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真理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外語學群
英語文學類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所在校區 |
光復校區 300 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
|
| 學系特色 |
陽明交大外文系兼顧文學、語言學與語言能力三大面向,課程設計強調彈性,兼顧基礎與應用。文學課程涵蓋經典與多元議題,如性別、電影、後殖民與醫療人文;語言學則從句法、語音、音韻、語意基礎,延伸至社會語言學、語言習得、聽語科學及人工智慧。系上鼓勵輔系、雙主修與跨域學習,並以啟發式教學培養批判思維,強化跨領域整合與實務應用能力。畢業生兼具外語專長與人文素養,升學與就業競爭力兼備,發展面向多元。 |
|
| 學科意涵 |
陽明交大外文系分為文學與語言學兩大領域。文學課程涵蓋英美及以英語為媒介的世界文學,培養學生文本分析與批判思維;語言學則以科學方法研究語言認知,強化邏輯推理與歸納演繹能力。另設有翻譯、跨域選修,以及聽語、華語教學、電影研究、語言學與人工智慧等學程,協助學生依興趣靈活規劃,拓展多元發展方向。 |
|
| 學習方法 |
文學相關課程重視細讀式閱讀法(close reading)以文本為本位而進行分析。重點包括關鍵字彙及其在文本脈絡下的意義;語調、意象、修辭;特用字詞、語法;在重讀多次後能發現篇章不同層次意義的面向。語言學相關課程著重歸納、分析,並以實證研究方式,探究人類語言相關議題。 圖解:細讀三步驟 版權:https://www.smekenseducation.com/Introdu
六階段式學習法: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估及創造。較為高層的學習方式建立在較低階層的學習法上。了解並運用這學習法將可促進學習的效率。圖片來源https://tips.uark.edu/using-blooms-taxonomy 圖解:六階段式學習法 版權:https://tips.uark.edu/using-blooms-taxon
Rebecca 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分為直接和間接策略兩種。這兩種不同的策略著眼於記憶、認知、情緒及與他人互動這幾個方面。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採用不同的學習法將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圖解:語言學習策略 版權:http://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1uda.bl |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文學方面,建議多接觸英美文學、小說、電影,歸納出其中的問題、結構安排與主要論點,並進行評論。語言學方面,建議多觀察語言差異,例如父母親一輩的國語是否與自己的國語不同,哪些不同?自己的英語產出是否與英語母語使用者有所不同?在那些層次上不同? |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國內傳統大學外文系一向以文學或語言教學為重點,而陽明交大外文系為求突破這種限制以朝向更寬廣之發展方向,因此決定以整合人文與科技為本系之發展重點,希望能結合本校堅強之電子資訊、理工、管理、醫學各專業領域之研究與課程,發展整合性教學與研究。此項特色不僅在國內為創舉,更使本系同學將來畢業後能有更多樣性的生涯規劃。
|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外文系並非單一職業導向,而是透過多元課程引導學生探索未來。課程涵蓋文學、語言學、翻譯、電影文化、華語教學、聽語科學與人工智慧,並結合跨域學程,協助學生逐步發現興趣,培養專業,進而找到合適的職涯方向。
|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人以為外文系只訓練語言能力,其實本系更重視文學與語言學的專業知識與研究方法,並培養批判思考、文本理解與邏輯推理能力,幫助學生以更廣闊視野面對多元議題與挑戰。
|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除了希望學生多修習系內課程外,也鼓勵學生修習他系/他校的課程。除了常見的雙主修、輔系外,還有跨域學程以及國際交換生計畫,更有台聯大各校的資源。目的是希望系內學生能把系內課程中所習得的知識和系外課程相結合,進而產生更加多元的興趣和職涯發展可能性。
|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真理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西洋文學概論上自希伯來聖經、希臘羅馬史詩神話,中世紀承接但丁神曲,及至文藝復興的莎劇、唐吉軻德,下接十九世紀雨果、托爾斯泰,最後是二十世紀卡夫卡、湯姆斯曼,西洋文學概論以西方最優異作品,鋪陳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隨。 圖解:西洋文學概論教材範例 漢語語法漢語語法為本系語言學專業選修課,同時亦為華語學分學程課程,內容主要分析漢語句法構成,有志從事華語教學者習得此門課,更能知道如何說明讓外國人瞭解漢語。 圖解:漢語語法說明及範例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中世紀書本藝術透過案例分析及實作來探索與體驗中世紀手抄本的製作過程與閱讀,每周搭配論文閱讀、團體討論、報告作案例分析,淺談不同時代抄本藝術的基本特色與風格,並深入了解製作、使用、閱讀抄本的環境與方式,探討中世紀抄本製作與閱讀過程中意義如何被創造、傳達與重建。 圖解:學生期末報告
口譯相關課程這門課旨在培養學生逐步口譯的技能,內容包含臺風與記憶訓練、筆記技巧及各種題材的口譯練習。學生需大量閱讀新聞、吸取新知、製作詞彙表並養成快速蒐集資訊的能力,對期盼進入口譯領域者而言,是必要的入門課程。
語言學概論本課程目標為,認識人類語言的基本特徵,包括語言的產出及聽覺感知(語音學)、聲音結合的模式(音韻學)、句子的結構(句法學)、及語言的習得;理解語言學研究如何引發研究人類認知能力的典範轉移;介紹分析語言之工具,包括使用語音軟體和使用語料庫工具。 圖解:課堂練習:使用活性炭塗抹找出發音部位 |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真理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 系友生涯 |
圖解:系友─林美序
林美序於2006年自交通大學外文系畢業,後進入同系研究所就讀,並於就讀研究所期間修畢教育學程學分,於2010年進入國中實習,2011年獲教師資格;2012年碩士畢業後於交通大學研發處就業,2014年轉職至外文系,擔任科技部計畫助理,協助計畫主持人之計畫執行及研究資料整理蒐集等研究工作。 大學畢業後,決定選擇文學領域就讀,並於就讀碩士期間釐清未來走向,決定將來有機會,擬朝同領域博士學位邁進。於研究所時間,因修教育學程之故,中途離開研究所將近一年時間,完成實習及參加教檢,取得中學教師資格;卻也因此過程,更確立未來繼續攻讀文學博士的想法。獲得碩士學位後,為配合未來想申請出國唸書之計畫,故決定留於自己熟悉的母校做行政工作,爾後轉至外文系工作,目的即計畫一邊工作一邊進行學校申請。
圖解:系友─何冨菁
何冨菁台中女中畢、交大外文系畢、交大外文系學會長、交大人社院學生代表 世界公民文化協會 Project Leader、奧美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Senior Account Executive、美感細胞協會 Cofounder & Public Relations
圖解:系友─鮑亭羽
鮑亭羽現居美國,交大畢業後,赴美就讀英教所,擔任過華語教師,現在在非營利組織擔任行政和蒙郡公立學校體系擔任校對與翻譯 除外文系外,曾輔修管理學程,考過商管研究所(政大國貿所備取),在美國曾擔任馬大ESOL program實習生與負責人,也到外實習過。教華語大約3年時間,現在從事醫療行政方面工作。
圖解:系友─張智超
張智超外文系畢業後,繼續於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深造,畢業順利考上國考,現為語言治療師。 智超曾為高醫附設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實習語言治療師,以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實習語言治療師。雖為語言治療師,對於語言學有深厚的興趣,曾在國際期刊Language & Speech及語言學國際會議Laboratory Phonology年會發表論文。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真理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性格特質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