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校本部 242062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
學系特色 |
本學系是國內專攻劇情電影創作與技術的頂尖學府,致力於培育未來的電影製作人才。我們的課程涵蓋電影表演、攝影、錄音、剪輯、美術設計等各個專業領域,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電影技術與創作能力。 |
本系師資包含美英台博士和業界資深工作者,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希望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媒體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的影視音創作人才。課程在人文與藝術基礎上,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創作、導演實務、攝影、影音節目製作、後製剪輯、影展實務與表演、動畫設計與新媒體藝術等。畢業可從事導演、編劇、攝影、後製剪輯、影視節目企劃、影展策畫執行、多媒體設計師與劇場工作等。在學期間可至校內外實習,增進就業競爭力。 |
學科意涵 |
「電影創作」是一門以電影作為創作媒介的學科,涵蓋從構思到製作的完整流程。這門學科強調電影作為藝術與敘事工具的獨特性,結合技術與創意,培養學生在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能。 |
影像傳播的學習領域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創作、導演實務、攝影、影音節目製作、後製剪輯、影展實務與表演、多媒體設計與新媒體藝術等,提供企劃撰寫、攝影技巧、場面調度、收音、燈光、劇本寫作、剪輯等訓練,學習後可參與至輔大之聲廣播電台、輔大電視台以及校外各媒體單位實習。 |
學習方法 |
一、電影理論課程,包括各種電影史、電影概論、電影藝術與美學、電影社會與倫理、劇本分析與寫作、電影產業等,以各種理論課程強化技術內涵,並充實電影學習的基本素養。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二、電影實務導向課程,本學系學士班主要培養電影技術人才,循序由小型的製作練習發展到畢業製作,以完整的實務課程讓同學在實際操作中累績技能,並培養最重要的電影團隊合作能力。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三、電影賞析課程,從各類型電影的賞析,透過影片指導與分析的過程,讓同學透過電影賞析,對影片或各職位創作者汲取其精華,使之成為自己的養分。在賞析課程中除了可以獨立思考分析外,並能對各種電影提出子己的見解甚至批判,也是極為重要的學習。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四、專業分項課程,針對電影眾多的工作職規劃各類專業課程,並分為表演組及創作組兩大組別,專精於各項專業領域的訓練,表演組專注於影視表演,創作組則有攝影、剪輯、錄音、美術、後期製作等各類課程。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專題實作:透過不同課程的創作練習,培養學生在影像創作領域各項職位上的專業技能,也透過與同學之間團隊合作的經驗,除了考驗專業技術,也培養學生實踐創作的能力。 圖解:電視攝影棚拍攝練習 版權:輔仁大學影傳系 課堂講授理論: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並認識電影電視的緣起與發展,循序漸進透過傳播理論、傳播敘事、傳播研究方法等專業課程,豐富學生在大眾傳播領域的知識涵養。 團隊學習:課程間的集體性學習,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大量欣賞各種類型影、視、音作品,閱讀各類文章及書籍,嘗試分析及評論前述各項作品,訓練自己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在充實自我涵養的同時,從中梳理學習電影創作的目的及動機;亦可開始嘗試影音創作,訓練自己掌握透過影像與聲音作為創作工具的能力。 |
學生可以在平日多觀看不同國家的影集和電影,豐富自我閱歷,挑戰對劇情進行心得分析,透過思考不同片段的劇情安排,可提升自身的編劇能力。留意關注台灣各大影展活動(如台北電影節、金馬奇幻影展、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與金穗獎...等),認識不同類型的作品,多看多聽多說多觀察是作為傳播人必不可少的修養,在日常中透過參與活動、旅行、讀書等,增廣自我的眼界,並在課餘時間練習文字、照片拍攝或是短影音等創作,多多增加影像聲音方面的了解與訓練,日積月累方能有成,未來也才能利用聲音、畫面說出好故事。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系學士班成立目的為培養電影產業需要的人才,在影視製作相關科系中,本學系針對電影多項技術領域有完善訓練,且設有表演組針對影視表演進行訓練,創作組課程偏重於敘事電影製作之訓練,不同於一般廣電學系或其他學校電影系,本學系學習著重以專業技術講好故事。 |
本系為全台唯一的「影像傳播」科系,與新聞系、廣告系、資訊傳播、藝術媒體設計等相關科系有明顯區別。本系課程強調結合聲音(廣播)、影像(電影與電視)、電腦科技(網路、動畫、剪輯特效)等理論與實務創作,與全國其他相關系所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學生畢業後可獲得「藝術創作學士BFA(Bachelor of Fine Arts)」學位,是全國傳播院校中最早且獨特的學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高中生誤解電影系畢業後就一定會成為導演、攝影師或剪輯師,但實際上,學校只提供基本的素養與能力。學生必須主動到業界實習,獲取最新技術和行業知識,並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產業中找到發展機會。因此,畢業後的成就取決於個人的努力與實踐,而非單靠學校教育。 |
本系所學多元,畢業系友多數從事導演、編劇、攝影、後製剪輯、影視節目企劃行銷、影展策畫執行、多媒體設計師與劇場工作,影視工作亦包含幕前與幕後等各種分工,學生可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個人特質自由發展。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人以為愛看電影或喜歡拍影片就適合讀電影,實際上,電影創作學系不僅要求對電影的熱情,更重視理論基礎、大量閱讀和觀影習慣。電影製作是團隊合作的過程,學生需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能力,才能在複雜的製作流程中協調工作。此外,感知生活細節的能力至關重要,能將日常經驗轉化為有深度的創作,不能僅有興趣或技術。 |
影像傳播學系因系名的特殊性,學生不易辨別,本系與他校廣電系類似,但增加影片創作、多媒體設計、影視表演、劇場實務等實務課程。課程設計也重視理論的基礎涵養,對於電視、電影、多媒體設計相關理論、傳播理論等也都有安排紮實的教學。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北藝大的電影創作學系主要透過「獨立招生」入學,其他管道如特殊選才、繁星計畫等也可報名,詳情可至學校招生資訊網查閱,簡章約在每年十月中旬公布。此外,本系不接受轉學生或校內轉系生,因此不能將其他學系當作進入電影系的跳板。高中生應在報名前清楚了解各入學管道與規定,選擇適合的申請方式。 |
本系各年級只有一個班級,相較世新傳播科系的多班教學,因此本系不管在器材設備或是教學輔導上都可提供學生更充沛的資源。此外,輔大是綜合型大學,對外推動國際化不遺餘力,積極鼓勵學生至海外姊妹校交換學習,對內有12個學院,50多個科系,學生可自由地跨領域學習及培養第二專長。亦可申請至全球近500所姊妹校交換,拓展國際視野。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電影製作是大一至大三必修課程,學生從基礎拍攝實務課程開始,各種職務的認識與練習,最後完整創作一支短片。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電影攝影是創作組其中一項專業課程,主要是包括業界有名的錢翔、林殊宇等知名攝影師親自指導,在電影光影的掌控下,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達到戲劇要求。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電影表演基礎全班從基礎表演開始學習演員與劇組的互動,並培養演員在鏡頭前的態度,也對舞台的表現與面對觀眾有特別深刻的學習,一直都是同學最愛的課程之一。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電影剪輯讓同學能了解剪輯改變劇情的特色,透過林浩溥、雷震卿、滕兆鏘等在業界經驗豐富的剪輯師們指導,不論在專業剪輯軟體操作技巧,或是剪輯觀念與手法,甚至剪輯態度的表達,都繪有煥然一新的成就感。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影展規劃與執行 與 影展實務電影人全方位的課程,學習如何讓電影創作作品在影展展演中成功推出,因為搭配一年一度關渡的影節活動課程進行,而且讓同學近乎百分之百的規畫與執行一個正式對外影展。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戲劇原理、影視表演、劇場實務學生將接受專業表演指導與肢體訓練,同學須彼此互助合作,共同參與挑選劇本、舞台設計、燈光音效設計、宣傳海報設計與印刷以及尋找贊助等工作,最後於學期末的公開展演驗收學習成果。 圖解:劇場實務學生演出紀錄 版權: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 未上傳圖片 新媒體藝術創作影音創作製成為當代媒體宣傳的重點發展,課程規劃導入實驗性影像創作,針對當代數位影像技進行主題創作,引導學生觸及影音創作之實務操作,將創作意識轉譯展現。課程中將透過實用影音技能培養,讓學生了解媒體影音發展趨勢,並導入相關應用案例讓學生自主學習分享討論,透過創造力輔導學生激發創意思維。 紀錄片製作本系聘請榮獲2019「勞動金像獎」全國長片組首獎以及「第11屆香港華語紀錄片節」短片組亞軍的柯妧青導演指導。本課程將培養學生紀錄片製作需具備的主題意識,並培養學生田野與資料蒐集以及紀錄片敘事能力,透過認識不同類型之紀錄片及其表現形式,期望培養學生具備紀錄片製作專業態度與職場倫理。 圖解:影片拍攝現場 版權:輔仁大學影傳系自有照片 進階攝影本系特別聘請曾任報社攝影記者12年並舉辦多次攝影專題展覽的系友李開明老師負責指導。本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對攝影鑑賞及操作相機的能力,藉由在課程中訂定主題在持續的拍攝過程中發展出個人的風格。期望學生能準確運用相機的各項功能與運用練習,在隨性街拍之餘能了解構圖的重要性。 未上傳圖片 OTT與電視台製作行銷本系特別聘請現任年代電視集團副總經理、好樂迪集團阿爾發音樂副董事長常立欣老師負責指導。本課程期望讓對電視與網路節目企劃製作及行銷真正有興趣的同學,透過本課程至壹電視攝影棚上課,能真正了解並接觸到實務,並充分體驗市場需求。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周嘉儀學士班校友 製片-一位成功將台灣電影帶入韓國釜山影展創投的人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27454 未上傳圖片
許富祥碩士班校友 導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8%E5%AF%8C%E7%BF%94 未上傳圖片
曾瀚賢碩士班校友 製片-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製片 http://www.taiwancinema.com/Staff/StaffContent/?ContentUrl=55294 未上傳圖片
陳彥廷學士班校友 演員、導演 https://news.tvbs.com.tw/local/687783 未上傳圖片
林君陽碩士班校友 林君陽,專長於社會寫實題材。早期以《愛的麵包魂》導演身份嶄露頭角,於2019年憑藉《我們與惡的距離》榮獲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該劇深入探討社會道德與心理議題,獲得廣泛好評。2021年,他執導的《茶金》獲得金鐘獎多項提名,展示了其在時代劇中的精湛掌控力。2023年,他的電影《疫起》更榮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並與Netflix劇集《人選之人—造浪者》再度引發討論,是台灣影視圈重要知名導演 |
圖解:於第52屆金鐘獎獲獎紀錄 版權:聯合報系攝影中心記者王騰毅
許立達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導演組藝術碩士。 職業經驗:目前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主職為導演、編劇及大學兼任講師。執導之作品《告別》榮獲第52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及編劇獎(2017)。 圖解:柯孟融 版權:空殼影像
柯孟融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畢業。 職業經驗:導演,空殼影像工作室負責人。2004年學生時期執導之短片《鬼印》在網路上造成轟動,曾創下百萬次網路點閱率並入圍數個國際影展,開始以鬼片題材受到矚目。2008年畢業後擔任導演與編劇,2009年拍攝第一部台灣的恐怖驚悚劇情長片《絕命派對》進軍大螢幕,2022年以電影《咒》入圍 第59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原著劇本。 2022年以電影《咒》榮獲 第59屆金馬獎最佳剪輯。 圖解:林君陽個人照 版權: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林君陽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導演組藝術碩士。 職業經驗:導演、編劇、攝影師,發條映畫有限公司負責人。 2012年執導並擔任攝影電影長片《愛的麵包魂-電影版》,獲新聞局長片輔導金、及金馬創投會議百萬首獎。 2012年與2013年入圍第47與48屆電視金鐘獎攝影獎。 2018年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榮獲第53屆電視金鐘獎戲劇類節目最佳導演獎。2023年以《人選之人-造浪者》榮獲第58屆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圖解:李開明個人照 版權:李開明提供
李開明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 職業經驗:前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壹周刊攝影記者,現為攝影師暨明室影像工作室負責人、本系攝影課程講師,1998年起紀錄自己家庭日常影像的紀實作品(凝視父親),於2009年展出。 目前尚有許多的專題式影像紀錄時在進行中,包括「快樂是..」「Taipei Nobody」、「神人之間」以及「廢墟遊蕩」等。 未上傳圖片
彭之軒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 以拍攝國家地理頻道的《透視內幕-棲蘭秘境馬拉松》,榮獲第54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影視製作經歷豐富,執導過紀錄短片、廣告,會編劇、攝影、導演,也是2010年國片「燃燒吧!歐吉桑」的副導,近年編導作品《檳榔吸屍ADDICTION 》入選2024年美國芝加哥影展短片競賽、亞洲日舞影展短片競賽、日本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短片競賽、南韓富川奇幻影展XL單元、丹麥ODENSE國際短片競賽等。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多元能力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