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民雄校區 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
學系特色 |
教學課程涵蓋多元專業領域,透過課程的規劃,進階出水墨、繪畫、複合媒體、雕塑、版印媒體、視覺研究等專業。強化學生藝術創作實作及創作媒材的掌握能力,依個人學習需求規劃兼習藝術史學、理論與評論,孕育人文藝術思維,藝術展演能力的藝術創作專才。 |
培育專業藝術創作、數位藝術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研究人才,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藝術之專業知識與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從藝術材料與形式之探討中體會與表達視覺的觀念,並強化學生視覺敏稅度與表現能力,同時提供學生嘗試獨立創作、設計與研究之機會,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的競爭力。 |
學科意涵 |
美術在現代主義時代更直接與視覺藝術成為互通之類型用詞,隨視覺藝術形式的擴展,更涵括行為表演、概念、聲音等非傳統藝術脈絡之藝術表現,本美術系所指涉學科應該在既有視覺藝術脈絡延伸出之藝術相關樣貌、議題、表現之研究。 |
視覺藝術學系: 視覺藝術學系(Visual Arts),是研究藝術創作與設計等造形藝術所需的美感與學理,其核心基礎是以視覺創作為重點,例如素描、繪畫、陶藝、裝置藝術、版畫、數位媒體和設計等。它是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如平面繪畫、設計或立體造形等一系列視覺藝術領域的總稱。 |
學習方法 |
1.術科的操作與應用能力:熟捻各項藝術創作媒材與技術,並善用媒材特性作出藝術表現,進而深耕未來藝術應用整合能力,以適應當代多元化藝術創作及應用要求,在藝術創作方法與技術的歷史脈絡與聯結能有充分學習與體認。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2.理論課程分析或研討:藝術史、藝術理論與論述、藝術研究方法等基礎學理之理解與整合思辨能力。開發學生之創作力及藝術之潛能,以適應現代多元化藝術創作及應用要求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3.作品創作概念與論述能力之培養與當代跨域性質的參與和訓練。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4.專業整合的實踐能力:藝術應用、藝術專案、藝術教育、藝術治療領域皆有職場實習課程,深化臨場的實踐能力。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5.自主學習:學習過程除了老師教學引導,亦仰賴學生自主尋找資源。注重個人的 自主探索能力。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課堂講授:教授帶領學生了解現代與當代視覺藝術理論、中西藝術史、藝術批評以及美學等議題,增加同學的藝術觀念與涵養。校外實體課程:帶領學生以藝術進入社區,實際了解與活化當地社區狀況。參與協助策劃展覽,讓學生了解策劃展覽之細節與重要性。 術科實作教學:教授透過課堂實際示範操作,及課程中設計每個單元的作業,讓同學在課堂上實際操作練習各種術科諸如素描、版畫、油畫與陶藝等課程所需的專業技巧,讓同學具備美術創作能力。校外實作教學:將課堂所學習之技巧配合校外實作去呈現,例如 公共藝術 、繪本、 採訪影片等等。 藝術創作工作室:教授帶領三、四年級學生,協助同學以實際創作與討論的方式,聚焦在個人之研究領域,磨練精進其創作能力提升藝術表現的深度與廣度。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以利用課餘之暇多看展覽或藝術相關書籍,增進藝術涵養開拓想像與視野。 |
除了在校成績PR值與藝術修課成績外,鼓勵學生盡量呈現參加藝術參訪、藝術活動、學習藝術過程、心得與感想等活動的成果。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之創作立基於由純藝術創作,概念出發延伸之藝術表現類型為研究學習範圍。重於培養創意能力與個人創作風格,有水墨、繪畫、複合媒材、版印媒體、雕塑、視覺研究等學群。在課程上雖與其他藝術相關科系有所重疊,但本組在各類創作的課程上安排上,具有更佳的深度與廣度。藝術研究組,課程涵蓋藝術史、藝術評論、策展,有別於人文社會學系或藝術史學系。 |
本校視覺藝術學系是以創作為主的藝術學系,其性質較接近美術學系,但所接觸的創作媒材較為多元,包括中西繪畫、立體造形、版畫、數位媒體設計或3D動畫的課程。課程主要以藝術工作室、數位設計工作室為主。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雖然是本系以培育,培育優秀創作與理論兼修人才為主,但未來出路及發展仍具多樣性。 |
一般人以為念視覺藝術系將來就只能當個窮藝術家,但是可以從事許多藝術相關的行業,例如網站美編,廣告設計、公共藝術執行、商業設計師、攝影師,開美術班或當美術老師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以培養藝術家、發展視覺藝術相關理論為主要教學目標,較不適合以設計工作為職志的學生就讀。 |
一般大眾以為美術只是畫畫與美勞,但實際上視覺藝術相關的行業與應用的範圍極廣。藝術創作上美感經驗的養成來自於對事物的觀察敏銳度,這是視覺藝術教育所要訓練學生的主要目的。透過一連串有效的術科教學與美學、藝術史、藝術理論等知識,讓學生有觀察事物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提升個人藝術造詣與美感經驗的總體。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所聘任專、兼任老師多達40位,師資經驗豐富、理論實務兼備,全方位指導教學,均為學術界之專家。 |
本系課程結構依照本系之教育目標開授課程,並於大二下學期開始有實務型的三個模組,分別為「中西繪畫學程」、「應用藝術學程」、「電腦藝術與設計學程」,並開設藝術理論、藝術行政與藝術教育等相關課程。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繪畫作為保存術I、Ⅱ
課程中練習如何使用流傳百年的古老配方和成分最簡單的催化劑將色素萃取出來製成顏料,但由於自然色素的採集量極其有限,許多色彩的色素量其實不足製成顏料。所以我們製作後即刻使用,以作畫的形式將這來自自然的顏色保存下來。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造形基礎
從創作者身體行為的自我觀察與造形產生的連接性為出發點,擬定造形計畫,建構將造形概念、生產改造、呈現方式與個人身體、技術、行動的結構性關係。 經由操作練習構成方法與基本元素間的關係,訓練造型認知與運用的思辨能力。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抽象素描
1.了解如何欣賞抽象藝術?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油畫創作
課程除了教予繪畫基礎,也讓學生嘗試各種畫風並自我探索,建立個人風格與特色;此課堂以傳統技法與現代繪畫兩主軸進行,依學生需求去加強指導,並引導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使學生不受媒材的侷限,創作出更多不同面向的作品。 版畫創作此課程學習可以學到多種類型的版畫,有木板、平板、絹印、銅板等版種,學校有提供各種的設備,每一個版從製版開始學習,教授刻板技術、印製技巧及空氣溫度濕度對於版畫之影響等知識,學生可以學習到多元的版種,了解不一樣得版畫特性。同時可以運用在創作與應用藝術上。 陶藝創作本課介紹基本的陶藝相關硬體設備及操作方法,進而教授手塑成形、拉坏成形、釉藥學與窯爐燒成等知識,學生可以利用陶土的可塑性特質,將個人的藝術觀念轉化成為立體的實用器皿或非實用純粹造型的作品。 設計本課程有包含了平面設計及3D動畫設計,平面設計課程內容了產品logo設計、平面海報設計、文字排版設計及包裝設計,3D動畫設計課程有室內建築設計建模以及人物角色設計建模,人物角色建模後會更進一步建立骨架,使人物能夠靈活動作。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彭康隆1988年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水墨組畢業。以創新形式水墨見長,為台灣當代水墨先鋒畫家。彭康隆以傳統水墨為體,復以新媒材、新技法為用,開創深具個人風格的新水墨畫美學。 精選展覽: 1998年「石魂水墨個展」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005年 一票人票畫空間個展 2008年「眾山皆響」水墨個展,一票人票畫空間 2012年 「碑碑遢山水」,一票人票書畫空間 2014年「花木述石─彭康隆當代水墨個展」,易雅居當代空間館
姚瑞中199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藝術家、藝評家兼策展人,擅以世代問題與時空轉換為題,忠實地表現社會諷諭與生活縮影。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荒謬處境。 曾兼任並客座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實踐大學。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幻影堂負責人。
賴九岑1994年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八屆畢業 2002年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美術創作碩士班第二屆畢業 賴九岑一向只畫他看見的事物,或許看得到的對象物,對他來說才是真實且永不褪流行的創作方式。 近期展覽: 2018年【賴九岑 泡泡株式会社】 大未來林舍畫廊台北市台灣 2017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17】展位H01 大未來林舍畫廊台北市台灣 2017年【溢界 × 邊線 Borders and Beyond】 大未來林舍畫廊台北市台灣 |
王源東1976年高中畢業於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國校師資班,並進入嘉義師專就讀,在五專時期,得過無數校內外繪畫獎項,畢業後在1984年進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畫組,在學習過程中,也積極參與繪畫比賽,獲獎無數。 曾擔任過台北縣碧華國中教師、台南家專美工科講師、國立中正大學美術社指導老師、台灣女子技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之後專職於國立嘉義大學美術系擔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2016年二月退休,目前擔任長榮大學書畫藝術系教授和台南市師美學會常務理事。
蔡宜儒畫畫自小即是我最大的興趣。 先前我所就讀的均非美術班,直到高三那年,我開始習畫並加考術科,同年考上嘉義大學,於大四時再考上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由於我對東方美學的喜愛,水墨成為我在大學時的主修,並同時修習現代藝術與理論,在嘉大的日子裡,是奠定我日後走向專職創作之路的基礎養成。 研究所時的創作獲得了畫廊的青睞,於是在畢業後即發表了首次個展。 退伍後,順應著內心渴望持續創作的聲音,毅然決然地將自己投入到專職創作之路,一切從零開始。 埋首創作半年後,作品獲得第一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首獎,之後持續受邀展出並創作不斷至今,作品為美術館、畫廊、企業、及私人等收藏。
林家弘高中選填大學時,我堅決選填美術相關科系,在校園介紹時,看到國立嘉義大學院所介紹相當驚艷,進入視覺藝術系後,深受優秀師資之惠,在藝術樓寬敞空間與精良設備下創作,很幸福。此外,在系所安排下多次參與嘉義鐵道藝術村與梅嶺美術館的展覽,嘉大視覺藝術系是絕佳的選擇!在大學畢業四年後,進入高師大美術系研究所就讀。 大四畢業前,我即思索著該如何有固定收入以維持創作,我選擇以藝術教學成就創作堅持,乃成立視界藝術短期技藝補習班。在創作的部分2008-2016年由台北著名藝廊代理,積極參與亞洲地區的首爾、北京、上海、澳門、台北藝術博覽會。2017年開始與YV museum合作,2019年開始於波士頓CAI當代藝術中心及匈牙利Tatabanya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並紐約藝博展覽。
謝怡如畢業於台中一中美術班,大學選擇至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來學習,而研究所則是到台南藝術大學造型就所就讀。從高中開始嘗試與學習平面繪畫,以壓克力為主要媒材,作品造型鮮明用色活潑,一直以平面繪畫為創作方向。 曾獲「2010高雄獎」首獎,「2011台灣美術新貌平面創作」首獎,2011 獲選「第九屆桃源創作獎-觀.點」,2012 獲選「南島國際美術獎」,2013獲選「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灣製造新人推薦」,2015 年「Art Olympia 國際藝術競賽」第六名,目前現職於藝術創作,並在大學兼課。每年在台灣各地舉辦個展與聯展,也積極參與國外畫廊聯展,在紐約與東京等地皆有展出。
黃偉茜大學就讀於國立師範大學中文系,副修美術。對美術有相當的興趣,於是考進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研究所時期開始專研陶藝,創作風格不拘泥於形式,喜歡自由天馬行空的想像,作品反映出當代社會中的不確定性。 研究所之後,雖然擔任專任教師,但一直持續創作,積極參加聯展與個展。作品榮獲2018西班牙L`Alcora 國際陶瓷競賽特別獎。喜歡創作時可以將內心世界表現,利用陶土成為與外界溝通的管道。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性格特質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