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企管知識與軟實力,創造在職場中的獨特價值與競爭力
2025/8/5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系友 朱承恩

在國企系多元與敏捷式學習,深入探索對各專業領域的認識
我是朱承恩,於2021年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在2017年高中即將畢業時,我正思考大學校系的選擇。當時的我,喜愛看國際新聞,熱衷探索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這使我對國際政經情勢及其影響產生研究的熱忱。另一方面,因我從小就參與多場英文演講比賽,也對語言學習懷抱熱誠,促使我選擇了中教大國企系。
國企系課程不僅建立多面向的國際企業管理知識,也強化第二外語的應用,同時也鼓勵學生提升對全球時事的批判思考及分析整合性思考能力,進而拓展國際觀。此外,我們也透過大量團隊實務課程,訓練自己從宏觀到微觀角度,理解全球經濟變化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最終透過模組課程建構專業知識與軟實力,協助探索職能與職涯方向。
跨域整合與溝通力,來自國企系紮實的訓練
對我來說,中教大國企系靈活的學習模式,培養我具備觀察環境變化與迅速適應時代轉變的能力。這段學習經歷帶給我最重要的收獲,一是能跨領域應用及整合的企業管理思維;二是多元溝通與換位思考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也讓我期許自己在未來職場中,能持續發揮對全球市場及產業變遷的靈敏度,成為企業中的溝通與整合者。
大學及研究所畢業後,我進入科技電子業擔任業務管理師(Account Manager),與專案管理師(Project Manager)緊密合作。此職位讓我得以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找出客戶的痛點與效益訴求,並提供客戶具邏輯性的評估報價,實踐國際企業經營的核心價值。
運用溝通與整合力,精進專案管理技巧
在現今許多產業高度專業分工的背景下,國際企業營運需仰賴跨部門協作與整合,針對客戶需求進行綜合評估,尤其科技業須面對科技產品持續創新與市場趨勢快速更迭的挑戰。在國企系的訓練,讓我得以快速掌握業務所需的核心技能,包含對產業趨勢與產品變化的敏銳度、跨部門資源整合與成本評估能力,以及與客戶有效溝通並解決客戶疑慮的能力。
在科技業高度複雜的專案架構下,我也曾遭遇不少挑戰。但我透過「問對問題」及「換位思考」,深掘問題核心,掌握內部資源,成為企業與客戶的協商橋樑。曾有一次因產品報價過高,客戶產生疑慮,與PM多次協調仍無法找到成本攀升的原因。後來透過一次跨部門會議,我從客戶角度詢問成本提升原因,了解各部門的成本架構,並轉換成可量化的數據,成功讓客戶理解報價邏輯,更提升客戶的信任與滿意度。而這些有效運用於工作中的能力,歸功於在學期間累積的軟實力。
(簡易專案報價流程與部門分工架構範例)
認識全球經濟國際企業經營之道,從日常探索做起
中教大國企系的課程規劃靈活且具挑戰性。大一以培養企管基礎知識為主軸,大二至大三進行專業模組課程修習,如:國際企業管理與行銷管理、國際財務金融管理,大四則提供學生企業實習的機會。這樣的設計非常適合對企業管理有興趣但尚未決定專精方向、渴望成為跨領域通才者,以及熱愛研究國際財經時事的同學。此外,如你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喜歡鑽研各類邏輯問題,也能在國企系發揮長才。
如果想深入了解國企系可能接觸的議題,或提前為進入國企系做準備,建議日常可進行以下兩種練習:
-
從宏觀到微觀的深度思考練習:觀察財經媒體(如:商周、Financial Times等)中的國際新聞與時事,思考事件對產業與市場的變化、國際企業佈局、企業的人才需求,以及對全球和自己所帶來的影響。
-
建立具廣度的主題探討訓練:你可以選定一個感興趣的產業,挑選代表性的國際企業,探討其成功之原因。如:運用企業六管模型(生產作業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進行探討與分析。
國際企業管理的範疇兼具廣度與深度,也代表其擁有無限延伸的發展潛力。誠摯邀請感興趣的同學一起加入國企系,盡情探索與創造自己的未來!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