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 |
義守大學 醫學系(公費生) |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陽明校區 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
義守大學醫學院區地址 82445高雄市燕巢區義大路8號 |
學系特色 |
「醫師工程師組」規劃完整六年「跨域雙專長課程」,提供紮實的電資與醫學專業領域課程,以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為核心目標。多元發展管道並鼓勵學生利用暑假至各項尖科技公司或大學實驗室研修實習,引導學生建立數位醫學與智慧醫療研發能力。 |
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具備基礎及臨床醫學之專業素養,培育具備具有關懷鄉土及樂於參與偏鄉醫療服務,培育具備人道關懷及服務社會熱忱,培育具備國際宏觀視野及終身學習能力」。為配合教育目標的達成,及基於學系設立宗旨,本系具有培養公費醫師的任務,希望有志於參與偏鄉醫療服務及關懷鄉土的學生一同加入。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透過學習醫學相關知識、技能、判斷以成為具有百分之百國際競爭力的稱職醫師。或依相關課程設計,培育臨床與研究兼顧,成為擁有醫師與科學研究能力的生醫領袖人才,以及培養兼具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 |
醫學系修業年限為六年,課程以四大架構規劃-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基礎臨床整合問題導向學習(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增加以臨床問題為基礎(PBL)、自我導引(self-directed)的學習方式,並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課程、提早融入臨床醫學。 課堂講授:課程包含數個學習區段(learning blocks),每一區段包含數週之授課及問題導向學習PBL病案討論,並且融入適度之醫病關係(Physicians and Society),以及段考測驗。講堂授課及實驗課程涵蓋各學習區段之核心概念, 作為瞭解臨床病案之基礎知識。 自主學習:學習過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深刻思考、團隊參與及分工。以訓練未來醫事人員終身自我學習、獨立思考及解決未來世界不可預期之問題的能力。 醫師科研學分學程培育:批判性思考、實驗操作及閱讀文獻。 |
本系一至六年級課程規劃設計共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共同必修、第二階段為基礎醫學整合課程、第三階段為臨床醫學整合課程、第四階段為核心臨床科課程暨臨床輪訓實習。醫學倫理、醫學人文、通識博雅教育則貫穿此四階段,成一緃向連結.本系基礎課程學習方式有書面報告,團體報告。 圖解:課堂授課 版權:醫學系 模組實驗課:模組實驗課可以訓練學生獲得確認、分析和組合與學習需求相關之資訊、評估資訊來源之可信度、與同儕及指導者分享討論所得的資訊之能力。 圖解:實驗及實作 版權:醫學系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模組小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可訓練學生獲得查詢資料、分析和組合與學習需求相關之資訊、評估資訊來源之可信度、與同儕及指導者分享討論所得的資訊之能力、訓練批判思考,以培養自我學習與終生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從PBL得到學習得啟發。 圖解:分組討論 版權:醫學系 臨床技能:應用臨床技能評估、溝通及解決病患健康問題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WsGfXB6Xc&t=1s |
專題報告:專題製作可訓練學生獲得以科學方法來確認、分析研究數據和閱讀醫學研究相關之資訊、評估資訊來源之可信度、進行科學論文或海報之撰寫及進行研究討論之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醫學系以臨床知能、技能為名,其中並以"人"為主體,補足了醫學人文素養。醫師工程師組規劃六年「跨域雙專長課程」,提供紮實的電資與醫學專業領域課程,以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為核心目標。畢業取得「醫學學士學位」暨加註「電資雙專長」之畢業證書,鼓勵進修博士。 |
1.醫學系與學士後醫學系之教育目標是培育關懷鄉土、改善生命品質、提昇健全身心的醫療者。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醫學系並非僅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醫師,未來包含多種跨領域的職業選項,例如:從事臨床醫療工作、醫學研究工作、公共衛生或衛生行政領域工作、跨領域的醫學及生物科技工作。 |
醫學系學生出路主要就是當醫師、醫師科學家、或兼教職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與醫工系不同的目標設定:醫師工程師組提供紮實的電資與醫學專業領域課程,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本組學生優勢在於,將會與純電機資訊的學生共同修課,在上課過程中能夠藉由與同學互動學習到專業工程訓練的思維。 |
醫學教育從通識教育博雅化、課程模組化到提前臨床時座學習,陸續引進PBL、臨床技能與溝通、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模擬標準化病人及迷你臨床演練評量等多元教學與評量方法,臨床教學模式為混成式課程,符合醫學生之實際需求。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https://med.nycu.edu.tw/ |
無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 |
義守大學 醫學系(公費生)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PBL小組討論學習增加師生和學生互動的機會,經由腦力激盪,容易啟發創意,刺激學習慾望。小組討論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協調,才能充份發揮群組學習的效果,因此,學生不知不覺地培養了當代和未來醫師應具備的專業技巧和態度,包括主持、討論、摘要、發表、解說、溝通、協調等專業技巧,以及準時、負責、包容、傾聽等專業態度。 醫學人文與社會及公共衛生課程為強調醫師訓練中之人文及倫理教育,培養醫學生終生學習的觀念,本系設計五年一貫的「醫學人文與社會」課程以強化醫師之專業道德倫理,並培育醫學生服務病患之精神。而各種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群體與個人健康,亦是本系著重的要點,希望陽明所培育的醫師不只是治療個別病人的疾病,也能協助群體與社區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醫師科研學分學程醫師科研學分學程規劃了跨領域、跨系所並統合大學部與研究所課之綜合性訓練課程,提供學生多管道的學習訓練環境及研究的交流推廣。目的在提早培育醫學生獨立創新研究的能力,並以培育MD-PhD為具體目標。 基礎臨床技能訓練課程此課程乃是醫學系由校園進入醫院之前哨站,是一個正式接觸病人前暖身課程,使用完整之課程、教案設計和標準化病人之參與,讓同學在老師完整及標準指引下,濃縮紮實的各種教案之演練把「身體診察、病史詢問及溝通技巧」一氣呵成的學習、準備好「病人照護」的「基本功」,縮短到醫院實習時適應之陣痛期。 |
微生物及免疫學(含實驗)本課程旨在建立醫學生對於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基本知識,基礎實驗操作,以及最新的技術或研究進展,培養學生進入進階課程的基礎。 醫學人文開課本課程透過對人文涵養、人道關懷以及醫學倫理的探討,期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訓練學生對醫療體系中「人」──而非病──的敏感度,裨益醫德與醫病關係的提昇與實踐,培養學生服務病患人群之精神。 普通生物學(含實驗)課程將涵蓋1.微生物學基本介紹; 2.病原體包含細菌、病毒和真菌的致病機轉;3.針對感染症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手段。 心臟血管系統與實作(一)本課程介紹心臟血管系統相關的組織學、解剖學、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等基礎課程知識與臨床應用。 神經系統與實作(二)本課程進階介紹神經系統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專業知識與實作等,以銜接臨床所需,培養醫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所需具備的神經系統知識與技能。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 |
義守大學 醫學系(公費生)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王署君院長
王署君【學歷】 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附設頭痛中心進修 (1996)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1988)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 【學術專長】 神經醫學 頭痛醫學 圖解:楊智傑系主任
楊智傑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系主任 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 臺北榮民總醫院 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療 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 未上傳圖片
郭博昭博士 陽明大學 藥理學研究所 畢業論文:動脈壓訊號頻譜成份之生理與藥理分析。 醫學士 陽明大學 醫學系 【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 腦科學研究所 兼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 副教務長 行政院衛生署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發展計畫專案 主任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深特聘研究 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 醫學電子分項計畫 分項召集人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 |
義守大學 醫學系(公費生)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