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護理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檢驗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80708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 |
校本部 80708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含學、碩、博),學習資源充足,課程設計符合時代趨勢並與臨床接軌,透過多元教學法,強化學生護理專業能力,成為勝任職場的基層健康照護人才。特色課程包括:開設中醫護理基礎課程模組及長期照護微學程。 |
醫技系就像醫學界的偵探!我們透過血液、基因與生物分子的檢驗,協助醫師找出疾病真相。高醫醫技系不只教傳統臨床技術,還結合精準醫學、細胞治療、慢老與預防醫學、新興傳染病及抗藥性微生物等前瞻領域。研究重點涵蓋抗體與蛋白質藥物開發、質譜儀分析代謝疾病與環境毒物。並著重國際化,邀請外籍學者授課、推動海外見習與國際交流。這裡結合醫學、科技與生物研究,是培養新世代醫學人才的最佳選擇! |
| 學科意涵 |
護理是結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學科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運用各種知識、技能與情意的整合,來達到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 |
醫技系是一門結合醫學與生物科技的學科,運用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病毒、分子診斷、遺傳與毒物等檢驗技術,找出疾病原因並協助治療。本系不僅教授臨床檢驗技術,也融入精準醫學、細胞治療、慢老與預防醫學、新興傳染病及超級抗藥性微生物等前瞻領域。畢業後通過國家檢驗師證照,可於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捐血中心、臨床試驗機構及生技產業等單位從事專業工作。 |
| 學習方法 |
問題導向學習法:由學生組成小組後,自行選出主席帶領大家進行討論,藉由老師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統整能力。 圖解:PBL案例討論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團隊合作學習:透過學生課前預習提升自學能力,藉由團隊合作方式激發批判性思考。 圖解:TBL課堂活動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客觀結構性的臨床測驗:安排經過訓練的標準化病人依據測驗情境,表現劇本設定的狀況,引發考生展現正確應對的專業能力。 圖解:考生示範拍痰方式及位置並請標準病人回覆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情境模擬教學:模擬臨床真實情境讓學生可以發揮臨場反應,以提升實務能力。 圖解:學生進行生命末期之情境模擬角色扮演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沉浸式教學:利用影音串流、360度環景影片、VR影片或客製化教案融入教學,讓師生在設計的教學環境進行互動,讓教學活動更生動有趣,學生學習效果更佳。 圖解:沉浸式教學教室 版權:高醫護理學系 |
課堂講授:除基礎醫學科學之外,另外邀請系上教授與國內外專家學者講授目前最新的生醫新知,引導學生發揮創新、創意,訓練科研邏輯思考、傳承臨床檢驗與研發經驗。本系合聘國際客座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伊藤悅朗教授,也每年邀請國際學者協同教學。 圖解:課堂講授 版權:高醫醫技系 實作實驗課程:從大二開始有一系列的實驗課程、專題研究課程、企業見習、企業實習及海外研習或國際交流,鼓勵學生參與系上教授的專業研究,鼓勵學生參與論文發表及創新創業競賽。 圖解:實作實驗課程 版權:高醫醫技系 醫院實習:學生須完成20週實習,包括臨床微生物及病毒4週、細胞遺傳與基因診斷2週、臨床鏡檢學3週、臨床生理學3週、臨床血液2週、血庫1週、病理切片技術與細胞診斷1週、臨床生化及毒物2週、臨床免疫及核子醫學2週透過實際操作訓練,熟悉醫檢師的日常檢驗項目與專業技能,並衝刺參與國家考試的最後準備工作。 圖解:醫院實習-實習檢討會議 版權:高醫醫技系
PBL小組討論:大一課程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導論採problem-based learning、team-based learning之教學系統融入課程內容,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圖解:PBL小組討論 版權:高醫醫技系 口頭報告:有專業英文演說的訓練、科學論文導讀、書報討論,並訓練邏輯思考與演講技巧,科學論文的呈現。 圖解:口頭報告 版權:高醫醫技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學系採用的多元教學方法,目的在培養學生能發掘問題、有系統地設定計畫、以合作方式來運用資源解決問題。因此,建議高中學生可以擬訂自主學習計劃,由一個人或和他人合作來進行,自主學習計劃要能清楚展現學習主題、想解決的問題、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預期成果。格式或範例可參考教育部自主學習專區資訊網及其他開放式教育平台。自主學習範圍可以包括:學業知能擴充(如:主題閱讀等)、服務學習(如:生態保育、志願服務等)、創意研發(如:藝文表演、發明等)、專題實作(如:科展、小論文等)及國際交流(如:出國參訪、語言學習等)。自主學習計劃宜呈現歷程和成果,且能展現對護理學知識領域的連結或關係。 |
想進入醫技系,最重要的是培養細心、觀察力與實驗精神。工作上講求準確與邏輯分析,因此高中階段可從自然科學課程加強基礎,特別是生物與化學的概念,培養對生命現象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同時,建議多參與科學研究性社團或探究實作計畫,透過親自規劃與執行實驗,培養動手能力與問題解決技巧,為未來進入醫學檢驗與生物科技領域奠定良好基礎。也可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有關疾病成因、檢驗技術或醫學新知的資料,了解醫療科技與人類健康的關聯。若有機會,參加醫療或生技相關營隊及實驗室參訪,也能提前體驗醫技師的工作環境與儀器操作。醫技系同時重視團隊合作與國際視野,建議學生積極參與團體報告、英語閱讀與溝通訓練,以增進表達與跨文化理解能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護理系畢業後可考取護理師執照,具備照護各年齡層對象之護理知能。相較於其他相關學系,護理系有國家證照及其專業地位的肯定,可從事護理臨床及其他相關工作。 |
醫技系和一般的生物或生技相關學系不同,重點在於「臨床應用」。我們主要研究人體器官與組織的生理變化與疾病診斷,並運用生物科技發展臨床檢驗、個人化與精準醫療等技術。課程兼顧理論與實作,讓學生熟悉病理切片、分子檢驗、液態檢測及質譜分析等專業技能。畢業後可報考醫事檢驗師高等考試,取得專業執照,成為臨床醫療團隊中結合醫學與科技、守護健康的重要專業人才,或持續投入生技醫藥研發,為提升醫療品質貢獻專業。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護理系的出路非常廣泛,可在醫療相關機構服務,包括:醫院、診所、長照機構、居家護理、產後護理機構等,亦可準備公職考試或進修研究所。護理師不是女性專屬的行業,有近4.4%為男性護理師(中華民過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113年9月9日)。 |
本系除了培育具備臨床檢驗專業能力的醫檢師外,同時也涵蓋生物技術與研發應用領域。畢業生可投身生醫產業、分子診斷、醫療器材開發及生技研發等多元工作領域。隨著檢驗醫學部門的自動化與智慧化發展,不僅大幅降低了臨床操作的風險,也提升了檢驗效率。即使AI逐漸盛行,仍無法取代專業人員的判讀與分析能力。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護理人才需要有思辨、問題解決、溝通和創造等能力,故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等學科知識以及生物、化學或物理的科普能力都是大學的先備知識。 |
高中生常誤以為醫技系只做化驗、重複操作,實際上本系除臨床檢驗外,還學習分子生物、遺傳工程及生醫研發相關課程,強調實作與分析並重。學生不僅能考取醫檢師,也能投入生技產業與研究開發。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學系設有學士、碩士及博士班,致力於培育兼具專業實務、研究能力、國際視野與人文關懷的護理專業人才。課程設計緊扣社會與健康照護趨勢,除核心護理課程外,並提供多元化的跨域與進階學習資源: |
本系提供多元且豐富的學習資源,協助學生培養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設有完善的臨床實習制度,與多家教學醫院合作,讓學生於臨床環境中操作儀器、分析檢驗結果,強化專業實作與臨床應用能力。同時推動「生技醫藥企業見實習」、「生技醫藥微學程」及「醫學檢驗數據整合判讀」等跨域課程,結合醫學、生物科技與資訊分析,培養學生跨領域整合與創新思維。學生亦可於多家生技產業單位進行見實習,如同人科技(病理診斷)、達易特基因科技、矽基分子電測)、基隆米克斯(精準醫療)光晟生物科技(細胞治療)等,累積實務經驗,深化產業連結。在國際學習方面,本系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北海道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瑪西朵大學、德國科隆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及澳洲墨爾本大學等合作,提供海外見習與短期研究機會。 |
| 我的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海外護理研習學生至美國休士頓德州大學護理學院進行教學、臨床見習及文化交流,了解美國醫療照護體系現況,體驗美國臨床工作環境,美國護理教育與專業生涯的發展,藉由體驗多元文化拓展國際視野,瞭解台灣與美國在臨床照護的差異,增加文化照護能力,同時增進英語溝通力、團隊合作及問題解決能力。 圖解:訪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護理學系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重症護理學以課堂講演、討論、數位學習(互動式電子書)及技術練習(OSCE)等教學方式,發展學生重症加護護理的基本照護知能,學習將重症護理專業知識融入護理過程,以處理重症個案現存或可能面臨危及生命之健康問題,如心跳停止、呼吸衰竭、及休克等問題之處理。 圖解:急救--電擊技術練習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版權所有 失智症照護親臨機構陪伴失智症長者,讓學生以觀察及親身經歷的方式更加了解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並更加了解失智症患者生活中的困難處境。 圖解:陪伴失智長輩看懷舊電影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產學營運處版權所有
腫瘤護理經由課堂講演、癌症中心門診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實地參觀,並以問題為導向學習及團體導向學習之過程,認知腫瘤護理學的相關概念,並運用護理過程,以全人觀來處理癌症個案在面對疾病時所產生的健康問題。 圖解:希望基金會實地參觀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藥膳學結合食物與傳統中藥的理論, 配合現代藥理學的研究結果,使學生對於藥膳的使用有正確的觀念,並透過傳統中醫之理論︰四診、八綱及辨症論治的方法,進行食物與中藥的結合達到日常生活的保健,或疾病治療上的輔助效果。 圖解:煮一頓豐盛藥膳餐並解說推薦 版權: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版權所有 |
海外研究見習及企業見實習課程爭取學生學習資源:參與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國際協同教學、學院特色計畫、起飛計畫、學海築夢計畫、邁向頂尖大學研究中心計畫,讓學生有機會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德國科隆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進行海外一流大學研習,在國內也有到立众生技、基隆米克斯、偉喬生醫、達易特基因等企業見習。 圖解:海外研究見習 版權:高醫醫技系
細菌學及實驗細菌抗藥機轉、多重抗藥性細菌之抗菌製劑研發 圖解:微生物的鑑定、抗藥機轉、新藥開發 版權:高醫醫技系
生技產業的研發蛋白質藥物開發、腫瘤治療、自體免疫疾病藥物開發、分子免疫學、功能性分子造影、抗體基因工程(抗體人類化、最佳化技術) 圖解:利用抗體閉鎖器提高抗體藥物對疾病區域選擇 版權:高醫醫技系
醫學檢驗數據整合判讀醫檢師的高階發展:成為跨領域團隊的檢驗諮詢專家 圖解:各數據之間關係圖 版權:高醫醫技系
血液學實驗介紹血液學之基本概念,認識血液之生理、組成以及其功能和常規檢查方法。課程包括血液之組成及其功能,造血及血球之發生、血球細胞動力學、血球力學之平衡及血液正常值、血液之病態、採血法、全套血球計算及血球常數、正常及異常血球的形態、出血與止血之機轉檢查。 圖解:假手臂練習抽血角度 版權:高醫醫技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王秀紅 版權:王秀紅教授版權所有
王秀紅王秀紅教授目前是考試院考試委員,王教授是高醫護理學系第一屆畢業生、高醫熱帶醫學研究所碩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護理哲學博士。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衛生署副署長、台灣護理學會(TWNA)理事長、高醫大副校長、國際長、護理學院院長、護理學系主任等行政要職 曾榮獲傑出護理專業貢獻獎、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傑出校友及國際榮譽護理學會研究名人堂;自2014年獲聘為國際榮譽護理學會護理教育卓越中心諮詢委員。
圖解:台灣護理學會—傑出護理人員 服務奉獻獎 版權:陳美妃校友版權所有
陳美妃從國中決定選自然組,高分填護理系。在高醫護理系,參加幼幼社開始服務學習,畢業後在高醫燒傷加護病房服務,累積臨床判斷能力。之後被調回護理系擔任公衛組助教,開始社區學習。念完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班,選擇回到內科擔任糖尿病衛教護理師。 從燒傷加護病房,到護理系擔任公衛組助教,再到擔任糖尿病衛教護理師,組成跨專業團隊小組。10年後,先生到基層開業,感謝我所學和經歷,皆派上用場。在基層20年,服務我們的診所、糖尿病病友團體,成立弘道大寮志工站,訓練志工到宅免費關懷長輩,連結大寮的社區衛政和社政的團體,落實社區式長期照顧,一切皆從高醫開始。
圖解:張淑真校友 版權:張淑真校友版權所有
張淑真護理學系學士班第12屆、博士班第5屆,目前是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部主任。 護理教育讓我有付出助人的價值觀,護理專業廣闊領域,讓我懂得學無止境;在大學時代參與社團活動中,認識一輩子的朋友,雖然分開各地,但彼此關懷思念的心一直維繫著!以身為高醫人為榮,更幸運的是我們家三代都是高醫人,我們家多了些共同的回憶港都的陽光、校園的讀書聲、球場的加油聲及社團的笑聲。
圖解:張瀞文 版權:張瀞文校友版權所有
張瀞文在高醫實習期間,有感於臨床人員如有管理概念更有助於將時間分配於照顧病人身上,畢業後我從事臨床工作後,認為自己未來應去從事改善護理同仁的服務流程或醫院的服務設計,因為這樣會讓很多臨床人員更有機會與病人互動,並深入資訊科技領域,讓自己能應用很多資訊系統落實於臨床照護流程,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品質。 這十幾年的兩岸經歷及因公益投入至尼泊爾建立公益的醫療中心,讓自己的人生因挫折及挑戰而豐富,每每想起有機會將醫療品質推展到需要的國度,且不只是用成立醫院看病的方式,讓身為一個護理專業者或企業管理者,將福田越種越廣,是人生最大的價值。
圖解:吳柏勳 版權:吳柏勳校友版權所有
吳柏勳高三那年,熱愛籃球的我不慎摔傷十字韌帶,意外開啟對醫療的認識,深刻感受到急性醫療處理後的返家衛教才是提升自我照顧之關鍵,考量當時的狀態,選擇報考護理學系。大一大二的成績中等,但朝著學理及實務均衡發展的腳步,大學後半段讀出興趣,找到對護理的熱忱,不僅榮獲優良護生之評價,更以實習成績第一名畢業。 考量爽朗、熱愛挑戰的個性及實習經驗,於2012年10月,退伍後的隔天即進入急診室服務,按部就班完成進階,目前已是N4、單位臨床教師及副護理長,學術上已取得碩士學位,並攻讀護理博士中。在同事眼裡,我是一位對自己職涯有規劃、有抱負,我認為是學系訓練我有如此韌性及批判思考能力,使我在繁忙的醫療環境,還能不斷反思現況,找到充實及挑戰自我的機會。 |
洪文俊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技術學系,並於國內取得神經科學碩士與醫學研究博士學位。求學期間專注於分子醫學與臨床檢驗相關研究,積極參與研究計畫與論文發表,建立深厚的專業理論與實作基礎,對分子診斷及臨床應用具濃厚興趣,為日後的學術與研究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現任國家衛生研究院主任秘書長暨特聘研究員,專長於臨床分子診斷與癌症生物標誌研究。長期投入醫學檢驗與生醫研究,並指導多位研究生,推動臨床與生技整合及教育革新,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我國檢驗醫學與生技發展貢獻卓著。
陳怡芳畢業於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後續進修生物技術與企業管理相關課程。求學期間培養嚴謹的實驗態度與分析能力,並積極參與產學合作計畫,奠定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專業基礎。其對生醫產業創新與管理的興趣,促使其日後投身生技研發與企業經營。 現任達易特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長期致力於分子診斷技術及精準醫療產品的開發與推廣。以專業醫檢背景結合企業策略,推動國產檢測技術商業化與國際化,並積極推動產學合作,促進生醫研發成果轉化,為生技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手。
蔡崇文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技術學系。在學與畢業後長期關注臨床檢驗與產業應用的連結,累積專案與團隊協作經驗,重視實務導向與產學互動,形塑技術整合與管理能力的基礎。 現任龐德生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並擔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校友會會長。帶領公司業務深耕全台並拓展海外,積極回饋系所、協助學弟妹職涯發展,為系友社群與產業鏈結的重要推手。
黃友利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技術學系,後於高醫醫研所取得碩博士學位,主修臨床分子檢驗與公共衛生。求學期間積極參與臨床實習與研究計畫,累積豐富的醫檢專業知識與教育經驗,展現優異的學術潛能。 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長年從事醫學教育與生物技術研究,推動校際與產業合作,致力於醫檢專業與生醫創新的融合。曾獲多項教育與研究獎項,積極培育醫檢及生技專業人才,為高等教育發展貢獻良多。
劉嘉茹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技術系,後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求學期間以實驗技術與科學教育為主,曾擔任理學院院長、校長,累積豐富教學實務與行政領導能力。 現任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為該中心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董座。她帶領研發與產學整合,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轉化,努力使科技研發加值並回應產業與社會需求。 |
我的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