟狀況。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無 |
想對本系更多了解可參考本系網頁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廣播節目製作本課程以實務訓練為主,教授廣播節目製作之基本原理、元素分析、各類型廣播節目企劃、節目腳本撰寫與錄製。 圖解:本系專業錄音室 電視節目製作本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訓練學生從企畫構想的提出到腳本的編撰及實際製作的執行到後製的完成,培養完整的專業電視節目製作能力。包括電視節目企畫提擬、腳本(劇本)編撰、導演分鏡作業、團隊攝製執行、後製剪輯與配樂、成果檢視與評量。 圖解:本系攝影棚副控室 場景與燈光本課程以燈光實務的教授與場景光影之配置,養成專業製作技藝基礎。敎授學生專業燈光理論及實務打燈技巧,並理解光影之運用及場景氛圍的經營。包括光與色彩之解說、光線與攝影之運用、場地燈光構成、氣氛營造、打燈技巧等。 圖解:攝影棚燈 音樂與音效本課程深入解析「聲音」的元素與應用之情境、形式、發揮的功能,並輔以影片實例說明。其次,探討音樂部分,慎選百年來電影得獎名片分析作曲家如何運用音樂,與映像的情境相結合,且精準指出音樂的起落點及其所具有的涵義。 圖解:錄音室設備 |
電影導演基礎
透過觀看一系列各類型的藝術短片,分析出導演的思維與創作觀。 圖解:課堂發表Q&A 版權:課程TA提供 進階電影導演學習電影製作的「實務工作」及電影導演的工作方法,及有關「創造力」的理解和開發。 版權:電影系同學提供 聯合實習
藉由製作3分鐘短片及5-7分鐘敘事短片作業讓同學熟悉完整影片製作流程及影片製作職務實際分工。訓練學生在製片、導演、攝影、錄音、燈光、美術實際操作中,執行一部10分鐘敘事影片的完整過程,訓練製作的分工及合作,執行期末展演籌畫。 圖解:35釐米底片課堂作業拍攝 版權:電影學系同學提供 電影數位後製
良好的後製是電影呈現最佳風貌的基礎,透過軟體的幫助,讓真實的片段與數位影像合成,呈現出更具有視覺效果,且類似真實的世界風貌。課程在於讓同學實際操作,以達成熟悉製作特效的方法、過程。實作是本課程的重點。課程內容將介紹許多不同的電影特效(包含2D與3D),介紹其製作方法、過程,與實際演練。 圖解:電影學系攝影棚上課 版權:臺藝大電影系 電影短片編劇修習課程的學生都必須提出故事,並且在期末完成一部短片劇本。課程內容涵蓋故事發展,創意思維,討論故事概念,建立敘事結構,延伸發展情節,探析角色功課,中間還會穿插經典劇本的閱讀,電影對白的賞析。讓學生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增加劇本的深度與能力。 圖解:課堂講座:偶戲團專題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黃路梓茵藝名Lulu,出身台灣台中市和平區松鶴部落,為臺灣原住民族泰雅族人。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畢業後即投入電視節目主持。 2011年時,Lulu模仿陶晶瑩而出名[6]。2012年起,成為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此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3年7月1日起,Lulu和吳宗憲、歐漢聲、陳漢典、阿達一同主持三立平日晚間時段新節目《綜藝大熱門》。2015年,Lulu以該節目入圍第50屆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22年榮獲第57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張榮吉張榮吉(1980年-)台灣導演,出生於台北市,復興美工、崑山科技大學視訊系[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參與多部短片及紀錄片製作。 2001年拍攝第一部紀錄短片《碼頭》,2006年與楊力州導演共同執導《奇蹟的夏天》[3],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釜山影展超廣角系列單元、東京海洋影展等[4]。2008年執導第一部電影短片《天黑》入圍金馬獎創作短片,並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創作短片[5]。2012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逆光飛翔》使其獲得第49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2014年挑戰類型的作品《共犯》同時入選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
蘇哲賢蘇哲賢於1982年出生於臺北。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2010年,導演首部電影作品《街舞狂潮》,獲4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該片並於台灣(2010年)及香港(2011年)兩地電影院線發行。蘇哲賢也是金馬獎該獎項最年輕的得獎導演。 2013年旅居北京期間創作北京搖滾紀錄短片《 Last Rockers 》:採集 WHAI、刺蝟、山人等樂隊。2014年創作劇情短片《八月漫遊》以中國詩人北島作品為靈感,創作跨越台北與北京兩地的前衛作品,並為該年台灣新北市國際電影節開幕的導演專題放映。2015年監製中國廣告創意紀錄長片《商業創意在中國》,並於「2015中國上海金投賞廣告獎」開幕進行發布。同年與法國ACD藝術家合作。
陳家頤學歷: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給學弟妹的一句話:天道酬勤,將考驗視為人生試煉;以汙水澆灌,必結出豐碩果實。 【得獎紀錄】 © 第53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自然科學節目主持人獎 © 第18屆卓越新聞獎、即時新聞獎 © 第33屆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 【節目製作經歷】 ©2012年起 台視轉播金曲獎丶金馬獎特別節目製作人 ©2022年 台視六十週年台慶記錄片《台視 60 風華再現》總製作人 ©2022年起 台視節目《尋找台灣感動力》節目製作人
林仕肯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金馬60|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Outstanding Taiwanese Filmmaker of the Year 】 「monitor內的事情就交給導演,monitor外面的事情就交給製片來處理」 林仕肯從執行製片到監製,進而參與劇本開發與新導演培植,無論是商業鉅作或獨立製片,都展現了紮實的能力與企圖心。 參與《阿嬤的夢中情人》、《血觀音》、《紅衣小女孩2》、《一家子兒咕咕叫》、《想見你》等多部電影的製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青春並不溫柔》、《惡女》等台灣電影,也都能看到他的貢獻。 |
程偉豪電影導演、編劇。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學士與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 首部劇情長片《紅衣小女孩》於 2015 年底台灣上映,為恐怖驚悚奇幻類型,獲得 2016 年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特效〉、〈最佳剪接〉四項提名,並以 8500 萬台幣的優異票房,刷新恐怖片十年來在台紀錄,首部電影處女作即證明商業與藝術之實力。 影視作品: 2015《紅衣小女孩》 2017《目擊者》 2017《紅衣小女孩2》 2021《緝魂》
Anna Lee 李宛蓉臺灣唯一好萊塢食物造型師、JJ亞伯拉罕御用私廚,從小嚮往從事美食藝術工作,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畢業。 Anna Lee第一次在好萊塢電影裡頭做食物造型,就是參與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作時,得到這個意外的機會。從報名語言學校開始到加入戲稱黑帶學院的廚藝學校,去星級餐廳打工、為了尋找電影跟電視製作機會,同時擔任好萊塢名流的私廚(至今仍是JJ亞伯拉罕以及眾多影業大亨的私廚),也因此變成所謂「藍領貴族」,穿梭在各個豪宅的廚房,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一邊工作著,一邊聽著屬於他們的漂流故事。
簡豐書擁有豐富電影、電視聲音製作經歷,參與長片製作達50 部以上。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 任職於中影錄音室10 年,是台灣少數經歷傳統類比聲片時期到數位音效製作的混音師,能操作傳統聲片拷貝機及底片放映設備。 2020 台北電影獎 最佳聲音設計《返校》 2020 第57屆金馬獎入圍 最佳音效《消失的情人節》 2019 第56屆金馬獎入圍 最佳音效《返校》 2012 第49屆金馬獎入圍 最佳音效《痞子英雄》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