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特殊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博愛校區 100234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設立之主要宗旨係培育優質的特殊教育師資及相關機構服務人才,同時亦進行相關學術研究及辦理推廣教育服務工作。本系以培養具全人品格、專業能力與創新精神之現代公民為目的,藉此以落實本校全人教育之教學理念。 |
1. |
學科意涵 |
本系以培育特教師資及相關機構服務人才為目的,課程規劃以培育學前、小學及中等教育階段之特殊教育師資為依據,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並重,特別重視特殊教育倫理及專業知識之培養。 |
依照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三條定義: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範例,利用案例或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版權: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攝 團隊學習:讓同學有機會有多次的分組合作機會,進而學習與人合作的模式。 版權: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攝 實作實習課程:藉著見習或試教,綜合運用特殊教育之理論及相關知能。 版權: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攝 |
(1)觀察本系結合理論與實作,並搭配相關課程,如幼兒輔導、幼兒觀察、教學實習及其他課程等,且讓學生實際進入幼兒園現場,「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環境規劃、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等,透過實地觀察,更能理解如何將理論落實於幼兒園。 圖解:參訪菁桐國小附幼 版權:本系 (2)團體分享「團體分享」透過不同科目的課程,讓學生於課堂中針對議題及理論進行報告,並於團體中提升學生勇與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且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關係。 圖解:學生志工營隊分享會 版權:本系 (3)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本系課程注重分組及小組討論及分享,並符合核心素養的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讓學生於小組討論中交流彼此想法,並展現包容異己、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行動。 圖解:實習成果分組報告 版權:本系 (4)實作「實作課程」,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教案設計,並實際至幼兒園進行教學及實習,且從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規劃適合幼兒需求及興趣的課程及活動。 圖解:實習課程(木工角)實作 版權:本系 (4)實作故事團學員將課堂及研習活動學到的說故事技巧,應用在社區辦理的閱讀節活動。 圖解:閱讀節 版權:本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參與志工服務活動、社團活動,累積經驗、增加團隊合作機會。 |
本系擬招收對幼兒教育有熱忱、並具備觀察、溝通表達、社會參與能力、能與他人合作、並有創意之學生。建議參考本系著重之重點領域(語文、社會、藝術、綜合活動)有系統地修課,並具體呈現學習成果。詳細內容請參閱本系公告之審查項目、重點與準備指引。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台灣目前唯一非師範體系培育特殊教育師資的學系,採合流培育方式,培育學前、小學及中等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師資及特教福利機構人才。 |
(1)教育系:培養國小師資、教育行政與學術研究人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除了擔任幼兒園、小學、國中或高中職特殊教育教師之外,也可擔任政府或民間特殊教育相關機構工作人員,或從事潛能開發或教育訓練工作。有機會也可以在國內或國外研究所進修。 |
高中生常誤以為本系學生畢業後,只能擔任幼兒園教師。實際上,本系畢業生可於幼兒園擔任教保員或幼教師外,還有其他多樣的發展面向,如出版業、兒童博物館、福利服務機構…等。曾有畢業系友獲得入圍廣播金鐘獎。畢業系友若持續進修,可成為高等教育師資。另外,亦可參加公職考試。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以培育特殊教育教師及相關機構服務人才為目的,未來可成為教育部核可之特教教師。 |
高中生常以為幼教即照顧幼兒的生活起居。實則本系規劃團體、小組及個人等學習方法,讓學生理解幼兒發展理論、課程及活動規劃等知識,並搭配實作課程,如活動試教、至不同特色的幼兒園參觀、海外實習及姊妹校交換等。讓學生可實際運用所學,從實踐中結合理論,進而成為具備幼兒教育基本素養之人才。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課程規劃分為師資培育與非師資培育兩種,學生可根據個人志趣選擇。 |
完整的實習課程、英語融入幼兒園課程學分學程及頻繁的國際交流活動是本系特色。已連續多年由本系教師帶領至新加坡實習3週,並不斷有新加坡幼兒園至本校徵才及討論進一步之交流活動。目前已有本系系友於新加坡NTUC幼兒園、E-bridege幼兒園等擔任教師。
|
中原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特殊教育見習藉由集體參訪觀察及小組參訪見習了解特殊教育之意義,並了解不同身心障礙類別及其特色,與特教需求。 版權: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攝 特殊教育教學實習
1.配合課程內容,練習教學策略及教學技能。 版權:呂同學提供 畢業專題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強調問題本位之學習,引導學生發現特殊教育相關問題,發展解決方案。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之能力。 增進學生資源整合及團隊合作的能力。發展研究創新與實作能力,提升競爭力。 版權: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攝 |
幼兒觀察結合理論與實作,並搭配相關課程,如幼兒輔導、幼兒觀察、教學實習及其他課程等,且讓學生實際進入幼兒園現場,「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環境規劃、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等,透過實地觀察,更能理解如何將理論落實於幼兒園。 圖解:至幼兒園實地觀察見習 版權:本系學生 幼兒園教材教法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各種主題教案設計,思考如何規劃適合幼兒需求及興趣的課程及活動。 圖解:教材教法課程就近邀請本校附幼幼兒參與 版權:本系 幼兒園教保實習及幼兒園教學實習參觀各類型幼兒園及相關機構,並選擇合適的幼兒園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教案設計,並實際至幼兒園進行教學,且從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規劃適合幼兒需求及興趣的課程及活動。 圖解:學生至新加坡幼兒園實習3周 版權:本系學生 實作課程(幼兒器樂、幼兒體能與律動 等)本系各種實作課程邀請業界資深教師指導,進行理論說明及實作練習,並於期末進行展演. 圖解:幼兒器樂課程期末成果展 版權:本系 英語融入幼兒園課程本系經臺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並建置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教學資源中心,以期整合資源,分享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資源,鼓勵跨校社群共學,培養教師正確的英融教學理論概念,增進教師英語能力及實施英融課程的專業素養,進而培育優質教保服務人員實施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 圖解: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教學資源中心 版權:本系 |
中原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本人提供
許佩惠我是中原特教第一屆老學姊! 人稱小媽學姊--許佩惠! 我想是神的安排,為了能念到中原特教,我基隆女中多讀了一年,大學重考兩次,竟然就遇上了對的中原特教系。從小就常隨父母參觀各式教養院、接觸身心障礙生或弱勢家庭,在高中期間也參加服務性社團,因此一有機會就填中原特教這個選擇! 我於90年6月畢業於本校特教系,90年開始教育實習於桃園啟智學校,91年始任教於桃園啟智學校,期間擔任導師六年半、專任半年、兼任行政十年(生教組、總務主任、學務主任)。 在特教養成期間因有系上老師嚴謹的教導、校內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期間充分習得特教專業知識與工作倫理及態度,對日後就業的工作得心應手,成就感日漸增加、對家庭生活與經濟都獲得很大的助益。實在感謝特教系及中原大學所有師長的陪伴。 版權:本人提供
楊逸飛高中時只知道自己可能不適合走理工,所以朝文組發展,但具體要說自己喜歡什麼,卻還是沒有頭緒。因著自己生命經驗的遭遇,所以選擇了特殊教育學系。我相信對於大學選系的迷惘,應該是多數高中學生的必經之路。 我認為這樣的迷惘是好的,畢竟人生那麼漫長,自己的未來總值得花時間慢慢去探索。 我是透過甄選就讀中原大學特教系的,中原大學特教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扮演很重要的關鍵。特別是四年的實務場域見習與實習,我待過學前到高中職的每個現場,這個經驗讓我對身心障礙的生涯有非常全面的理解,也直接影響到我出來任教以後的教學觀念。 版權:本人提供
黃慧慈因家中成員有人投身社會工作,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服務社會得到的無價收穫,加上求學過程中遇到許多幫助我成長的老師們,讓我希望能成為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人,因此2009年從西苑高中畢業後,我選擇就讀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4年7月我通過了桃園市國中教師甄選,應屆考上正式教師,開始我的教師生涯。在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我深刻感受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因此萌生了繼續進修的想法。考量中原特教的資源豐富,不但設有特教中心、早療中心,且與雅文聽語兒童基金會合作,另外中原也是唯一同時擁有學前與中學階段特殊教育師資培育的大學。因此2015年8月我再度進入中原特教研究所學習,持續增進專業知能。 |
張育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畢業 臺北市立萬華幼兒園園長,曾獲本校2016行政類傑出校友 *幼兒園教師年資23年;教師兼任園長年資8年
曾慧蓮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幼教教學碩士 臺北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教師,曾獲本校2015教學類傑出校友、102年師鐸獎
朱思穎Ph.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U.S. 清華大學特教系教授,曾獲本校2015學術類傑出校友
楊晨熙本校幼兒教育學系學士 曾任MOMO親子台主持人果凍姊姊
趙啟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 臺北市立北溫非營利幼兒園園長(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辦理)。 信誼文學獎入圍。 繪本作家。 親職教養/幼兒自然遊戲/繪本與創作講師。 |
中原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