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建築學系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工程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校本部

104336臺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學系特色

東海建築系為台灣深具豐厚的人文底蘊,致力於培養建築設計專業人才最重要的教育基地。教育上以「批判思考」、「環境意識」與「社會實踐」為核心價值,教學內涵及成果與國際一流的建築學校同步接軌。多年來持續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與創新思想,並能運用當代設計與工藝技術,解決在地城鄉環境問題的專業建築領導者。

本系為五年制建築專業教育,畢業學歷為教育部與考選部認定,具應考中華民國建築師國家考試之資格。本系創設初期即在設計學院架構下,有別於台灣傳統建築系多源自工學院系統,多強調建築的工程面,本系特別強調建築的做為一種創作的可能,期盼為台灣的建築教育打開另一多元跨域的創作面向。也因此本系的專任師資以建築設計及跨域創作背景居多,與他校建築系以研究背景居多的師資結構有顯著的不同。

學科意涵

建築學系是結合了工程與藝術、科學與人文的綜合應用學科,著重在學習設計(美學、行為學、社會學、人類學...)和技術(結構、構造、設備系統、環境物理、人因工程...)等專業知識,來解決環境問題並提升空間美學的學科。

建築設計學系:以建築設計及空間創作為媒介,透過建築學的專業養成,培養具人文素養的建築與空間創作者。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高中生可以準備自己一直以來熱愛或特別有興趣的目標(可以是科目、社團、或其他才藝、運動等),描述為了進步或是熟悉所採取的各種訓練並講解規劃跟達到目標之間的關聯性。

我們尋找具有個人特色的學生,無論你已經跟他人不一樣,或是你總是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會在上課的時候在書上塗鴉畫畫,或是將教室佈置做到有點誇張,我們期待別人眼中奇怪的你。因此我們鼓勵你們勇敢的追求自己並留下創作的痕跡(作品),我們想要看到你奇怪的創作。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東海建築系以「人文」與「設計」為建築教育特色,並以社會性的創新精神聞名於台灣,畢業生的國際化程度高,赴歐美日留學進修與工作的比例全國最高,平均達四分之一。系友在國內建築界有相當高的專業評價。例如圖片中黃聲遠建築師為新一屆國家文藝獎的得主。

建築系、景觀系、室內設計、藝術創作.....。我們感性的培養具備創作能力的建築師,你將學會手作能力,如一把銳利的刀片。我們也有系統的培養現代的設計思維與邏輯,如一雙銳利的眼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建築系畢業生傳統上以投入建築師、建設公司、營造部門相關職業為目標,但是因為建築教育的設計思考與動手實踐的整合訓練,能對應各種創意整合與企劃的多元職業出路,如室內設計師、產品設計師、空間策展人等。

我們不是藝術學系,但有許多藝術家系友,但有更多的空間設計師,以及具備建築師資格的建築師。藝術家並不會餓肚子,建築師也不會大富大貴,但我們的靈魂絕對富有與自由。

請搜尋「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友會」。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建築系容易與土木系、營建系混淆,建築系結合工程與藝術、科學與人文,課程核心在學習建築設計,空間設計與環境整合,側重在融合藝術美學、歷史人文、環境機能,達到美觀、舒適與安全的創造面向,土木、營建系純粹著重在工程技術與實務實踐面向,近年女生唸建築比例皆超過半數,更能展現細膩的思考。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不全然是一個比較藝術、比較強調設計的建築系,相較於保守的建築系而言,我們好像比較藝術,比較設計。相較於藝術創作的學系,我們又很建築、很空間。我們用創作的方法,讓同學更理解身體、空間與尺度的關係,我們強調人本教育,以應對不斷改變的未來,我們傳遞許多工具與方法,使同學更理解「建築」

補充提醒與說明

Domus國際中文版曾訪談本系,內容見附檔。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教學以主軸設計課為核心,每週二五下午上課,全系五個年級的設計課排在同樣時段,五年十學期的主軸設計課有擋修制度。每位學生分配有工作室位置,工作室為24小時開放。有完善的木工廠、金工廠、數位實驗室、攝影棚、電腦室輔助學生作業,學生自大一起即在實作中培養手作能力,非常適合喜歡動手又動腦的學生。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建築學系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建築設計習作(一)(二)
    • 建築圖學
    • 建築表現法
    • 建築概論
    • 建築敘事
  • 大二必修
    • 建築設計習作(三)(四)
    • 建築構造(一)(二)
    • 建築物理與環境控制(一)
    • 世界建築史(一)
    • 近代建築史(一)
    • 建築實例分析
  • 大三必修
    • 建築設計習作(五)(六)
    • 基地計畫(一)
    • 建築理論
    • 建築結構系統
    • 中國建築史(一)
  • 大四必修
    • 建築設計習作(七)(八)
    • 都市計劃學
    • 營建法規
    • 營建管理
    • 都市設計概論
  • 大五必修
    • 建築設計習作(九)、畢業設計
  • 大一必修
    • 創作基礎
    • 設計繪畫
    • 模型製作
  • 大二必修
    • 電腦輔助設計
    • 建築設計
  • 大三必修
    • 材料與構造
    • 施工圖
    • 建築設計
    • 結構行為
    • 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 大四必修
    • 建築技術專題
    • 環境控制系統
    • 營建法規
    • 建築設計
    • 都市設計
  • 大五必修
    • 作品集
    • 建築設計
    • 建築實務
專業選修課程
  • 建築實習課
    • 大學部要求240個小時的寒暑假實習課程,學生須選擇到國內外建築師事務所、建設公司、空間設計公司等相關地點進行實習,海外實習可申請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或本系補助。實習後可取得選修2學分。
  • 當代木構造系統
    • 綠建築成為未來發展重要指標,環保節能的木構造系統成為重要的設計與營建方式,本課程由專業木構造建築師親自授課,學習親自動手繪製、營造木構造建築
  • 進階建築資訊模型設計
    •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運用進階的數位軟體整合空間設計、結構與構造系統,為未來建築專業的基礎。例如:建築資訊模型(BIM) 專案實作、參數化之演效式建築設計。
  • 文化資產保存與城市/社區活化
    • 建築學習得不只在創新及創造現在與未來的建築與環境風貌,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城市與社區活化,更是建築人更進一步的省思與創造。開設課程有:都市再生行動學院-台中舊市區之路上觀察、大學校園文資保存與再利用、文化資產保存特論、街區組織與都市再生特論、城市史比較研究、舊建築再利用、建築活化與都市再生概論等。
  • 暑期建築羅馬設計工作營
    • 參加工作營的同學必須修習世界建築史、羅馬和佛羅倫斯的建築和都市設計古代到現代或羅馬和佛羅倫斯的建築,以及義大利的建築和城市文明,並進行一個月的異地教學。
  • 其他建築相關選修課程(1)
    • 建築照明與燈光設計實務;藝術、建築與空間;亞洲城市建築;當代建築實踐與分析;日本現代建築導論;形體與敘述;東亞建築家的文化建構;高齡者療癒性環境;城市住宅問題與台灣居住正義探討;生物智能與仿生創新;都市研究理論;近代都市規劃與設計思潮及其實踐;城市研究理論;城市觀察與空間敘事。
  • 其他建築相關選修課程(2)
    • 以密集學習的工作營方式,教授學生運用相關數位工具:如Rhino、BIM、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其他工具運用:雷射切割機、3D列印機....等。
  • 藝術與創作
    • 電影藝術 表演藝術
  • 建築史與理論
    • 設計概論 建築史專題 建築六感 建築(物)自身 畢業設計專題
  • 工藝與構築
    • 模型製作 數位構築 柬埔寨海外志工工作營
  • 人文課程
    • 美學 城市學 跨領域工作營
  • 建築專業
    • 燈光設計 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敷地計劃 建築實務
特色課程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建築學系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適合從事工作
  • 建築師

    有建築師資格,從事建築物之設計與監造等工作。


  • 建築設計師

    尚未取得建築師資格,於建築事務所或營建商等從事建築物之設計等工作。


  • 室內設計師

    從事建築物內部之空間、設備、動線之規劃及監督施工等工作。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凡具有大專院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身分,從事大專院校教學、研究與推廣的工作。


  • 產品企劃主管

    負責制定產品開發行銷策略,以及產品推廣、促銷活動及廣告策略之協調指導等管理工作。


  • 建築師

    有建築師資格,從事建築物之設計與監造等工作。


  • 建築設計師

    從事土地之精確測量,提供工程、採礦、建造、容積率、建蔽率等土地評估,或其他目的之相關土地細節與法規資料。


  • 室內設計師

    從事建築物內部之空間、設備、動線之規劃及監督施工等工作。


  • 藝術創作人員

    專職於藝術創作與設計,使用各種技法進行創作,包含工藝、繪畫、雕塑、造形、編織等方法,以藝術、設計、展演表達等呈現出社會、人文、藝術表現之人員。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建築學系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Complete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Complete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Complete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Complete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Complete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5% Complete
5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45% Complete
4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