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和平校區II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
校本部和平校區II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主要目標在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學校師資、教育及學校行政人員與文教事業管理人員。學習內容含括教育理論與教育實務。本系教師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全球學科評比,本校「教育」類2024年為世界第38名。系友在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界的成就卓著,多位系友擔任過教育部長及校長外,亦在文教產業及教育新創團隊有亮眼表現。 |
在以人為本、適性化、多元發展的三大主軸下,本班於2018年成立,協助學生在瞭解自身志向、適性選擇後,回流至各專長領域深造,然本班深感「先跨域,後整合」的重要性,期望能提供學生整合跨域思維、實踐與創新的全方位培育。因而於2025年起,本班以培育國際教育領導人才為目標,採全英語授課,課程規劃以「國際教育領導創新人才」為主專長,結合數位與文教創新、健康與樂活、人力資源與職涯規劃3項次專長進行專業培育。 |
學科意涵 |
本系所稱教育學,包括教育系相關理論與教育實務,具體內容含教育基礎理論(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與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與政策之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之理論與實務等,此外,亦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理論,國際及比教育等課程內容應用。 |
本班為教育學院不分系,發展主軸為「跨領域X跨地域」,為全英語授課,以培育國際教育領導創新人才為目標,同時兼具3領域之第二專長培養:數位與文教創新、健康與樂活以及人力資源與職涯規劃。學生在學期間,除具修習國際教育領導創新人才之專長領域,應選擇1個或以上之第二領域專長。 |
學習方法 |
自主學習:以小組方式,探索議題,蒐集資料分析與設計解決方案,於期末以專題口頭發表與書面報告。 圖解:教育專題課程學生研究議題報告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分組報告與討論:藉由分組的過程, 讓同學之間培養默契, 分工及團隊解決問題能力。 圖解:小組分組討論與報告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參訪與實習:本系所特色課程是安排及輔導同學至教育現場、教育機構實地參觀或教育行政機關實習, 讓同學清楚瞭現場運作狀況。 圖解:參訪學校 版權:系所提供 |
未上傳圖片 在學士班的學習上,重視學生跨域探索與整合能力,課堂中實務個案分析討論讓學生以分組模式進行討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課堂中除以講授法為學生奠基與鞏固基礎知識學理外,進行透過課堂中的團隊學習讓同學有多次的分組合作機會,進而學習團隊分工合作與資訊整合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學士班深感「先跨域,後整合」的重要性,在多元跨域的探索之後,期望能提供學生整合跨域思維、實踐與創新的全方位培育,因而透過專題總整課程,整合大學期間所學知識,也協助學生透過專題總整,具備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以及獨當一面且負責的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修習各領域的探究與實作 |
本班為全英語授課,以英語為工具,進行跨領域的探索與學習,期望本班同學能具勇於探索、挑戰自我的能力,對本班有興趣的同學,建議高中時期能進行跨領域學習與整合,多方參與各式活動,培育多元的專業或興趣,為大學學習培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課程和相關科系課程相同處皆為強調教育的基本素養。其他相關科系可能側重教育領域中的心理輔導與諮商、特殊教育、幼兒教育、公民教育,本系則強調教育學理論基礎與實務的應用,對教育制度與實務、各級教育的研究、各國教育制度與比較有整體完整的認識。 |
本班為全英授課跨領域學士班,植基於本校對雙語專業人才培育的重視,以及教育學院豐沛的教學與研究能量,定位學士班發展主軸為「國際教育領導創新人才」(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同時結合「數位與文教創新」、「健康與樂活」、「人力資源與職涯規劃」等3領域專長,提供學生完整四年的全方位養成教育。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所畢業只能當老師?」本系畢業生除可擔任教師,也可至各級教育機關、文教產業、出版界、企業界擔任教育、行政、研發或培訓人員,若獲取博士學位還可至大學任教。 |
本班全名為「教育學院學士班」,常被誤認為教育學系,然透過四年全方位養成教育,重視學生跨域學習、探索與整合的能力,本班畢業生具備跨域整合以及領導與創新之能力,可從事教育新創事業、教育研究,或服務於教育界、產業界或各公私立部門,擔任領導管理、顧問、數位創作、健康管理、人力 訓練與職涯規劃師等職。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同學除學習教育理論及教育專業知能,也可針對個人興趣選修輔系或雙主修(如:心輔、國文、英文、公民、歷史、地理、華語等)、修習學分學程(如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等)增加各種專業知能,或是取得師資生資格後,修習小學或中學教育學程,以考上正式老師為目標,或可準備公務考試,擔任公務人員為民服務。 |
自2025年起,本班全面改制為全英語授課專長模組,取消原有大二分流之規劃。全英授課專長模組之專業培育共分為主專長─國際教育領導創新人才,以及3次專長:數位與文教創新、健康與樂活,以及人力資源與職涯規劃。學生需修畢主專長以及一個或以上之次專長課程。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有志擔任中學教師者,入學後需取得師資生身份並加修未來擬任教領域學科為輔系或雙主修,如:含國、英、數、史地、輔導等等,端看同學輔系雙主修所選擇科系。同學若尚未決定未來想任教的學科,本系是職涯探索的好選擇。另本校已開放修習小教學程,有志擔任小學老師者,本系亦是修習小教學程的好機會。 |
1. 本班學生可報考本校中等教程甄選特殊組別,取得中等教程師資生資格,唯欲修習之領域專長須經由相關課程培育學系所同意後始得申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教育概論本課程為大一導論式的入門課程,旨在提供同學對教育專業的基本認識,以奠定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科目的能力。講授側重一般學校教育的相關範疇,期望學習者能從中了解教育的意義、目的、功能,熟悉當前重要的教育制度、政策問題,並洞察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圖解:授課教師課堂剪影 版權:教師助理提供 服務學習大一教育服務隊為教育系同學專屬之暑期服務性營隊,結合本系之教育理論課程與教學實作,在「服務他人,成長自己」的大隊宗旨下,提供理論結合教學實務機會、提升同儕間之合作精神與能力、培養尊重多元差異與關懷弱勢同學的情懷,且透過與與偏鄉國中同學相處,實踐服務人群之情操與「教育愛」之精神。教育目的。 圖解:教育服務隊合照 版權:教服隊提供 教育行政實務管理大三暑假為同學透過進入教育部(局/處)或學校,實際觀察教育職場現況,並從實習過程中重新學習教育理論與實務,實習不僅是為未來就業作準備,透過職場實地學習,除重新反芻該專業理論,該課程更是提供同學形塑專業知能與職能態度的關鍵之一。 圖解:學生前往教育部實習 版權:實習學生提供 教育專題本課程其核心目標是為同學整合過去累積之知識與經驗,使同學統整運用過往所學的知識、情意與技能,讓同學有機會為其未來的就業或升學作試探與準備,具有轉銜的功能。本整合式課程期使同學能藉由專題執行與成果發表的方式,發展整合知識、規劃行動與表達溝通之綜合性能力,以達總整課程統整、轉銜與實踐的教育目的。 圖解:學生發表專題執行成果 版權:課堂助理提供 教學媒體與運用本課程在協助學生了解教學媒體設計理論與教學實務應用,透過實際製作的過程,熟悉教學媒體實務,讓學生在修習課程後能具備了解教育媒體設計的原理、原則及各種媒體的優缺點、透過小組討論和實作,具備製作教育媒體的能力,並具有發展媒體融入教學活動的能力、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特性及學科的概念特質,應用適當的教學媒體。 圖解:學生於課堂上發表意見 版權:課堂助理提供 |
未上傳圖片 大學入門本課程主要在協助學生得以銜接高中至大學之學習環境,課程安排上除了為大一新生引薦學校資源外,對於大學新鮮人的情感面、學習面以及人際互動面皆有所關注,課堂並邀請不同學術專長之學者專家專題演講以及安排學生至相關機構參訪,增加課程的廣度與深度。 未上傳圖片 跨域學習導論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跨域思考與科際整合的知識觀,促進其獨立思考、團隊合作以及解決問的能力,進而致力培養經營斜槓生涯的特質。 未上傳圖片 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本課程在增進學生對於分流學系(學位學程)以及對於自我之認識與理解,課程安排上結合各學系(學位學程)之資源,協助學生對於各分流學系(學位學程)之學習進程與未來職涯有更進一步的探究,進而對於自身學習旨趣有更清楚的方向[本門課程自114學年度起因取消分流規劃而停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黃昆輝師 版權:教育學系所提供
黃昆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碩士、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教育學博士 臺灣「教育行政學」科學化的奠基者。 本系所碩士班畢業後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國回母校擔任教育研究所所長、系主任。曾歷任台北市教育局局長、臺灣省教育廳廳長、內政部部長、陸委會主任委員、總統府秘書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行政職務。 圖解:郭為藩師 版權:教育學系所提供
郭為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 法國巴黎大學博士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進修 本校畢業後赴法國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回母校擔任教研所副教授、教授、所長及校長。曾歷任教育部常務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教育部部長、駐荷蘭、法國代表。 圖解:吳清基師 版權:教育學系所提供
吳清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 臺灣教師在職進修完整體系及技職教育轉型的開創者。 本系所畢業後,擔任本系所教授。曾歷任教育部中教司長、技職司長、常務次長、政務次長、臺北市教育局局長、副市長及教育部長等職。現任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圖解:黃政傑師 版權:教育學系所提供
黃政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碩士 美國邁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哲學博士 臺灣課程與教學頂尖研究者。 本系所畢業後赴美國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回母校教研所擔任教授。曾歷任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高教司司長。國立臺南大學校長、明道大學及靜宜大學講座教授。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4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