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 食品科學系 |
東海大學 生命科學系生態暨生物多樣性組 |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跨
生物資源學群
食品生技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跨
生物資源學群
生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
學系特色 |
東海食品科學系是國內唯一兼具食品科技與管理領域之科系;非常注重實務教學,包括許多實驗課程、暑期及企業橋接實習、食品及生技實務講座及食品創新實務等課程。會依學生興趣進行適性分流,擬就業學生透過暑期及企業橋接實習,以利與職場接軌;擬繼續升學者則進入老師實驗室做專題研究, 以利研究所銜接。此外,鼓勵學生參與海外交換學習及移地教學,使其具國際視野及移動力。未來將逐步納入人工智慧課程,強化學生跨域整合能力。 |
當今生命科學的重要使命之一乃為解決生態環境因我們人類破壞干擾所面臨的問題,本系自創系以來,即著重台灣本土生物與生態保育之教學與研究,致力於基礎生物與生態環境之資料調查與分析。教師的研究對象如哺乳類、兩棲爬蟲類、魚類生理、螃蟹、蜘蛛與昆蟲、藻類、珊瑚礁生態與魚類、植物生態與生理、森林動態研究等,近年來更從DNA分子延伸至生態系的整合教學與研究,為國內生命科學領域最完整的學習環境。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主要涵蓋三個領域﹕食品科技、食品安全及食品產業管理領域﹔期望培育同學在食品研發、加工、製程、分析、檢驗、品管、生技、保健營養、食安、行銷及食品產業經營管理等方面之專業知識與技能。 |
利用分子生物學、演化學、田野技術、統計學等研究方法和知識,探究基因、生物物種和生態系统的多樣性,及其與環境的互動狀況,拓展生命科學與生態學知識的疆域,以保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本系之基礎課程包括生物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營養學、統計學、管理學等;另專業核心課程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食品化學、食品衛生安全與法規等;皆以多元教學方式進行理論概念的傳遞。 實作演練:本系非常重視實務演練,分析化學、微生物、食品加工、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及食品創新實務等課程皆搭配實驗操作課程,讓學生從實作驗證理論。選修另有食品科學實驗法、細胞學實驗以及農學院生物技術學程之生物技術實驗。 圖解:食品加工實驗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報告與競賽:大一食品科學概論即要求學生分組報告所選市售產品之特色、製程及 SWOT 分析;大三專題討論則讓學生閱讀英文期刊,上臺報告所整理內容;三下/四上食品創新實務則要求學生應用所學之理論開發新產品,並撰寫創新構想計畫書參加競賽。多門選修課程亦常採分組討論與口頭報告,訓練專業表達及團隊合作能力。 圖解:創新食品實務課程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企業參訪/實習:本系為鼓勵學生進一步理解業界所需並傳承實務經驗,於各項課程中會規劃食品企業參訪,使學生透過訪廠理解現場。另為培養學生實務操作能力及工作態度,本系安排國內外暑期實習及企業橋接實習課程,期使學生由做中學,縮短學用落差。 圖解:食品加工實驗校外參訪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專題演講:與系友、專業及跨域經理人建立人際與知識網絡,本系提供「食品科技與生技」、「食品產業分析與經營管理」、「食品風險溝通」,「智慧食品鏈AI專題」以及教育部創新人才培育計畫等豐富實務講座課程。透由講座邀請業界之經營管理者或高階主管,分享技術實務、管理經驗以及產業趨勢。 圖解:食品風險溝通實務講座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
東海生科系生態組的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透過野外課程與實驗室實作,培養同學進行生態研究的能力。此外,生態學研究逐漸邁向大數據收集分析,本組教學也著重生物統計、地理資訊、程式語言等大數據分析技巧的訓練,來培養生物多樣性研究、生態檢核、生態保育等領域的人才。 圖解:透過田野課程培養生態研究人才 實驗實作教學: 安排相當多的實驗課程,學生可以透過親手操作,應驗理論,並在過程中團隊合作,進而學習與人互動及團隊精神。 圖解:東海生科生態組的教學,理論與實務並重 野外課程: 帶領學生參加田野課程,包括蓮華池研究中心陸域田野課程,綠島海洋調查技術課程及國際(台、日、印、泰)田野課程,以厚植野外研究能力,訓練科學學習,及增進國際交流。 圖解:以潛水進行海洋生態學研究 版權:溫國彰老師攝影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進行動手操作之實驗或活動, 具有創新想法及勇於發問 |
進行與生態相關的學習活動,例如:賞鳥、進行生物觀察等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最常與本系混淆的有兩個,一個為是食品營養學系,主要著重在食品營養成分與生理作用之研究,一般就業方向為營養師;另一個則是餐飲管理學系,著重在食物的烹飪、製備及餐飲服務等訓練,皆有別於食品科學系。此外,與國內其他食品科學系相較,東海食品科學系除食品科學及食安專業訓練外,另包括食品產業經營管理課程。 |
本系培養學生對自然與城鄉生態與環境棲息生物之專業知識暨調查研究技術能力,得以投入生態學相關之保育、農、醫、法、教學、研究發展等之產、官、學工作。有系統地教導學生實驗室與上山、下海等各種田野專業技能,具備在校內外產、官、學機構豐富的實習系統。本系研習生態演化及自然環境及野生動植物;有別於生醫科系宥於模式生物及醫學相關專業訓練,環工系著重非生物環境之診斷與修復,畜產系訓練對家禽家畜經濟性利用。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 本系畢業生生涯發展多元,包括食品、保健或生技產品之製造、研發、品管、品保、衛生管理、行銷、企劃及管理等,就業可選擇﹕食品及食品關聯產業、研究機構、檢驗公司、原物料或添加物供應商、通路商或自行創業等﹔可考取相關證照為職涯發展加分。 |
網路流傳「一日生科,終生科科」是最大的誤解,社會需要許多生命科學背景人才,出路很廣。相較於各校院諸多的生物科技系,生態組獨具特色,使畢業生能適性就業,就業率高,在政府相關部門,如農委會、林務局、特有生物中心、動物園、科博館、國家公園;私人企業如環評顧問公司、生態解說教育、環境友善農業,及跨域工作者。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基礎課程涵蓋食品之物性、化性、生物性,為研發與加工工程等應用課程之重要根本。 |
生態學不僅學習生物資源調查和標本採集工作,近年生態學使用的工具與分析方法有大幅進展,如遙測與地理資訊、DNA條碼、數學模型、基因體之大數據分析、無線電追踪、無人機調查、高速攝影、X光繞射等,探討問題也不斷創新,涵蓋遺傳、演化、物種、生態系、地景、一直到整個生物圈的多樣性維持與對人類生活之影響評估。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消費者地位已受到現代食品產業高度重視;故目前食品科學潮流趨勢,漸漸偏向「潔淨標章」之加工方式,亦即減少化學物質添加;此外,強化食品安全認知,導入智慧化供應鏈和新的行銷管理方式,逐步納入人工智慧課程,強化學生跨域整合能力, 這些都是本系高度重視之發展重點。 |
本系生態組強調將課堂知識與生活自然結合。專題課程讓學生進入老師研究室,與師長、同儕互動,進行兩年專題研究,將科學研究步驟觀察、問題、假設和驗證,落實並應用於臺灣各地與海外生態系研究,如金門、墾丁等陸域生態系和東沙、綠島等海域生態系,過程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
東海大學 食品科學系 |
東海大學 生命科學系生態暨生物多樣性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創新食品實務課程
創新食品實務課程及實作(深碗課程):讓學生從產品創新發想、生產製作、衛生安全、市場競爭分析、製程設計到成本估算與行銷策略等進行報告;做為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與應用之統收課程;並透過競賽讓同學互相觀摩學習,厚植同學研發新產品之能力。 圖解:創新食品實務課程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暑期實習與企業橋接實習暑期實習是讓學生利用暑假參與校內外產官學研機構之實習,助於了解產業界所需之專業知識、觀念及技術。企業橋接實習在大四上學期開設橋接與實習準備課程,一方面做實習與進入職場之準備,再方面做實習企業之媒合;完成媒合者,四下全學期在業者場域進行實習,以培養學生進入職場前之實務能力,進而順利留任進入橋接職場。 智慧化食品安全與供應鏈管理由於全球屢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事件發生時如何進行溝通與風險管理;另隨著物聯網(IOT)、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技術興起,本系逐步導入相關技術於加工生產線,藉以強化學生跨域整合能力。本系因應時勢調整建立食品安全與智慧科技學群,希望培育社會所需能力與人才。 圖解:智慧化食品安全與供應鏈管理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專題講座課程
本系之「食品科技與生技」、「食品產業分析與經營管理」及「智慧化食品鏈AI專題講座」講座課程,會邀請業界主管,分享技術實務、管理經驗、工作態度及危機處理與溝通;讓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技術、管理及工作態度有所了解。 圖解:專題講座課程 版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 國際學習課程此課程是結合本校及農學院在日本交流合作學校之教學資源,規劃食品加工技術、生物資源運用、分子營養科學、食品衛生安全、企業訪問或實作研習等學習單元;讓學生到國外異地學習,以開闊學生國際視野及學習領域。 |
田野技術學習陸域和水域各種生物類群的田野調查技術與方法,數據收集、建檔、整合與分析,使學生熟習方法在相關領域的運用,並拓展生態觀與研究視野。 圖解:學習爬樹技巧 動物行為學本課程為全國唯一以產業為導向的動物行為學教學,以授課和影片學習動物行為的專業知識、建立拍攝與後製生態短片的能力,認識國內外相關之職涯發展,介紹其工作內容以及福利待遇,提供校外產、官、學、研機構實習機會。 圖解:在高美溼地觀察螃蟹行為 生物統計學與實驗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系統化的統計學教學,建立同學分析資料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本課程特別注重實作能力的建立,在實驗課程中,同學們需學習使用統計軟體R,進行統計分析與撰寫程式,建立處理大數據的能力。 圖解:學習分析數據 生態學專題論文生態學專題論文為生態組學生必修,同學在大二進實驗室,由指導教授及學長姐帶領,至野外向大學然學習;大三擬定題目,師徒制學習,期末得具專題海報製作與展示能力;專題實驗結果於大四進行口頭宣讀,完成紙本論文。培養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學生研討會進行的海報展示,同學們熱烈討論 |
東海大學 食品科學系 |
東海大學 生命科學系生態暨生物多樣性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簡希文提供
簡希文現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任技正 學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美國馬里蘭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科長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技正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技士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薦派專員 味王股份有限公司冠軍廠研究組 版權:陳彥豪提供
陳彥豪現職:長谷川香料 (上海) 有限公司營業本部本部長 學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長谷川香料 (上海) 有限公司營業本部本部長 曼氏 (上海) 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華東華西大區銷售經理 台灣曼氏有限公司業務發展部經理 法國曼氏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業務發展部經理 台灣公利洋行 (股) 公司食品生醫部經理 聯華食品工業 (股) 公司-生產部經理、品保部經理、研發部副理 振芳 (股) 公司-研發部課長、營業部銷售工程師、研發部研究員 版權:翁家瑞提供
翁家瑞現職: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服務產業系教授 學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博士 經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兼生科學院院長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衛生保健組組長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系友會南區會長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系友會 22 屆理事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 23/24 屆理事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第 9/10 屆理事 台灣食品產業智動化協會第 1 屆理事 版權:徐添根提供
徐添根現職:生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學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 經歷: 生合生物科技 (股) 公司總經理 生合生物科技 (股) 公司協理 生合生物科技 (股) 公司生產部經理 憶霖紀文 (股) 公司品保研究室主任 憶霖 (股) 公司冷凍食品組組長 版權:劉景文提供
劉景文現職:漢馨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總經理、創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馥齡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學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博士 經歷: 上海漢馨貿易有限公司創辦人 詠健生醫有限公司創辦人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兼任講師、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系友會第 5 屆理事長 東海大學校友總會第 8 屆校友楷模 |
圖解:趙淑妙主任 版權:http://www.biodiv.tw/tw/%E4%BA%BA%E5%93%
趙淑妙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趙博士於1973年進入東海生物系,在系上她跟著自己的興趣,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她深受王忠魁教授的植物分類學、植物地理學影響,覺得看老師做研究、讀英文報告,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而林俊義教授帶來全新的生態及演化學思想,從內容、方法到觀念,著重學生自我預習、師生互動討論的啟發式教學,讓她非常著迷。 在東海生物系畢業後,趙博士進入台大植物所,隨後到美國杜蘭大學進修,取得博士學位。趙博士研究種子植物之分子親緣關係,成就斐然,她的研究改寫裸子植物五大群分類的古典理論。當趙淑妙以幾篇極具顛覆色彩的論文取得學術地位後,她又看出資訊將改變世界,積極學習生物資訊,透過基因體定序,開展更廣闊的研究範疇。 圖解:特有生物中心楊嘉棟主任 版權:https://tesri.tesri.gov.tw/view.php?cati
楊嘉棟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本系注重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我在東海生科的學習過程中,除課堂及實驗室外,我們最大的教室在臺灣精彩多樣的自然環境,這樣的學習環境是真正的「接地氣」。專題報告與海報發表也是一大特色,由生態組老師共同指導,激發許多想法與觀點;同學間的互評與討論,更帶動整體的學習風氣,這些都是令我感受深刻的學習經驗。 我服務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臺灣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保育與推廣教育為宗旨的政府研究機構。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組的扎實訓練,對我的調查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在野外調查學習過程更凝聚東海生科系友的情感與團結精神,因此在工作上持續受到系上師長及各界系友的協助與支持,讓我受益良多。 圖解:科博館最受歡迎的展示—-電動暴龍
劉德祥(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我在香港完成大學教育,當時熱衷於分子生物學研究。到東海念研究所後,發現老師群的研究以生態和演化學為主。這些課完全改變我的生物學觀。老師給我的學習經驗不再只是知識的增加,而是科學結合人文思考模式的改變,至今依然影響我看待科技發展的觀點。事實上,我已將這種學習經驗深化,形成了我通識教育課程的核心價值。 我任職於自然科學博物館,其核心價值就是對社會大眾解釋地球和生命演化史。我負責展示規劃和科學教育,扮演科學溝通者。這份工作完全可以發揮我對演化生物學的熱愛。2004年,我更完成恐龍廳更新,將20年來關於恐龍的系譜研究重新呈現,當然也包含恐龍演化成鳥這段迷人故事。在東海的學習,完全可讓我發揮在職場上。 圖解:蘇國強經理帶領鳥類調查活動
蘇國強 (民享環境生態調查公司計畫經理)系上最有特色及助益的學習模式便是正課與實驗課程的相輔相成,透過紮實的實驗操作訓練,培養學生完成實驗的耐心,解決問題的反應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都是大學教育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另外,在畢業時將學士專題論文作一口頭或海報競賽,並有機會至國內外進一步發表,亦是對自身大學歷練之一重要的自我考核及自信養成。 學生目前服務於民享環境生態調查有限公司,是國內具規模之生態評估顧問公司,成立逾二十年。除過去於生物(科)系所受之專業訓練及教育,得於此領域發揮長才外,系上畢業校友亦是學生於生態產業界闖蕩之重要人脈及資源,而東海生物(科)系教育出具解決問題能力並肯實作實學的學生,口碑在業界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品質保證。 未上傳圖片
徐睿伶(桃園復旦高中生物教師)學習經驗: 我對科系選擇很明確,由於熱衷於探究生物,到東海大學生物系更覺得來對了地方。大學每學期都超修學分,而且極度喜愛上實驗課,東海生物的必修選修都十分精實。之後,我進入實驗室做專題及繼續念研究所。在實驗室參與專論、研習、野調等,除了紮實自己在專業領域的能力,更增加邏輯思考與系統分析的能力。 職業經驗: 目前是桃園復旦高中生物教師,大學時的課程經驗讓我發覺自己的長處與喜好。目前國高中108新課綱上路以及教育思維的翻轉,教師除了必須把本科教好外,也要研發新課程或與跨年級領域的老師合作,可以適度地開設生態調查課程,結合現實面的課綱與實際教學現場資源,這時候以前的邏輯訓練與生物知識就派得上用場了。 |
東海大學 食品科學系 |
東海大學 生命科學系生態暨生物多樣性組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