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我的護理之路 從金門起飛

2025/8/8

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 王靖嫻同學

我的護理之路 從金門起飛

想當護理師?

  和大多數台灣學生一樣,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就是:「把書讀好才能找到好工作。」等到真正面臨抉擇時,我才驚覺自己根本不知道想讀什麼。相信許多高中生在選擇未來方向時,都曾有相似的迷茫。

  所幸,我對生物很感興趣,但醫、牙、藥這些高競爭的科系,對我來說遙不可及。最後,我選擇了護理學系,除了考量是否能勝任這門學科,也因為當時對護理專業的憧憬。2022年疫情肆虐,台灣醫護人力吃緊,仍就讀高中的我認為,成為護理師能帶來一份穩定的工作,也相信選擇護理學系等同為人生規劃好一半的道路,只要持續邁進,就會達到成為護理師的目標。

 

護理學系到底在學什麼?

  打好基礎,是學習任一學科的第一步,而護理學的根基就是基礎醫學,接著才學習各項基本護理技術,包含:傷口換藥、打針、抽痰、導尿、灌食等,這些專業技術都需經過數十個小時反覆練習並經歷技術考試後,才會進入各科專業課程(如內外科、產科、兒科、精神科、社區護理學),以及各科別的臨床實習。

  我認為,實習是護理系學生最大的挑戰,也是全方面、全新的學習。當我們將課堂上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實際運用到病人身上,才能真正理解護理系的重要價值。臨床實習的歷練讓我們快速成長,也使我深刻體會,醫院裡的學長姐,都是經過層層關卡、不斷累積經驗才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護理師。

  大學時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參訪大體老師。雖然我們不像醫學生親自解剖,但實際觀摩人體的震撼,是課本上的白紙黑字遠不能及。護理系讓我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而這份體悟,或許正是自己能堅持走下去的力量。 即使我無法成為醫生,但成為護理師,也是不錯的選擇。

(參訪大體老師的經歷)

 

不一樣的離島護理系

  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以下簡稱金大護理系)採小班制,學生與老師的關係緊密,老師們除了在課堂上給予指導,生活中也如同家人般給予照顧與支持。因為大家共同在離島生活,也讓我們系上更具人情味與團結感。

  金大護理系老師重視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課程也融入金門在地的文化特色,不僅體現在課堂中,更在社區實習中展現出來。例如實習時,我們配合當地衛生所為民眾提供健康服務,使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離島地區的醫療資源差異與需求。隨著學習的深入,我也逐漸融入金門這片土地,體會到與本島不同的鄉土民情。

(與衛生所合作前往社區實習)

 

(搭飛機回金門時看到的夕陽)

 

從書本到臨床:體會護理的溫度 

  護理系學生通常較早接觸臨床實習,因為實習是讓我們接軌職場的重要一步。在內外科實習時,我曾照顧一位因脊椎手術傷口反覆感染而住院的奶奶。我時常陪在奶奶身邊,跟她解釋感染原因以及預防方式,藉由聊天轉換她的心情。有一天奶奶抓著我的手,輕輕拍了拍,說:「很感謝妳一直來陪我聊天,讓我住院變得沒這麼焦慮。我相信你有一天一定會成為一位很好的護理師。」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內心瞬間湧上一股溫暖與感動,也讓我真正理解學習護理的意義——不僅是掌握專業的技術與知識,更是給予病人關懷與陪伴。這份體悟,讓我更堅定走在護理這條路上。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