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商業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桃園校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里德明路 5 號 |
校本部 220新北市22058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
學系特色 |
銘傳商設、源自快樂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是國內最早設立的大專院校專業設計系所,以整合視覺、設計與科技為核心,迎合新時代趨勢,突破既有視覺傳達設計框架。強調數位化、互動性的應用,UI/UX的體驗整合,致力培養跨領域整合能力的設計人才。課程結合多元設計領域,邀請業界及國際師資參與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產業經驗及國際視野,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及國際競爭力的專業設計師,應對快速變遷的未來挑戰。 |
學科意涵 |
「商業設計學系」涵蓋數位科技、人文藝術與設計創新等三大專業領域,整合視覺傳達、廣告行銷、文化創意、數位影片、AI美學與永續設計等領域的能力養成的科系,涵蓋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電腦多媒體等範疇。 |
視覺傳達設計以傳達資訊或情報為目標,透過視覺元素如文字、符號、造形和色彩,創造具美感與功能性的設計,來有效傳遞資訊與意念。在數位時代,設計不僅重視美感,更強調UI、UX與互動設計的整合,以達到更高效率的溝通與資訊傳遞,確保視傳設計在各種數位平台中具有高適應性與影響力。 |
學習方法 |
![]() 利用實作及練習,協助同學學習課程內容,以及進行手繪及電繪。 ![]() 成果展示: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並由教師進行評圖。 ![]() 提案報告:以個人或小組方式,透過口頭報告分享設計創作心得。 ![]() 專題製作:以小組方式與他人團隊合作,選定某個主題方向和表現媒材,執行設計專案實作。 ![]() 線上學習:透過網路教學平台Moodle,進行課前或課後之自主學習。 |
![]() 理論與實務並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設計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 圖解:109級畢製 ![]() 專題實作:主題式設計訓練,培養跨域設計專案的能力,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 圖解:108級畢製「蟻百展」 ![]() 邏輯推理:透過實驗性教學發掘新媒材,強化創新思考與推理思辨能力。 圖解:108級畢製「First A(kid)」 ![]() 創意思考:融合人文、數位、科技與美學的設計創作方法,激發學生多元創意與設計思維。 圖解:109級畢製「瞬間讀懂世界名著」 ![]() 團隊學習:強調同儕間的互動與合作,促進集體創作和互相啟發的過程。 圖解:108級畢製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設計看重的是專業能力與創意思考,建議對設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高中階段積極累積與藝術、設計、文創等領域的相關作品與經驗。平時應多參觀各種展覽及相關活動,並培養動手創作的實力。同時,要勇於走出舒適圈,擴展自己的生活體驗,特別是參加各種多元學習課程、知識性社團、工作坊、營隊、講習或關注社會議題等。這些經歷不僅能提供進入不同環境的機會,還能幫助你感受與觀察周遭的事物,並在團隊合作中學習協調與合作精神。 |
1.參加知識性活動:透過不同環境學習,了解時下流行趨勢與社會發展,觀察並提升溝通表達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商業設計系與其他相關設計科系(如商品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應用美術等)主要區別在於強調設計的商業應用與市場需求,並著重於設計對企業與品牌價值的提升。商業設計應用涵蓋平面視覺、立體產品包裝設計、廣告企劃、品牌行銷及動態媒體等多元領域,對未來的職場發展有更實用且精準的能力。本系有手作創客基地、創客共享空間、Action直播實驗室以及AI創新實驗工作站等特色實驗室,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專業設備。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在課程設計上與其他相關系所相比,展現出明顯的差異與優勢。首先,本系因應數位設計與AI生成設計的快速發展,積極融入UI與UX設計、互動設計等前瞻課程,讓學生具備跨領域的設計能力。而國內其他相關系所,如視覺設計學系、商業設計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等,則較少專注於這些領域。本系這些課程更能夠讓學生走在設計潮流前端,迎接未來數位設計的挑戰。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商業設計系的職能發展選擇是多元的,可跨足美術類、商業類、行銷/教育類以及數位類。例如美術類:插畫設計、創意商品設計…等;商業類:廣告、包裝、平面、品牌、影音、展示…等;數位類:網頁、UI/UX設計師、社群小編、AIGC設計師、數位媒體規劃、互動廣告等。另可發展行銷企劃、產品行銷設計、美術教師…等 |
許多學生認為,畢業後僅能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實際上就業選擇非常多元。畢業生可在國內外科技公司、企業或設計公司擔任創意總監、UI/UX設計師、視覺設計師、廣告企劃或成立個人工作室,亦可將設計創新應用於跨領域產業。此外,還可考取本校師培資格成為國高中美術教師,或選擇進修研究所、出國深造,拓展職涯發展。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商業設計系是以職場實務的設計專業為目標,涵蓋企業實習、產學合作、專業證照以及服務學習,透過課程探索個人專長與適性發展,參與產學專案銜接職場經驗,以專業實習職能發展與產業型態。商業設計不是紙上談兵,更是跨領域的整合實務的設計實踐。 |
許多學生認為專攻視覺藝術不需理工知識,但臺藝大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打破此觀念,精心規劃多元的實驗性教學課程結合設計與科技,鼓勵學生探索新興媒材。透過跨領域的整合與創新,讓學生不僅在視覺設計中創造突破性作品,還能發展前瞻性的設計思維,進而掌握數位化與科技驅動的設計趨勢。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相當重視學生的學習歷程與適性能力,除正規課程教學與實習外,更透過專業課程的校外教學、國外移地教學、產學合作、雙師教學、業師評圖、展覽和設計競賽等方式,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專業銜接。 |
1.臺藝大視傳系是國內最早設立的大專院校專業設計系所,也是引領學生走在設計潮流尖端的先進系所。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基礎攝影從針孔相機製作到底片機攝影,暗房沖片、放大到攝影棚實習,涵蓋所有攝影理論與實踐的操作課程。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創意思考藉由繪畫、表演、跳躍式思考等方式探索創作的可能性。 版權:銘傳大學版權所有 ![]() 畢業專題設計畢業專題是大學部最重要的成果發表之一,同學將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題目或方向,與指導老師討論後,在一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完成,將自己獨當一面完成的研究呈現出來。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水彩畫認識水彩之特性及水彩表現風格發展,培養眼到、手到、心到的三種基本能力,學習風景畫中的透視法則,並培養繪畫的鑑賞能力。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廣告設計透過創意思考與視覺發想了解廣告產業之運作流程及提案表現與技巧,並執行廣告設計活動視覺設計與媒體規劃。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 包裝設計本課程透過包裝設計概論講授、名家作品賞析與包裝設計實務的操作,訓練同學對於包裝設計由最基本的認識,到可以獨當一面完成包裝設計作品的能力。 圖解:107級畢製「TOFU」 ![]()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先探討企業識別系統設計(CIS)的相關架構與程序,掌握設計方法與步驟後,再以專案設計的實務操作方式,分組進行實例設計,培養學生專案的企劃力與執行力。著重引導學生由整體性的視野切入問題、思考問題,強化解決相關設計問題的能力。 圖解:107級企業識別課程「模擬設計工作室」 ![]() 視覺整合設計本課程主旨在於藉由專題製作的型態,落實本系教育目標,提升學生在因應畢業專題製作前的實習與準備。目標在於讓學生藉由專題製作實作的過程,將設計知識與技能整合應用,從設計展開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經驗。在內容上應整合設計企劃、造形、數位輔助、與設計製作等視覺傳達設計項目,期能提升同學在進入大四畢業製作前的完整概 圖解:106級畢製「Going Down」 ![]() 紙材結構
1.紙材的各種加工技術發揮與成效驗證 圖解:106級畢製「包果自造」 ![]() 印刷理論與設計透過課程教學、案例介紹與實地參觀,使學生習得平面印刷的基本知識,例如基本印刷型式 、加工與裝訂 、特殊印刷 、估價與計算、印刷廠與印刷實務流程,以及印前所需的理論和設計 圖解:106級畢製「違章卷」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施博瀚▪ 現為 Bohan Graphi© 設計工作室負責人、中文字型「凝書體」的創作者。 擅長品牌識別、標準字設計。作品曾獲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SDA BEST100、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ADAA決選、新一代設計銀獎等,並相繼收錄於多本設計刊物中。 ![]()
李宜軒▪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優仕創意創辦⼈與創意總監 作品曾獲Adobe卓越設計⼤獎、⾦點概念設計獎、亞洲最具影響⼤獎優選、韓國K-Design Award 等,作品亦曾收錄於ComputerArts Magazine、Victionary、亞洲設計年鑑等設計書籍中,並曾於美國、芬蘭、韓國、亞洲等地展覽 。 ![]()
陳宣宇▪ 現任靈智精實整合行銷集團台灣區董事總經理暨首席創意官 ▪ 志上廣告擔任資深設計 ▪ 作品金士頓的微電影《記憶月台》,獲得廣告門金瞳獎全場大獎及ONE SHOW CHINA金鉛筆獎,全球超過30座獲獎數 ![]()
程湘如▪ 現任頑石文創開發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創意總監/創辦人 ▪ 許願瓷品牌經營 顧問 ▪ 國立故宮博物院品牌授權及合作開發審查委員會委員 ▪ 數位典藏策略聯盟指導委員會 委員 ▪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 創辦人/榮譽理事長 ▪ TCCA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 副理事長 ▪ 臺灣文創媒體藝術推廣協會文創發展研究會 會長 |
![]() 版權:http://ntuaalu.ntua.edu.tw/ct.asp?xItem=
陳志成-廣告公司總經理曾任教於實踐專科學校;任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兩屆任職遠東百貨公司協理及總經理特別助理、顧問;擔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劇院及國家音樂廳院徽設計召集人;入選教育部技職教育名人。 1963年創辦全國第一本設計雜誌(設計人)、1978年作品榮獲第一屆時報廣告金像獎第四名、1980年作品榮獲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大展第三名並兩次入選中華民國企業名人。 版權:http://ntuaalu.ntua.edu.tw/ct.asp?xItem=
李敦朗-亞洲藝文中心創辦人【主要經歷】 亞洲藝術中心 董事長 南山人壽保險公司營業處經理 東盟家具公司成衣場 廠長 國華廣告公司 美術設計 獲獎: 台灣藝術大學50週年校慶「傑出楷模校友」當選人 李敦朗1943年出生台灣藝術大學(前台灣藝術專科學校) 美術工藝系畢業於1982年創立亞洲藝術中心(asia Art Center),期間曾出版發行“藝術貴族” 藝術雜誌(Art Noble),及發起組織“傳家藝術拍賣公司” (Heritage Auction)。主要經歷:亞洲藝術中心 董事長南山人壽保險公司 營業處經理東盟家具公司成衣場 廠長國華廣告公司 ![]() 版權:https://design.ntnu.edu.tw/%E6%96%BD%E4%
施令虹-平面設計師、教授【學歷】 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與耶魯大學專業研究結業 【現任】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系專任教授 對海報設計、視覺符號學與城市文化有特殊的研究與探討,活躍於國內外展覽及設計活動,並擔任多項重要競賽: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中國白金創意設計獎、韓國亞洲國際視覺設計三年展、澳門國際設計雙年展、上海亞洲平面設計雙年展、台北設計獎、台灣金典獎、金穗獎、金蝶獎、台灣國際平面設計展⋯等,專案評審、策展人及計畫(如:WDC世界設計之都專案研究、台北設計能量)主持人,參展無數。 ![]()
王行恭-平面設計師1970國立台灣藝專美術工藝科畢業、1975-77西班牙馬德里國立高等藝術學院繪畫研究所、1977-78美國紐約PRATT設計學院視覺傳播研究所 【現職】 王行恭設計事務所 負責人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客座專家(副教授) 【主要經歷】 1972臺灣廣告公司美術設計 1974-75國華廣告公司藝術指導兼平面設計組長(CAD) 1981成立王行恭設計事務所 1981飛霓穎異事業有限公司藝術指導暨企劃顧問 1983-87國立故宮博物院美術指導暨執行編輯 ![]() 版權:http://vcd.ntua.edu.tw/full
許杏蓉-包裝設計師、教授長年著力於包裝與品牌設計的研究,綜合三十年來教授「包裝設計」的經驗,實踐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觀念,融入包裝造形、結構、材質等方面的專業思考,開拓台灣現代商業包裝設計的新思維,藉由個人創作與理論研究之成果發表,拋磚引玉提供包裝業界與國內從事包裝設計創作或理論者參考,拓展國內包裝設計的發展。 【學經歷】 統一企業 講座講師 台灣松下(Panasonic) 講座講師 聯華食品 講座講師 學歷:日本國立筑波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畢業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碩士畢業 【現職】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所 專任教授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 顧問 中華民國基礎造形學會 理事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