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當個有謀的匹夫,勇氣會加冠在你身上

2025/8/19

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 蘇如意同學

當個有謀的匹夫,勇氣會加冠在你身上

我與護理系的相遇

  不知道大家提到護理學系會聯想到什麼,高中的我是這麼想的:「這應該是很有同理心的人才去讀的科系吧?畢竟站在第一線哪有不奉獻的精神呢?」此外,這個念頭也閃過我的腦海:「護理系畢業即就業,可以安安穩穩當個護理師,對家中經濟也可以出一份力,未來想要轉換跑道又有相關的醫護背景一定很好找工作。」

  抱著這種想法,高三的我毅然決然在大學志願填了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該說初生之犢不畏虎嗎?靠著搜尋關於「護理」這個行業的資料,我對護理師的基本工作、護理系要學習的學科有了簡單的認識,並在參與金門大學護理學系舉辦的新生茶會中,從系主任的介紹了解到系上採取一班制(約40個人),如果學生有學業及生活方面的問題,或未來職涯想要諮詢教授的話,都能及時得到教授們的協助,又加上金門大學護理學系考照率蠻高的,這些特色當時吸引了我,所以說來好笑,我就憑著一股熱情和單純,帶著一只豬肝色的行李箱踏上了這座陌生小島,就此開啟我的征途。

 

該怎麼去形容護生——我覺得像喜馬拉雅山的挑戰者

  今年大三的我,回顧前兩年經歷——從一年級剛開始了解護理領域,細菌、病毒、寄生蟲、免疫學、營養學、人類發展學,通通都要學習。很苦嗎?當然不,大苦王還在後面等著你。

  而學校會在一升二年級的暑假安排去陽明交大向大體老師學習,在這次的參訪中,會從骨頭慢慢介紹到人體組織、神經叢、血管、大腦,再到人體器官,一層一層的介紹讓學生藉由觀察人體去建構自身對解剖的基礎知識。 

  (圖一) 參訪陽明交大

  二年級學習基本護理學,開始跟護理師需要做的工作接軌。二年級上學期,我們要習得的技術有:傷口換藥、插導尿管、會陰沖洗、大量灌腸、肌肉/皮下/胰島素注射、大量點滴等,這些複雜的技術,必須利用課餘時間去技術教室練習,再通過老師們的試煉。順利通過重重考驗的人,會在寒假送你去金門醫院進行7.5天的基護實習。不光如此,包括生物統計、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科目,都要在二年級上學期修過。二年級下學期則要學習內外科護理學、身體評估等,兩科都要進行技術考試,學科與術科皆通過者,暑假再送你去成大醫院完成1.5個月的實習(內/外科各3星期)!

  一路走來,我們慢慢接觸到了臨床,卻發現身邊同學走著走著,有些就在中途下車去尋找更適合他的領域。我想,沒有什麼環境一定是適合每個人的,即使你考上了這個系所,在實習後發現自己不適合臨床,那也無疑是幸運的,至少可以及時抽身,不會浪費時間在不適合自己的領域中。

  (圖二)身體評估技考前全班合影

 

小島記事

  在系上上課最令我感到驚奇的大概是,幫我們上課的老師有些都是金門醫院排一個月的隊都掛不到號的院長、前金門衛生局局長等重量級人物,不光如此,系上的眾老師還會動用自己的人脈,邀請社區護理師、急診專科護理師、在美國任職的安寧護理師等演講者們來拓展我們對「護理」的眼界。畢竟我們是金門大學護理學系的獨苗們(一班制),所以能獲得的學習資源也更豐富,同時,教授們也能注意到每個同學的特質、在學習上遇到了什麼問題⋯⋯。一旦學生出現狀況,無論是老師主動發現或是學生自行求助,我們所發生的狀況都會即刻被處理且絕不敷衍行事,師生們會一起想辦法克服。

 

patient

  「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護理這條路啊⋯⋯?」

  在大二的時候這念頭一閃而過,但我相信,當覺得路途越來越艱辛的時候,正是代表自己學習到了更多,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無能為力,無論遇到了什麼選擇,都要相信跟依靠現在的自己。

  就像patient既是「病人」,但同時它也能表示「耐心」的釋義。當你覺得在護理這條路很挫折的時候,同時你也在成長。所有事情在變簡單前都很困難,不要讓自己界定了自己的極限。護理本身就是一條崎嶇不平的路,用你的耐心去填平路上的溝壑,到了終點回頭一看,那從來不是一件徒勞的事。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