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出走。
2025/8/19
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系友 黃庭雅

逐夢,日本。
我是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的畢業生。因為從小對日本文化感興趣,便開始自學日文。在高中的第二外語課程,因緣際會遇到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的老師來授課,進而得知義守大學有許多豐富資源。因此,我沒有選擇北部的學校,而是待在高雄,住家裡且每天通勤,將省下來的花費投資在未來可能的國外開銷。入學後,我以出國交換為目標,努力提升在校成績,並專注於日文能力的精進。
應日系上的一大特色是「日本文化情境教室」,設有日式榻榻米和茶室。學生可以在這裡學習日本文化相關知識,例如 : 浴衣穿法、和室禮節、茶道禮儀等許多日式傳統知識。系上還經常接待來自國、內外的賓客進行參訪,提供學生實際運用所學技能和語言的機會。
從刷茶到、喝茶,到茶室禮儀等,都會學習
2016年,大同高中參訪,浴衣體驗
2017年,北海道大樹高中參訪
挑戰,自我。
大二時,我到日本東京交換留學一年,跟著日本同學一起上課、參加社團。這段學習過程一開始讓我非常吃力,老師並不會因為我是外國人,上課就放慢速度或擁有特別待遇。因此,上課時必須要全神貫注,記下大量的筆記,才不會遺漏重點,回家後還要多加複習,才能更加了解課程內容。在作業上,我的日文文法和用詞常常被老師挑剔,要不斷修改後才能達到要求。幸好有加入阿卡貝拉社,讓校園生活有喘息的空間。雖然午休和放學,都在練唱準備演出,但卻過得很充實。因為在社團都和日本人相處,日文聽力和口說能力就大幅提升,對於課程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大四時,我到別府的溫泉飯店實習半年。實習期間,工作內容涵蓋水上遊樂園、餐廳、運動酒吧和大廳,這些職位對日文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即使曾在日本留學過一年,對於聽力和口說有一定的自信,但工作上所需的敬語,以及應對客人的臨場反應,仍是一大挑戰。一開始,我只能依賴背誦固定的用語,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請教前輩。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能夠獨當一面。
這一年半的日本生活,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勇氣」。面對頻繁聽不懂或表達錯誤的狀況,我學會請對方慢慢講解或反覆確認內容。日文畢竟不是母語,即使努力學習,仍無法避免出錯,但每次出錯都是成長的契機。另一項重要的成長是「心態調整」。在實習期間,有些客人看到我名牌上外國人的名字,就直接拒絕和我溝通,甚至我向他搭話也不被理睬,讓我一度陷入自我懷疑,是否還表現得不夠好。後來,我向前輩請教,得到了許多具建設性的建議,也明白如果一直抱持著負面情緒,無法在職場上立足。於是我便開始自我調整,專注提升能自我掌握的部份。
畢業後,正值疫情爆發,就業充滿挑戰,我投了幾百封履歷仍石沉大海。然而,感謝在日的經驗,我並沒有因此心態崩潰,而是選擇一邊打工一邊找尋適合的職位。憑藉留日的背景,我透過獵頭的介紹,成功面試上一間大型日商公司,擔任營業助理,展開職場生活。
交換留學期間,社團的聖誕節live
交換留學期間,校慶上台演出
在日實習期間,大廳實習
職場,實戰。
之後,我輾轉到竹科,擔任日商企業的翻譯。多虧留日累積的經驗,讓我在面對面翻譯時不會怯場,且能夠準確地表達語意。然而,工作中最大的挑戰是機台和工具的專有名詞。即使在進無塵室前,已經熟背相關單字,但實際情況往往超出準備範圍。
在無塵室內,由於無法使用網路查詢,當遇到無法即時翻譯的單字時,只能依靠手勢來輔助轉達語意。完成工作後,我會將這些「卡關」的單字記錄下來,回辦公室後再進行查詢,逐漸累積專業詞彙量。透過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日語能力,也加快翻譯效率。
興趣,驅動。
我認為對日本文化充滿熱情的人,非常適合選擇應用日語學系。語言學習既可以枯燥乏味,也可以充滿樂趣,這取決於學習者的熱忱和投入。具備足夠的興趣和毅力,才能在漫漫的學習過程中保持動力。例如 : 學習日文的第一步「五十音」,對初學者來說會是一項挑戰。許多人會覺得假名之間非常相似,若缺乏興趣,很容易感到枯燥且放棄。
如果已經決定好,要就讀應用日語學系,可以從自學五十音開始,並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鑽研。例如 : 對音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一邊聽日文歌曲一邊閱讀歌詞,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詢,並試著自己理解歌詞的含意。透過興趣和學習結合,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還能增加學習的樂趣與效率。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