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學類 | 
| 所在校區 | 公館校區 臺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88號 | 校本部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 
| 學系特色 | 臺師大生科系位於師大的公館校區,交通便利的同時又有清幽的校園環境。我們的師資及課程非常豐富,囊括生命科學各領域─包含生態與演化、生理、細胞生物暨分子醫學、生技醫藥,除強化生命科學學術探索之知識與技能,以培育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相關產業專業人員,亦保留中等學校生物科教師師資培育管道,課程內容注重基礎學識、務實技能、研究能力與方法的訓練,俾使學生依其志趣進行多元生涯探索與規劃。 | 本系提供的所有學習,將使你們具備日後在學術領域和產業場域深入耕耘的能力。 | 
| 學科意涵 | 民國92年以前,我們的系所名稱原本叫做「生物系」。生命科學即為各生物相關領域的整合,包含:生物多樣性、生態、生理、生物技術、細胞生物、生物醫學等等。 | 本系系名所指涉的學科包含生物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等基礎理論,以及應用於生物科技、生物化學、生物資訊、生物多樣性之研究。 | 
| 學習方法 | 實驗:進行實驗操作→能夠理解實驗步驟並依照步驟親自操作;建立使用儀器、器材、藥品的良好習慣。判讀實驗結果→實驗結果有什麼意義?怎麼分析?怎麼呈現結果?設計實驗→若想得到更進一步的結果,要怎麼設計實驗? 圖解:實驗課顯微鏡操作 未上傳圖片 數據分析:生科系也會需要數學能力,需要學習利用統計工具,用合適的分析方式分析實驗結果並加以解釋。 未上傳圖片 論文研讀:閱讀科學論文,由一手資料獲取知識,並能整理、分享。多數的一手論文資訊都是英文,因此同學也需要具備(或努力訓練出)一定的英文能力。   採集:如果同學修的課程/做的研究需要野外的生物材料,則必須具備採集地點、採集方式的知識及能力;這可能包含攀登高山、野外生活的能力。 實習:師大生科大學部的必修課程包含「專題研究」,每個同學都必須實際至研究室觀摩、學習並自己操作專門實驗。如果有興趣、也持續加強自己的實力,可能可以在大學時期就撰寫及操作自己的專題研究。系上另有選修課程「產業實習」,可以經由媒合或自己找到實習機構,進入研究現場或產業現場學習。 |   理論課程:學習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等理論知識。 圖解:基礎課程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實驗方法:進行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態實驗課程,採分組操作觀察,並利用統計方法分析結果 。 圖解:實驗操作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專題實作:透過特定題目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除了考驗專業能力,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 圖解:實習實作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研討:自選或給定主題,分組討論報告,培養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 圖解:研討發表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高中學科課程務必確實學習,本系基礎知識尤重生物、化學,數理邏輯能力亦須具備(需要長時間培養)。 | 
                                                        書面呈現、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和相關的研習證明: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生命科學系的學習重點在理論層面,範圍廣褒生物多樣性、生態與演化、生理、細胞與分子生物等類別,以實驗操作探究更深入的知識。生物科技系較重視應用於科技產業的操作,動物科學系專門培育畜產人才、園藝系訓練植物的栽植與培育。 | 研究生命科學的相關學系都與本系相近,如生物科學系、生物科技系等,本系比生物科技系更注重生命科學之基礎學識及生態保育之研究。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一定要成為老師?不一定。 | 本系以培養具備基礎生物科學、現代生命科學與生態環境素養之人才為宗旨,並規畫一系列實習課程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並能實際參與相關的研究,使大學部同學畢業後無論升學或就業,皆能順利銜接。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學習內容部分,易被誤解為是要學習如何飼養生物,甚至有被誤解為是要學習生命禮儀。事實上,本系學習內容為生物的基礎科學,學習內容包含細胞與分子生物、生理、生物分類、生態與演化等範疇;以理論為基礎,學生則可依個人志向選擇進一步應用於研究、教學、其他領域。 | 因應近年來生命科學發展趨勢,本系自99學年度起全面進行課程規劃,除原有傳統生物學學科外,新增了許多現代生命科學及科技、跨領域課程,並注重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連結,以培養具備基礎生物科學、現代生命科學與生態環境素養之人才。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大多必修課程老師皆以中文口述,但簡報、課本、考試使用英文原文。 | 除本系課程之學習外,鼓勵同學透過本校交換生計畫、或申請修讀輔系、雙主修、學程等課程,以增加自己多元能力,將有助於提高未來職場上之競爭力。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野外生態學本課程直接於特生中心高海拔研究站進行,學生實際於合歡山山區進行野外調查,並練習各種調查技巧,喜歡野外/想走生態領域的同學對不能錯過! 圖解:野外生態學-昆蟲採集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未上傳圖片 生物顯微技術含實驗以前在生物課看的永久玻片,是可以自己做出來的!本課程帶領學生製做永久玻片,利用石蠟包埋動/植物組織,並進行染色後製為永久玻片。課程結束後,每位學生將會有一盒自己製做的各種永久玻片。 未上傳圖片 產業實習在學生時代就走入職場看看吧!與各生物相關產業、機關等合作,學生於暑期至該公司或機關進行實習,包含生技公司、動物園等單位,實習內容包含行政、實驗操作、動植物照養、解說教育等。 |   蘭花生物科技學教師教授學生蘭花的基本認識、生理特性、分生繁殖方式、基因體、胞器、分子標誌等等內容,再邀請蘭花業者來分享蘭花的栽培方式、育種經驗及趨勢、智慧化 溫室、生產管理及加值方式等等,並且經由蘭園實際參訪使學生結合學術與產業對於蘭花有更多的認識。 圖解:台糖劉高佑廠長講解蘭花產業生產流程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城市農園-植物種植與利用城市農園是在城市中或周遭私有或公有大小不拘閒置空地,執行糧食生產的密集種植,城市農園為區域性綠色循環經濟並為糧食安全重要一環。參與課程學生能夠整合專業知能及跨領域學習;讓學生了解城市農園在糧食及環境正義所扮演腳色,如何影響經濟、社會及環境,結合SDGs目標,經由場域的實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方案。 圖解:學習如何執行景觀城市農園、農業生態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書報討論課程藉由聽講觀摩及上台簡報以訓練學生專題討論的技巧、熟悉查詢科學期刊文獻,收集資料的各種管道。並學習如何閱讀期刊文獻,整理內容,了解如何針對學術期刊論文的內容與同儕溝通生命科學相關的議題。本課程均會邀請數名國內外生物醫學、生物科技及生態學領域之學者專家系友蒞臨演講。 圖解:生科系邀請學者專家系友蒞臨演講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黃美秀學歷─美國 明尼蘇達大學保育生物學研究所(Univ. of Minnesota, Conservation Biology Program)、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 經歷─目前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教授 大學及碩士畢業後,就讀博士班時投身於困難的台灣黑熊研究。研究的過程中了解台灣黑熊的艱難處境,因此於畢業後毅然決然投身黑熊的保育工作。同時撰寫與台灣黑熊相關的文章、拍攝相關記錄片(包含2013《黑熊森林》記錄片)、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等等,致力於讓社會大眾認識黑熊、喚起保育意識。被大眾稱為「黑熊媽媽」。 未上傳圖片 
 廖培鈞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學士 經歷─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大學畢業後,研究所逕讀博士班,畢業後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後投身大學教職工作。目前擔任本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族群遺傳、分子演化、親緣地理、分子生態;教授課程包含普通生物學、普通生物學實驗、遺傳學,致力研究與教學,對課程及學生皆十分用心。 未上傳圖片 
 蔡任圃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生理生化組 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學士 經歷─目前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民國94年~107年為臺北市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期間亦擔任醫學研究社指導老師、資優班生物組指導老師、導師) 學、碩士畢業後投身高中教職,教學期間多次獲得獎項(包含臺北市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獎項、思源E-Teaching(金獅獎)高中優良科學教案徵選生物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指導的學生亦多次獲得中小學科展、科學展覽會、小論文等獎項;獲頒教育部106年師鐸獎、臺北市105學年度特殊優良教師。致力於教學,且總是有源源不絕的想法。 |   圖解:吳漢忠系友 版權:國立成功大學 
 吳漢忠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國立台灣大學病理學研究所 現職: 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圖解:張佐維系友 版權: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佐維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 現職: 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營運長兼財務長   圖解:林德恩系友 版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林德恩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 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現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