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 校本部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 
| 學系特色 | 生命科學系為中央大學唯一的第三類組科系,以發展「環境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兩大特色研究領域,培育生科專業的領導人才,並響應當今社會對智慧生技、生醫產業基礎人才與專業人才的需求,儲備學士後醫人才。生命科學系設立迄今已培育1千餘名畢業生,多居生物科技領域之領導及中堅分子。 | 本系有40多位教師,均具有國內外頂尖大學的博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及其教授課程包括生命科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化學、生物資訊、結構生物、神經生物、遺傳學及蛋白質體等,本系擁有設備完善的教學實驗室、圖書館及電腦教室。大學部畢業後可再深造或進入教學、生物科技、製藥廠研發部門、醫療研究、科學教育等單位。 | 
| 學科意涵 | 本系以現代生命科學、生物科技方法探討各種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現象,結合傳統生物學與基礎醫學包括細胞、遺傳、生理功能、分化、生態、演化、免疫、逆境等,從事生物醫學及環境之相關研究。 | 生命科學是一門可以無限延伸的科學領域,是世界各國重點發展的科技之一。本系為全國首創以『跨領域生物科學』為中心的學系。以深入淺出的學習課程,綜合數、理、化及生物各種學科之基礎,引導學生們了解現代生命科學之領域,以探索未來生命科學的新知。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生物演算:涵蓋統計學中基礎的概念,及如何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於醫學與生物學的問題。讓學生以課本中的資料組透過 “R”程式,學習利用電腦作統計分析。 圖解:涵蓋統計學中基礎的概念及運用   實驗操作:訓練基礎生物科學技術及相關實驗技巧,操作相關生物儀器,學習生物領域專業知識 未上傳圖片 團隊學習:在一個單位(一個小組或一個研究室)的集體性學習,將學生分組討論、彼此交流、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互相啟發、培養頹對合作及責任心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團體討論及口頭及書面報告:將學生分組討論,在互相交流啟發中,訓練學生表達技巧、自信的表達、清楚的溝通、簡潔的介紹、邏輯的思考,共同成長進步。 未上傳圖片 專題研究的練習:加強學生的創造力、整合能力及團隊溝通、討論及組織的能力。 | 微生物學實作課程 圖解:學生親自操作、動手動腦了解微小世界 版權:清大生科系   神經科學 圖解:果蠅神經傳導網路系統 版權:清大生科系羅中泉教授   植物保種 圖解:建立植物保種與保育工作 版權:清大生科系李家維教授   生技產業實習 圖解:巴西蘑菇培養培育 版權:清大生科系古語庭   創新創業 圖解:企業參訪 版權:清大生科系藍忠昱教授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我們建議對於生命科學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清大生命科學系之教育目標在於培育具備生命科學專業知識、創意邏輯思考能力、完善表達及溝通技巧、精細的實作技能、具跨領域團隊合作的挑戰精神、紮實就業能力並含有國際觀的科技領導人才。建議高中生除了高中生物的基本課程知識外,可以持續長期地多閱讀科學人雜誌及相關之文章,練習寫下閱讀後之心得甚至是疑問,培養追求新知及提問的精神。優良的英文能力有助於大學課程銜接,建議持續長期閱讀英文雜誌小說,培養聽說讀寫能力。數學、物理、化學的良好基礎,有助於未來生命科學專業科目之學習,甚至跨領域合作學習的可能,建議在高中時期就認真研讀。生命科學是實作科學,建議在高中時期的實驗課,要努力親自參與,並要求完美。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由於「臺灣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是以現有生物科技為基礎,將其應用、擴大導入至健康照護、工業、醫材、製藥及農業生技等領域,為配合政府發展方針,本系近年發展「分子生物醫學」已成為特色之一,並運用生物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強化「環境生物技術」與「分子生物醫學」兩大特色之間的發展,培育生科專業的領導人才,並響應當今社會對智慧生技、生醫產業基礎人才與專業人才的需求,儲備學士後醫人才。 | 本系為台灣第一個生命科學系,創立於1991年,為全國首創以『跨領域生物科學』為中心的學系。以深入淺出的學習課程,綜合數、理、化及生物各種學科之基礎,引導學生們探索現代生命科學之領域。並且以培育未來台灣及國際生醫生技領導人才為目標。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生命科學著重於生命體運作機制的研究,並非僅限於探討動植物的飼養或培育養殖,但喜歡小動物或喜歡種植植物者,可能會更投入於探討生命科學領域。 | 
                                                        清大生科系畢業校友在生技產業、教育工作、研究機構、生醫產業、藥廠、生技專利、生技產品開發設計、醫學中心等單位都有很好的就業機會並擔任相關重要職務,培育有獨立思考、專業技術與學識、跨領域專長與宏觀且前瞻的視野是清大生科系對大學部學生的教育宗旨。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生命科學為整合性科學,由核心的生物學延伸出許多不同學門,涵蓋基礎的病毒、微生物、植物、動物等所有生物類群生態,再深入學習其生理生化、遺傳演化、細胞與分子生物等,更進而將知識應用在生態保育、生物醫學、生物技術及生物醫療產業等領域。因此學習生命科學,進入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或在產業界實習都是非常重要的。 | 
                                                        最易誤解之處:高中生會對生科系學習內容是否對未來就業有幫助存有疑慮。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有鑑於學術與產業相互配合不可擋的趨勢,本系將大學部課程分為學術型與產業型兩類,原有的產業型課程內容將包括原理講解與實驗操作之外,新增專題研究-暑期校外實習,透過專題實習,使學生了解相關產業的現況與人才需求,進一步提供學生到公司、工廠實習的機會。希望學生能對現今產業實況與產業實際需求的人才,有切實的了解,因而能就自己的興趣對應產業的實際需求,調整或選擇學習的課程與技能,達到學用合一的目的。 | 培育具備有獨立思考、專業技術與學識、跨領域專長與宏觀且前瞻的視野是清大生科系對大學部學生的教育期許。清大生科系在全國生醫生技領域屬於佼佼者,學生素質佳;教師教學研究極為用心。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普通生物學實驗學習基礎生物科學技術及相關生物儀器的操作。課程內容包含:Pipetman構造介紹及操作說明、顯微鏡的構造使用及顯微測量、動物細胞、植物細胞、血型鑑定、色素的薄層色層分析、細菌、DNA模型製作、細胞的呼吸作用、細胞分裂、光合作用、校園植物認識及草本生態群落組成分析、校外參訪等。 生物化學實驗學習生物化學相關的實驗技巧,課程內容包含:薄膜層析法、胺基酸紫外光譜分析及應用、蛋白質濃度測定、香菇內多醣體萃取及含量測定(酚硫酸測定法)、聚丙醯胺凝膠電泳法(SDS-PAGE)、脂肪分解酶酵素之活性分析、PCR產物電泳及核酸內切酶切割、聚合酶鏈鎖反應原理及PCR產物電泳、生物資訊等。 植物生理學實驗學習基本植物生理學的實驗技術,課程內容包含: 葉綠體分離與希爾反應、光合作用產物檢測、植物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和作用、醣類檢測及糖含量的測量、GA 誘導 α 澱粉酶、GA ,ABA,乙烯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鹽度和植物生長影響、通過 TTC 測定檢測種子活型、在高溫逆境下葉綠素和脂質過氧化物含量等 動物生理學實驗配合動物生理學課程內容,使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習動物生理學的基本觀念,並具備照顧及操作實驗動物的能力;課程內容包含:反射動作及感覺生理、細胞膜的滲透性及張力、腦電圖的測量、眼動圖的測量、呼吸生理實驗、血液生化分析儀教學、小鼠保定及腹腔注射訓練、顯微觀察血球細胞及血液凝集系統及血壓之測定暨心電圖紀錄 未上傳圖片 生物技術介紹生物相關的各種技術,讓學生能學到基礎生物技術及最新的技術發展,例如:蛋白質印跡,免疫細胞化學,組織學(石蠟包埋、TEM、SEM),藥物靶點,流式細胞術/qRT-PCR,初級焦磷酸測序,肽合成與環狀二色性光譜學,Microarray,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   細胞生物學從細胞型態、結構、討論其功能與作用   動物生理學該課程將提供一個概念性的生理框架,用於了解每個組織層面的動物的生活。   分子生物學讓學生明瞭生化分子結構與代謝機制   全球熱帶植物之保育針對全球熱帶植物進行保育與保種工作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張基豐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 中化製藥經理 未上傳圖片 
 徐世隆中央生命科學系學士,台大生化研究所碩士 台藥化學 未上傳圖片 
 吳岳隆中央生科系碩士,成功大學博士 台大昆蟲系助理教授 未上傳圖片 
 黃兆立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成大生命科學系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熱帶植物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未上傳圖片 
 劉哲瑋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 長庚醫院骨科醫師 |   版權:高敏雄 
 高敏雄頂尖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容華新穎藥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1997級   版權:李冠林 
 李冠林鴻林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1995級   版權:張筱涵 
 張筱涵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副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2006級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