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應用外國語言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心理學類 | 外語學群 英語文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 校本部 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於民國91學年度創系,系所目標是要回應社會變遷醫療需求,培養具有心理學知識與人文關懷素養之優質心理健康照護人才,成為中部地區重要心理醫療服務之重要資源中心。鑑於社會需求、產業及領域發展趨勢,再加上本校為醫學大學之特質,所以本系的發展特色定位在「臨床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 1.強化學生英、日語之聽、說、讀、寫、譯能力,培育「英日雙語」專業人才。 | 
| 學科意涵 | 研究行為與心智的科學,涵蓋對人類與動物行為與心理機制的探索與研究。 | 本系旨在培育英日雙主軸專業人才,主要應用在醫療、商務、教學及翻譯等相關專業英日語文之訓練。 | 
| 學習方法 |   多樣性實驗室、專業教室,相關儀器設備均依各實驗室或專業教室之用途加以配置,主要用途為學生各項基礎及專業課程之實習場所,並且提供學生參與研究之用,包含生理心理學實驗室、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視覺訊息處理實驗室、心理治療室、心理衡鑑室、團體治療室等,提供本系學生更好的學習空間資源。 圖解:生理心理學實驗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多種測驗工具,在教學上能以多元化、善用媒材、實作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也能鼓勵學生以口語及書寫等方式表達學習成果。多門課程會配合影片觀看及討論,啟發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學習創傷輔導技巧等,進而提昇助人能力與素養。 圖解:心理衡鑑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多元創意教學,例如(1)體驗實作,專業課程融入現場印證學理,參與社區活動,落實大學社會責任。(2)國際交流,參加國內外心理學會議,發表學術期刊、申請交換生、安排學生出國移地訓練。(3)舉辦校外學者學術、實務演講及工作坊,舉辦臨床心理暨心智科學研究成果發表會,供學生分享研究成果。(4)產業參訪或實習。 圖解: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   AR輔助學習:結合擴增實境(AR)技術和醫療科學知識,透過AR教材與多語言學習,學生可以在虛擬實境中直觀理解醫學知識。在課堂中運用醫護英日文AR APP,包含掛號、批價、領藥等,強調自主學習,操作學習輔助工具。 圖解:AR輔助學習 版權:本系   課堂練習:本系課程除透過課堂講課外,亦以課堂練習模式進行教學,包含寫作練習、會話練習 (角色扮演、場面模擬)、小組演練等,藉此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與立即發現問題進行修正。 圖解:會話練習 版權:本系   跨國創新線上教學:透過「協作式線上跨國學習(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COIL),在事前設定的各種生活與文化主題下,與日本姊妹校進行語言交換與線上共學,幫助學生增加日語耳聽口說練習機會,進而拓展學生視野。 圖解:線上教學實況 版權:本系   運用多媒體深度探索Web3技術與媒體融合,課程內容包括基礎Web3知識、元宇宙概念、實用業務案例分析,以及NFT創作技能。透過學習,深刻理解最新技術趨勢,培養媒體溝通能力,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並快速掌握創新與溝通的關鍵。 圖解:運用多媒體 版權:本系   日本交換生來台文化考察:每年九月,日本姊妹校學生來台短期交換留學時,與本系學生共同進行文化考察,並由本系學生擔任學伴,協助日本學生在台生活,可藉此提升本系學生日語溝通能力,促進國民外交。 圖解:日本來台交換生合影 版權:本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廣泛閱讀各類書籍,隨時觀察他人,並了解自己。 | 
                                                        語文學習不侷限於培養個人語言能力,亦重視人際互動與溝通能力的訓練,可從小組合作或團體報告過程中學習人際互動與溝通。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心理學是研究個人的內隱及外在行為之科學。 | 
                                                        本系歸屬於外語學群,本系為國內唯一設在醫學大學的應用外國語言學系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專業領域中沒有「心理醫師」職稱,而是區分為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兩者均需相關的研究所畢業並通過國家考試。另一方面,有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需修讀醫學系,並接受相關專業訓練。心理系師生並非擁有讀心術,無法憑空猜測他人的內心世界。 | 本系畢業生擁有英日雙語能力,較僅專精單一外語擁有更多就業機會。多數在外商、科技、醫療等相關產業從事行銷、業務、採購、人資、專案、行政等業務,也有擔任機場地勤人員、空服員、機師、飯店櫃台人員,以及從事英語教學、留學諮商等工作。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沒有教催眠、沒有教市面上的心理遊戲、不只有佛洛伊德、不是玄學。 | 
                                                         1. 學習內容:在高中英語基礎上,學習專業科目,應用於商務、觀光、翻譯、教學與醫療等領域。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善用醫學大學的優勢,與其他相關科系合作,設立多樣性跨域微學程,促進相關院系課程資源的跨領域整合,讓學生更有系統地選修跨系專業課程,進一步大幅提升未來的競爭力與專業素養。 | 進入本系就讀的學生除了學習英語、日語之外,在學期間必須擇一申請修讀跨域微學程、跨域學程、雙主修或輔系,開拓外語以外之專長。此外,本系學生也可以參加本系舉辦的企業參訪活動或專業演講、日本姊妹校舉行的暑期日本文化營或視訊交流活動,以及利用暑假時間到出版商、醫院附設國際醫療部門等本系簽約認可之機構實習。 | 
| 我的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應用外國語言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變態心理學本課程在提供您對所謂「變態」、「瘋子」的基本認識,認識心理異常的分類系統,變態行為主要的理論觀點及治療方法,以及人類對於瞭解與處理變態行為的努力,變態行為與現代社會的關係。修畢本課程,應能對個案做基本的區辨,知道那些狀況需要處理與治療,也瞭解可以處理到什麼程度,該如何轉介。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臨床心理學本門課程主要在讓大家了解運用於心理醫療與衛生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課程囊括臨床心理學中的基礎理論、心理疾病、心理診斷、以及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等部分。使修習此課程的學生可以對臨床心理學有正確的認知,並可運用簡單的臨床心理學原理來處理自身與周遭人的問題。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諮商理論與技術藉由介紹諮商理論的各家學派與實務,協助學生自我探索及增進自我了解。並經由助人技術的說明及演練,幫助學生將來能夠更輕鬆自在與個案或家屬建立關係,且展現有效的同理心,以及能在臨床上作相關的應用。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   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以私經濟之觀點, 探討本國企業與他國企業進行商品交易之有關知識與技巧,亦即實際的貿易作業 (trade operation)。本課程以考取國貿業務技術士證照為導向。 圖解:國貿技術士證照 版權:本系   外語商務與數位行銷 跨域微學程有商務英文溝通、國際貿易實務、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等課程,以提升學生數位競爭力,培養商務行銷專業能力,並提供符合產業界需求的外語實務人才 圖解:外語商務與數位行銷 跨域微學程 版權:本系   國際會議與展覽學程
                                                                        本學程結合本系之外語專業課程,並可學習會展規劃與管理、行銷學、創新創業等課程。 圖解:國際會議與展覽學程簡介 版權:本系   國際醫療產業管理學程
                                                                        本學程除結合醫療產業相關課程與外語專業課程,亦包含管理學、統計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等商管相關課程。 圖解:國際醫療產業管理學程簡介 版權:本系   領隊導遊英文本課程配合考選部領隊導遊國家考試準備,以指導領隊導遊實務英文與考取證照為導向。 圖解:領隊導遊英文 版權:本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應用外國語言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版權:黃凱祺系友提供 
 黃凱祺高中就學期間對於大腦科學深感興趣,放學時更常流連於北車的書店閱讀尼采、榮格等有關哲學、心理學的書籍。基於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同等喜愛,大學時選擇進入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就讀。畢業後曾在其他領域徘徊,最後還是回歸初衷選讀臨床心理所,並先後於台北榮總精神部和復健部實習,為下階段臨床工作學習準備。 考取臨床心理師執照後,曾先後於大里仁愛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執業並擔任臨床教師,深感於心理健康對國人的重要和現有心理衛生資源的不足,興起了進入社區做臨床服務的念頭,於是於2018年在台中成立「澄田心理治療所」,希望能充分結合在學所學和臨床經驗,將有關心理議題的概念普及化、去神秘化,提供更貼進大眾需求的服務。   版權:林郁苓系友提供 
 林郁苓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轉進了心理學系,印象深刻的是系上教授們的親切溫暖,以及在學識上的專業傳授與分享。教授們在學科要求上雖略為嚴格,卻是學習階段收穫最充實的時候。有教授說過「大學不是職業培養中心,而是教你思考與培養邏輯」,這對我日後的職涯規劃有很大幫助。 畢業後,擔任北榮附設庇護工場就業服務員,帶著七名精障者經營一家庇護商店,透過臨床心理學的知識協助他們透過職業重建再次步入社會;也曾任職行銷企劃人員、人力資源人員、職涯諮詢專員等,發現到心理系的出路原來這麼多!目前於公立就服機構擔任就服員,協助不同障別的身障者找工作、職涯諮詢。 版權:曾鼎系友提供 
 曾鼎2004 年入學,知道升學路程競爭,也了解心理學的廣泛。課堂教得難理解,也難想像在社會的應用,故積極參與不同心理學方向的研究和實習。了解到台灣在工商心理的侷限,決定到工商心理較發達的國家就讀,並找偏實踐的學校來學習,而不是如何研究。大學時學到廣泛了解的好處,太早限定自己的想法,會錯過了解自己的機會。 2011年開始領導顧問工作,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各種公司測量,篩選,和培養領導人才。這是在台灣大學裡面幾乎沒有被提到的心理學應用。工作期間輪調了三個國家,也到過不同國家執行企劃。如果不是大學時嘗試不同心理學領域,難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也難發現有這領域。心理學在大學教育廣但不深,要找到機會讓自己深入了解。 |   圖解:辜國峰學長 版權:辜國峰系友提供 
 亞洲地區迪卡儂 供應鏈管理主管-辜國峰醫學及各類學科的學習,及外語課程的幫助,使我在職場獲得許多機會。醫療的涉獵,在商場營運上提供更全面的安全考量。擔任校內英語教學助理的經驗,助益我制訂培訓內容。課外參加高爾夫校隊,寬廣了視野及興趣範圍,引領我進入運動產業。 第二語言日語的習得,加強了與日本同事的溝通,使供應鏈上的問題迎刃而解。 擔任迪卡儂大中華區高爾夫供應鏈採購主管一職,負責台灣、中國、韓國及日本高爾夫相關業務。2013年起在台灣迪卡儂有限公司任職三年,從兼職銷售助理開始,陸續經歷部門經理及門店營運經理一職。2016年轉調至迪卡儂大中華區上海總部,於"迪脈(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數字營銷主管、培訓主管及零售供應鏈採購主管至今。   圖解:康惠晴學姐 版權:康惠晴系友提供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中心講師- 康惠晴國高中期間對英文非常感興趣,大學自然而然選擇英文相關系所。就讀中山醫應外系後,發現系上同時提供日文課程,讓自己也可以加強日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無形中讓自己增加另外一個就業機會。雖然是第一屆學生,但就讀期間老師們給予很多幫助,我是個非常熱愛參加演講的學生,系辦和老師們都提供了很多協助。老師們都很有教學熱忱,在這種學習環境自然可以開心學習。大學四年我對英文的熱情始終不減,畢業後到美國攻讀語言學碩士。 曾任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語言中心行政專員、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語言中心專案講師、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語言中心歐洲與亞洲語言組組長,現職為國立中正大學語言中心講師,主要教授大一英文課程。   圖解:鄭怡柔(Sharpaygaga)學姊 版權:鄭怡柔系友提供 
 外商航空-鄭怡柔Sharpaygaga在校時參加許多系內和系外活動,提升自己社交和語言的能力,也在系上課程中學到許多翻譯技巧,尚未畢業即面試外商航空,獲取難得的面試經驗。 Youtube創作者約兩年,現今為外商航空空服人員,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也能藉由工作在世界各地遊覽。   圖解:葉嘉仁學長 版權:葉嘉仁系友提供 
 鑫陽鋼鐵(股) 外銷課 課長-葉嘉仁本著對學習語文的熱忱及對未來的規劃,在大學求學階段考取語言及國際貿易相關證照,在學時擔任英語教學助理(TA)、國際研討會接待人員、各類展場活動翻譯員,亦在飯店擔任櫃台接待,以磨礪自身語文能力及確立未來目標。 畢業後於本土鋼鐵產品製造業任職,負責美加及東南亞地區外銷訂單運作、出口報關、新產品開發、出差維繫客戶及部門內部人員管理等工作迄今已達八年。現職為外銷課課長。   圖解:吳孟諠學姐 版權:吳孟諠系友提供 
 鴻海科技集團軟體專案管理-吳孟諠學姐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實習,讓自己在不同領域都有所成長。除了在校內辦公室打工,也擔任通識中心的英語口語助教,還曾在外商跨境電商公司實習,累積了不少實務經驗。大二時擔任系學會長,帶領團隊規劃和執行多場活動,享受從發想到落實的成就感。因為對英語和商業課程充滿興趣,我修讀了會展學程,並考取多項專業證照,如國貿丙級、會展專業人員和外語領隊等。 參與了多場商業競賽,獲得豐富的實戰經驗,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在學術方面,我完成了兩篇專題研究,並投稿到大專生計畫和國外期刊,為申請碩士班奠定了基礎。畢業後,我順利進入國立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完成學位後錄取科技業軟體專案管理一職。感謝應外系的學習歷程和師長們,讓我一步步朝夢想邁進! | 
| 我的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應用外國語言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4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