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歷史大解密!
2025/8/8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陳子方同學

我與歷史的連結
我從國中就決定自己未來將朝向文史相關領域發展,高中時也一直往歷史系的方向努力。高中三年的課程中,每當接觸到宜蘭相關史地的知識,我也會前往在地各個人文古蹟地點進行探索。在 2023 年的 8 月,得知自己即將前往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就讀時,心中對這個科系充滿了期待與想像。我一邊想著未來能在一個依山傍海的學校中,學習著台灣的點點滴滴,一邊也憧憬在花蓮這塊充滿著各個種族文化衝撞後其留下來的土地,親身體驗在地的生活模式,想想就覺得充實。
摸索這塊土地
在東華歷史系,我們一開始主要學習各類通史,包含世界通史、中國通史、台灣通史,以及研究歷史必要的方法,如史學導論、史學方法等。二年級之後就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我們可以看自己喜歡研究哪個地方的歷史,藉此做為研究與選課的根據。
在這些課程中,我最喜歡是陳鴻圖教授所開授的「台灣通史」。鴻圖老師的課堂互動性高,都會利用上課所教的內容結合當下時事,讓同學可以更了解現在與過去是如何串連起來。而每學期一次的走讀課程,更是我會愛上這堂課的原因。老師會抽出一整天的時間,帶我們去花蓮的一個在地地點進行走讀活動,了解當地的歷史軌跡。到下學期,則會有家族史大報告。製作這個大報告的過程中,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在這片土地上是如何一步一腳印地生活著。就連原本對自己家庭不了解的同學,也因為這樣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庭,跟家中的阿公阿嬤變得更為親密。
這片土地帶給我的驚奇!
進入這個科系後,發現這邊就是一個超大型史前博物館,不只是東華,整個花東地區都是展區!從學校騎出大門 10 分鐘的距離,就可以抵達白鮑溪,這邊不只可以玩水,還有機會可以撿到玉石—這裡正是豐田玉的產地之一,在 1960 年代到 70 年代曾經風靡一時。花東縱谷有許多史前遺跡,而這些史前遺跡中出現的玉器都是產自壽豐豐田的豐田玉。曾有研究生來到花蓮考察,發現到被列為國寶的的人獸形玉玦;再往南騎,騎到長濱,還可以看到台灣現在最古老的舊石器文化。說這邊是超大型史前博物館一點都不為過。
除了史前史之外,花東還有極為精彩的移民史。清朝時期,就有漢人進到花東開墾的紀錄;日治時期時,日本人為了開墾,在縱谷建了許多移民村;戰後湧入的許多老兵和因為八七水災而移居過來的農民……,在花蓮可以看到多元文化融合的模樣。我認為也就是這些事物,讓東華歷史系的學生相對於其他歷史系,可以更貼近地研究史前時期以及移民相關的歷史。
與歷史的碰撞
而在系上的學習過程中,我每次都能從老師的鼓勵中得到很大的信心,他們總是說:「勇敢地去做,跌倒了沒關係,學長姐也會幫助你。」有時候學習遇上卡關問題而去詢問老師,老師也總是細心地告訴我們如何解決。
此外,參加營隊研究史料也讓我有所啟發。研究史料不只是翻翻資料,更多是需要去走訪、去探查。記得有次在研究宜蘭員山近山的隘寮時,為了取得實景,我徒手爬上陡峭的小山丘,經歷千辛萬苦爬上去,也終於看到隘寮的樣貌,那一刻,讓我感受到自己對於歷史的熱愛及努力。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