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水利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環境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
校本部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有69年歷史,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跨領域水利及海洋工程人才為目標,透過厚實的專業課程來學習基礎科學並應用於水資源管理、治水工程、水土保持、海洋環境保育、海岸及海洋工程、自然災害防治(土石流、淹水、瘋狗浪等)、離岸風電、海洋再生能源(海流發電、波浪發電等)等永續環境工程建設。本系師資完整、設備優良、教研成果豐碩、國際交流頻繁、產學合作經費在臺灣相關學系首屈一指。 下載詳細資料 |
1.學制領域完整、師生同心、社會評價高。 |
學科意涵 |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主要在研究及管理水的一切事務,無論是天上的水、陸地上的水、海水、地底下的水都屬於本系研究的範圍。 |
環境工程主軸為應用科學與工程之方法來改善與解決環境問題,進而為人類以及其他生物體提供安全的水、空氣以及土壤,亦包括固體廢棄物處理、污染場址之整治等。環境工程的學習範疇相當廣,凡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管理、公共衛生、化學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微生物學等,皆是環工學門所涉及的領域。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課堂講授:透過課堂講授學習工程領域的基礎課程,進而深入專業領域的課程,以建立扎實的學科能力。 未上傳圖片 專題實作:學生尋找與自己興趣相符的議題(如河川整治、生態保育、離岸風電、海洋再生能源等),與教授進行探討,並完成專題報告。透過探討過程幫助學生儲備基礎科學、應用科學之能力,瞭解研究流程,研究態度及研究方法,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 ![]() 軟體操作:在水利及海洋工程領域中,可透過計算機程式的運用,熟悉數值計算的步驟及分析計算結果的精確性;GIS軟體及Matlab程式基礎能力,學習將水利及海洋領域地理圖資數化,以進行跨領域決策分析。 未上傳圖片 實作及實驗:使得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同學互動合作。 未上傳圖片 業界專家參與課程:藉由具豐富實務經驗之人士,分享其實務經驗,讓學生了解到目前業界的情形,更能於未來投入職場時展現所學。 |
![]() 實驗操作:本系規劃實驗課程使環工系學生能熟悉水質、空氣、固體廢棄物之分析,以及儀器操作之基本原理與方法,並藉由數據討論與報告進一步訓練學生資料分析的能力,幫助同學因應未來相關生涯發展之需求。 版權:本系學生攝 ![]() 團體合作:本系在實驗分析課與實作相關的部分課程鼓勵同學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報告與討論,使同學間能學習互相溝通並培養協調合作之能力。 版權:本系學生攝 軟體操作:本系工程圖學、計算機語言、工程統計等課程會教導學生利用電腦繪圖軟體繪製工程圖,以及使用統計軟體進行數據蒐集、整理與分析,以因應科技時代來臨。 版權:本系教學簡報 ![]() 工業參訪:隨著專業課程進行,本系會安排學生到環工相關的產業進行參訪,例如淨水場、汙水處理廠、焚化爐、科學園區、知名企業等,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地參訪結合加深印象,使同學能更清楚理解實廠操作的設施與流程,並提早接觸相關產業了解概況。 版權:本系學生攝 課堂教學:本系依照課程之深淺與難易程度安排每學期的學習科目,讓學生們能夠循序漸進地吸收知識,除有專業領域教授進行授課之外,平時也會邀請國內外專業人士至系上舉辦演講,豐富同學的學習管道。 版權:本系助教攝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高中時期除了充實自己的學科基礎外,語言的學習亦是重要,在大學時期多數書籍都採原文書籍,有基本的能力較能順利進入基礎課程的學習之中;工程人才不外乎要能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能有合作的能力,在高中時期,可透過參與實作課程,先行學習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另外亦可參與社團、小組專題報告等活動,以學習人與人的互動及合作。 |
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與水利相關的科系主要有土木系及環工系,但三系所在課程與研究方向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土木系主要著重在結構及力學;環工系著重在研究水的「化學變化」;水利系著重與水資源與海洋相關的議題,以及水的「物理變化」,例如水循環的應用、水資源規劃,甚至可延伸出土石流防治工程,或是沿海離岸風機的設置等。 |
凡是與環境相關的科系都與環境工程學系相似,以瞭解與解決環境問題為目標,例如海洋環境、生物環境系統、土木、水利等科系,唯環境工程所學涵蓋所有環境領域,包含空氣、水、土壤、廢棄物、毒物等面向,比海洋環境工程學系或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等更重視各領域之理論基礎,也比土木工程學系或水利工程學系更著重於工程設施對環境帶來的衝擊或影響。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水利系畢業後可參與科技水開發(再生水、海淡水)、離岸風電、水庫建設、港灣建設、治水防洪等工程,為國內水利海洋領域龍頭科系。並非從事水電工、挖水溝及修理水龍頭等工作。 |
很多學生認為環境工程學系的出路不外乎是環保人員,像是環保局的官員或是回收廠、垃圾車人員等職業,實際上環工畢業後出路非常多元,例如可進入業界擔任工程師,或是考取環工技師執照進入顧問業,參與大型環境工程設施的設計、監造,也可以投入檢測分析相關產業,或者在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中擔任教職與進行研究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土木、環工和水利的研究領域相似,因此常被混淆…其實,三系所的研究重心不太一樣。 |
環境工程其實是工程師的一環,藉由工程技術分析、處理或預防環境中的污染,追求人們的健康福祉並達到對環境的永續經營,涵蓋知識領域相當豐富多元,包括空氣、水、廢棄物、土壤、毒物、環境管理等面向,學生除了在課堂要學習各領域的知識外,本系教學也相當注重實務課程,有實驗分析課與設計課能夠選修。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水是萬物之本,本系創系以來超過6000位畢業生,佔國內水利海洋專業領域人員極大比率,多個與本系相關的政府部門(水利署、海洋委員會、氣象局、農水署等)代表工作樣態多樣、機會極多,發展機會甚廣。水利建設是一個國家永遠都需要的學科,隨科技發展持續精進(從傳統水到科技水),永不落伍。 |
本系學制領域完整,並廣納國際知名教授,積極推動教學研究國際化,各項教研儀器設備精良,具國際頂尖水準。本系也與校內外頂尖研究中心(例如永續環境實驗所)整合,發展尖端環保科技,面對高科技躍進發展的趨勢,提升學生國際化及未來產業競爭力。 |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工程圖學透過繪圖軟體的應用來學習投影幾何圖形的繪製、與水利及海洋工程相關的工程規劃圖、設計圖、施工圖與峻工圖等。同學需自行繪製相關成果,並於期末公開發表。 未上傳圖片 河工學課程以專題實作的方式進行。課程將介紹河川水砂特色、河川型態及相關河川工程,內容包含:堤防工程、護岸工程、丁壩工程、固床工、堰、橋梁水力災害及防砂壩等。課程中將在創客空間中進行教學及實作活動,訓練學生具備創新實作及解決問題之能力。期末以成果發表會的方式進行評量。 未上傳圖片 流體力學實驗本系擁有自己的流力實驗室,設置多種實驗設備(如顆粒沉降試驗台、層紊流演變試驗台、層流流線試驗台、明渠水試驗台等),目前國內系所少有如此完整的實驗設備。本系學生都需參與實驗課程,課程中將完成10種實驗,並由助教帶領學生進行操作。 |
環境化學介紹環工系學生認識及瞭解環境相關化學中的基本觀念與應用,作為學生進一步修習其他環工專業科目之基礎,其中涵蓋基本反應動力學、有機化學、膠體化學、油脂化學、大氣化學等。 版權:本系教學簡報 ![]() 工程統計學工程統計的教學內容希望讓學生們能夠熟悉資料整理及陳示的方法、瞭解統計工具的機率原理及數學觀念,並且試著應用統計工具於數據蒐集、整理與解析方面,最後培養同學能應用分析結果作較大範圍的決策推論。 版權:Pexels無版權免費圖片素材網 ![]() 衛生工程衛生工程課程主要讓學生瞭解自來水及下水道工程的概念,學習民生各種用水和產生的污水量,尋找水源、規劃設計自來水的輸送與分配,以及雨、污水的的收集與輸送等,訓練學生有能力做管線的水力設計,最後學習自來水與下水道之施工與管理。 版權:Pexels無版權免費圖片素材網 ![]() 水處理工程水處理工程課程旨在使同學瞭解各種水處理單元的原理、主要設計參數及處理目標,對其有基本且清楚的認識,內容包括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薄膜處理等程序,並講述污水工程中一級、二級與三級處理之差異與應用。 版權:本系學生攝 |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黃煌煇教授 校長/主委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工學博士(1981年)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1975年)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學士(1970年) 【曾任】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 行政院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科技會報委員 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所長 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監事 斐陶斐學術榮譽學會理事...等 ![]()
李鴻源教授 部長/副縣長/主委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博士(1984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碩士(1982年)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1978年) 【曾任】 內政部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 台北縣政府副縣長 台灣省水利處處長 臺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
陳盛沺 董事長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 (1970年) 聲寶集團總裁(現任) 聲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理事長 聲寶巨人棒球隊董事長 那魯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前瑞智精密公司董事長 陳茂榜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王藝峰 副署長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 (1987年)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 (現任) 經濟部模範公務人員(2010) 經濟部水利署主任秘書(2015) 經濟部水利署保育事業組組長(2011)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防災中心主任(2008) 經濟部水利署簡任正工程司(2006) 經濟部水利署綜合企劃組科長(2002) 經濟部水資源局科長(2000) ![]()
夏祖焯教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工程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1963年) 夏祖焯博士(筆名夏烈),曾於美任橋樑工程師,現任教於成功大學,為我唯一工程博士出任文學教授之職。 其長篇小說《夏獵》榮獲1994年國家文藝獎。 夏祖焯博士著有散文集《流光逝川》,大學教科書《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小說集《最後的一隻紅頭烏鴉》及《建中生這樣想-給高中生的十七堂人生要課》。 |
![]() 版權:系友提供
張子敬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 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技士、股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技正、科長 臺灣省政府環境保護處 科長、北區環保中心主任、參議 臺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 臺北縣 副縣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署長 1. 擔任臺北縣環境保護局局長,提昇環境保護設施效能,解決垃圾污染問題,提昇生活品質與環境安全。 2. 擔任臺北縣副縣長,積極導入各階層領域人力與資源,清除淡水河沿岸垃圾棄置場、推動人工濕地、建立廢棄物處理設施管理制度、環境證照制度。 3. 曾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為現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率領同仁迅速解決天災衍生環境污染負荷、廢食用油回收等重大議題。 。 ![]() 版權:系友提供
胡南澤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 台灣自來水公司工務處工程師、課長、組長及副理 台灣自來水公司工務處、第二區管理處經理 台灣自來水公司總工程師 台灣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 台灣自來水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1. 擔任台水公司工務處經理,全力參與大高雄高級淨水場(澄清湖、拷潭及翁公園場)工程規劃、設計與招標、施工作業,成功推動國內高級淨水處理場的設置。 2. 督導並加強推動自來水各項重大工程建設,如石門水庫整治計畫、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離島地區供水改善計畫、湖山水庫下游自來水工程計畫等,開發水源及穩定供水貢獻良多。 ![]() 版權:系友提供
何忠賢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3年取得環境工程技師執照,迄今有35年從事環境保護領域工程實務經驗。 履行國內首宗大型廢棄物清理與污染場址整治成功計畫: 1. 設計監造紅毛港遷村用地非法棄置廢棄物與鳳山溪舊河道清理計畫。 2. 設計監造大漢溪板橋、土城、樹林舊垃圾場清理計畫。 3. 設計監造台北市內湖垃圾山清除工程。 4. 台船基隆鑄造工場、台肥基隆二廠、原新亞日光燈廠重金屬污染場址整治工程。 ![]() 版權:系友提供
黃志彬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 美國德拉瓦大學環境工程博士 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教授 交通大學 副校長 台聯大系統 系統副校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終身講座教授 交通大學頂尖大學計畫 執行長 國科會環工學門 召集人 黃志彬教授二十多年之研究生涯中,培育出21位博士及164位碩士,且發表140多篇論文於國際學術期刊,亦獲有21項專利。研究績效優良且有具體學術貢獻,獲科技部頒發傑出研究獎三次,現為科技部特約研究員,並獲有環工學會工程獎章、自來水協會傑出貢獻獎章、及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 版權:系友提供
黃建源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 美華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 美商傑明工程顧問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秘秘書長 社團法人台北市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工程技術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 1. 引進日本礫間曝氣氧化現地處理技術,礫間曝氣氧化工程已成功並廣泛應用於台灣及中國大陸之流域治理及河川水質改善,對河川水質快速提升及生態復育貢獻卓著。 2. 投入人民團體服務工作,擔任台北市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中華民國工程技術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積極從事於兩岸、東南亞交流活動,對會員、政府、產業貢獻良多。 |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