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跨
教育學群
科技教育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教育學群
科技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和平校區II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
寶山校區 500208彰化市師大路2號 |
學系特色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為臺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其學士班為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科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以及相關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培育系所,所修習之課程主要涵蓋教育學程與未來對應職業類科之專業科目。訓練學生具有優秀的人格特質,培養自我實現的積極態度,教育學生具備良好的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並奠定繼續進修研究之能力。 |
依專長領域分為自動控制技術學程及精密製造技術學程,並以【三師】作為本系之教育目標: |
學科意涵 |
本系為培育高職專業課程師資之系所,並同步培育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所需專業領域人才為教育目標。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乃依技職教育體系為背景基礎,將學做合一以技術、務實、創新之經營理念,培育有關機械、電機電子、資訊或機電整合之相關工程技術精進人才,藉以成為科技產業之中間份子﹔同時肩負高工教師或職業訓練單位訓練師等相關領域之師資培育機構。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理論課程:學習各學科之基礎及進階理論,培養學生基礎研究能力。 圖解:專題製作競賽 版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專題實作:由教授帶領學生,以能源應用、車輛技術為研究主體,透過實際實驗操作,增強原理應用與實務能力,培養學生專業設計、研究能力及實務操作技能。 圖解:專題製作競賽 版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合作學習:經由各學科之小組討論,培養團隊合作,互助學習。 圖解:寒期能源創意育樂營 版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
強化閱讀及理解能力的念書法則1.瀏覽與掃瞄2.質疑與提問3.精讀和摘記4.記誦與回想5.複習與熟練 記憶方法1.運用圖像、聯想等方式加強記憶2.有組織的資料容易記憶3.重複的背誦、練習、閱讀 讀書策略1.讀書計畫之擬定與執行2.適當的時間管理3.讀書環境的安排4.尋求人力資源(讀書會)5.考試策略計畫擬定 具備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具備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之能力 重視職業倫理與盡責敬業之態度了解國際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之發展趨勢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此外,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 |
本系屬性為學理與實務並重,同學除了專業科目一及二的基礎學科外,更需投入實作課程累積技術經驗,致使學用合一,增加未來職場競爭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主要為培育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科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師資,並培育能源應用與車輛技術相關產業專業技術人才。 |
本系與一般大學工學院系所之比較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主要培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師資。除此之外,亦同步培育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等專業領域人才。 |
本系創系之初為培育高職師資的搖籃,然隨著就業市場的演進,本系逐漸轉型培育學生成為產官學研等科技人才發展的方向,因此畢業生就業管道除了原有的高職工業類科教師外,尚可朝產業科技工程師或台電等公職高等考試技術人員發展,選擇性比一般工學院學生更加多元化。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主要學習課程內容,除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課程外,亦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等相關專業領域課程。 |
本系然隨著時代變遷以及產業需求,已逐漸由純粹的高職教師培育單位轉型為產業科技人才培育之系所,因此不同於一般教育系所的培育方式。本系比照科技大學的理念與精神,以作為對高職技術教育的延伸,期能在精進提升學生技術創新發展的最佳可能,故而在動態的實作課程中,使本系的課程更加多元化與實用化。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為培育技術型高中專業課程師資之系所,基礎性課程偏重於專業基礎素養之養成,以理解分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與發展創新能力為學習目標;專業性課程以務實致用為主體,以精進各專業領域之實務技能、設計與管理規劃能力為目的。期許塑造學生優秀人格特質與積極工作態度,以提供各專業領域之工程、實務、研發、管理、設計、教育及訓練人才。 |
本系隨著就業生態的演變,已轉型為以培育產業科技人才為主、培育高中職業類科師資為輔,充分提供學生就業的能力準備。本系與一般大學工學院不同處乃是著重學理與實務並重,除了強化學生對於學術的鑽研,同時更使學生能重視實務操作的重要性,以期能畢業後可立即投入職場,縮短職業磨合時間。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工程圖學本課程為講解製圖環境並讓學生學會使用製圖儀器、繪製幾何圖形,以及了解正投影原理,能獨立繪製工程製圖。 未上傳圖片 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本課程為介紹各主要先進國家技職教育制度、發展概況,及其與經濟、產業發展之關聯性與互動情形,並加以比較與剖析其優缺點。 未上傳圖片 機械通用技術本課程主要包含三大主題:鑄造工法、鉗工操作以及機電整合實習。鑄造部份,使同學了解如何造模與與模面硬度試驗。鉗工操作部分,包含手工具使用、鋸切準度量測、鑽孔機使用等。機電整合實習,包含新能源機電應用、電動機車實習、創意機械發想與實作等部份,使同學可熟悉機械工具操作並發想新型機械(電)技術。 未上傳圖片 電機通用技術本課程為教授基本電機相關基礎知識與技術,讓學生具備電機基礎技術的實作能力。 未上傳圖片 專業技術訓練本課程為輔導四年級學生至企業進行實習,協助學生於在學期間充實職場經驗,以提升自我競爭力。 |
領域學程技術課程本系共分有精密製造技術學程及自動控制技術學程,除了強化學生基礎理論課程外,同時從大一至大三期間延伸高職生技能導向的精神,在六個學期當中均按不同年級與領域階段安排適當的技術課程,讓學生得以透過實務操作來印證理論,並藉以培育同學畢業即就業的本能。 產學合作技術研修讓學生利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至專業領域相關的產業機構、公司等企業進行2.5個月的實地實習,除了落實專業知能與技術的交流應用,同時培養並激勵學生提早對於職涯發展與職場倫理之認識。 產品開發研修藉由團隊小組的分工合作,彼此腦力激盪並透過指導老師的指引,培養學生團隊互助的向心力來提出創意性產品開發製作,除了落實學理與實務的整合外,更激發學生由創意想像、蒐集資料、結構設計、作品測試及改良完成等階段,完整培養企劃至落實的解決問題能力。 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修課學生瞭解微電網併網與孤島運轉理論基礎,以及分散式電源排程與調度及其負載管理於能源管理系統實務應用技術。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張天津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學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 經歷:私立大華工專校長、省立海山高中籌備處主任及首任校長、國立雲林工專創校校、國立台北技術學院及改制後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曾獲教育部學術獎、教育部教育文化獎章、教育部技職教育名人獎、中華民國技職教育學會首屆技職教育終身榮譽獎。積極推展國際學術活動,曾獲愛荷華大學頒贈工業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傑出行政管理獎、賓州大學頒贈傑出校友院士獎(2002)、傑出教育成就獎(1997)、傑出工業教育專業與學術成就獎(1975)。曾任IVETA會長、SME中華民國分會會長等。 未上傳圖片
饒達欽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院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教授、龍華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永達技術學院校長、華夏技學院副校長/研發長、亞東技術學院校長、佛光大學秘書室主任秘書、佛光大學總務處總務長 曾先後任職僑生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外籍學生輔導室主任,並於1986年獲聘為本系系主任,至1992年任期屆滿。期間由於其治事積極、眼光獨到,因此為本系開創了許多新局,建樹良多。於1999年榮登美國MARQUIS WHO? WHO世界名人錄、1999 Who’s Who in Asia and Pacific Nation名人錄,為國人站上耀眼的世界舞台。 未上傳圖片
吳正己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學士及碩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電腦)科學教育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現為資訊教育研究所)系主任、資訊中心主任、教務長、副校長職務,現職為資訊教育研究所優聘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現為12年國教資訊科技課綱研修小組召集人;參與制訂教育部「2008-2011資訊教育白皮書」,負責規劃「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持續擔任教育部高中電腦(資訊科技)教科書審查小組審查委員及召集人。台灣參與「IEA資訊科技教育應用國際比較研究」計畫主持人,台灣地區「英特爾教育」計畫(Intel® Education)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 |
未上傳圖片
林家如在統測結束後,緊接而來的是登記分發,在不同的科系中選擇著實是件為難的事情,考慮了是否有興趣、系所未來性、就業方向等,還好有導師與家人從旁給予建議,順利選擇了心中志向。 畢業後,初入職場的我,面對與教育界截然不同的環境與思維,需調整自己並跟上大家的腳步。 未上傳圖片
蕭智偉高中時發現自己對於電機電子領域的熱愛一路發展到碩士班;大學期間與老師討論對於專題製作的想法,並申請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畢業專題與夥伴合力製作「危險探測機器人」,並於畢業成果展展出,透過有效率的時間管理,加入創意機器人社團,瞭解團隊合作的必要性。 畢業後先履行服兵役義務,爾後從事程式設計的工作。職場分工細膩、注重團隊合作,除了發揮所學的專業知識,也需要跨領域學習,適時的增強專業技能,並且認知溝通協調的重要性,感謝求學過程的磨練,讓我能順利適應職場生活。 未上傳圖片
郭怡汝高中求學階段思考著日後成為教師,因此大學學校排選較偏向師範體系為主要考量。 在彰化師大就讀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因此畢業後出路不僅可朝教育性質工作外,亦可朝工程性質專業領域之產業發展。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