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所在校區 |
府城校區 700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學系特色 |
如果你想學音樂,或希望未來以音樂為職業 |
1. 本系有目前全台大學音樂系中最新之音樂廳,配備Steinway & Sons D-274鋼琴,430個觀眾席。 |
學科意涵 |
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致力於探索音樂的本質,讓音樂以多元形式展現,激發無限的共鳴與熱情。 |
音樂,廣義來說,就是由聲音組成的藝術。音樂系設立宗旨是培育優秀之音樂表演、創作與教學人才、加強音樂理論分析與詮釋、增進人文基礎修養、加強相關表演藝術之訓練、並鼓勵跨領域科際整合與交流。 |
學習方法 |
![]() 1. 表演實作—透過各樂器個別課與合奏等大班課的專業指導,培養學生於表演舞台或音樂交流上展現藝術成果。 圖解:國際小提琴大師辛明峰與南大弦樂團 ![]() 2. 理論研究—本系不僅重視表演實踐,也強調音樂理論與音樂學等知識的養成,讓學生具備更全面的音樂理解與創作思維。 圖解:數位音樂科技與AI新潮流-吳珮俞老師 ![]() 3. 大師講座—每學期舉辦近十場大師班,涵蓋各個領域,讓學生近距離接觸與分享,拓展視野與專業深度。 圖解: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座暨交流 |
![]() *音樂基礎課程:包括樂理、視唱、聽寫等訓練。*術科主副修課程:依樂器別進行個人演奏或演唱技巧的精進。*合奏課程:培養團體的合奏能力並以音樂會展演學習成果。如管絃樂合奏、合唱團、爵士大樂團等。*理論課程:西洋音樂史,各大教學法,和聲學、對位法、樂曲分析等課程。 圖解: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 ![]() *定期之大師班與講座,使學生與國際大師接軌。*跨領域學程讓同學以音樂為基礎,跨域至相關領域如:錄音工程、場館管理、音樂治療等。 圖解:與紐約葛萊美獎薩克斯風大師哈特教授共演 ![]() *自行籌組音樂會、參加大型演出或音樂祭,培養學生實際演出及策展經驗。 圖解: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吹海風音樂祭 ![]() *音樂學系具有完整且全新之音樂廳*課程結合場域,達到具體理論與實務效果 圖解: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廳 ![]() *我們的爵士樂,是玩真的!本系具有七位爵士樂老師,均為業界最頂尖之演奏家,主/副修爵士樂,是我們的強項! 圖解:爵士樂主副修為本系最具代表性特色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一、參加校內外音樂社團,如合唱團、弦樂團、管樂團、吉他社、流行音樂社、交響樂團或直笛團等,並投入參與各種演出。 |
1.學習視譜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南大音樂)容易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搞混。南藝大是七年一貫制,而南大是綜合大學,校區位置和發展方向也不一樣。 |
*本系歡迎「非音樂科班」及「音樂科班」同學,及熱衷於高中校內外音樂性社團同學透過「乙組」(不需術科大考成績)申請。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問: 畢業後馬上成為演奏家? |
音樂系只能當演奏家?本系學程生涯發展多元,除了可當音樂教師外,亦可跨足藝文產業、流行音樂產業、藝術行政、場館管理與技術等相關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問:我想念流行音樂,可以考音樂系嗎? 答:可以,114年增設流行音樂組,以實現學生在流行音樂市場上的夢想為目標。 |
音樂系常讓人以為指著重術科、及表演的訓練,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師資均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音樂系所,各有學術專精與豐富表演經歷。在課程方面本系課程規劃兼顧樂器演奏和音樂教學能力,並增設跨領域主修課程,如爵士音樂理論實作、流行音樂、電腦音樂、影像音樂與製作等。此外,於每學期安排多場大師班、專業講座、音樂會等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音樂家蒞臨交流指導。 |
鼓勵跨院系修課、輔系、雙主修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舞台表演課程從肢體伸展開始,搭配演戲和重唱形式,激發學生創意並學習團隊合作。上課氣氛活潑有趣,最後以分組表演節目展現學習成果。 未上傳圖片 爵士合奏這門課和古典樂團完全不同,學生可以學到爵士演奏技巧、樂團編制等新觀念。在老師的帶領下,爵士合奏課充滿多彩氛圍,學習收穫滿滿。 未上傳圖片 弦樂合奏作為弦樂演奏的殿堂,透過音樂傳遞培養同儕間的合作樂趣,共同實現表演藝術的目標。 未上傳圖片 電腦音樂學習電腦在音樂創作與應用上的知識,無論古典或流行音樂背景的學生,都能在課程中豐富體驗。 |
未上傳圖片 音響工程概論與操作至音樂廳實作,學習音響擴音調音等知識,如合結合演奏及音樂知識於音響工程,並實際於音樂會上應用。 未上傳圖片 Midi入門與數位製譜/數位音樂製作入門
學習製譜及數位音樂基本知識 未上傳圖片 各樂團含:管絃、合唱、爵士、管樂、室內樂
交響樂團、合唱團:演奏/演唱經典曲目,常與當地職業團隊交流合作。 未上傳圖片 音樂與聲音媒體實務
學習podcast與廣播: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陳虹百我於1995年進入台南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就讀,曾擔任系學會會長、活動組長等職務,籌辦系上各項活動。大學期間對於音樂與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實習的訓練印象深刻,學校在此方面的規劃嚴格完整,加上良師善誘,除樹立工作典範外,使我具備日後職場所需之各項知能;而與同儕間建立的互動連結,是日後生活與工作的重要資源。 在1999年畢業投入小學教職,擔任教學與行政工作,亦常至各校演講、分享教學,於2006年取得本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2013年取得澳洲RMIT大學博士學位,主修音樂教育,曾擔任澳洲音樂教育學會維多利亞省理事、日本音樂教育會議大會主講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國際音樂教育會議(ISME)政策委員會聯名主席,現任教於多所大學音樂系。 未上傳圖片
江苙萁南大是孕育我音樂學習路上萌芽、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我第一所音樂學校,在這偉大的學校度過大學及碩班七年的歲月。學生在南大能得以適性發展,找到人生的道途。感謝幫助我於大三轉鋼琴主修的老師們,更感謝鋼琴恩師楊美娜與導師朱芸宜看見我的音樂潛能,鼓勵我走向世界,且支持並陪伴我走過每個喜悅與悲傷的時刻。 進入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就讀,是我立志要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初步綻放階段。回臺後有感於社會大眾與古典音樂的疏離,我在鋼琴獨奏會分享自己人生經歷與音樂之間連結,讓聽眾得到聽覺與心靈的感動。2018年「三十而苙—江苙萁鋼琴解說音樂會」於臺北國家演奏廳的現場演出受「貝岡朵音樂藝術」青睞,並發行專輯。 未上傳圖片
蘇孟風於南大求學時,專業師資讓我各方面拓展眼界、得到深度滿足。不只主修,選修課程包括室內樂、歌唱語音,還有各種理論與教學法等課程,都給予我啓發性的發展。當時最期待的,莫過於每年的學生音樂會甄選與班級音樂會,許多的演出機會,讓我們學生能夠在舞台上將平日學習所得,與聽眾做直接親密的分享,著實是其他學校難有的體驗。 成為職業音樂家之後,工作上面臨到的挑戰都讓人回憶起大學的恩師各個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不論在學術研究與舞台演奏皆是典範。身兼演奏家與教師之外,我也擔任電台節目製作主持,這需要資料歸納與整合能力。大學時的學習與訓練讓我能在各種身份切換順暢、相輔相成,能夠將自己熱愛的音樂與工作結合,是我覺得幸福的事。 未上傳圖片
呂宥葳我於2018年進入臺南大學音樂學系就讀,在系上每個學期幾乎都能接受到國內外著名音樂家的大師班指導,豐富了大學演奏視野,此外,系上亦積極安排國內、海外等音樂交流,曾到日本知名音樂學院參訪及演出令我仍印象深刻,也讓我更有國際觀。大學期間對於音樂演奏上的專業訓練,使我更加確定未來要走向成為職業音樂家的道路。 目前為職業樂團協演團員,非常感念母校每位恩師相當耐心且專業的教導,讓我有各自不同且多元的發展,也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希望。而我現在也成為下一代孩子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醒自己,要以每位學生的立場教導學生,並將母校及恩師們所帶給我的精神,再傳遞給下一代,讓他們能夠走在幸福的音樂道路上。 未上傳圖片
蔡昀熙我於2018年進入臺南大學音樂學系就讀,系上提供多元式的課程安排,使我在學期間能從多個不同視野深入瞭解音樂,學校也積極提供各種大師班和出國展演的機會,讓我們更具備音樂的國際視野。在學期間我曾與臺南大學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三次協奏曲,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也讓我更愛上演奏! 目前進入職業樂團工作深感到專業要求的壓力,任何一點失誤都可能致使丟掉工作,因此排練及演出都必須非常專注,並快速達成指揮的要求,感謝在學期間有受到演奏上紮實的訓練,讓我具備足夠的能力面對這些挑戰!母校更是提供了許多師培課程,演奏家與教學其實是密不可分,這些經驗也使我在教學上更得心應手,成為一個更全面的音樂家! |
未上傳圖片
劉軒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鋼琴演奏碩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 自本系畢業後,繼續進修,並積極參與各界演出,於2010年自行創業成立音樂教室【玩樂工作室】, 未上傳圖片
洪立宸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新竹縣竹北國小 教師 未上傳圖片
張文豪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艾爾加音樂坊 負責人 未上傳圖片
莊瑾欣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穆吉克音樂中心 負責人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4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