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
所屬學群 |
法政學群
政治學類 |
法政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行政管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海大校區 202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
博愛校區 100234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
學系特色 |
訓練學生具有海洋法律、海洋事務之理解和熟悉之專才。 |
本系以培養公共事務管理人才為主,並輔以公務法律專長、相關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應試就業之增能課程。本系課程特色包括:(一)以都會創新治理之公共事務為主軸;(二)以培育公共事務人才為目標;(三)以市政資源為實務課程教材;(四)以課程多元化為教學導向,及(五)提供豐沛學習資源增進學生總體能力。 |
學科意涵 |
訓練學生具有海洋法律、海洋事務之理解和熟悉之專才。 |
國家社會之所以能永續運行,乃因公共事務獲得妥善之管理與經營,因此相關專業領域之人才培育為維持國家社會運作之重要課題。 |
學習方法 |
![]() 案例研習多閱讀判決,找出法律爭點,比較學說與實例之不同,增進自己法學素養。 ![]() 純讀背頌法與嘗試記憶法純讀法」是將學習之內容,從頭到尾一遍又一遍地唸,直到能順口背頌為止。「嘗試記憶法」則是唸完一至三遍後,即開始嘗試著記憶與背誦;背至不順口的地方,隨即翻閱查看。 ![]() 邏輯推演利用熟悉基礎法條,增進對進階法條的理解。 ![]() 比較法比較外國立法例,進而探討及學習本國法及基礎法學思維 未上傳圖片 純讀背頌法與嘗試記憶法純讀法」是將學習之內容,從頭到尾一遍又一遍地唸,直到能順口背頌為止。「嘗試記憶法」則是唸完一至三遍後,即開始嘗試著記憶與背誦;背至不順口的地方,隨即翻閱查看。 |
![]() 一、課堂講授與團隊學習:由教授講授相關理論知識,並利用課堂分組討論或報告,協助同學了解行政管理實務。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二、實習方法:本系設有公共事務實習必修課程,大三同學必須至市府相關局處實習,結合理論與實務。本系並與致伸科技公司、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逆風劇團簽訂給薪實習合約,有助學生認識企業與非營利組織,擴大職涯選項。 圖解:職涯發展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未上傳圖片 三、參訪與觀摩:安排豐富的校外參訪並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參與(例如辦理高中生公共事務營隊、校內外政策競賽),鼓勵同學做中學、學中做。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未上傳圖片 四、公共事務講堂:每學期辦理20場以上的演講與工作坊,提升同學AI與永續職能。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 |
參與公共事務、社會實作與探究相關活動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涵養學生海洋法政相關素養,培訓並輔導其未來海洋法政公私領域就業之能力與機會(關注國際與國內海洋法政事務發展與海洋法政人力的迫切需求)。 |
一、本系與臺北市政府簽有公共事務實習課程合作契約,學生須至臺北市政府各局處實習。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學生的出路及生涯發展不僅只有司法官特考及律師高考,而是要成為能因應多變的國際政經與海洋情勢進行政策評估與管理的能力之法政人才。 |
本系畢業生可擔任公職與公營事業人員,私部門人資與專案人員、非營利組織管理人員、政治場域行動人員(政黨組織人員、民意代表助理、民意調查人員等)、及進修碩士後擔任研究人員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學科整合及注重理論及學實務兼備之學位學程 |
1.學習內容涵蓋政府組織運作、行政管理、法律、社會學、企業經營等多元面向。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無 |
本系另設有公務法律學分學程、政策智庫學分學程、全人醫療學分學程及健康照顧社會工作學分學程等相關課程,提供學生跨學域並具整合性之多元修課選擇學習環境。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海商法學生應能明瞭並認知我國海商法與相關國際公約、慣例或外國法例之關係,以及國際海商法發展趨勢。 未上傳圖片 保險法學生應能正確陳述我國現行保險法之相關規定、基礎理論與實務或學說爭議。 未上傳圖片 海洋法政菁英講座
本課程為適興課程,培養學生: |
![]() 行政學行政學為學習公共事務與公共行政的基礎課程,不論是國家考試科目,或者政府部門、非營利部門與私部門的實務皆會應用到這門課所涵蓋的種種概念。 ![]()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組織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指導準則,它決定著管理活動的方向和目標。正確的政策及有效的執行,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效果。 ![]() 法學緒論在國家考試的各類科考試之科目中,法學緒論為測驗考生對法律全貌及其精義的一個基礎課程。 未上傳圖片 公共事務實習公共事務實習課程係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共同辦理之實習課程,使對於公共事務有興趣與熱忱的同學能共同參與行政實務,瞭解政府機關的實際運作過程,以作為未來從事相關研究及工作之基礎。本課程提供學生至臺北市政府實習之寶貴經驗,可獲得實務與理論上相互映證之機會,有助於培育具實務經驗之人才。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彥宇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海洋行政 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海洋行政 未上傳圖片
李媞瀅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海洋行政 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海洋行政 未上傳圖片
蔡源庭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勞工行政 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勞工行政 未上傳圖片
江宇璿該生於2021年考取民航特考(三等飛航管制) 該生於2021年考取民航特考(三等飛航管制) 未上傳圖片
何姵萱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法律廉政 該生於2022年考取高考三級法律廉政 |
![]()
黃健豪黃健豪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並當選本校113年傑出校友。 黃健豪於107年當選臺中市議員,並於113年當選立法委員。 ![]()
陳韋如陳韋如為本系104級畢業生。 陳韋如考取107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考試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法制類科、113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三等考試檢察事務官類科偵查實務組、113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律師考試(智慧財產法) ![]()
林家君林家君為本系108級畢業生 林家君考取108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考試四等考試法院書記官、112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官考試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 |
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