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建築設計學群
空間設計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104336臺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校本部

32023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二OO號

學系特色

本系為五年制建築專業教育,畢業學歷為教育部與考選部認定,具應考中華民國建築師國家考試之資格。本系創設初期即在設計學院架構下,有別於台灣傳統建築系多源自工學院系統,多強調建築的工程面,本系特別強調建築的做為一種創作的可能,期盼為台灣的建築教育打開另一多元跨域的創作面向。也因此本系的專任師資以建築設計及跨域創作背景居多,與他校建築系以研究背景居多的師資結構有顯著的不同。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成立於1985年,爲全臺首創之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為臺灣室內設計產業培育人才無數。1993年,成立國內首創之室內設計研究所培養進階人才;1999年,再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招收業界菁英回流學習,培養兼具專業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高階設計人才;2004年,設計學院成立設計學博士班,以跨領域設計學視角培養設計研究人才,至此,完整建置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學程。

學科意涵

建築設計學系:以建築設計及空間創作為媒介,透過建築學的專業養成,培養具人文素養的建築與空間創作者。

本系以空間為設計對象,追求環境品質的真善美,因此學科內涵著重:「空間」的理解與感受,「美學」的品味與提升,「實踐」的技術與品管。強調人文、社會、建築等相關涵養,藉理論奠基礎,以實踐為目標。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我們尋找具有個人特色的學生,無論你已經跟他人不一樣,或是你總是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會在上課的時候在書上塗鴉畫畫,或是將教室佈置做到有點誇張,我們期待別人眼中奇怪的你。因此我們鼓勵你們勇敢的追求自己並留下創作的痕跡(作品),我們想要看到你奇怪的創作。

創意思考:顛覆既有想法,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
邏輯推理:循序漸進,環環相扣,進行系統化鋪陳。
空間感受:用體驗建立經驗,用經驗進行詮釋。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建築系、景觀系、室內設計、藝術創作.....。我們感性的培養具備創作能力的建築師,你將學會手作能力,如一把銳利的刀片。我們也有系統的培養現代的設計思維與邏輯,如一雙銳利的眼睛。

1. 與建築系之差異:室內空間以建築為載體,設計的部位與建築部分重疊,但室內設計在內容與細節的思考,更甚於建築設計。
2. 與景觀系之差異:景觀系工作範圍在建築以外的都市開放空間、建築物周圍綠美化、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景營造等,而室內設計常跨域到戶外景觀,因此具有一定業務重疊,但室內景觀著重於植栽與內外環境搭配,重視細節。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我們不是藝術學系,但有許多藝術家系友,但有更多的空間設計師,以及具備建築師資格的建築師。藝術家並不會餓肚子,建築師也不會大富大貴,但我們的靈魂絕對富有與自由。

請搜尋「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友會」。

請參閱附檔
下載詳細資料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不全然是一個比較藝術、比較強調設計的建築系,相較於保守的建築系而言,我們好像比較藝術,比較設計。相較於藝術創作的學系,我們又很建築、很空間。我們用創作的方法,讓同學更理解身體、空間與尺度的關係,我們強調人本教育,以應對不斷改變的未來,我們傳遞許多工具與方法,使同學更理解「建築」

1. 手繪圖學教學
2. 設計課3學分與3小時的學習
詳閱附件
下載詳細資料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教學以主軸設計課為核心,每週二五下午上課,全系五個年級的設計課排在同樣時段,五年十學期的主軸設計課有擋修制度。每位學生分配有工作室位置,工作室為24小時開放。有完善的木工廠、金工廠、數位實驗室、攝影棚、電腦室輔助學生作業,學生自大一起即在實作中培養手作能力,非常適合喜歡動手又動腦的學生。

為推動「健康」「永續」「樂齡」「樂活」的理念,本系以六大核心能力爲培養目標,
包括:
(1)永續關懷創新能力
(2)設計理論發展能力
(3)設計實務執行能力
(4)室內構築與規範應用能力
(5)室內材料與產品應用能力
(6)溝通與表達能力
並以此推動教學研究的發展規劃,屬致力培育「具關懷心、愛動腦想、能動手做、有世界觀」的設計人。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創作基礎
    • 設計繪畫
    • 模型製作
  • 大二必修
    • 電腦輔助設計
    • 建築設計
  • 大三必修
    • 材料與構造
    • 施工圖
    • 建築設計
    • 結構行為
    • 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 大四必修
    • 建築技術專題
    • 環境控制系統
    • 營建法規
    • 建築設計
    • 都市設計
  • 大五必修
    • 作品集
    • 建築設計
    • 建築實務
  • 大一必修
    • 基本設計
    • 圖學
    • 電腦應用概論
    • 表現法
  • 大二必修
    • 室內設計
    • 色彩學
    • 材料與構造
    • 室內設計史
    • 電腦輔助繪圖
    • 家具規劃
    • 人因工程
    • 結構概論
    • 施工圖
  • 大三必修
    • 設計原理
    • 模型製作
    • 室內設計
    • 室內裝飾專題
    • 環境控制系統
  • 大四必修
    • 室內設計
    • 室內設計實務
專業選修課程
  • 藝術與創作
    • 電影藝術 表演藝術
  • 建築史與理論
    • 設計概論 建築史專題 建築六感 建築(物)自身 畢業設計專題
  • 工藝與構築
    • 模型製作 數位構築 柬埔寨海外志工工作營
  • 人文課程
    • 美學 城市學 跨領域工作營
  • 建築專業
    • 燈光設計 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敷地計劃 建築實務
  • 1. 照明設計
    • 建築與室內空間的照明案例解析。
  • 2. 展示設計
    • 博物館展示設計。
  • 3. 家具設計
    • 結合木工坊,由設計到施製,小班教學。
  • 4. 典範學習
    • 結合境外名師,演講與workshop。
  • 5. 旅館專題
    • 旅館設計基本知識與案例分析。
  • 6. 花藝專題
    • 空間中的花藝設計。
特色課程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建築師

    有建築師資格,從事建築物之設計與監造等工作。


  • 建築設計師

    從事土地之精確測量,提供工程、採礦、建造、容積率、建蔽率等土地評估,或其他目的之相關土地細節與法規資料。


  • 室內設計師

    從事建築物內部之空間、設備、動線之規劃及監督施工等工作。


  • 藝術創作人員

    專職於藝術創作與設計,使用各種技法進行創作,包含工藝、繪畫、雕塑、造形、編織等方法,以藝術、設計、展演表達等呈現出社會、人文、藝術表現之人員。


  • 室內設計師

    計畫、設計與佈置室內空間,包括住宅、商業辦公室或工業用建築。有目的地規劃設計,使其能夠符合美學概念並有實用效能,例如增加生產力、販賣商品、或改善生活風格等。可以專精於特定室內設計的場域或風格。


  • 室內設計/建築燈光照明

    依照室內特徵、色彩與建材、活動及動線,及欲創造視覺效果與,進行照明系統、方式及光源的選擇。


  • 佈景/展場設計師

    為展覽、電影、電視與劇場做特別的設計。應該在研讀腳本,與導演討論等方式深究後,決定合適的背景風格。


  • 展場/櫥窗佈置人員

    規劃並設計商業場所的物品擺置,例如櫥窗設計、商店規劃,以及貿易展覽中的商品。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教授建築和建築設計課程,例如建築環境設計、內部結構與設計和景觀建築。


系友生涯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多元能力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Complete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5% Complete
5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45% Complete
4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