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會計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財經學群
會計學類 |
財經學群
會計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城中校區 100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
| 學系特色 |
1974年成立,1995年增設碩士班,畢業系所友廣佈會計與財經各界,對社會有諸多貢獻。 |
1.會計核心課程,均採小班制教學,並實施統一教材、統一進度及統一考試之教學制度。 |
| 學科意涵 |
會計一向被稱為「企業的語言」,扮演企業經濟活動與相關決策者間橋樑的角色。其實不僅是企業,任何個體均須藉助會計表達其現況,以便相關決策之作成。 |
會計是將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表達出來,提供股東、債權人以及內部經營階層等,企業利害關係人決策使用的一套記錄與報導的程序。會計學在商學/管理學院是必修科目,這是因為凡是商業活動都必先透過會計紀錄,才能得到基礎的資料,供後續決策分析之用。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講課習作:會計學的角度來分析企業之經濟活動、經營績效、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使學生能夠熟悉財務會計之基本概念;同時藉由介紹企業交易時所採用的各項財務會計之基本觀念,洞悉管理當局運用財務報告達成交易目的之企圖。本課程之終極目標在於提供學生清晰之財務會計概念,並建立未來學習其他商學課程 未上傳圖片 問題討論:課程將對相關問題討論介紹,使學生了解企業如何紀錄、分類與彙總交易並學會會計方程式、借貸法則、會計循環等會計基本觀念與編製財務報表等作帳實務,幫助學生奠定爾後各相關學科的學習基礎 未上傳圖片 影片欣賞:透過相關案例影片,深入簡出介紹會計 未上傳圖片 校外實習:理論與實務結合: 專題講座課程及學生校外實習 |
邏輯推演:泛指從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推移或過渡到另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的邏輯活動與學習。
數據分析:學習分析財務報表,瞭解企業財務情形,進行管理決策。
個案討論: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會計需要國文的理解能力,對於原理原則清楚理解融會貫通,可以讓學習的過程更加順利 |
進入商學領域,一方面需要了解企業所處外在經濟環境,也要了解企業在整個產業中的地位。企業內部的組織文化、經營哲學、管理系統,如何整合運作,以便達到企業目標。因此在高中時期,可以透過課外閱讀,特別是關注經濟類新聞、商業雜誌,從日常生活的接觸,體現企業對生活、社會的影響。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會計學系以培養會計方面專業人才、企業財務主管,和提升社會會計人才素質為目標。 |
會計學系所學的課程及訓練的方向,專業性是商管學院科系中,算是相對較高的學系。會計學系的核心課程從大學一年級一直貫串到四年級,不斷的深入、強化、及適度的擴充。企管學系學習的範圍則相當廣泛,所有企業營運所牽涉到的範圍,如:組織、人事、行銷、採購、生產、財務、貿易、資訊等知識,都必須涉獵。也因為各種知識都要具備,對單一的領域不容易深入,需等進入企業或繼續升學深造,再選擇某一領域深入。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會計學系畢業生的生涯發展相當多元,可擔任記帳士或會計師,在企業中擔任會計主管、財務長、稽核主管、資訊主管、或政府公務人員、國營事業人員、教師、研究人員、非營利組織主管……等,也可以會計專業的優勢,跨領域從事商業智慧決策分析、永續管理、數位創新或經營企業,在各領域皆能發揮長才。 |
會計學系並非僅適於女生就讀之科系。大學畢業後,若到一般企業服務,亦不是從事記帳工作,對於未來AI時代,並不會有失業危機。具備會計、財務、資訊、法律專業知識,善用財務資訊,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才是大學會計系更為強調的。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數學要好才可以讀會計」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多元學習方法包括:聽講、演算、討論、報告、個案教學、校外參訪、校外實習…等,培養扎實的會計、審計、稅務、理財知能及跨領域知能。抱著正面的學習態度及求知的心,可發掘自己的熱情及興趣,擁有三好(好的專業、好的態度及好的品德),畢業後可有多元的生涯發展機會。 |
數學方面,大多為加、減、乘、除四則基本運算之數學,外加不難的微積分與管理數學。每一門學科多少都要有點邏輯概念,會計也不例外。但是在會計學習過程中,教導同學理解遠比計算重要,光是數學能力強,若無踏實課後練習,也是無法學好會計的。本系核心會計皆採用原文書,輔以中文授課,同學只需有基本的英文閱讀能力即可。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尚有五年一貫學碩學程,縮短學生修習年限,及早取得碩士學位。 |
無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會計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Python程式與數位創新隨著智慧物聯網(AIoT)及數位創新時代到來,開設「Python程式」、「數位創新」、「商業智慧與決策分析研討」……等,可幫助個人、企業及組織的優化工作流程與管理創新,也可提升管理決策的效率及效果,以引導多元學習視野及範疇。 未上傳圖片 會計師講座課程本系禮聘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或資深會計師(包括:EY安永、PwC資誠、KPMG安侯建業、BDO立本台灣、NEXIA日正、冠恆…等),蒞臨本系開設專題整合講座課程,並持續投入及深化理論與實務結合,以達到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未上傳圖片 會計實務實習本系於學士班四年級第二學期開設「會計實務實習」課程,期能增進學生對會計、審計與稅務實務的認識,學習就業必要專業技能,並實際體驗職場文化,培養學生養成工作責任及紀律、持續學習、人際互動、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與溝通能力,達到「畢業即就業」教育目標。 |
企業資源規劃本課程主要讓學生了解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運作的基本觀念,建立學生對企業資源規劃的正確認識,培養學生對企業資源規劃之作業流程的觀念及思考能力;並藉由案例及系統之鼎新Workflow GP系統的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以提升學生在企業資源規劃實務應用之能力。
會計學(二)中級會計學課程為初級會計學之延續,課程著重於會計理論及觀念之闡述,並對一般企業在會計處理時所發生的特殊會計問題,做更深入之探討與分析,使得問題有一適當之處理,力求會計理論與實務配合,期能以理論指導實務,歸納各種實務建立更完整之理論。本系在會計學核心課程之用心與投入,堪為國內會計學系之最。
信用風險與永續風險管理信用風險一直是企業籌資與交易對手的重要考量,但近年來ESG成為重要趨勢,企業與金融機構對兩者的關係如何兼顧,如何平衡兩者的替代與互補關係,是本課程的主要內涵。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會計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林素雯在屏東家鄉的父母依靠務農為生,大學填志願時,想著會計系畢業之後的工作較為好找,在學期間努力念書,畢業後也順利到會計師事務所服務。 畢業之後順利到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發現客戶常常不只問她會計問題,也會問許多法律議題,從一遍遍回答客戶的過程中,為了讓自己能夠與客戶、產業、法律接軌,在下班後也勤奮到政治大學攻讀法律碩士專班,希望能藉由讀書補充不足之處。 未上傳圖片
周佑達在求學的過程中逐步發現會計的樂趣,便一路鑽研進研究所。 經歷過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國稅局的工作經驗,深感會計、法律專業的一體兩面,毅然報考政大法研所以增進自身專業能力。 未上傳圖片
高銘謙身為家中的長子,從小父母對於教育與做人處事的態度都非常重視,但仍尊重我們對於未來自己人生的規劃與發展。 這種教育方式,培養了對於自己的生活有負責任與獨立思考的態度。 歷經事務所工作後,深深知道專業能力的重要,也更明確自己人生的目標-------成為一個具備專業知識的會計人。 未上傳圖片
張正道文化大學會計系畢業後進入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從基層查帳員做起,憑著一股毅力,孜孜不懈於工作崗位上,於2014 年成為合夥會計師。 文化大學畢業後進入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開始了多采多姿、不斷成長的審計人生,為了提供客戶專業優質的服務,對於財稅、會計準則及商業新知也需隨時更新,吸收最新的資訊,隨著出差國內外各地,執行各式案件,累積執業經驗之外,也增廣人生見聞,胸懷熱誠,積極參與會計師公會、社團及母系活動。 未上傳圖片
黃華瑋人生要走的路很遠、背負的責任很大,一時的挫折都是成長的養分,持續努力、保持謙遜的初心方能成就事業。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暨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暨財務金融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 曾獲李遠哲院長傑出人才基金會爭取海外青年學者獎項 入選美國楊百翰大學全球審計領域百大學者 |
唐松章泰北中學畢業後考上建中, 爾後考上當時在台復校的東吳會計系就讀,會計系44級畢業。 大學畢業考進十信合作社,從最基層的臨時雇員做起,因勤奮負責、人緣很好、屢創佳績,深獲十信老闆蔡萬春先生的賞識,晉升大安分社經理,進而在國泰人壽創業階段獲邀參與,任董事兼業務部經理,後來晉升總經理,任職達十五年之久,又相繼創辦國揚建設上市公司與崇友實業(東芝電梯)上櫃公司。六十歲那年交棒,赴日攻讀日本拓殖大學 經濟學博士學位。
杜英宗會計系58級畢業。最高學歷: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有「投資銀行教父」之尊稱。擁有台灣、美國雙會計師資格的杜英宗學長,原在台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之後受到資誠創辦人的賞識,派往美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在美國工作期間,曾加入加州一家從事國防及能源相關工程的公司擔任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他運用購併、合併及開發各種獨立發電廠的策略,使得該公司的年營收由二千萬美元成長到十億美元,為華人在美國擔任高階財務主管建立良好的典範。
馬君梅會計系53級畢業,現任東吳大學名譽教授暨講座教授。曾任東吳大學副校長、中華會計教育學會理事長、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監事兼監事會召集人、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委員、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理事、東吳大學商學院院長、會計學系主任、會計學研究所所長,會計師考試、高普考試、特種考試典試委員等職。 馬講座教授秉持在校服務50年來所累積的經驗、資歷與服務熱忱,為東吳大學發展中,一股不可抹滅之穩定助力。校外服務方面,亦多次出任會計學術界及實務界之各項重要委員會代表,並擔任第五、六屆中華會計教育學會理事長,負責推動全國會計教育、學術研究及相關實務發展,對於本校、本系聲譽之提升,莫不有積極助益。
版權:天下雜誌660期/採訪整理 盧沛樺/2018-11-05
賴冠仲會計學研究所碩士班84級畢業。大學念企管、研究所念會計;工作十年後,再念了一個法律碩士;再過十年,他又念了EMBA。這個學術力MAX的男子,曾任職四大會所之一勤業眾信的總裁賴冠仲。他說,「保持學習的赤子之心,比起擁有特定技能更重要。」 「低調、擅長審計和併購」這是勤業眾信人對總裁賴冠仲的評語。賴冠仲學長從事會計審計的服務已經將近30年,會計相關專業不在話下,據了解,他曾協助國內外企業完成多起重大併購交易,也嫻熟金融保險產業等。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會計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