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一份易讀的學習歷程檔案(一)—如何做學習記錄
2021/9/7
臺中市立臺中一中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 陳光鴻老師
累計觀看次數:46,096 次
對高中學生來說,108課綱的實施讓學習之初(高一),就要面臨許多選擇:多元選修課程、校訂必修課程、彈性學習時間等,都要由同學自主閱讀相關資料(課程手冊)後決定。在多面向的探索自己學習的樣態後,還要寫下自己在課程學習的成果,檢視學習的內容與成效。這些學習成果,有一些需要授課教師認證通過(課程學習成果),有一些則不用(多元表現)。高一、二的同學常來向課程諮教師詢問,如何才能寫出大學教授想看的課程學習成果?
什麼樣的作品,才會是大學教授想看的呢?一定要是讓人看了讚不絕口的特殊表現,例如:參加很多營隊的心得、服務到服務地滿意到不想放人的志工服務經驗、校外大量競賽的參與證明、...,一定要是這樣非常特別的內容嗎?身為臺中一中課諮教師召集人,也很想知道答案,在訪談大學教授之前,我已經知道答案了~不是。當然不是!只是由我一個高中老師來說,似乎沒有什麼影響力。也許,我來寫下一篇文章,讓同學自行評斷吧!
學習歷程檔案,注重四大面向:展現個人特色和適性學習軌跡、補充考試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回應108課綱的校訂課程特色、強化審查資料可信度。這四個面向說明了一件事:學習歷程檔案應該呈現出學習的軌跡,展現出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經由高中教師認證,來確保每一份作品確實由學生所做。於是,我們可以想一下,別人看到我寫的學習歷程檔案,能看見我的學習軌跡和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嗎?
什麼是學習軌跡?說明自己學習的經過,學到的內容,學會的成果,對未來學習的影響,以及在整個學習告一段落後,自己對這個學習的反思,就是學習軌跡。什麼是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呢?在ColleGo!網站上已經說明得非常清楚,一共有18個重要的能力:閱讀理解、寫作表達、外語能力、文書處理、文字創作、藝術創作、空間理解、抽象推理、圖形推理、數學推理、計算能力、科學能力、操作能力、機械推理、組織能力、說服推廣、領導協調與助人能力(如圖1)。
圖1:18個ColleGo!網站介紹的重要能力(來源:陳光鴻老師)
當一件學習歷程檔案作品能夠呈現個人學習軌跡與能力增強的情形時,就是一件很棒的作品,這件作品的素材可以是課堂上的學習風景,例如: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音樂、美術、家政、資訊科技、生活科技、體育等學科的課程學習成果,也可以是社團活動、園遊會、運動會、學校特色活動、校內學科競賽、校內志工服務等多元表現,素材的內容為何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不能寫出讓人一看就懂,具有學習軌跡和個人能力展現的作品。
所謂的一看就懂,就是「易讀性」。易讀性不是從寫作的人來看,而是要以讀者為中心撰寫,才能讓人一看就懂。底下是一個例子。
這段文字被我退件了,原因是有「錯字」。另外,這段文字把學習內容和學習結果混在一起,實在不容易閱讀。同學被退件後,拿回去針對錯字進行修正。
這段文字再次被我退件了,原因是沒有分段。但是同學已經試著把文字精簡,這個用字變少的過程,能讓作品少掉很多「冗詞」。
當同學再次修正,第二段文字就容易讀了,一看就知道學習的結果為何?這樣的敘寫方法,才是以讀者為中心出發的課程學習成果撰寫方式。經過我與這位同學再次談過後,同學又做出了修正。
終於,這次同學能在一份學習歷程檔案作品的開頭,就簡要介紹整份作品的學習成果,並條列說明讓易讀性大增,透過對課程的反思,產生對自身有價值的影響:「這門課讓我了解自己眼睛可能有哪些問題,以及與背痛的關聯,促發我透過姿勢調整來緩解背痛,規劃每日運動來強化骨骼生長。」這樣的敘寫,就是作者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敘寫方式,也是大學教授想看見的內容。
不要問大學教授想看見什麼?如果這個學習,與升大學無關,你仍然願意去學,並且記錄自己的學習點滴,為了讓自己更好,那麼,寫下這種對自己有影響的學習成果,才是最有價值的學習歷程檔案。
我想,當同學明白素材隨手可得,重點在對自己學習的影響如何有效呈現後,還會問:「有沒有什麼架構能讓學習歷程檔案易讀性大增?」嗯,這個就下一篇再說囉~
◆下一篇:如何寫出一份易讀的學習歷程檔案(二)—反思二字的內涵。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