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土木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工程跨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學系特色 |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於日治時期即已設立(1943),歷年來在工程教育、學術研究及對台灣工程建設方面之貢獻居於領導地位。本系專任師資50餘名,兼任師資近30名,教學及研究領域涵蓋大地工程、結構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電腦輔助工程、營建工程與管理、測量與空間資訊等完整範疇。近年在世界土木工程領域排名已擠身全球前30名,為國內外知名之全面型土木工程系所。 |
臺大生機系是以機電整合科技為核心、多元工程知識為周邊、生物產業為應用藍海的理工科系,畢業生授予工學士學位。本系隸屬於臺大生農學院,有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生物應用研發教育經驗。從農業機械化、生物產業自動化到新興生物工程技術開創,一路走來本系秉持著「將工程導入生命科學、讓生命科學啟發工程」的教育思維孕育生物工程跨界人才,為臺灣的生物產業、高科技產業與新興產業注入活力、深耕永續。歡迎二類組與三類組對工程科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土木工程學系:本系大學部課程涵蓋基礎科學、工程專業課程及設計實作課程,內容豐富且全面、理論與實務並重,引領時代潮流亦符應社會需求。積極培養本系學生具有基本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實務執行與團隊領導統御能力、具備從事工程及學術研究之能力及具倫理意識、勇於負責、願意服務社會的公民素養。 |
台大生物機電工程系是以機電工程學為教育核心並整合相關工程科學與生物應用概念之跨領域工程學系,培育能將工程知識貢獻於人類健康福祉與生物資源永續之領導、研發與創新人才。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數學及基礎科學:微積分、物理、應用力學等課程。例:應用力學:主要介紹靜力學與動力學之基本概念,以作為將來土木工程學系所需之力學相關課程之基礎。 工程專業課程:土木工程相關之課程。例:測量學:藉由理論及實務應用之介紹,讓學生具備土木工程所需之空間資料、收集分析及應用能力。 設計實作課程:旨在建立整合性思考與工程實務設計之能力。例:專題實務課程:在特定之工程實務問題下,應用各學科所學,提出解決方案。 |
未上傳圖片 數理邏輯思考: 包括代數、微分方程與數值方法等工程計算、工程理論推導與物質科學及應用科學邏輯思維之課程學習。 機械原理與製造: 包括力學、材料、熱流、設計與機動學等機械原理與對應製造實習課程學習。 版權:生機系官網 控制電路設計實務: 包括邏輯電路、控制理論、微電腦與微控制器等電路設計與實務之課程專題學習。 版權:生機系官網 程式語言: 包括人機介面溝通、機器學習、程序控制與數值計算等程式語言之課程與專題學習。 版權:生機系官網 生物應用: 包括普通生物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與生物工程學等概念整合應用於仿生智慧機電、精準農業工程與新興生醫工程應用等專題實習。 版權:生機系侯詠德教授之研究網站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選才的理念為尋找對人類居住環境建設的永續發展及服務社會有理想與抱負的優秀人才,評量構面及設定重點說明如下: |
數理邏輯思考: 包括代數、微分方程與數值方法等工程計算、工程理論推導與物質科學及應用科學邏輯思維之課程學習。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土木工程是大學中最早的工程領域,一直都致力於以「工程」專業,來提升人居環境(Built Environment)的品質與安全,包括建築物與公共設施(如:道路、橋梁、水庫等)的規劃設計、建造與維護管理。土木工程本身就是跨領域的,本系算是目前國內外同類科系中涵蓋領域最完整的,且土木工程也與其他專業合作,並進行整合,例如,協助建築師實現對建築物外觀美學、內部空間與使用機能的設計。 |
生物機電系: (a)課程:與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課程皆高度相關; (b)招生類組: 2類組; (c)所屬學院:生農學院; (d)學系教育特色:以機電工程教育為主、具有生物產業應用思維之跨領域工程學系;(e)學系研發特色:智慧機電系統、精準農業工程與新興生物工程。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常有人誤解土木系是「做土水的」,其實土木系出路很廣,業界、學界、公部門都有很高的需求。 |
本系為跨領域首選,出路包含機電、機械、電機、資訊、生物等方面之工程應用之外,另有許多系友跨越至其他領域(藝術、金融、政治等),且都有不錯表現。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最多學生不清楚的應該是土木系與建築系的差別,這是兩個有關連但是非常不同的領域。基本上土木系較偏重工程上的訓練,建築系則涉及更多建築物美學、使用性方面的訓練。
|
本系之課程與研究主要為整合機械、電機/資訊與生物之配置,並無偏頗任一領域。本系為跨領域工程科系,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強調能夠在了解常見的工程領域 (包含機械、電機、資訊、生物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外,能夠整合應用。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加入臺大土木系除了各種土木工程相關理論與技術知識的學習,也有很接地氣的工程實作與企業實習機會。
|
本系前身雖為農業機械工程系,但自2000年改名後,無論課程或研究領域已不再侷限於農業機械。 |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土木工程基本實作讓大一學生在無其他專業知識技能的背景下藉由小尺度物理模型的製作,從中獲得設計-建造-測試的經驗,提早接受設計實務。為了達到如此的效果,以分組的形式體驗動手做與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在課程規劃上,於前半個學期是結構物之設計、建造與組裝、載重與分析破壞的過程,並在後半學期規劃、設計、建造與組裝電子裝置 土木工程設計實務讓學生利用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與技術解決實際所面臨到的工程問題。透過專家和老師的指引,以及修課同學組成團隊提出各自的設計方案並進行討論,從構思開始、蒐集資料、設想各種可能替代方法,最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 結構及流體力學實驗學生在此門課中,前半學期是做一個木橋設計,後半學期為氣動力浮體設計。木橋設計的規模很大,學生的作品要能承載組員重量之外,也要兼顧到結構合理性、建築美觀及使用性等。學生一般會試作縮尺模型,先測試其結構合理性,然後再做實際尺寸;學期結束時也會進行評選與頒獎,讓學生的作品可以受到鼓勵。 原型實踐B課程目標在培養分析、設計、整合理論與實作等能力,並同時強化材料力學與工程數學等必修課間之關聯性。主要規劃包含基本結構動力學之理論教學、材料試驗、數值模擬、模型實作、自然振動試驗、以及振動台試驗,將先透過材料試驗及實際模型之自然振動試驗取得及校正材料參數,並以數值模擬方法應用結構動力學進行結構分析 土木工程概念設計從土木專業簡化及有趣的玩具問題開始,以縮小尺度模型讓同學實作練習,透過專案實作方式,讓同學去連結與整合應用基礎專業知識、並體會什麼是工程。同時將數學及力學課程也納入,並透過作業及分析討論,學生們將能在實作之前先透過理論分析設計方案,並用實作的縮小尺度比例模型回頭驗證所學習的理論。 |
微控制器原理與應用本課程簡介微控制器,並啟發大一新生對於機電整合系統之興趣。課程內容分成兩部分:(1)Arduino模組與,(2)AVR ATmega328P微控制器。課程內容包含了微控制器架構、指令集、組合語言、輸出輸入、中斷、傳輸、計時器等。本課程包含許多實習與一個期末專題,幫助同學熟悉這些技術的應用。 動力機械本課程將協助學生瞭解引擎與電動機等重要動力機械的特性、系統構造及其運作方式。除一般課堂講授外,並於一定進度輔以多媒體教材以及工廠內實際進行機械拆裝與操作,藉著電腦動態模擬與現場親自動手實務,加深同學對於動力機械的印象。 機電整合機電整合係以『控制工程』為核心,將機械、電機與資訊系統加以整合的系統化整合技術,並用於產品的設計與製造上。加強工程科系的學生在機電整合方面之教育與訓練是世界各國的趨勢。機電整合與實習這門課程著重於學理之介紹與實作能力之培養,以及系統性能之評估。主要強調如何將自動化系統所牽涉到的“機”與“電”整合起來 版權:生機系吳筱梅教授之研究網站 |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張善政民國65年台大土木系畢業。1981年,獲得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學位。 現任桃園市市長。 在1981年至1990年間,任教母校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83年就任教授)。張善政曾擔任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國科會企劃處處長、宏碁公司副總經理、科技部部長,在行政院長任內施政處理得宜,民調顯示他是馬政府任內施政滿意度最高、不滿意度最低的行政院長。 未上傳圖片
黃鍔民國49年台大土木系畢業。 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台積電講座教授、數據分析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 未上傳圖片
陳嘉正民國60年台大土木系畢。1967年以香港僑生身份進入台大土木系就讀,於1971年畢業後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 劍橋大學博士、前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現任Arup 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集團副主席。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 未上傳圖片
蔡克銓民國66年畢。於本系畢業後,赴美國史丹佛大學取得土木工程碩士(1980),並曾在舊金山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公司從事建築結構設計(1980-1984),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已故Egor P. Popov教授指導完成博士學位(1988)。 榮膺教育部第62屆學術獎殊榮(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曾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三次,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榮譽獎(1995),國研院傑出科技貢獻獎五次,中技社科技獎,侯金堆榮譽獎,臺大終身特聘教授),俄羅斯國際工程院通訊院士,東元獎,宗倬章先生講座,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詹氏論文獎,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論文獎、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國際院士。臺灣大學講座教授(111.8.1~114.7.31) 未上傳圖片
謝紹松民國67年畢業於臺大土木系。 永峻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台北101,定系統到分析設計,百分之百都是臺灣的永峻公司自行完成的。對於自己參與並主導了這一項創下世界紀錄的高樓結構設計工程,謝紹松表示,整個過程回想起來完全在意料之外,也讓他頗有不可思議的感受,然而,具體形容起來,「就是一個平凡的工程師,參與了一項不平凡的工程,如此而已。」過程中,他並沒有多想隨之而來的種種衝擊與影響,「我只是一個工程師,盡力把我的工作做好。」 |
未上傳圖片
趙少康臺大農工學士、曾任立法委員、中廣董事長 趙少康(1950年5月6日-)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及媒體工作者,生於基隆市,籍貫河南涉縣(後改隸河北)。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立法委員等職,在臺灣政壇曾有「政治金童」的稱號。1994年代表新黨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敗於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之後投入媒體界,曾任飛碟電台董事長,現為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並在中廣流行網與TVBS主持政論節目。 未上傳圖片
丁冠中臺大農工學士、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農工系系主任 丁冠中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農業工程學家,1972年台灣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並工作,先後擔任過休斯敦大學、羅格斯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等多個大學的系主任,具有豐富的學術和行政管理經驗,對於美國高校運行機制非常了解,尤其對教師聘用和評估及如何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技能有豐富的經驗。 未上傳圖片
薛文珍臺大農機系學士、曾任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任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 薛文珍自2016年8月起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從事文化與科技跨界整合創新。她是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共同創辦人,自2004年創立擔任中心主任近九年,帶領團隊在科技與產業的基礎上,探索如何從趨勢、需求到內探,創造以人為本的獨特價值。透過2010年台北國際花博會夢想館吸引104萬人的策展,以及2014-2016年三次「解密科技寶藏」年度虛實融合創新科技體驗之策展。 未上傳圖片
戴季全臺大生機學士、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 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團隊的科技顧問(網路部負責人),是柯文哲2014年勝選的功臣之一。 2007年投入網路創業的戴季全,曾辦「里斯特資訊媒體」與「流線傳媒」。 2014年5月28日,以新創公司仍需兩年時間經營才可穩定為由,婉拒出任民主進步黨網路部主任。 2015年3月7日,應台北市長柯文哲延攬,接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 2015年9月15日,因波多野結衣悠遊卡事件爭議,柯文哲指示會於悠遊卡 |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