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醫學科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科技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校本部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著重基礎生物學的研究與教學,均衡發展現代生物學各重要領域,如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神經生物學、植物科學、系統生物學、遺傳與基因體學、演化生物學與生態學。小班進行實驗操作,引領學生深入學習。配合本校豐沛資源,讓學生進行跨領域學習、出國交換。畢業後,學生就業方向多元,因跨領域的紮實訓練,在各種崗位,都能很快適應並取得成就。 |
本系畢業生有廣泛的職涯選擇,包括國內外醫學科學相關研究所升學、進入生物醫學、臨床試驗或臨床實驗室從事研究、醫藥材法規送審設計開發、醫療管理及行政、人體生物資料庫分析、生醫藥相關領域之教職、以及文創出版事業等。若希望成為臨床醫師,在獲得醫學科學系學位後可考慮進一步就讀本校(清華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或其他國內外學士後醫學位。 |
學科意涵 |
本系結合傳統及現代生物學,從分子乃至生態,由不同尺度探討生命體的各種現象,及與環境的互動。並藉由基礎機制的研究,與不同領域合作,發展各種尖端技術,以更深入瞭解生命現象,並應用於環境生態、生技製藥、醫療研發等。因此本系學生於畢業後,都可找到其志趣,並具有多元發展的優秀潛力。 |
將科學引入醫學,接觸最先進的生醫新知與研究,並且深入了解疾病機制、藥物設計與輔助醫療診斷技術。藉由跨領域科學研究,轉而應用於臨床疾病預防與治療上;進一步由各個層面認識以人為本體的科學,從分子、細胞、人體器官系統,深入探索人類疾病的起因,進程以提供新興療法,進而開拓醫學的全新展望。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文獻與探索:學習文獻知識建立基礎,進而探索生命科學未來發展。 實驗與邏輯:以實驗教育培養數據處理及邏輯推理思維 版權: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溝通與表達: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版權: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未上傳圖片 綜合與跨域:總和現有基礎,輔以跨領域學習,建構全方位知識體系。 |
實驗操作:生理檢測 圖解:內視鏡 版權:張壯榮副教授提供 人體解剖學虛擬實作:雖然大體解剖學實驗一直以來是解剖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但並不是每間學校都有大體解剖學實驗的軟硬體設備與師資(包括大體老師);且對部分學生而言,實驗課會對其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利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的解剖學教材,來補充或部分取代大體解剖學實驗。 版權:清華大學秘書處拍攝 加入教授研究團隊進行專題研究 版權:莊永仁教授提供 翻轉教室學習法:利用清大磨課師課程 (https://mooc.nthu.edu.tw/)進行翻轉教學,傳統的上課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課程內容,同學回家再做作業或討論」,翻轉課堂卻是「學生先回家看教師預先做好的課程內容,而後再到課堂上做討論或做作業 」。 圖解:清大磨課師課程-生命科學一 版權:清華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網站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可持續的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科學專題培養科學方法之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閱讀文獻、設計實驗、資料分析,來嘗試回答。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學習科學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學習時的壓力。 |
1.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教師人數眾多且研究多元,結合傳統與現代生物學;學生依其興趣,可完整修習由分子到生態的各種生物學尺度課程;而其他相關科系則多偏頗一隅,難以提供完整之訓練。且在建立學生紮實生命科學基礎的同時,更側重以嚴謹實驗訓練,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多元發展的強大潛力。
|
醫學科學系/醫學系:就讀醫學科學系是以培養學生具備人體醫學相關領域的進階研究能力,畢業後可從事相關研究工作。若對臨床醫療有興趣,可考慮進一步就讀本校 (清華大學) 學士後醫學系或其他國內外學士後醫學位。其優點為學生可在就讀期間確定自己的性向再繼續攻讀醫學士,進可攻、退可守,達到適才適性的目標。而直接就讀醫學系則可能有不適應的問題,且醫學士教育至少7年以上,若半途而廢較無轉圜空間。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 選擇生科,一生科科:念任何科系,都要以興趣為優先考量! |
本系兼重理論與實務,除培育深厚醫學科學專業學識外,也特別重視外語與表達、溝通能力的訓練,期使本系畢業生能具備國際觀、具優越領導及整合能力,於生醫相關研究領域或醫藥生技產業皆能展現優勢競爭力。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以為馬上就接觸生物專業科目:有紮實的基礎才能更易於學習專業領域。 |
醫學科學系以「人的科學」為核心,致力培育具備前瞻視野的醫學科學人才。課程設計以基礎醫學科學為根基,並涵蓋醫學應用,為學生奠定成為醫學科學家與臨床醫師的雙重基礎。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多數課程皆配合有實驗,以實作提高學習成效。於完成基礎課程後,學生依其興趣,可進一步選修不同領域進階課程,目前共分為四大領域。再配合研究室學習作為統合。另外學生有許多出國交流機會,拓展國際視野;以及眾多不同學系的跨領域學習機會,作為未來多元發展基礎。 |
培育對基礎科學及醫學有深厚涵養的人才,以因應未來生醫領域高階研究人才的需求。致力啟發學生具創新的探究能力,能靈活運用跨領域技術解決重大醫學臨床問題,並發展尖端之醫療科技。 |
國立臺灣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醫學科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神經生物學與實驗神經系統如何協調生理與認知功能 版權: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細胞生物學與實驗探討細胞各部組成及訊息傳遞功能 版權: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遺傳學與實驗瞭解生命如何透過基因進行繁衍及演化 版權: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未上傳圖片 生理學與實驗學習不同個體的體內各個系統如何協調運作 |
人體生理與解剖學、人體解剖學虛擬實作以課堂與實地示範講解等方式,在生物與解剖學的基礎上,講授人體各系統重要結構與功能,讓學生能充分了解各系統與器官的相對位置與解剖結構。 版權:清華大學秘書處拍攝 轉譯醫學轉譯應用(translational research),主要是「bench-to-beside, and to the community」的推展,即如何將實驗室上的研究應用在臨床上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 版權:莊永仁教授提供 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學目標在使學生對於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除了有基礎的瞭解之外,更能激發他們對此領域之研究興趣,內容涵蓋最新的醫用微生物免疫之發展及相關理論技術。 版權:王慧菁教授提供 |
國立臺灣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醫學科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建仁前任副總統。1973年畢業後,至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流行病學與人類遺傳學博士。 回國加入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進行烏腳病、小兒麻痺、肝炎等流行病研究。於199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3年擔任衛生署長,協助SARS防疫;2016年1月就任副總統。https://www.president.gov. 未上傳圖片
姚孟肇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特聘研究員。1971年畢業,至羅徹斯特大學取得生物系博士學位後,主要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擔任教職。 於2004-2013年間擔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研究主要以四膜蟲為材料,探討基因體的穩定性及調控機制。http://www.imb.sinica.edu.tw/~mcyao/ 未上傳圖片
孫以瀚現任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1978年畢業後,至加州理工學院取得生物學博士。 回國後,以果蠅為模式,探討視覺系統的發育及其分子調控機制。http://www.imb.sinica.edu.tw/~mbyhsun/index_c.html 未上傳圖片
蘇慧貞現任成功大學校長。1980年畢業後,至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環境衛生科學取得博士學位。 應聘於成功大學工業衛生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其研究著重於空氣品質、氣候變遷及公共衛生等。http://teach.med.ncku.edu.tw/newsletter/2603/3.pdf |
圖解:20180606留學申請經驗分享
駱為家醫科系首屆畢業生,2014年畢業後就讀台大研究所 2018年錄取UCLA及Washington University攻讀博士 圖解:20190318留學申請經驗分享
黃海恩醫科系首屆畢業生 攻讀新加坡DUKE-NUS 醫學系 圖解:20180606留學申請經驗分享
王宣元在校成績優異 2018年錄取Duke University Immunology PHD 未上傳圖片
徐逢駿 、林岱穎、蘇玟今醫科系首、二屆畢業生 錄取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 未上傳圖片
李宜津、許芷庭、邱宜平、黃育詳在校表現優異 錄取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 |
國立臺灣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醫學科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3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4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