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探索生命科學的學習旅程:從基礎知識到專業實踐

2025/8/19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吳悅彣同學

探索生命科學的學習旅程:從基礎知識到專業實踐

從生活到學術—生命科學的啟發之路

  一開始會選擇就讀生命科學系,是因為高中生物老師帶給我的啟發。那位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教導我們課本上的知識,還會補充許多和日常生活相關的小知識。例如,他會帶我們逛校園,介紹動植物的生長習性與它們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又或者透過我們平常吃的生魚片,講解與其相關的寄生蟲及它們的生命週期。透過老師的介紹,讓我覺得生物學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科,更是一門很貼近日常生活,而且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知識。所以在高中階段,我開始對生物這個學科產生興趣,也因此在大學選系時決定選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還記得當時剛考上這個科系時,我對未來的學習有很多想像,以為大一就能做許多與生物相關的實驗,學到很多深入的生物科學領域知識。然而,當我正式升上大一後才發現,課程的安排並不像我想像中那樣直接切入專業領域。相反,生命科學系的課程規劃非常注重基礎能力的培養,所以有很多基礎科目,內容包含普通化學、物理、微積分,以及普通生物學等。有些看起來與生物沒有直接關聯的學科,實際上為我們日後深入學習專業領域打下基礎。

 

專業科目上的漸進

  如上段所提,我們系上大一的課程主要集中在基本科目,除了理論課程外,還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實驗等。由於科目繁多且分布在不同領域,剛開始其實讓我覺得念起來有點困難。但在這些基礎課程之外,我覺得「生命科學導論」是一門非常值得修習的課程。這門課會邀請系上的教授們輪流分享自己的學經歷和研究方向,讓我們可以初步了解教授們的專長領域。例如,有教授專注於癌症研究,有的則偏向探討動物演化的方向。透過這堂課,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系上的資源,也能讓我們在未來挑選實驗室時有更明確的方向。

  升上大二之後,課程的重心開始逐漸聚焦在生命科學本身,包括生物化學、有機化學、遺傳學等核心課程。同時,我們還可以選修一些與自己興趣相關的院內課程,讓學習更能聚焦。此外,實驗課的內容也較大一時期更為深入、專業,幫助我們掌握更多技術層面的操作。雖然課業壓力不小,但能深入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讓我學習起來感到非常充實。

 

多元研究與實驗機會—探索生命科學的不同領域

  生命科學系是一個偏向研究導向的科系,而在清大的生命科學系中,教授們的研究領域多半聚焦於老化、癌症、腫瘤等醫學相關的主題。這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後醫學系的增設,使得醫學領域的研究在系內的比例也逐漸增加。不過,學校其實也有一些教授在做關於動植物方面的研究,不論是動物行為或是蕨類分類等,涵蓋很多不同領域,也可以透過搜尋教授的實驗室網站,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研究主題。另外,系上的師生比例相對蠻高的,大部分教授都樂於提供實驗室機會,讓大學生能夠提早參與專題研究,累積實驗經驗。對於想要進實驗室打好研究基礎的人來說,是一個蠻不錯的環境。

 

從迷茫到熱忱—尋找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向

  儘管如此,剛進入生命科學系時,我也曾經對於未來的出路感到非常迷茫。這份迷茫不僅來自於對未知的擔憂,也來自於我對自身興趣的模糊認識。但經由系上的課程安排,以及教授們的熱情分享,幫助我逐漸釐清自己的方向。每當教授們講到自己的研究主題時,其實可以從中感受到他們對這個領域的熱忱,而這也感染了我。這些教授讓我看見了研究背後的意義,我希望未來也能找到這樣一個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向,投入其中並持續前進。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