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逢甲大學 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經濟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財經學群 財務金融學類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 |
| 學系特色 | 財務工程與精算科學為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核心專業,學生將學習公司理財、財務投資、風險管理、金融商品定價、產壽險精算與退休金管理等專業領域,課程設計彈性跨域,透過專題實作,培養學生解決金融業重要議題能力。課程內容為全台唯一通過北美精算師協會認證(UCAP-AC),並設有專業證照輔導。本學程鼓勵學生考取國內外金融專業證照、積極參與競賽,且提供金融機構實習機會,以培養跨域專業力與提升就業競爭力。下載詳細資料 | |
| 學科意涵 | 財務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是有關於金融商品的訂價、投資與風險管理的實務,科學與技巧;精算科學(Actuarial Science)是有關保險商品的訂價,準備金計算與風險管理的實務,科學與技巧。 | |
| 學習方法 |   本學程重視金融專業基礎知識、數學、邏輯推理、程式與數據分析、團隊合作以及英文能力。學習方法包括金融專業知識講授、程式與數據分析實作演練以及團隊學習,配合輔導金融專業證照考試,以及結合實務專題訓練同學們解決金融業重要問題。 圖解:課程與SOA考試 版權:本學程整理   課程設計與規劃導入CDIO教學模式,鍛鍊學生「不只知道,更能做到」的就業競爭力課程設計著重建構金融專業知識,且強調資訊科技、實務應用、與金融大數據之跨領域整合訓練。 圖解:本學程課程設計與規劃 版權:本學程整理   本學程主要學習如何運用數學統計與財務金融的專業解決政府與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問題。 圖解:畢業生就業方向 版權:本學程整理 |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建議在高中階段同學們可以多修習相關課程包括數學、資訊、生活科技。 |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程隸屬金融學院,以金融專業知識為基礎核心,未來發展以金融業為主,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保險與投信業。 |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學程的學習與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具備勝任多數金融與保險業職務的能力,例如於保險公司從事商品設計與精算工作、在銀行擔任財務風險管理人員,或於證券公司擔任交易員及投資分析等職位。雖然課程中對數據分析的訓練亦可應用於非金融領域,然而常見的誤解是本學程為培養科技業工程師。 |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學程強調數學、資訊與統計於金融與保險領域的應用,而非學習理論的數學與統計,主要強調於金融業實際應用能力,即要求數學B的能力即可。 |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學程為結合財務金融、精算與資料科學的跨領域科系,培養學生具備邏輯思考、程式應用、報酬評估、風險管理、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課程強調實作與跨領域應用,涵蓋金融商品與市場、保險設計、到資料分析,幫助學生在快速變化的未來職場保持彈性與競爭力。 | 
| 我的學系 | 逢甲大學 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經濟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精算定價模型
                                                                        學習財務數學,建構金融相關應用理論基礎。 版權:pexels 壽險數學
                                                                        計算壽險商品保費與準備金必備的數學。 版權:pexels 精算實務與軟體
                                                                        運用理論、結合模擬與軟體工具解決精算實務問題。 版權:pexels |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逢甲大學 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經濟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系友生涯 |   版權:系友提供 
 黃泫文103年我進入了逢甲財算學程。大二,我開始思考之後的路,和系上老師請益後,我決定從事銀行業。因為有精算的基礎,在準備銀行中相對難考的高業、結構性等證照有相對概念,讓我能夠一次通過。大四前,已取得16張金融證照及保險代理人執照,在107年畢業時,順利考上合作金庫。 107年11月進入合庫後,12月時遇到了一位阿姨。她希望我能夠幫她找一項利率比較好的投資商品,讓她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益。得益於系上的保險學讓我對於壽險有基本概念,得益於財算獨有的定價模型課程,讓我可以對於保險商品架構有更清楚的瞭解,讓我獲得了職場第一次成功經驗。我想,這是財算的基礎讓我能有今天的成果。   版權:系友提供 
 林昱汶課程配置豐富,不僅教導財務金融與精算領域的相關知識,還會帶領學生實務操作軟體工具,例如Excel VBA和程式語言(R, Python等等),讓課程與趨勢接軌並提升資訊領域的技能。這樣的多元結合使學習更加有趣,能夠涉獵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運用這些資源多方探索自己並嘗試多樣化的發展。 目前的工作主要是運用保險商品與金融商品,替高資產客戶做財務規劃,除了需要熟悉各大保險機構之保險商品的設計邏輯與建立精算統計模型之外,還需結合其他金融商品運用,例如債券.避險基金等。而在實務的操作裡,則須搭配Excel VBA和其他程式去優化運算系統以及處理大量資料。在財算學程所學,都讓我充分的學以致用,多元學習也使我在求職的過程中有更多更好的機會。   版權:系友提供 
 林旻彥高中時面對大學多樣的系所做選擇,選擇逢甲本系的原因: 1本系所授課的內容具專業度,且門檻高,並以學程制的方式選修課程,能夠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前進。 2.逢甲的校友眾多,於未來就業時能夠提供協助或諮詢。 3.逢甲的資源多樣化且日益更新,只要願意付諸行動,必能有所收穫。 目前任職於陽信銀行,主要負責業務為企業授信、個人房屋貸款等放款業務,年資約2年餘。係大四下學期參與學校及系上所提供之產業合作實習計畫,經考核轉正職留任至今。系上所提供資源很多,能夠選修自己有興趣之課程,透過實習亦可以確認是否為自己所喜愛之工作內容。雖然朝銀行業務發展,但在大學所學之知識,在現就業環境仍十分受用。   版權:系友提供 
 林彥文在大學時期,系上提供很多精算相關的專業知識課程,讓我於在學期間不用擔心選課的問題,同時學校也有幫助我們修得所有VEE的相關課程,讓走精算的我完全不用擔心如何取得VEE相關證明。除此之外,系上也有輔導同學考取精算相關證照,讓我更容易取得證照;亦有提供實習的機會讓我能更快與業界接軌。 畢業後就讀研究所,接著就到元大人壽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精算部門擔任高級精算專員,在公司期間做過精算簽證報告、存續期間預估、負債適足率測試以及隱含價值評估時,用到非常多在學校習得的知識,讓我更能體會當初所學之重要。經過一陣子後,因為家庭原因我回到台中走入程式設計師的工作,需要大量邏輯能力與數學模型計算,好在當初在校有接觸過R語言Excel VBA訓練,讓我可以更快上手程式設計師。 | 
| 我的學系 | 逢甲大學 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 | 中國文化大學 經濟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