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5力鷹架搭建術(二)
2021/9/7
高雄市立中山高中 張儷禛老師
◆上一篇:學習歷程5力鷹架搭建術(一)。
第三力:文字描述力(怎麼寫?)
先前臺中一中陳光鴻老師主持的自主學習線上分享會,多位教授及老師談及學習歷程時,皆提出「無聲繪本」概念。繪本是透過文字與圖畫來敘述或傳達意涵,具備語文與視覺傳達之特色,可見與會者皆同意學習歷程可以透過圖文並茂的元素來呈現。除此之外,繪本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具備流暢、獨創、想像力,不論是故事內容或插畫都表現了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同學可以考慮以下的方法,將手邊的學習單、簡報等作品,在文字邏輯清楚的前提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再現於學習歷程上。學習單及簡報用圖呈現,一旁則用文字再進行重點重述補充。
在完整流暢中的結構,老師建議可用說明文體做為撰寫主軸,輔以記敘、議論、抒情手法進行撰寫。鳳新高中鄭伊璟老師曾說:「建立好懂理解與系統脈絡的架構」是學習歷程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其中說明文體的寫作方式便能實現這兩個要點。「說明文的寫作要點」是撰寫學習歷程的大幫手,一來可達到清楚明確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透過清楚的寫作指導,逐一協助同學擁有深入的文字敘述力(如圖1)。以下示範將說明文融入學習歷程的四大步驟。
圖1:說明文運用於學習歷程表(來源:張儷禛老師)
(一)向教授介紹關於你的專屬學習歷程動機與目標
不論是課程或是多元表現,「揀擇」哪一個主題來製作學習歷程,常是同學製作學習歷程的第一個問題,因為歷程需要時間的累積及刻意收集資料,因此老師認為製作學習歷程的第一步其實是先了解自己及定位,可從擅長科目、感到興趣的學習領域、心目中想就讀的大學科系相關範疇知識、興趣專長著手,或是參與的社團組織來揀擇皆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因此一份學習歷程應從動機開始撰寫,並明白最後目標為何。如下圖(圖2)李同學實行30天創新術的動機是培養習慣、充實生活、向斜槓人生邁進,目標是透過運動、營養學書籍閱讀、飲食紀錄達到像偶像戴祖雄一樣的多元斜槓人生。因為有清楚的動機及目標,能讓教授一目了然你的學習歷程意義。
圖2:執行動機與目的(來源:高雄市立中山高中李佩淳同學)
(二)向教授「定義說明」介紹你的課程、活動、比賽
大學教授並不知道學習歷程的背景,因此同學必須在學習歷程的開頭進行說明。首先建議透過「定義說明」來撰寫課程單元或活動比賽介紹,透過簡要的文字概括課程背景的意義、範圍及內容(如圖3所示)。
圖3:課程單元說明(來源:張儷禛老師)
(三)向教授詮釋說明你執行內容及步驟
活動內容的敘述上,可運用「詮釋說明」,進行詳細的解釋闡明,可敘述活動內容的過程及執行方法。建議用說明文的「數字圖片說明」將「活動內容的步驟」寫出(如圖4)。詮釋說明是指對事物加以具體的揭示說明,使說明更加通俗易懂,能讓學習歷程的內容清楚呈現。
圖4:課程單元說明(來源:張儷禛老師)
(四)具說服力的質性與量化成果說明
學習歷程成果依照內容,有不同的呈現,以第一力所提到的三種資料:一般資料、特色資料、有力證明皆可以呈現。在成果展現上務必注意圖片清楚度,另外切記不可只有圖片沒文字,要讓文字幫你說話,因此在成果展現上,圖文相輔是不可或缺的。成果說明除了有質性的文字敘述外,量化數據有助於讓視覺高效有感,可善用各種圖表,如圓餅圖、條線圖、雷達圖、折線圖都是不錯的選擇。如下圖(圖5)李同學透過圖表呈現他學習歷程的執行時間及目的,也透過圖表看見自己的進步及要修正的方向,都是量化呈現後可以看見的清楚檢視依據。
圖5:量化數據示範(來源:李佩淳同學)
(五)寫出有層次、多面向的反思回饋
1. 分項式說明讓你的反思很深入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B.S. Bloom)將一般教學目標分為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及技能領域三大類,即是反應學習應有多面向的成長觸角,布魯姆的又將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細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與評鑑等六類目標,檢視每一趟學習之旅,若細心觀察的確也能見到多面向的學習收穫,因此同學要將學習過程中的發現,透過文字不同面向來撰寫呈現,而所謂的分項式說明是指根據性質、功用等把事物逐一分類說明,能層次分明地把複雜的事物解說清楚,因此透過說明文的分項結構便能將反思深入呈現。如下圖(圖6)總反思以學習重點、學習表現、學習發現、學習遷移四分項來說明。
2. 遞進式說明讓你的反思有層次
「遞進式說明」中的由小到大、由輕到重遞進結構除了可以逐步呈現反思的不同面向外,更可以將學習的反思做有層次的敘述,如仍以國文課的閱讀單元為例,可以呈現的學習脈絡是筆記謄寫、摘要紀錄、簡報製作、口語表達,最後提出閱讀對個人生命的滋養,反思便能展現從具體的技術學習到抽象的哲學思辨訓練。
3. 具備分項及遞進的反思四要素
反思的四要素,分別為學習重點、學習表現、學習發現、學習遷移。以下列點說明四要素的寫作要點:
(1) 學習重點(學到了什麼?):學習重點可對照學習目標來寫,如以國文課的閱讀單元為例,可從閱讀摘要訓練、筆記謄寫執行、簡報製作學習、口語表達能力訓練來說明。
(2) 學習表現(產生什麼改變?展現什麼能力?):學習表現可說明自己從課程中產生了什麼改變,這部分可用運用「比較說明」,談自己在課程前後的學習變化,或用「舉例說明」敘述在課程學習上展現的多面向能力,如以國文課的閱讀單元為例,便可從簡報成績、同學回饋、口語表達的穩健表現來呈現。另外也可運用「引用說明」來為學習上的發現作為印證,如托爾斯泰曾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3) 學習發現(困難?挑戰?潛能?):學習發現可運用分項式來談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或者是遇到什麼挑戰?以及在挑戰中發現了什麼潛能,皆是可以呈現的在此的。
(4) 學習遷移(運用至生活中、未來學習規劃、連結未來校系):學習遷移可善用「舉例說明」說出課程中的哪些部分學習能延伸至生活中,如國文課閱讀單元所學習到的寫作技巧,能落實在各科學習歷程的製作,也可以提升國寫的寫作能力。另外也可以在這份學習歷程的基礎上,看見未來學習的延伸性或是未來就讀科系的發掘,如圖6的李同學因為創新術找到了營養師跟廚師的職涯探索。
圖6:反思四面向(來源:李佩淳同學)
《6分鐘魔法日記》的作者多明尼克•斯賓斯特曾說:「有卓越自省能力的人,在人生幾近所有領域中更具有優勢」,而這也是大學端何以看重學習歷程中的反思學習所在,因此建議反思能以條列式書寫,著以具吸引力的標題,再將學習的心得收穫精確細緻道來,便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下攫取教授們青睞的眼光,有機會看見熠熠發光的你。
◆下一篇:學習歷程5力鷹架搭建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