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工程跨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教育學群
科技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和平校區II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
校本部和平校區I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學系特色 |
本學程旨在培育車輛與能源應用專業領域人才,核心課程涵蓋車輛、能源、機電整合等領域。透過學術與技術導向專業課程,培養具備車輛與能源相關理論分析與實作能力之人才。以期學生畢業後能投入車輛工程與技術及能源工程與技術等相關產業。 |
近年來,許多國內、外的優秀工程學院皆設置有不分系的課程,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在工業科技教育的年代,為了培養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因此規劃許多不同領域的工程相關課程,以便讓畢業生未來在中學任教時,可有效協助學生進行職業試探。本系提供的先廣後專、跨域整合以及實作應用課程,以培育中學科技教師(或IB國際教師),以及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發展專業人員,以從事科技產業之教育訓練與數位學習等相關工作。 |
學科意涵 |
本學程學科定義為涵蓋車輛與運輸系統以及能源應用之工程和技術。車輛與運輸工具範疇包含傳統引擎車、電動車、油電混合車、自駕車等;能源應用包含:車用能源、再生能源、傳統能源與冷凍工程等。另含人工智慧、電網、車聯網等前瞻範疇。 |
民國83年正式將系名更改為「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專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課程之師資,民國87年本系改隸屬於當年新成立的科技學院。為符合本系培育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才之目標,本系獲教育部同意,從98學年度起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並簡稱為科技系。 |
學習方法 |
前瞻教學:自製教學影片與翻轉學習 考照與競賽式學習:大一/大二紮實技術訓練 研究導向學習:大三專題研究並多元發表管道(專利、研討會) 業界接軌:大四業界或研究單位實習 國際化學習:可雙聯學制或交換生 |
未上傳圖片 理論講授:課堂講解學習與科技、設計與科技相關基本原理及應用問題解決。 未上傳圖片 測驗評量:利用隨堂考、期中考與期末考檢視學生總體學習成效。 未上傳圖片 工場實習:學生在不同工場進行木工製造、機械製造、製造科技、機電整合等相關主題之現場實作教學與實際操作,以熟悉工作環境、設備與提升操作技能。 未上傳圖片 專題製作: 學生整合三年在系內所學科目知識與技能並加以運用,以檢視學習成效與探索未來適合發展的職涯方向。課程的進行需要與指導老師密集討論,並鼓勵學生參與國際與國內的大型比賽。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考照與競賽式學習及研究導向學習 |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此外,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做個材料科技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程具前瞻及特定教學目標,對準世界發展重點趨勢。與傳統機械系、電機系相比,基礎科目雖近,然差異聚焦於綠能車輛、再生能源、智慧型系統等應用。另一差異為車輛、冷凍與電機電子之技術深根。國內目前本學程為唯一結合車輛與能源兩大類之應用熱門科系。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主要以培育跨領域整合的專業人才為主軸,核心課程內涵包含電機工程類、機電工程類、資訊工程類以及人力資源類等,未來可藉此成為中學科技領域教師。此外,本系規劃有較大的選修空間以引導學生前往其他系所(包含臺大、臺科大)修習輔系或雙主修,藉此可以成為具有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專業人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學程)著重學術與技術導向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在於培養具備車輛與能源相關理論分析與實作能力之人才,並注重與車輛與能源工程相關產業之間的鏈結,同時並非只是教育學程培養未來的技術高中職業類科教師。 |
培育中學科技領域教師及科技產業e化HR專員為主軸,校內可爭取公費生的名額或報考教甄擔任生活科技教師外,也可修習資訊科技專門課程,擔任中學資訊科技教師。本系畢業校友有許多在知名企業擔任e化HR專員,例如鴻海科技、國泰人壽等,本系有豐富產學合作、企業實習及畢業系友資源,協助學生在e化HR方面有專業發展。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為配合車輛產業未來趨勢,發展特色為先進車輛相關技術研發,分為設計與分析、機電與控制、及動力與能源之各教學研究領域。在學習課程的內容是以實務操作為主,不只是單注重理論,強調實作能力,並培養學生考取相關證照,讓學生畢業即就業。 |
許多人誤以為跨領域的學習可能會導致樣樣通卻樣樣鬆,但培養跨領域的專業人才是國際趨勢,以培養能力為主軸,而並非僅學習單一專業知識。透過結合產業的跨領域專題來培養跨域能力,是未來業界迫切需要的重要人才。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學程強調與產業之間的鏈結與合作,並因應工業科技與產業環境之發展趨勢。
|
以從事教職而言,不同於其他系所,進入該系之後多選擇該系作為任教科目,本系所畢業生所擔任教師類別相當多元,端看學生輔系雙主修所選擇科系。同學若尚在探索任教興趣,本系不啻為選擇之一。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電動車輛電動車輛針對電動或油電類機車、汽車、巴士等交通工具進行理論分析、系統整合與電力電子技術說明。 未上傳圖片 複合動力車輛複合動力車輛針對電動或油電類機車、汽車、巴士等交通工具進行理論分析、系統整合與電力電子技術說明 未上傳圖片 節約能源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針對綠建築、節能系統與節能空調等核心技術進行教學 未上傳圖片 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為太陽能、風能、水力等應用之翻轉教學 未上傳圖片 智慧電網智慧電網可針對智慧場域與電動車進行電力調度 |
未上傳圖片 電腦影像處理本課程在提供瞭解電腦影像處理的基本概念與原理、熟悉電腦影像處理的基本操作與創作技法、欣賞電腦影像的創作。 未上傳圖片 電腦動畫本課程由淺入深,帶領同學進入電腦繪圖的世界。期初說明靜態影格的概論,說明著色引擎的觀念。接下來由建模開始,帶入著色引擎的設定,其次老師分享利用貼圖來節省系統的資源的方式;並利用scatter指令來製作大面積不規則分佈的模型。接下來則利用城市場景製作近景以及中景樓房以及遠景樓群,並教導通道的使用方式。 未上傳圖片 產品設計本課程培養學生設計商品之能力,訓練學生蒐集國內外相關設計資訊,進行設計問題分析、評估、構想、發展造形、模型或實品製作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教學性產品設計流程與模型或實品實作。訓練學生結合現有科技,融入人文社會考量,透過實作應用科技於教育性產品設計之中。 使學生瞭解設計倫理、專利、智慧財產權等議題。 未上傳圖片 製造科技本課程在探討製造科技的內涵及其領域教學實務,透過自組實習公司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有效地運用材料、機具、技術、資源和管理的方法,來印證製造科技的理論,以瞭解完整的製造過程。課程內容包括:(1)公司組織、(2)市場調查、(3)產品設計、(4)成本計算、(5)生產計畫、(6)製造技術,及(7)行銷管理。 未上傳圖片 虛擬實境設計虛擬實境(VR)以往需要昂貴的頭戴設備以及相關專業的背景才能進行開發,但在近年來透過行動裝置的大量普及之下,發展也逐漸走向個人化、平民化,而業界最常使用的開發工具就是易學易上手的Unity3D,本課程便規劃Unity3D與3D Max混合應用的一系列課程,來打造個人版的3D VR體驗。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未上傳圖片
謝文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班 校長 未上傳圖片
于湘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班 人資部 未上傳圖片
楊榮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班 校長 未上傳圖片
謝忠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班 教育部參事 未上傳圖片
陳焜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班 人事行政局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