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屏東大學 社會發展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民生校區 900391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11位來自於不同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業教師,引導同學學習社會科學的跨域理論視野,與紮實的田野研究調查方法,並於教學中融入對於社會實務發展的掌握、理解與實作。站在社會科學的堅實研究基礎之上,學會如何應用於社會發展的貢獻於社項,帶著這些能力,社發系歷屆的畢業系友投身在各級公務機關、學校、國營事業、私人企業、非營利組織、社區協會、政黨智庫、文化產業等,為促進社會發展而努力。 |
本系有基礎的社會學課程,多個特色課程是我們的與眾不同,包括「法律社會、犯罪防治與觀護學程」、「公共與勞工事務微學程」、社工學分、進階數據分析、中等師資培育等,有利學生接軌就業市場。我們的優勢來自學生可以取得國立大學的教育資源,包括多項獎助學金、國外移地教學、國際交換學生的機會更高於許多大學、與歐美和日本簽屬多個雙聯學位等。完善的雙導師輔導制度讓東華社會學系的師生關係是有溫度且共感美好。 |
學科意涵 |
「社會」可大可小,小自家庭村里,中層可見社會組織團體、大至國家與國際潮;「發展」則指群體得以往有益集體大眾的方向成長。「社會發展」涉及社會多方層面,需要綜合跨域的社會科學知識,並具備實作應用能力。據此,本系師資來自於社會學、發展研究、政治學、法學、都市計畫、企業管理、歷史學和教育學,均具有積極的教學與研究量能。 |
社會學是一門綜合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學科,用以洞察社會現象,進而落實社會實踐。社會學研究的範圍廣泛,小至個人日常、家庭與社區,大至全球化趨勢與人類發展。社會學經常使用質化和量化的專業技能進行社會現象分析,也在專業知識養成的過程中培養洞察力、邏輯分析、批判與問題解決之執行能力,以此改善社會問題及實踐理想。 |
學習方法 |
在課堂之外則經常安排實地參訪、田野踏查蹲點、實務體驗等活動,此外亦有深入的專題研究、個案研討等形式的教學互動。 圖解:課程實地參訪研究 課程目標如下: (一)獨立製作完成具備總整意義的作品。 (二)運用社會科學訓練,養成準確掌握在地發展脈絡的抓地力。 (三)課程與在地緊密連結,養成投入社區發展工作的行動力。 (四)養成表達的敘事能力,再現社會議題的發展趨勢。 圖解:社會發展實作-社區蹲點研究 「社會發展實作」課程為本系的總整課程(capstone course),旨在使學生能獨立製作具備總整意義的作品,以便打造學生的三項實務能力,即「抓地力」(運用社會科學訓練,準確掌握在地發展脈絡)、「行動力」(課程緊密與在地連結,投入社區發展工作)和「敘事力」(強化表達與敘事能力,再現社會議題發展趨勢 圖解:多元社會議題專題演講 舉辦「社會發展系列講座」、「公民社會系列講座」、「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提供師生多元視野與專業知能。本系於2022年主辦「台灣社會學年會」,為台灣社會學會史上首次跨越高屏溪到屏東舉辦年度研討會會。 |
理性批判:社會學是一門具有深度的學科,對於所有理所當然的事提出質疑,並從事批判性的思考。 版權:系辦 建構知識體系: 透過大量地閱讀社會學相關理論,結合專業的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以建構一套認識世界的知識系統。 版權:系辦 社會實踐:依據所習得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給予任務設計方案深入現實社會,提昇學生社會關懷與社會參與之能力。 版權:李瑋恩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參與校內外社會科學議題的自主學習計畫或者研究/小論文計畫。 |
對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情抱持懷疑的態度,透過廣泛涉略相關社會議題之書籍、媒體影音、新聞事件等,且多參與讀書會、講座、工作坊,來訓練自己從多元的角度分析社會現象。同時可經常與自己或他人對話,討論並分析社會事件背後的意義,以跳脫個人歸因的思考框架,從社會現象背後的結構運作作剖析,俾能重新認識「我何以成為今日的我」。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望文生義,有時會分不清楚本系與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學系有何差別。本系關心社會集體如何往更為良善的方向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的旨趣是相通的,不過,本系更關心如何建構有益人類生存的脈絡、環境和制度,與著重直接服務個案的社工證照訓練取向有所不同。與社會學系相比,本系除同樣強調學術研究外,本系教學更為強調與社會現場連結,更重視實作能力、實踐方法和應用策略之訓練。 |
我們有跨域的課程,如結合法律、諮商與臨床學系開設「法律社會、犯罪防治與觀護學程」,也有跨企管、勞工與法律的「公共與勞工事務微學程」等。有意從事社工,但又對社會學感興趣的學生,也可在本系修得近半數的社工學分,再跨到校內其他學院修滿學分,即取得社工師考試資格。我們也是中等師資培育的主責科系之一,讓有興趣成為公民教師的學生更具競爭優勢。學生取得商業數據分析師和社會調查師的證照是我們的強項之一。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學生在學期間修習了不少高普特考的科目,例如: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史學通論、地理學通論、法學緒論、行政學。有利本系學生參與國家考試發展進而擔任公務員;不過社會的組成,除政府部門外,還有營利的私人企業部門和公益性質的第三部門(NPO/NGO),也都符合本系的知識訓練。 |
其實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的出路還有是有所差別,社會學系的出路較為寬廣,如公職,犯罪防治工作、數據分析師,非營利組織企劃人員,國會助理、媒體記者...等。如要報考社工師證照,則還需補修若干學分,並參與社工實習,這樣就可取得社工師的報考資格。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社會科學,是一門科學,並非像一般所言「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社會科學在過去兩百餘年來的發展,不僅讓我們更為理解社會的發展動態,並且是諸多公共政策、社會制度、教育方針、組織發展的制訂基礎。社會發展學系,正是在提供這些為社會各界所需的基礎訓練。 |
「社會學系的學生只會社會運動」是一般社會大眾對社會學系的誤解。社會學系主要在於培養學生洞悉社會現象的觀察力與分析能力,對於日常生活及未來就業有很大的幫助。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對於本系之課程設計、學習與未來出路,請見本系系網之影像說明:https://social.nptu.edu.tw/index.php?Lang=zh-tw |
最好的方式就是請學生上本系的網站,了解本系的課程、師資、學長姊的出路等訊息。本系也極歡迎學生打電話前來詢問。 |
國立屏東大學 社會發展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區域研究方法
在課程中融入「多媒體工作坊」,培養學生運鏡、分鏡的概念,以及剪接與使用空拍機的技能。期末成果除書面報告外,亦鼓勵學生為研究的社區量身打造一支紀錄片,以呈現在地社會文化面貌。 當代社會議題、社會運動透過讓學生親自參與遊行、訪談參與者,來讓學生看見、聽見性別多元的豐富面向,並瞭解社會動員之形式與過程。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藉由踏訪社區、田野調查,瞭解社區需求及問題,透過實質社區方案的提出來改善現況。 |
社會變遷
1.了解台灣社會發展脈絡 圖解:老店參訪 版權:劉珈均 社會階層化
社會不平等是最重要的社會現象之一。如何從社會階層研究的視角對不平等進行觀察和分析,會是一門十分有趣的課程,也是社會學研究區別於其他學科研究的主要特徵之一,更蘊含了傳統社會學中核心的理論關懷。 版權:系辦 環境社會學
本課程安排參訪前往花蓮米棧社區、磯崎山海劇場附近、花蓮市清潔隊及垃圾中繼站(掩埋場)、花蓮南濱海灘學習ICC淨灘,出海從海上觀察海洋垃圾、花蓮海岸,並認識花蓮鯨豚資源。學生在參訪及聽取專家解說後,拍攝環境報導影片,上傳到公民記者(PeoPo)平台,以宣揚花蓮環境議題,傳遞環境教育的知識。 版權:系辦 社會實踐方案本課程由系上老師們共同擔任導師,指導同學進行學術研究、方案實踐或是展演,以作為畢業的代表作。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從事質性或量性的論文寫作,或是以方案或展演的方式來呈現。 版權:系辦 性別與社會透過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的視角,本課程介紹性別研究論述、方法和實例,並討論性別及女性主義知識建構。主要的目的在提昇同學們的專業視野、思考及研究能力;檢視自我的性別經驗,分析社會建構性別議題的過程,關懷日常生活中性別議題,培養對性別的尊重與公正的態度 版權:梁莉芳提供 |
國立屏東大學 社會發展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黃O証現為社區工作者。 社區是重要的社會工作場域,但制度與大環境的限制,需要積極培育社區組織與專業實務人才,讓社區組織得以連結社區內外資源,增強社區動員能量。 社發系透過課程安排、實務體驗,讓在學時的我對社區經營與營造有深刻了解,雖當時不知如何著手改變眼前已看見的問題,卻也透過與理論的溝通,開始讓腦海中的「未來社區」有了雛型與想像。 現在的我,藉由理性的規劃、務實的評估,並採取其體行動,以挑戰體制下的壓迫與不平等,促進社會變遷,達成社會正義。
柳O盈任職於位於屏東縣潮州鎮之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已逾10年。主要以屏東縣東港溪流域為行動範圍,並以南部地區水資源政策及河川保育治理為關心標的。透過社區營造、媒合公私協力之策略,與協會成員一起研發全台首創畜牧廢水減廢行動策略,並實際與公部門及社區三方共同合作,進行污染源頭管理治理行動。期能藉由東港溪水質改善過程,結合公私部門,共同推展親近河川生態之自然倫理及經營沿岸人文環境,藉以達成復原河川生命力及做 就學時對於社會議題及田野調查多有興趣,並積極運用系上資源參與研討會、座談會或是參與非營利或環保組織辦理之活動。系上有許多關於社會公民的相關課程,透過理論對話及實際案例探討,讓我得以運用社會學角度耙梳環境議題發展的脈絡、探討問題的來源以及思考解決方案。
吳O蓉目前位於台北市某間國小任教 透過不同以往的思維,由社會心理學角度研習教學方法,進而改變身為國小教師適任教師之行政、課程、教學及班級經營等專業能力。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身為教師應多方考量,應材施教,翻轉教學。而課程的設計、同學適性課輔、班級多元領導經營,正是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的廣義應用。 本身對於教育有高度興趣,在大學二年級時有幸申請到教育學程。在社發系的所學,對於後續在教師的路途上有不少幫助。其中大學四年中接觸到許多社會議題,如:性別、教育、環境等,都有助於教學中融入相關時事提供學生多元的視角。最重要的是培養看待事物能以開放的態度去面對,並站在不同的立場進行對話。此外同儕間的互動或小組討論,也促使我學習如何去包容不同想法。 |
版權:本人提供
施柏榮現職: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計畫專案經理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工學碩士 獲獎:林榮三文學獎 台大文學獎 花蓮文學獎 菊島文學獎等獎項 長年參與國發會、經濟部等部會多個科技研發與服務計畫,投入跨部會研發計畫之技術評選與提案。主要專業在於國家產業升級策略、智慧城市、物聯網(IoT)、邊霧運算(Edge Computing)、人工智慧(AI)等新興議題,具有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產業分析師認證、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管理師認證。多次獲邀前往台灣科技大廠、法人產業科技型研究討會,進行專題演講與內訓。 版權:本人提供
游騰林現職:國泰世華銀行 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 商業分析師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所 騰林透過提早設定升學目標並展開具體計畫,僅利用五年的時間即完成學碩士學位。 在社會學系/所的課程中,學習到許多社會分層、社會趨勢等專業知識,並搭配統計學、量化研究等課程培訓的分析技術。讓學生不只能夠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剖析問題,還具有將各種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可操作化的統計指標,藉以讓學生能夠兼具大數據分析專案的理論與實務。 騰林曾任職於台灣之星、國泰世華銀行,在職期間曾獲卓越專案管理獎與科技應用創新 版權:本人提供
吳采璋現職: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花蓮分台 編導兼主持人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 曾任: 正聲廣播電台高雄台記者兼主持人 復興電台主持人 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記者兼主持人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教 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擔任廣播電台主持人 擔任花蓮看守所讀書會長期志工 未上傳圖片
尤泓鈞現職: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班 110年特種考試司法官考試及格 110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律師考試及格 109年司法人員特種考試四等書記官及格 |
國立屏東大學 社會發展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4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