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教育路上有無限可能(下)

2025/8/21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林易柔同學

教育路上有無限可能(下)

上一篇:教育路上有無限可能(上)

多元的課程,緊密的關係

  在我們系上(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不僅僅是有教育專業的課程可以學習,像前面所講到的,系上也提供科技、閱讀和潛能開發等多元的課程,每個人都能找到有興趣的領域去學習,透過選課的自由,去加深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拓展視野。

  另外,在系上老師和同學的關係也是緊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涯導師,如果對於學習或是未來生涯上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和老師一同討論,老師會針對你的問題給予建議。每當與老師討論的那個時候,我總覺得他們不僅是傳授知識的人,更像是家人,給予離家讀書的我們如同家人的關懷,耐心地傾聽我們的需求,給予我們鼓勵和建議,在課堂上如果有任何的問題,老師們也都會很耐心地回答我們的問題,幫助我們釐清迷思,直到我們完全理解為止。

  除此之外,系辦的行政人員也是我們堅強的依靠,有任何選課上的問題或是設備的需求,他們都會提供我們完整的資訊並盡力協助我們,也會協助舉辦很多教育相關的講座,讓我們有增進自己專業知能和多方探索的機會。

  當然系上的團體合作作業和報告也不少,所以很常和同學一起合作討論,在過程中也逐漸和系上同學養成革命情感,每當一起完成一份好的報告或是試教活動,我們都能夠得到滿滿的成就感,因此來到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也就像是來到一個大家庭,擁有一群家人般的老師同學陪伴我們走過各種難關,一起走過喜怒哀樂不孤單!

 

在教育這條路上你可以成為你自己

  在修習教育專業課程時,老師很常會和我們分享一些教育現場的故事,以及提供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我們去思考,讓我們練習去找到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中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老師始終抱持著開放的態度鼓勵我們發表意見,會耐心地聆聽我們的想法,並適時協助我們去釐清和聚焦想法。我有好幾次聽老師分享的故事後都非常的感動,同時也促使我思考,若我遇到了這些情境我會選擇怎麼做呢?

  而在課後,我們也有非常多與教育相關的活動可以參加,像是數位學伴、部落伴讀、永齡計畫、教育營隊籌辦⋯⋯,每一次的教學活動都可能遇到不一樣程度、性格和背景的孩子,而要如何在面對不同孩子時,能夠有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態度,會是我們需要去不斷練習和思考的問題。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擔任數位學伴接觸的第一個孩子,是一個國二的男生,他在學校是學務處的紅人榜,全校老師都認識他,上課搗亂頂撞老師那都是家常便飯,是老師口中為之頭痛的人物。而我一開始拿到學童特質時,上面也寫著孩子需要嚴加管教,但在這時我想起了老師上課和我們說過的,我們不應該為任何一位孩子加上框架和標籤,而是要認真去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要解決的不是面對問題的學生,而是要陪著學生去處理他們面對的問題。我選擇忘記那張學童特質表上的內容,用一個開放的心態去見這個孩子。

  第一次見面,他略顯羞澀,但在數學課堂上非常認真學習,我在講課的時候他比誰都還認真在記筆記,有不了解的他都會第一時間提出來,在練習時也很認真聽講,努力想要完成練習題。在我們的第二堂數學課,我們好不容易把他過去不明白的畢氏定理和根號運算給解決了,在不熟悉、話不多的情況下,他和我說:「這兩次上完課後,我終於了解畢氏定理是在做什麼和怎麼用了,以前我都聽不懂,也不敢提問,這兩個禮拜我都聽懂了,謝謝你!」對於在大學期間第一次教課的我來說,那是莫大的肯定。後來我也逐步去解決他不願意學習英文的問題,透過傾聽和溝通,從他過去發生的故事開始了解,和他溝通協調,規劃出他可以負荷且有興趣的課程,例如每次適量的單字文法和線上遊戲式評量,同時也融入他喜歡的棒球和籃球英文課程,一步步提升他對英文的學習動機,讓他漸漸不排斥英文。那個老師口中的小惡魔,在我的課堂是我的小天使,總是認真回應每次課堂,並把我當作他的朋友一樣分享生活大小事,我們一起經歷了他的喜怒哀樂,更成為彼此學習上的好夥伴。

  經過一年後的配合,他的成績有了明顯的起色,對於老師這個角色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在他畢業之際,最後一堂課我特地剪了一部影片給他,裡面是我想要和他說的話和這些日子的照片回憶,而他也留下了一張要給我的線上卡片,面對最後的道別,我們都哭了,但也都真心祝福彼此。他是我的第一位學生,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我不確定我能夠在他心中停留多久,但至少在這些真心付出的日子裡,我們一起成長。相信從此以後,他能勇敢追逐他的夢想,而我也在逐漸成為那個我曾經嚮往成為的大人和老師,期盼未來的我們都能夠成為我們期待的模樣!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