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open day

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如何寫出一份易讀的學習歷程檔案(二)—反思二字的內涵

2021/9/7

臺中市立臺中一中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 陳光鴻老師

累計觀看次數:67,692 次
如何寫出一份易讀的學習歷程檔案(二)—反思二字的內涵

◆上一篇:如何寫出一份易讀的學習歷程檔案(一)—如何做學習記錄

 

「反思」與「心得」這兩個詞,看起來很像,實際上很不一樣。「心得」旨在描述一個經驗形成後,自己在經驗形成過程中得到的,可能是知識,可能是態度,可能是心情感受。大部份情況下,心得是描寫一個經驗形成後過去到現在所發生的學習;「反思」,意謂著要進行從過去到現在經驗形成的再觀察,給出自己的批判性回饋,從而對這個經驗轉移到未來後,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全方位的解析。

先用以下兩個例子來說明:

1. 心得的例子:

上完一門課程後,我學習到的事情是:第一次知道有視光學這種職業及工作,一般來說,這樣的工作是在幫助患有眼睛疾病的人,藉由特殊鏡片來做矯正或是輔助,這門課讓我了解自己眼睛有哪些問題。

2. 反思的例子:

在學習中我第一次認識到視光產業鏈中的職業及工作,例如:藉由特殊鏡片來做矯正或是輔助眼疾患者。這門課讓我了解自己眼睛可能有哪些問題,以及與背痛的關聯,促發我透過姿勢調整來緩解背痛,規劃每日運動來強化骨骼生長。

不論是心得或是反思,都是在談同一件事情,對一門關於視光學課程的學習成果,很明顯的,心得只有寫出過去到現在經驗形成的過程描述,而反思加入了對自己的觀察,並且對未來有一些期許。這兩個例子,只是很簡單的內容,並沒有太多觸及學習者自身對探索自我學習情狀的深入探討,當然,也就還沒真正的反思發生。如果反思是一種批判性地回顧,是一個歷經轉換再出發的活動(引用自洪逸文老師),那麼這個活動本身,一定對學習者產生了學習上的意義與影響。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不會單獨存在,學習經驗形塑的過程中,經驗與反思會同步發生並且交互作用。就洪逸文老師的觀點而言,在轉換後再出發的活動中,表面上看似往後退了一步,但在後退的過程中,學習者不應只是利用時間發生的順序來追溯或回憶事件的發生,也不是再次呈現或解釋所經歷過的事情,而是向內察覺自己對於這些事情的認識或思考方式是否有所改變。在覺察的過程中,學習者就可能得到一個特有的機會,從對認識世間事物的認識,轉而向內開始認識自己與成就自己,也就是探索自身存在意義,以及這個學習經驗產生後對自己的影響。

圖1:學習的反應詮釋轉化歷程(引用自高中優質化計畫溼地社群創作)

 

學習的反應詮釋轉化歷程(如圖1),每一個學習經驗都是形成個體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的一部分,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課堂裡的學習經驗、課外活動的學習經驗,或是校外的活動、營隊、線上課程等學習經歷,在每一個學習中,學習者都能看見自己對這個學習的反應。把反應記錄下來,就是學習心得。因此,常發生一件事:在同一個學習裡,不同的學習者可能會擁有類似的學習經歷,從而得到類似的學習心得敘寫。也就是說,當所有學習者都僅是「平鋪直述的撰寫心得」時,很有可能會寫下非常接近的文字,一如前面舉的例子:「上完一門課程後,我學習到的事情是:第一次知道有視光學這種職業及工作,一般來說,這樣的工作是在幫助患有眼睛疾病的人,藉由特殊鏡片來做矯正或是輔助,這門課讓我了解自己眼睛有哪些問題。」這個過程是正確的,同學們不用擔心,這樣的學習過程只是到了「反應」階段而已,下一個步驟就是進入「詮釋」階段了。

如果學習者能向內探索自身的學習經驗形成過程中,每一個反應形成的原因與應對的方法,就能對反應做出自我的詮釋性理解。在解釋給自己聽的過程中(當然,很有可能只是在自己的腦袋裡發生而已,不一定是真的有說出來),自我覺察就會持續發生,學習者對學習經驗的總結,就會轉化為對自己的觀察,不論是學習中發生的習慣觀察、學習時使用的當時段最佳策略、學習歷程中產生的個人喜好等,都是將經驗透過反應詮釋轉化為學習者個體學習發展與潛能評估的再思考。這樣的思考不僅深刻,且能觸動認知基模的改造與昇華(認知基模Scheme,也可以理解為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

學習者可以看看以下兩段文字,並對之加以解釋,請勿查詢任何資料

認知結構有二種釋義:

  1. 指個人對人、對事、對物或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其中包括客觀的事實、主觀的知覺,以及兩者組合而成的概念、理解、觀點與判斷等。換言之,是個人對某一事項的認知結構,也就是他對該事項的認識或經驗。認知心理學家們視學習為個體對事務經由認識、辨別、理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所學到的是思維方式,亦即認知心理學家所謂的認知結構。個體在學習情境中,運用其已有之認知結構去認識、辨別,以至理解各刺激之間的關係,增加自己的經驗,從而改變(擴大或提升)自己的認知結構。

  2. 與認知基模同義。按皮亞傑的認知理論,智能的發展乃是由於認知結構的改變。皮亞傑認為,學習者能主動運用與生俱來的一些基本行為模式來對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從而獲取知識。此等以身體感官為基礎的基本行為模式,可視之為個體用以了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每當他遇到某事物時,他就用他的認知結構去核對、去處理。皮亞傑將此種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schema)。個體為了保持平衡而有適應的歷程。因適應而使得個體的基模逐漸擴大,其結果是行為上愈來愈表現複雜的變化。適應的方式有二,一為同化,一為調適;兩者互補,相輔相成,形成整個認知學習歷程。

補充說明:在同化與調適的過程中,何時同化,何時調適,取決於個人的認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意思就是個人已有的經驗。以前述基模的觀念來解釋,也就是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個體在環境中遇到任何事物(學習情境)通常都是先以既有的經驗、觀念、態度以及常用的反應方式去適應、處理、解釋。如此作法等於是以舊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去處理新經驗並適應環境。(引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455/

不必管上述文字中提及多少認知心理學專家的看法,您的看法為何?有沒有發現,最後這句話很重要:「個體在環境中遇到任何事物(學習情境)通常都是先以既有的經驗、觀念、態度以及常用的反應方式去適應、處理、解釋,如此作法等於是以舊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去處理新經驗並適應環境。」為什麼重要,因為處理新經驗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有效適應環境。於是,寫下學習者自身對未來學習中如何適應環境,如何調適自我,就會是非常棒的反思。至於反思的文字撰寫結構,下一篇繼續。

◆下一篇:如何寫出一份易讀的學習歷程檔案(三)—轉譯,寫好學習歷程檔案的關鍵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看看別人怎麼做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