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夢想及實踐夢想的地方

2025/7/25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謝昀恩同學

夢想及實踐夢想的地方

雲程發軔

  從小,我對大學的志向就是中文系、華文系等文學院相關系所,我認為文字能夠撫慰人心,是很有力量的。因此在選填志願跟製作備審資料時,我的目標相當明確。在挑選學系時也做了不少功課,對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的印象是超脫純文學研究,結合創新與應用,學習內容更多元。逢甲中文系的教學理念,讓我相信藉由這些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可以讓我更接近未來想從事的文字工作。再加上逢甲大學位於臺中這個大都市,各項豐厚資源以及更多就業機會,因而讓我選擇就讀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學海無涯

  我在逢甲中文系修習的課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為古典文學,如中國文學史、文化史、文字學、國學導讀、李杜詩、專家詩等;二為創作類,有文章寫作、現代散文、影視劇本實作、書法、篆刻等;最後則是諸如圖文編輯、企劃簡報、出版設計的應用實作類。課程種類眾多,不只是追求知識,也講究應用和融會貫通。

  我喜歡思考文字背後含意或是與文學創作相關的課程。在「文章寫作」的課中,我們學習報導文學,了解如何採訪,並用適當的口吻描述出最貼近訪問者的文章;訪問的過程中,更能接觸到許多不同的人事物,拓展我的視野。在「臺灣文學史」課程中,除了分析作品內涵,也感受到從日治時代以來,作家們是如何對抗不公與威權,進而反思現代的我們又該如何流傳和保存臺灣的文化和精神。在「圖文編輯」課程中,我們學會如何使用 InDesign 排版、照片調色和規格、練習策展、訓練說明及講解的口條,最後做出屬於自己的雜誌。

  古典文學類課程雖具有挑戰性,卻讓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獲得成就感;實作類的課程活潑紮實,能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實用的專業技能。學習固然不是輕鬆的過程,但看到成果逐漸累積,心中的滿足與自信也會隨之提升。每當我回顧修課歷程,都讓我感到充實且回味無窮。

 

越古典、最新潮

  逢甲中文系融合了古典文學和現代應用,讓我這個喜歡文藝的文組學生有更多的信心,知道未來就業不是止於當老師、學者,而是擁有更多元發展的選擇。而學校教室明亮乾淨,適合讀書及小組討論。授課方式也不限於課本或簡報,包含田野調查、移地教學或邀請校外業師演講,用更活潑的方式教授知識。

  此外,我們的作業也常結合各種數位工具,例如唐宋小說課程中,曾以AI圖像生成改編課文;詞曲習作課堂上,曾嘗試為可入樂之詩詞配上新曲、在篆刻作品中融入現代繪圖技法等,在在都讓我們有更新穎多樣的創作體驗。除此之外,系上也大力推動華語教師學分學程,媒合同學到國外實習、教授華語,傳播語言和文化,實踐「越在地,越國際」的精神。我認為逢甲中文系讓我看見更多可能,也期許自己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下成長為職場上的六邊形戰士。

 

共善共好,團隊合作

  在逢甲中文系就讀,我能明顯感受到學校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無論是校園設備、師長的悉心指導與協助,還是與同儕之間的互助合作。中文系有很大一部分的課程是以分組方式進行,因此團隊分工合作非常重要。以「圖文編輯」這門課程為例,我們需要共同完成一本雜誌,從選定主題到內容發想與撰寫,再到後續的排版設計,每個階段都考驗著小組的溝通與執行能力。過程固然繁瑣且耗費心力,但學校提供了充足的討論空間,讓我們能更有效地協調與實作;不同課程的教授們也分別給予專業建議與指導,協助校閱內容以及版面的精進。而最關鍵的是,我們團隊之間良好的合作氣氛,讓我真正體會到「1+1大於2」的力量。最終,我們的雜誌作品在期末成果展中獲獎,回望自己一步步的成長與努力,辛苦都變得值得。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