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長榮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台北校區)
所屬學群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711301臺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臺北校區

111臺北市中山北路五段 250 號

學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1996年,是南台灣第一所大眾傳播學系,課程設計接軌「全媒體」時代跨領域之需,建置「影視創作」、「公關暨廣告」與「廣電暨新聞」等專業課程,培育「平面」、「音訊」、「影像」整合能力之專業人才。聘請專業師資,結合校內外媒體實習,打造學生實做與職場競爭力,接軌就業市場。畢業生出路寬廣,傑出系友無數,是業界認可南台灣第一品牌。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擁有廣播電台、虛擬攝影棚、網路電視台、AI傳播孵化基地等教學設備,是數位影像與流行音樂的人才重鎮。教學內容以實戰出發,培育同學掌握劇情片、紀錄片、電視節目、網路直播、廣播節目、流行音樂、虛擬網紅、大數據分析、大型體育賽事轉播等項目,要求同學運用各種媒體說好故事且具備市場分析能力。

學科意涵

大眾傳播學系是融合傳播學、新聞學、社會學、傳播心理學、公共關係學、行銷學與廣告學等人文社會基礎科學,生產、傳播與解釋符號與訊息間之關連與效果,並將其廣泛地運用於新聞、公關、廣告與音像等實務領域的學門。

培養卓越廣播與電視人才。

一、追求教學卓越,培養具有科技應用能力與創造研發能力的廣電人才。

二、培養電視企劃、製作的專業人才。

三、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廣電專業人才。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學生透過分組,以訓練組織分工與團隊溝通,養成團隊學習的習慣。經常透過「做中學」,落實學生媒體的整合與執行能力,且透過實地演練、拍攝與紀錄,增進實作能力。在影音創作、公關廣告、新聞等學習領域,融入個案分析,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學生也要培養「自學」、「思考」、「表達」的「學思達」精神,以促進學生學習成效。

1.故事敘述與口語表達的練習。
2. 各項短片、影片實作。
3. 社會領域相關議題的發想、實作、探討與反思。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培育跨領域專才是本系教育宗旨,本系建置「廣電暨新聞」、「公關暨廣告」專業課程模組及「公益行銷與公共關係」、「品牌管理與視覺設計」跨領域微學程以接軌當前「全媒體」時代跨領域專才之需,與新聞系、公廣系或影視相關科系有相當的差異。透過多元專業模組課程培育,畢業生在就業時即具有跨領域「全媒體」專業人才之競爭優勢,可投入職場領域相當寬廣,涵蓋公關廣告、影視、新聞及網路新媒體等領域,讓多元專業表現更突出精彩。

本系目前設有數位多媒體實驗平台,包括數位編輯台( Medianews On Line, MOL )、銘報新聞、銘傳電視台、銘傳無線廣播電台( FM 88.3 )、銘傳網路電視台、銘傳網路廣播電台、虛擬攝影棚與資訊傳播研究中心、整合行銷傳播中心、兩岸傳播研究中心和產學合作中心等四中心,藉以培養出理論與實務兼備之廣告、公共關係與行銷企劃的整合行銷傳播專才。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許多人以為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後,當記者或拍片是主要出路,其實大眾傳播學系不但學習多元,就業市場更是寬廣,舉凡新聞媒體、公關廣告、影視創作、網路新媒體等相關產業都是本系涵蓋範圍。在通訊、傳播、資訊產業界線已模糊的全球化時代,「傳播內容」製作是產業鏈核心,大眾傳播學系的畢業生正是各方產業亟欲網羅的人才。

大多數學生認為廣電系畢業以後的學生,可以進入到職場擔任重要職位,並且任職到退休。但事與願違,無論進入哪家媒體相關領域的公司,都必須從最基層的助理做起,並且努力的學習才能擔任重要職位,而若要身處於傳播產業的話,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進修,這樣才能任職到退休。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大眾傳播聽起來是學「傳統舊媒體」?但,事實上數位傳播時代,仍以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素材為傳媒製作核心。因此本學系在課程模組、遴聘師資的設計上,已完全接軌數位傳播產業需求。學生必須在多工、跨領域、國際化的環境下學習。

大多數學生容易認為攝影運鏡技巧只是簡單肢體動作而已,忽略每顆鏡頭背後都背負著導演及攝影師,所想傳達的鏡頭語言與意義。至於新聞採訪方面,並非採集新聞而已,還需要邏輯思緒的整併,以及專業知識深入學習及口條訓練。

補充提醒與說明

除了因應數位匯流下,本系除了進行培育跨領域專才外,也提供海外交換留學、國際影視合作機會,另外也會聘請業師參與教學以及課程的實作發表,作為南台灣第一所大眾傳播學系,目前的傑出系友無數,是業界認可南台灣第一品牌。

我的學系 長榮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台北校區)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社會學
    • 新聞學
    • 傳播心理學
    • 傳播敘事
    • 數位影音概論
    • 視覺傳播
  • 大二必修
    • 全媒體運行與寫作
    • 傳播理論
    • 公共關係學
    • 廣告學
    • 傳播研究方法
  • 大三必修
    • 行銷管理
    • 傳播政策與法規
    • 文化與傳播
    • 畢業專題製作 I
    • 新聞英文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製作 II
    • 大數據與傳播
    • 傳播製作與展演專題
    • 應用倫理
  • 大一必修
    • 廣播節目製作
    • 基礎攝影
    • 視覺傳播
    • 電子媒介概論
    • 電視節目製作
    • 廣告學
  • 大二必修
    • 廣電新聞
    • 影視節目與編導
    • 傳播原理
    • 傳播研究方法
    • 劇本寫作
    • 藝術概論
  • 大三必修
    • 傳播科技
    • 專題講座
    • 媒介經營與管理
    • 聲音藝術
    • 傳播實務(一)
    • 影視媒體與文化
    • 廣電市場行銷
    • 畢業專題(一)
    • 傳播實務(二)
    • 傳播統計學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二)
專業選修課程
  • 廣電暨新聞
    • 基礎攝影、初階動態攝影、新聞傳播史、電子攝影實務、影片製作企劃、影像語言、導播與攝影棚實務、燈光學、進階動態攝影、導演學、政治傳播、數位媒體編排、融媒體製作、進階編劇、EFP多機位製作
  • 公關暨廣告
    • 媒體素養、人際傳播、媒介經濟學、流行文化概論、消費者行為、公關個案研究、社群媒體運作與管理、品牌管理、廣告文案與修辭、組織傳播、領導與管理、垮文化傳播、行銷企劃、數位廣告製作、整合行銷傳播
  • 一、廣播類主要選修課程
    • 廣播節目製作、內容產製、傳播實務一二、聲音藝術等。
  • 二、電視電影類主要選修課程
    • 視覺傳播、基礎攝影、影視節目與編導、劇本寫作、電視節目製作、電影概論、微電影與廣告影片製作等
  • 三、媒體經營類主要選修課程
    • 視覺傳播、電子媒介概論、廣電新聞、廣電市場行銷等
  • 四、流行音樂類主要選修課程
    • 詞曲故事與賞析、基礎編曲軟體教學、歌曲創作、演唱會實務、演藝主持等
特色課程
我的學系 長榮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台北校區)
適合從事工作
  • 攝影師

    操作相機或光學攝影器材,從事人像、物像之攝影,電視及電台錄音、錄影設備之操作等工作。


  • 導演

    總指揮節目、電影等的錄製,並負責解釋劇情、指導排演等工作。


  • 公關企劃人員

    負責公關活動之企劃與執行(如:企業活動、產品上市、獎勵活動、主題餐會、開幕剪綵活動、慶典儀式、展示會、慈善贊助、募款或是其它公眾活動等)。


  • 電台工作人員

    從事電台廣播節目主持或製作之工作,也必須兼做電臺的行政及幕後工作。


  • 節目製作人員

    執行與節目相關之各項錄影及行政業務。


  • 攝影師

    操作相機或光學攝影器材,從事人像、物像之攝影,電視及電台錄音、錄影設備之操作等工作。


  • 攝影助理

    負責協助攝影師拍攝,並從旁學習攝影技能等相關事務。


  • 節目企劃

    蒐集及發掘可製作節目的題材,協助構想節目型態、撰寫腳本並企劃節目內容。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長榮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台北校區)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Complete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Complete
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Complete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Complete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Complete
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Complete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Complete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Complete
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