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產品設計組 |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南大校區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
設計學系以培育跨領域設計專業人才為招生目標,分為「視覺設計」及「產品設計」兩項設計專業,另開設「室內設計學分學程」及科技藝術相關課程提供有興趣的學生選讀。突破傳統單一的學科領域,符合時代趨勢,發展多元跨界的設計領域,實踐跨域設計的整合能力。 |
學科意涵 |
本系名稱為「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基本以「視覺藝術創作」為核心,並擴及當代與新興藝術的學習。 |
産品設計是工業設計的一個環節。產品設計者的設計構思,應該包括產品的整體外型、各種細節特徵的相關位置、顏色、材質、音效;還要考慮產品使用時的人因工程學。它也是一個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推動創新,建立企業的成功,藉由創新的產品、系統、服務和體驗,進而增進更好的生活品質。 |
學習方法 |
實務操作:基礎訓練的課程務求紮實,因此會需要投入大量的練習時間;進階課程則以不同單元的操作、試驗、議題反思等內容,開發多元藝術創作的思維與表達。 圖解:圖像與媒材教學成果展示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討論與表述:不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創作課程,皆重於思想的激盪與個人觀點的陳述,教師引導、掌握課程運作,討論分享令學生學習分析統整以及自我表達。 圖解:學生發表分組工作成果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參觀學習:美術館、機構與重要藝術活動的實際參訪。 圖解:參觀亞洲雙年展,聆聽策展人說明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工作坊:聘請校外專業人士,與學生密集互動。 圖解:工作坊海報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自主學習:設計即生活,教師是引導者,學習者自主觀察、探索、學習尋找資源。 圖解:自主學習 專題實作:主題式設計(如:文化創意),具備跨域合作設計專案的能力。 圖解:專題實作 成果展示:學期成果展演,同儕之間,互相觀摩學習。 圖解:成果展示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不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創作課程,皆重於思想的激盪與個人觀點的陳述,教師引導、掌握課程運作,討論分享令學生學習分析統整以及自我表達。 |
大量閱讀國內外期刊雜誌、瀏覽網站、觀看展覽,可與設計類相關但不限於設計類,留意各種家具電器用品建築物設計細節,建立個人的資料庫。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創作組重於純藝術的學習與創作,基本以各類繪畫和複合媒材的創作為主。在課程上雖與其他藝術相關科系有所重疊,但本組在各類創作的課程上安排上,具有更佳的深度與廣度。 |
藝術與設計相關學系,如設計學系、工業設計學系等。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以為本系畢業生只能在學校任教,擔任美術教師。本系學生畢業以後可以從事以下相關事業之工作,包括專業藝術創作、繪本創作/設計、藝術導賞與行政管理、才藝班經營/教學,學生在學表現一鳴驚人,未來成就潛力無限。 |
設計學系涵蓋視覺設計及產品設計,畢業後可從事相關工作,也可培養跨域知識及技術,跨足多個領域。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創作組課程以純藝術創作為主,並不適合以設計工作為職志的學生就讀。 |
設計學系與他校設計領域科系不同之處,在於係跨域學習,包含「視覺設計組」、「產品設計組」,另開設室內設計學分學程,鼓勵學生建立跨域整合思維,獨立作業能力養成,與不同設計專業領域協同能力訓練,使成為全方位設計創意人才。另本系未提供服裝設計、珠寶設計、建築、室內設計等專業課程。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創作組課程TA皆為研究生學長姐,可協助課外術科輔導。 |
本系為非師資培育系所,有意修習教育學分的學生,可參加本校中等學校教育學程甄選。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產品設計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藝術管理與策展實務籍由參訪、實習、講座等不同上課方式,學習策劃藝術展覽與藝術行政的理論與實務 圖解:實習策展成果展示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繪畫-圖像與構成開發學生在繪畫表現上的多元才能 圖解:學生工作室之狀態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進階油畫透過課程講座邀請藝術家示範及講授油畫繪畫技法等專業知識技能 圖解:邀請藝術家示範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媒材與應用於「跨域:實驗空間」進行作品裝置演示與拍攝練習 圖解:媒材與應用課程展示演練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水墨畫透過各種單元的練習,學習水墨畫的傳統技法與寫生。 圖解:教師上課示範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電腦輔助產品設計本課程主要學習電腦輔助設計相關軟體,提升相關進階設計的創意思維與執行能力。 圖解:產品設計 版權: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自有照片 產品設計(一)(二)本課程以產品設計傳達為主,如人機介面、圖像視覺傳達、產品造形、操作使用等認知,並於思維中,發現問題,提出設計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創造力與判斷力。 圖解:產品設計模型製造 版權: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自有照片 基礎設計
本課程由平面製立體,由各種主題及不同材料切入,以建構學生基礎設計概念及未來應用。 圖解:作業展示 版權: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自有照片 室內設計本課程主要培養空間設計基礎學習,教學過程以專業講授、創意思考學習、跨域創意激發、空間案例分析,以及美學生活體驗等內容,學習空間設計的基本設計原理與實作。 圖解:系展作品 版權: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自有照片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產品設計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劉鳳鴒 版權:劉鳳鴒
劉鳳鴒學歷: 2023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 2017臺中教育大學 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 公費碩士班 美勞組畢業 2011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畢業 經歷: 現任桃園市中壢區信義國小教師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出生於臺灣桃園,西元2000年以前,從未學過畫,因著熱情與衝動,報考設有美術班的高中,自此與藝術之路結下不解之緣,開始與更廣闊的藝術領域結緣。大學與研究所,進入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就讀,更開啟對於創作的興趣;畢業後,持續創作與展覽,並在閱讀、創作、書寫中,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作息。 圖解:李奇鴻 版權:李奇鴻
李奇鴻學歷: 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畢業 基隆在地藝術家 透過藝術教育的社會轉化,於家鄉基隆規劃並執行多項大型藝術擾動計畫。用藝術活化在地文史與社區再造,於各地演講授課、分享藝術轉化經驗。並與朋友成立Nuhox怒吼獅設計品牌,致力將台灣文化設計運用並推廣。 圖解:吳易澤 版權:吳易澤
吳易澤學歷:2014年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創系碩士 曾任:2017年度新竹鐵道駐村藝術家 曾任:2018年清華大學藝設系兼任講師 現職:全職藝術家 作品典藏:奇美博物館、台中國立美術館、新營、嘉義文化局等單位。 創作媒材以平面油畫為主,所繪主題多以台灣野地或靜景、風景為大宗,挖掘在地內涵並融入個人情感作詮釋,技法以具象繪畫風格為主要表現形式,目前常活動於台灣西部與家鄉苗栗,探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創作中追求共生與永恆的價值體現。 |
未上傳圖片
范日奎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班畢業 就學期間與同儕合作多次獲國際大獎,畢業後擔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 taiwan)設計師。 未上傳圖片
羅振遠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班畢業 畢業後通過教師甄試,現擔任國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專任教師。 未上傳圖片
吳沛萱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學士班畢業 就學期間表現優異,首爾大學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碩士班畢業。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產品設計組 |
|
---|---|---|
多元能力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